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
阿濟格 | |||||||||||||||||||||
---|---|---|---|---|---|---|---|---|---|---|---|---|---|---|---|---|---|---|---|---|---|
姓 | 愛新覺羅 | ||||||||||||||||||||
名 | 阿濟格() | ||||||||||||||||||||
封爵 | 台吉→貝勒→武英郡王→英親王 | ||||||||||||||||||||
出生 | 1605年 | ||||||||||||||||||||
逝世 | 1651年 (45-46歲) | ||||||||||||||||||||
| |||||||||||||||||||||
阿濟格(滿語:ᠠᠵᡳᡤᡝ,穆麟德轉寫:Ajige,大詞典轉寫:Azhige;1605年—1651年),愛新覺羅氏。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生母為大妃阿巴亥,與多爾袞、多鐸為同母兄弟。阿濟格是順治帝的叔父,為人粗暴少謀,私下呼順治帝為「孺子」,多爾袞病故,他欲承襲攝政,濟爾哈朗等以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等罪名,將阿濟格削爵幽禁,入獄後性情更加狂暴,諸王上奏稱阿濟格悖亂已極,順治八年(1651年)十月十六賜死於獄中。
今北京市朝陽區大望橋西南側為阿濟格墓原址,因阿濟格又稱八貝勒,故大望橋一帶又叫「八王墳」。附近有地鐵大望路站,公交車站則多以八王墳為名。
生平
[編輯]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出生,「阿濟格」滿語意為小。頗受父親的寵愛。皇太極的一位福晉鈕祜祿氏,曾因為見阿濟格不肯下轎而被公爹努爾哈赤下令休離。他驍勇善戰,初授台吉。後金天命十年(明天啟五年)(1625年),跟從貝勒莽古爾泰征伐察哈爾部,追至農安塔。天命十一年(1626年),偕同台吉碩託討伐喀爾喀巴林部,再跟從貝勒代善討伐扎魯特部,皆有戰功,因功封貝勒。
天聰元年(1627年),偕同貝勒阿敏攻打朝鮮,連克五城。跟從皇太極討伐明,偕同莽古爾泰守衛塔山糧運。會師於錦州,逼近寧遠,明兵千餘人為車營,掘壕,前列火器,阿濟格擊殲敵軍。總兵滿桂出城列陣,皇太極意欲進擊,諸貝勒以距城太近,力諫不可,唯獨阿濟格請從。皇太極監督阿濟格馳擊明騎兵至城下,諸貝勒皆慚愧,奮不及胄,亦進擊其步軍,明兵死者大半。天聰二年(1628年),弟弟多鐸欲娶舅舅阿布泰之女,阿濟格以阿布泰的親家阿達海為媒人,定婚。事後,阿濟格、阿布泰、阿達海三人被皇太極處罰。阿濟格被罰銀千兩和其它財物,並被革去固山貝勒一位,授予其弟多爾袞[1],後來再恢復原位。
天聰三年(1629年),偕同濟爾哈朗侵略明錦州、寧遠等地,焚毀其積聚,俘虜三千人。再從皇太極討伐明,攻克龍井關,下漢兒莊城,再攻克洪山口。進軍至遵化,攻擊斬殺明總兵趙率教。逼近明都,袁崇煥、祖大壽以兵二萬赴去救援,屯兵廣渠門外,後金軍隊追逐明軍,迫近壕塹,阿濟格戰馬受創,乃退兵。再偕同阿巴泰等侵略通州,至張家灣。再從皇太極閱薊州,遇到明山海關援兵,阿濟格偕同代善突入敵陣,大破敵軍。
天聰四年(1630年),再跟從大軍伐明,趨至廣寧,會師大凌河。夜圍錦州,明兵偷襲阿濟格軍營,霧不見人,阿濟格嚴陣以待。待霧散時突擊,俘獲明裨將一人、甲械及馬二百餘。皇太極酌金卮親自慰勞,授圍城方略。再聽聞明增兵,皇太極命揚古利率八旗巴牙喇兵之半以益軍。祖大壽弟祖大弼逐清軍中偵騎近上前,皇太極擐甲與戰,阿濟格馳至,明兵步騎遝出,阿濟格奮擊退卻明兵,斬殺明裨將一人。皇太極以所統的士兵交付阿濟格,明監軍道張春救援而至,又戰於大凌河,截殺過半,驅逐北方四十里。
天聰六年(1632年),跟從大軍討伐察哈爾,林丹汗逃遁。皇太極移師伐明,令阿濟格統率左翼及蒙古兵侵略大同、宣府,盡得張家口所貯犒邊財物。天聰七年(1633年),城通遠堡,迎降將孔有德,拒明 及朝鮮兵。詔問攻明及朝鮮、察哈爾三者何先,阿濟格言當攻明。偕同阿巴泰侵略山海關,皇太極詔責其不深入,阿濟格言:「臣欲息馬候糧,諸貝勒不從。」皇太極曰:「汝果堅不還,諸貝勒將棄汝行乎?」天聰八年(1634年),跟從大軍伐明,克保全,攻拔靈丘。
崇德元年(1636年),阿濟格進封為武英郡王。偕同饒餘貝勒阿巴泰及揚古利伐明,自雕鶚堡入長安嶺,逼近延慶。越過保定至安州,攻克昌平、定興、安肅、寶坻、東安、雄、順義、 容城、文安諸縣,五十六戰皆捷,俘獲人畜十餘萬。又遣固山額真譚泰等設伏,斬殺遵化三屯營守將,獲馬百四十餘。得加許旨,賜鞍馬一副。退兵時,皇太極迎勞地載門外十里,見阿濟格勞瘠,為他淚下,親酌金卮慰勞。皇太極攻打朝鮮時,命阿濟格守牛莊。崇德二年(1637年),碩託攻打皮島未下,阿濟格督所屬部隊水陸併進而攻克。皇太極遣使褒獎慰勞。
崇德四年(1639年),跟從大軍伐明,阿濟格揚言欲以紅衣大炮攻台,守者大懼,四里屯、張剛屯、寶林寺、旺民屯、於家屯、成化峪、道爾彰諸台俱下。再回軍守衛塔山、連山,俘獲人馬千計。再偕同阿巴泰侵略錦州、寧遠。崇德六年(1641年),偕同濟爾哈朗圍攻錦州。守郛蒙古台吉吳巴什等商議舉城投降,祖大壽察覺後,攻擊蒙古兵,阿濟格夜登陴助戰,明兵大敗,遷徙蒙古降者於義州。阿濟格屢次擊敗明兵,朝廷賞賜銀四千。
洪承疇率領諸將王樸、吳三桂等援錦州,號稱十三萬。皇太極親自探視大軍,扎營於松山。明兵投奔塔山,阿濟格追擊,虜獲筆架山積粟,又偕多爾袞克敵四台,擒明將王希賢等,王樸、吳三桂僅以身免。明兵猶留守錦州、松山、杏山、高橋諸地,皇太極回盛京,命令阿濟格偕同杜度、多鐸等圍攻。洪承疇夜出松山偷襲清軍,阿濟格等督眾軍環射明軍,明兵敗退回,城門緊閉不得入,其眾二千皆投降。崇德七年(1642年),圍攻杏山,派遣軍隊侵略寧遠。吳三桂以四千人駐守塔山、高橋,不戰而退,縱兵四擊,又迭敗之。崇德八年(1643年),復偕同濟爾哈朗攻打寧遠,清軍於城北佈雲梯發炮,城墻倒塌而攻克;抵達前屯衛,攻打城西,斬馘四千餘,明總兵黃色棄城逃遁,再克。
順治元年(1644年),跟從大軍入關破李自成,阿濟格進封為英親王,賞賜鞍馬兩副。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自邊外進入陝西,切斷李自成歸路,八戰皆勝,攻克四城,降伏三十八城。當時李自成為多鐸所敗,放棄西安出走商州。詔令多鐸進兵淮、揚,而命阿濟格率師討伐李自成。李自成南走,其眾尚有二十萬,規取南京。阿濟格以師追從,及至鄧州,復南至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屢次破敵,李自成出走而死,斬大順軍驍將劉宗敏,俘虜軍師宋獻策。
明將左良玉子左夢庚當時駐軍九江,清軍殺至,執捕總督袁繼咸等,率馬步兵十萬、舟數萬,到軍門投降。是役凡十三戰,下郡縣:河南十二,湖廣三十九,江西、江南皆六。捷報上報,世祖遣使赴軍中慰勞,詔曰:「王及行間將士馳驅跋涉,懸崖峻嶺,深江大河,萬有餘里,勞苦功高。寇氛既靖,宜即班師。其招撫餘兵,或留或散,王與諸大臣商榷行之。」詔未至時,阿濟格已率師還京師。睿親王多爾袞責阿濟格不候詔班師,又李自成未死時,先以死聞,遣人數其罪行;又在午門張蓋坐,召他而斥責。覆議方出師時,脅宣府巡撫李鑒釋逮問赤城道朱壽錅及擅取鄂爾多斯、土默特馬,降為郡王。再回復原來爵位。順治五年(1648年),剿滅天津、曹縣土寇。同年十一月,阿濟格率師駐守大同,姜瓖叛亂,阿濟格督兵討伐。旋又被命為平西大將軍,率領固山額真巴顏等討伐姜瓖。順治六年(1649年),姜瓖將劉遷侵犯代州,派遣博洛赴去救援,圍遂解開。
多爾袞親至大同探視大軍,當時阿濟格兩福晉病卒,命他回家主持,阿濟格曰:「攝政王躬攝大政,為國不遑,吾敢以妻死廢國事?」阿濟格自以軍功多,告訴多爾袞曰:「輔政德豫親王征流寇至慶都,潛身僻地,破潼關、西安不殲其眾,追騰機思不取,功績未著,不當優異其子。鄭親王乃叔父之子,不當稱『叔王』。予乃太祖之子,皇帝之叔,宜稱『叔王』。」多爾袞斥責其狂妄,令勿干預六部事務及交接漢官。尋再偕同鞏阿岱攻打大同,正值降將楊振威斬姜瓖投降,毀壞其城睥睨五尺,乃退兵。順治八年(1651年)正月,多爾袞逝世於喀喇城,阿濟格赴其喪禮,諸王夜臨至,獨阿濟格不至,召其子郡王勞親以兵脅多爾袞所屬使附己。喪還,世祖出迎,阿濟格不去佩刀。勞親兵至,阿濟格張纛與合軍。多爾袞左右訐阿濟格意欲作亂,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遣人於路中監督他。回京時,議罪削去爵位,幽禁他。逾月,覆議罪拘囚於別室,籍沒其家產,諸子皆廢黜為庶人。同年十月十六日,監守者上告阿濟格將於拘囚所縱火,被賜死於獄中。阿濟格次子傅勒赫一支被給予鑲紅旗的承澤親王碩塞府為奴,其餘諸子後代則給予正藍旗的端重親王博洛府為奴。順治十八年,以傅勒赫一支無罪,恢復宗室,留鑲紅旗,其子綽克都襲爵。康熙五十二年,復蒙恩將阿濟格第三子伯爾遜、第八子佟塞、第十子鄂拜、第十一子班進泰各支賜給紅帶子覺羅氏,部分歸入鑲紅旗,由輔國公綽克都(絕克堵)府上的包衣護衛塞亨額(亦色恆額,孫佳氏,尚書托恩多之父)、塞亨額子郭爾吉(亦國勒吉、果爾吉)管理,見《欽定八旗通志》。又如檔案記錄:乾隆朝,阿濟格之後裔西安副都統宗室明善、光祿寺少卿宗室誠速皆為鑲紅旗包衣郭爾吉佐領下人。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加恩將阿濟格後人各支子孫復入愛新覺羅宗譜。
個人生活
[編輯]日本旅人在《韃靼漂流記》中這樣寫道,「八王子是一個性格粗暴的人,遇事不加考慮,所以不管政務。他年約五十幾歲,臉上有麻子,身材魁梧,眼神令人望而生畏。為人勇猛,攻城陷陣,無往不勝。與明朝交戰,屢建軍功。有一次,攻城的時候,城內請求投降,皇帝也答應了,可是巴圖魯王子(意為勇士王子,指八王子阿濟格)不同意」。
家庭
[編輯]妻妾
[編輯]目前只發現阿濟格的四位妻妾有明確的出身。
婚姻名分 | 姓名 | 簡介 |
---|---|---|
嫡妻 | 西林覺羅氏 | 祜新之女。 |
繼妻 |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博克托 | 科爾沁部炳圖郡王洪果爾女兒,壽康太妃姐妹。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皇太極冊封諸多宗室妻子為福晉。博克托受封為多羅嫡福晉[2]。 |
妾 | 李氏 | 李士興之女。 |
妾 | 愉氏 | 愉春仁之女。 |
不詳 | 姓名不詳 | 《世祖章皇帝實錄》曾提及多爾袞在豪格去世後,將豪格一妃私與英親王阿濟格,此女後事不詳[3]。 |
兒子
[編輯]阿濟格子十二,有爵者三:和度、傅勒赫、勞親。和度,封貝子,先卒。勞親與阿濟格同賜死。
長子 和度
固山貝子。天命四年己未十一月十九日亥時生,母嫡妻西林覺羅氏,褚新之女;順治三年丙戌十月初七日亥時卒,年二十八歲。嫡夫人扎魯特氏,常起布之女,無子女。
次子 傅勒赫
追封奉恩鎮國公。天聰二年戊辰十二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繼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炳圖郡王孔果洛之女。初封鎮國公。坐奪爵,削宗籍。順治十七年庚子四月初三日申時卒,年三十三歲。十八年,諭傅勒赫無罪,復宗籍。康熙元年,追封鎮國公。
嫡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和碩卓立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繼妻博爾濟吉特氏,弼漢桑噶爾塞台吉之女。
第三子 勞親
已革多羅郡王。生年未詳(天聰二年~五年),母妾姓氏、父名未詳。順治八年十月十六日賜死於獄中。子嗣不詳。
第四子 伯爾遜
天聰五年辛未正月初三日酉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康熙十四年乙卯九月二十八日卯時卒,年四十五歲。嫡妻鈕祜祿氏,二等侍衛齊泰之女;妾田氏,田二之女;妾李氏,李達之女;妾金氏,金惟孜之女;妾王氏,王達之女。
- 子十人:長子魁格,次子關圖,三子阿爾博,四子阿爾晉,五子羅克多歡,六子阿爾丹,七子圖吉,八子特清額,九子索德,十子圖蘭泰。
第五子 門柱
天聰七年癸酉五月二十八日戌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天聰九年乙亥八月十三日卯時卒,年三歲。
第六子 樓親
已革和碩親王。天聰八年甲戌九月十九日亥時生,母繼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炳圖郡王孔果洛之女;順治十八年辛丑十月初四日賜自盡,年二十八歲。無子女。
第七子 墨爾遜
天聰九年乙亥六月二十二日子時生,母繼妻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炳圖郡王孔果洛之女;卒年未詳。嫡妻瓜爾佳氏,都統和岳圖之之女。無子女。
第八子 索爾科
崇德五年庚辰正月二十五日子時生,母妾李氏,李士興之女;崇德七年壬午五月十六日卯時卒,年三歲。
第九子 佟塞
崇德六年辛巳三月二十日酉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康熙四十年辛巳十月初九日丑時卒,年六十一歲。嫡妻鄂卓氏,鄂海之女;妾王氏,王達之女;妾張氏,張祥之女。
- 子三人:長子云秀,次子云莊,三子常明珠。
第十子 瑚禮
崇德六年辛巳七月初七日午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卒年未詳,無子女。
第十一子 鄂拜
崇德八年癸未二月初一日午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八月初一日巳時卒,年四十七歲。嫡妻郭絡羅氏,散騎郎阿海之女;媵妾李氏,李三之女;媵妾張氏,張自福之女;妾喬氏,喬大之女。
- 子十一人:長子云岱,次子順岱,三子科拜,四子勇藹,五子紹泰,六子韜海,七子佛泰,八子韜泰,九子舒爾洪額,十子隆岱,十一子觀順。鄂拜後裔有光祿寺少卿宗室誠速、西安副都統宗室明善,乾隆四十九年陣亡,予世襲騎都尉、入祀昭忠祠。明善孫成凱(綏遠城將軍)、祥厚(江寧將軍)。
第十二子 班進泰
順治元年甲申四月二十二日卯時生,母妾姓氏、父名未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七月十五日酉時卒,年六十三歲。嫡妻納喇氏,侍衛班領舒淑之女;媵妾曹氏,曹達之女。
- 子三人:長子穆楚,次子額爾庚額,三子額爾定額。
女兒
[編輯]- 第一女,母繼福晉博克托,受封郡主,天聰九年與遏必隆成婚,崇德八年病故。
- 第二女,母繼福晉博克托,杜爾伯特部台吉扎穆索之妻
- 第三女,母繼福晉博克托,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噶布拉之妻
- 第四女,母繼福晉博克托,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博多和之福晉
- 第五女,母繼福晉博克托,納蘭明珠妻,育有三子,長子是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四世孫瑚玐任理事官。瑚玐的兒子敦敏、敦誠是曹雪芹的好友。
註釋
[編輯]- ^ 《滿文老檔·第十冊》[天聰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阿山之弟阿達海被革職緣由:額爾克楚虎爾,欲娶舅阿布泰之女,台吉阿濟格不同汗與諸貝勒商議,擅令阿達海為媒,定畢,阿哥阿濟格又同阿達海往視其女。是以,治阿哥阿濟格罪,罰銀千兩,進汗馱甲冑雕鞍馬一,並給三大貝勒各雕鞍馬一,給八台吉各素鞍馬一。革其固山貝勒職,以其弟墨爾根戴青為固山貝勒。舅阿布泰,由游擊降為備御,罰銀二百兩。阿達海引誘額爾克楚虎爾,又於中間為媒,擬死罪。因系太祖恩養之人,免死,籍其家之半。[……]
- ^ 《滿文老檔》第三十五冊 崇德元年十一月[……]奉天承運寬溫仁聖汗敕諭:自有天地以來每出一承運之君,則必分別宗室之兄弟子侄之福晉之親疏,以定職名。此乃古聖王之所創,萬世不易之理。今我即大位,當效先世聖汗,冊封兄弟子侄之福晉,以定保份。科爾沁部博克托,爾既得遇我弟多羅武英郡王,當賜爾冊文,封為多羅武英郡王之多羅嫡福晉。爾勿越份悖道逆理,務持莊敬之心,輔助多羅武英郡王,如是,則今人稱頌,後世褒楊。尤當克盡婦道,勿違我之特諭。
- ^ 《世祖章皇帝實錄》:查睿王將肅王無因戕害,收其一妃,又將一妃私與伊兄英王。此罪尚雲輕小,何罪為大......且睿王圖肅王之元妃,又將一妃給伊兄英王。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