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民族風小品
外觀
五首民族風小品(德語:5 Stücke im Volkston),作品102,是羅伯特·舒曼作於1849年的作品[1],由大提琴、鋼琴所演奏。
背景
[編輯]民謠精神
[編輯]18、19世紀之交,歐洲開始興起民族主義,各地人民熱衷於自我與民族素材的搜羅,民謠音樂亦是其中一環。「藉由連結偉大的國族特色,使這些歌曲獲得了獨特的價值。」[2]:2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在浪漫主義時期,認為「真正的」民謠應是來自民間,經受時間洗鍊,富有民族精神的作品,而非新作的音樂,其觀點和啟蒙時期又有所不同[2]:3。在這樣的思路下,民謠和具備「民謠風」的創作也因此有所區別。
關於舒曼此曲的中譯方式,考慮到作者的國族認同與創作的時空環境,譯為「民族風小品」可能更為切合其原意[2]:2。音樂學家主張,詮釋此類音樂尤其必須著重於其中的「隱藏內容」[1]。
作曲
[編輯]舒曼用了兩週時間完成作品[3]。除了原本的大提琴版本之外,舒曼也作有部分的小提琴演奏版本,但並不完全[1]。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分析
[編輯]五首小品分別如下:
- 幽默的(Mit Humor),A小調,
拍 - 緩慢的(Langsam),F大調,
拍 - 不太快,以豐厚的音演奏(Nicht schnell, mit viel Ton zu spielen),A小調-A大調,
拍 - 不太急促的(Nicht zu rasch),D大調,
拍 - 強而明確的(Stark und markirt),A小調,
拍
在曲式上,所有小品皆是三段體,第五曲則特別使用輪旋曲式。
此套曲目另有「虛空的虛空」(Vanitas vanitatum)的副標題,語出舊約傳道書第一章第二節:「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vanitas vanitatum dixit Ecclesiastes 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2]:9此語散見於部分版本的樂譜[a],反映了舒曼作此曲時的時空與心境。
注釋
[編輯]- ^ 另說此副標僅屬於第一曲,而非指稱全部的曲子,亦確有部分版本的樂譜如此記載。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 1.0 1.1 1.2 Wolf-Dieter Seiffert. Fünf Stücke im Volkston op. 102 (Five Pieces in Folk Style). G. Henle Verlag. [2020-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英語).
- ^ 2.0 2.1 2.2 2.3 高琦惠. 一八四九年動亂中的虛空與幽默:舒曼大提琴與鋼琴五首民族風小品 (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 2009年.
- ^ Steven Isserlis. Fünf Stücke im Volkston, Op 102 (CD notes). [2020-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9) (英語).
- 論文
- 高琦惠,《一八四九年動亂中的虛空與幽默:舒曼大提琴與鋼琴五首民族風小品》,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PDF檔)
- 樂譜
- Int'l Music Co. No. 1520 © 1954.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五首民謠風小品:國際樂譜典藏計劃上的樂譜
- Muzikair,五首民謠風小品,作品Op. 102(線上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