跳转到内容

克图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图帕

克图帕[1]马来语Ketupat)、印尼客家人称其为㖦叭,是一种东南亚传统食物,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马来族居多的地方欢庆开斋节时常见这种食物,并且当成开斋节主要象征之一。

克图帕由于制法与形状类似华人所扎的粽子,所以当地华人习惯上把它称作“马来粽”,基于相同原因,马来社群也习惯将华人的粽子称作中华克图帕(ketupat Cina)。通常所见的克图帕大抵可分两种:一种是采用羽状棕榈叶(daun tupat)包裹的,另一种是用叶扎成。

做法

[编辑]

用来包扎克图帕的棕榈叶子与槟榔叶子大同而小异,长约二尺,每根羽叶拥有骨干三四支,张起来可有约三四寸的阔度,所以一粒粽子只须一根羽叶便足。

其次,由于棕榈叶子骨干细幼而韧,因而事先无须削去骨支也可如意包扎。按照一般的包扎方法,首先是将叶子摊开,打成活结样子的三角形粽囊,然后从空隙中塞入糯米。不过,这糯米并不是生米,而是事先调合适量椰浆煮过的半熟米。

当空囊被塞满后,活结便加以缩紧,俾使叶子坚牢包扎住米粒;为了免得在烹煮时脱落起见,末端更须打上上个小结。扎妥后的粽子固是三角形,惟不似华人粽子的立方三角,而是略扁的等边三角形。(现代也常见方形马来粽。)

在下锅之前,所有的粽子也分作三五只绑成一束,以便提携和计算,不过从头至尾无须任何绳子绑扎,因为那细长的叶子不但足以包扎,而且还有余叶可供绑束,不像华人的粽子一般需使用细绳绑扎。

专用来配食“沙嗲”的四角形粽子,也叫“都拔”,只用白米制成。包扎法是以椰子树的嫩叶,用编织草席的方法织成一只只四方形而略扁的小粽囊,仅留着上端开口,从中塞入洗净的米粒。编织多余叶子则用以绑扎成束。

外部链接

[编辑]
  1. ^ 明道穆斯林嘉年华 克图帕变身文创小物内政部移民署新住民全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