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扫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扫墓,是指到先人墓前打扫环境、祭拜与敬礼,闽南人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州民系云为硩纸轧纸dák-cāi,dák为压之意)、广东人言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扫墓是维护、修整祖先坟墓及其环境的祭祖活动,用意在慎终追远、思念祖先,同时亦能联络族人,有子孙团聚的意味。中国最早的春祭在寒食节,后来改为在清明节,现在北方部分地区仍然在寒食节祭祖,部分地区亦有在春节元宵春分上巳(小清明)、秋分重阳冬至扫墓者。

华人扫墓时间

[编辑]

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祭祖的四大节日,甚至春分秋分中秋冬至寒衣,古时都有可能是扫墓佳辰,尤其寒食节更是扫墓、祭祖、踏青、出游的好日子。不过时至今日,现代人大多仅于清明节时,会至祖先墓地进行清理、除草。虽然无法知道寒食节在什么时候被清明节取代,但从唐代多首与寒食节有关的诗来看,至少在时,中原人士仍然有纪念寒食节的习惯。

  • 小清明农历三月初三,遵循旧历的社会是固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称“古清明”或“小清明”,有些人会在这时候扫墓,兼具有踏青、拔除不祥的意思。
  • 清明:又称“正清明”,一般为冬至之后106日,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在遵循旧历的社会中是可变动的日期,不一定是旧历的哪一天。
  • 大清明:谚语又有“八月初一大清明”之说。
  • 重阳:有些潮汕人家族会在重阳节扫墓,顺便踏青;重阳节是香港法定假日,当天休假,利于人民进行拜山扫墓。
  • 冬至:对于有些闽南人潮汕人来说,冬至是与春节相当的大节日,有许多家族会在冬至前后上山扫墓,称“过冬纸”。不过,冬至时候扫墓烧纸钱,由于天干物燥,风势强大,容易引发山火,在各地政府的劝导之下,大多数家族已经不再坚持这个习俗。

日期

[编辑]

闽南人并不一定要在哪一个日子扫墓,因为要集合宗族亲戚共赴祭扫,所以在清明或小清明上巳)前后半个月内,都是正常情况。通常分为“清明附近”与“小清明附近”两种,连雅堂台湾通史》:“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州人谓之三日节,祀祖祭墓。而泉州人以清明祭墓,谓之尝墓。”

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扫墓。坟墓初造,第一次扫墓称为“新坟”,一般会在二月初二春社)前就扫墓。第二年、第三年通常在春社至清明节前一天之间择一日扫墓。第四年起可在清明节前后的日子视方便扫墓。依照泉州习俗,清明节当日绝对允许扫墓,不须看择日宜忌

漳州则有半数以上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小清明附近扫墓,但因中华民国政府清明节国定假日,为了配合假期,逐渐以清明节当日,成为台湾闽南人扫墓的主流日期。

祭拜

[编辑]

闽南习俗,沿途不得已而踩踏他人坟冢,边走边说“借过”,并不视为得罪。找到祖坟时,先徒手礼拜,告知土地神(后土)与先人要开始扫墓了。随即用镰刀清除坟墓附近的杂草,也可以趁机修复墓园的裂缝,或是补漆墓碑字迹,当清理完毕后,在坟墓压上墓纸,代表为祖先修缮房舍。扫墓时先祭拜“后土”,才祭拜祖先,烧纸钱的顺序也是先“后土”、后祖先。

新加坡闽南华人在祖先坟上压上泉州式样的五色纸

风俗与禁忌

[编辑]

各地闽南人扫墓禁忌不同,一般在日落前必须扫完坟墓,如果一定要拖到夜间,则必须携带净符,或平安符,或者以红纸包裹的菖蒲艾草香茅榕树树叶等避邪植物叶片,避免煞气。

台湾早期农业时代流行“揖墓粿”的习俗,扫墓祭祖完毕,就召集附近的牧童、儿童给它们。此风流行甚早,战国时代的《孟子》一书中,就有一位不事生产的人,去墓地向扫墓者乞讨食品的故事[4]

客家人扫墓习俗不同于闽南人,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扫墓文化。地区的客家人尤其是新竹,多半选在天穿日之后开始扫墓;苗栗台中一带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节次日之后至清明前,也有些在新春大年初一,就开始扫墓;而南台湾六堆一带的客家人,则由则由福德伯公生到清明之间任选一天来扫墓。

客家有“新地不过社,旧地挂到年底下。[5]的说法:新坟在社日[注 1]就要挂纸祭扫,最起码要在清明节前;否则刚逝世的祖先、亲人可能会抢不过七月半鬼门大开时的众好兄弟前辈,或是被当作孤坟。旧地到年底才挂纸,都无所谓。

日本本土扫墓时间

[编辑]
日本人扫墓的日子主要有:盂兰盆节お盆)、春分秋分及逝者的忌日。
盂兰盆节(新历8月12-15日)是日人必须回家乡扫墓的大日子。若祖墓在住家附近,则除“お盆”外,春分及秋分也会进行春、秋两祭。

琉球扫墓时间

[编辑]

琉球民众多于清明节元宵节元宵次日春祭,首里士族多在春分秋分附近扫墓。自从归为日本冲绳县之后,也有部分人依照日本人习俗,尤其是长期在县外工作者因迁就假期而依照日本本土的扫墓日期。

韩国扫墓时间

[编辑]
  • 朝鲜半岛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空间配置

[编辑]
一个墓牌,上面的清河表示这个张家为清河堂,显考表示墓中人是男性,故为张公。
祖塔(墓厝)型态的佳城

以下以墓碑正面为基准(非参拜人的方向),由左至右(非必然)陈列。

宋朝起,中国民众为保障墓前祭祀的物质需要,普遍的在家族祖坟周围一定范围内设置祭田,即墓祭田[6]:1

台湾客家人于开垦有成后,宗族会集资兴建公厅(祠堂)及祖塔(即家族墓,又称佳城,多半是纳骨塔),以利宗族共同挂纸(扫墓)。例如已成为古迹新屋范姜祖堂旁附有祖塔,而新屋区叶五美公祖塔更是齐聚数千名子孙祭祖[7]

台湾汉族土葬扫墓祭祀仪程

[编辑]

清扫

[编辑]

通常这是扫墓一开始最麻烦且费事的工作,由于经过了一整年,坟墓上会长出许多野草野花甚至小型的灌木。除非是新一代有专人定期清扫管理的花园公墓,不然祖先坟墓会杂草丛生,甚至林荫茂盛,有必要好好除草、清扫、整理。

挂纸

[编辑]
挂纸
挂纸(又称跪纸),即为扫墓拜祭,压上墓纸之意;是离开祖坟前,帮祖坟修缮的象征,亦表示这座坟墓有人祭扫。

实行方法

[编辑]
泉州人用红黄青白靛等五色纸,漳州人和客家人用黄嘏纸(黄色墓纸),如无墓纸则使用金白钱(黄色、白色的长条状纸钱),扫墓时将边缘直顺的墓纸用小石头或土块压在祖坟的周遭。而边缘有锯齿、中间有裂缝的墓纸则正面朝上,用小石头整叠压在墓碑上。

摆放祭品

[编辑]
若有准备经衣,需要在先人用膳前就先烧。
  • 鲜花
  • 清水
  • 点红蜡烛:左右各一。
  • 食物:一般是不设供品,如果有携带供品的话,基于寒食节的传统,为了纪念介之推,这天,人民一般不开火煮饭,只能吃冷食,可能会摆出下列食物:
润饼:又叫春卷,祭祀的时候,放置好作润饼的饼皮和内馅材料,内馅都是蔬菜,但近年来也有人放少许肉片或肉块等。
艾粄草仔粿)(南台湾又称为鼠麹粿)
刈包
水果(不用番石榴蕃茄,据说古时此二果常于如厕时生长。不用代表“旺来”的凤梨。不用貌似释迦佛头的释迦。)
金纸
先烧土地公用金纸:北台湾多用四色金福金刈金寿金大百寿金);南台湾九金寿金福金
银纸
次烧先人用纸钱:烧给祖先,若有经衣的话,需要先烧。一般为银纸。去世三年以上者可用刈金南台湾莲花金

祭祀

[编辑]
拜龙神
拜土地公
祭祖

祭祀时每人手持三炷香。祭祀也是扫墓最大用意。中国传统世族家庭观念重,为了维系长久家族的优良传统,来承先启后,祖先去世后仍于九泉监看子孙的表现,透过清明扫墓,后代子孙藉祷词向祖先报告自己成就,确实不辱祖先教诲,祖先也才能保佑后代子孙。

  1. 先拜土地神(后土):请求土地神保护祖坟的安全完好,俗信土地神保护墓主的安全,故拜土地神是扫墓中相当重要的事。
  2. 再拜龙神:有少数人会拜龙神,请求龙神保护祖坟风水地脉的吉祥,此风盛行于台湾宜兰一带。
  3. 最后祭祖:跟祖先沟通。

共进午膳

[编辑]

有些人会敬三次酒,大约十到二十分钟,表酒过三巡,这是神灵们的用膳时间。

神灵完膳后,才是人类用餐的时间,这时就是拿润饼、草粿吃。

烧纸钱

[编辑]
烧纸钱之前都要作折纸钱的动作,这是为了避免发生不完全燃烧,图中白色烟雾即未完全燃烧之碳氢化合物

土地公:

  1. 先拿着金纸唱拜(闽南语称为唱 jya)告知土地公准备要烧纸钱。
  2. 化宝给土地公金纸)。上面红纸与捆绑用的蔺草(咸草)、橡皮筋等皆须取下来,不能烧。
  3. 烧差不多后(闽南语称为“gan4钱”,将清水或酒、茶围浇香炉一圈),表示烧到这(一说围起来避免争抢),使圆圆满满。
  4. 收祭品。

先人:

  1. 拿着金银纸钱唱拜告知先人。
  2. 化宝给祖先(银纸,或者用九金、刈金)。
  3. 酹。
  4. 最后礼成收祭品。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及注释

[编辑]

注释

  1. ^ 一般是指二月初二春社日;或说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参考资料

  1. ^ 易守华. 掃墓新風尚墓前獻鮮花 春節期間40萬人祭拜親人. 重庆晚报 (新华网重庆频道). 2009-01-31 [200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6) (中文). 
  2. ^ 陈章采. 春節掃墓 瀘州增開加班公車. 华西都市报. 2009-01-25 [2009-10-08] (中文). [失效链接]
  3. ^ 杨艾青. 春節期間提倡文明祭祀. 呼和浩特晚报. 200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0) (中文). 
  4. ^ 這樣差很大,掛紙、培墓大不同. [202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5. ^ 劉美芝 六堆地區客家掛紙文化之研究 (PDF). [2011-02-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07). 
  6. ^ 高楠、吴克燕. 《透视宋代墓祭田争讼》.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省保定市: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2005, (2005年第4期): 1—2 [2023-02-11]. ISSN 1008-4584 (简体中文). 
  7. ^ 清明祭祖 叶家千名儿孙扫墓[永久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