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科 (香港)
本條目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中國歷史科(英語:Chinese History),簡稱中史科,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新高中科目中的選修科目之一[1],同時亦是香港初中課程[註 1]中的獨立必修科目。[2] 內容圍繞中國歷史及部分香港歷史。
背景
[編輯]香港中學會考
[編輯]1965年,中文中學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當時曾為縮短課程而設歷史科,教授中國史及世界史。後於1967年,分拆為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兩科。但由於分拆後的中史科所包含的朝代未有因而增加,教育司署於1969年4月發函諮詢各學校對於修訂1972年中文中學中史科課程的建議。教育司署稱,修訂後的中史課程將會與英文中學之中史課程更接近。[3]
1974年,中文中學與英文中學的中史科會考合併舉行,當時的中史科範圍包含由商朝至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間歷朝歷代興衰、戰爭等。[4]
香港高等程度會考
[編輯]1979年,香港考試局接辦高等程度會考,設中國歷史科作選修科。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編輯]不遲於1957年,香港大學入學資格考試(即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前身)已加入中史一科。1957年,香港大學宣佈於1958年起將中史科評核範圍分普通級及高級兩種,範圍如下:[5]
普通級 (A) | 普通級 (B) | 高級 | |
---|---|---|---|
中國歷史之普通知識 | 高中教科□所載之歷史史實,讀任何一種高中本國史教科書均可。杜詔之「讀史論畧」(港大已出版) | 試卷一
考生除具普通級之智識外,並須注意: |
試卷二 |
(一)自夏、商、周、秦,漢至滿清各朝代之興起與轉變之大勢,注重時間之演進 | (一)中國歷代治亂的因果 | (一)中國歷史上之學術文化問題 | |
(二)中國歷代之重要都邑與州郡及府州縣與省等設置之重要沿革,注重空間之變遷 | (二)中國歷代對外交通的發展 | (二)中國史學名著之初步認識
(所有問題,將在清末之前者) | |
(三)中國歷史上各時期之重要人物及其貢獻,注重人物之關係 | (三)歷史上的中國民族之演進 | (三)中國通史
(可參閱錢穆之「國史大綱」、羅香林之「中國通史」、呂思勉「中國通史」) | |
(四)中國歷史上各時期之大事,注重史事之影響 | (四)歷代中國重要制度之特徵 | (四)中國民族史
(可參閱羅香林之「中國民族史」)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編輯]爭議
[編輯]1968年英中會考中國歷史科重考
[編輯]1968年6月5日英文中學會考舉行中國歷史科考試,設一卷,時長3小時,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有3部分,分別是填充題、選擇題及另一形式的選擇題,佔40分;下半部是論文式問題,考生要從四組題目各組選一題作答,佔60分。次日下午,英文中學會考管理委員會宣佈,因為接獲投訴指該科試題有「欠當」之處,決定在6月8日上午10時30分在原試場重考下半部,但該委員會無解釋何謂「欠當」。重考時間為2小時,試題數目也由十多題減至共8題。據教育界指,該卷有不少題目與前一年8月出版的一本會考中史科「天書」雷同。該本參考書以假名出版,真實作者身份不明。[6][7][8]
1970年,又傳英中中史試題外洩,但當時的會考委員會未有找到實質證據證明。[9]
2009年新高中中史課程爭議
[編輯]2009年,教育局宣佈於2009年9月起推行新高中中史課程,儘管有特別提及五四運動與文化大革命,但對六四事件隻字不提。當時的泛民派質疑政府恐懼提起六四事件,避而不談,刻意淡化歷史。而時任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澄清,課程內容並非由政府制訂,而是課程發展議會經廣泛諮詢後編制,學校亦可以選擇於中史及通識科教授六四事件。孫又指出,所有新高中中史教科書實際上都有提及六四。[10]
2010年代後課綱爭議
[編輯]背景
[編輯]2010年代後,雨傘革命、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等社會運動相繼發生,中國政府於2019年末起研議訂立港區國安法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並先後於2020年實施與於2024年三讀通過。鑑於中史科課程包括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等的中國政治敏感事件,部分教育界人士憂慮教授相關內容會觸犯法例。[11]除此之外,教育局於2016年就初中史科課程修訂展開諮詢,但被批評避而不談六四等敏感事件,僅「高舉盛事」。[12]有教師受訪時曾指出,客觀教授六四等爭議性事件,可引發學生思考,如事件為國家發展帶來好或壞處等,對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史有着重要作用。[13]
2022年中三教科書修訂爭議
[編輯]②「六四事件」
1989年4月,北京多間大學的學生藉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發起遊行、請願,反對貪污腐敗。5月,學生開始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甚至絕食,要求民主改革。多個大城市的學生和民眾紛紛予以聲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曾與學生代表接觸,試圖緩和學運,但是當時的情況已難以遏止。其後,總理李鵬宣佈戒嚴,調派軍隊進入北京,並在市內部分地區實行戒嚴。6月4日凌晨,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廣場展開清場行動,武力驅散學生和民眾,釀成傷亡,是為「六四事件」。——摘錄自現代教育研究社就教育局新課程出版之《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三》
2022年6月,齡記、雅集和現代出版社就教育局新課程,推出修訂版的中國歷史科中三級教科書,並於2022-23學年起取締其舊版本。由於修訂的內容包含六七暴動、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中國抗日戰爭等敏感議題,加上當時香港已經實施港區國安法,導致改版內容受到廣泛關注。根據報導,三間出版社的新版教科書刪去了如民主女神、天安門絕食、六四清場死傷人數等等的圖片、文字與數據。[14]有參與編輯的匿名教育工作者認為,該版本的教科書為了避免觸犯法例,刪去了諸如維園六四燭光晚會等照片,又避談港人對六四事件的反應(如民主歌聲獻中華、維園燭光晚會等),容易使學生誤以為六四事件為中國大陸內部政治事件,與香港無關。[11]有意見亦認為,六四運動與五四運動、雨傘運動等有着一脈相承之關係,故有其重要性。[13]
註腳
[編輯]- ^ 即中一至中三
參考文獻
[編輯]-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甲類 - 新高中科目選修科目: 中國歷史. www.hkeaa.edu.hk.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 ^ 初中中史已成獨立必修科 教育界建議推廣至小學及高中. on.cc東網. 2022-02-06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
- ^ 香港工商日報, 1969-04-14.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華僑日報, 1972-09-13.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華僑日報, 1957-12-27 Wah Kiu Yat Po. mmis.hkpl.gov.hk. [2024-03-18] (英國英語).
- ^ 不讓小學會考「天書案」專美於前? 英中會考歷史 有最佳參考書 中史一科今日重考 教界學生為之嘩然. 華僑日報. 1968-06-08: 第三張第三頁.
- ^ 敦文英文書院校長黃文謙 論英中中史重考事件. 華僑日報. 1968-06-08: 第三張第三頁.
- ^ 英中會考管理委員會答覆 對會考之投訴 教育司贊同歷史科重考. 華僑日報. 1968-06-15: 第四張第二頁.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0-06-02. mmis.hkpl.gov.hk. [2024-03-20].
- ^ 六四事件不列中史課程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202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1).
- ^ 11.0 11.1 星島日報. 教育要聞|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六四」篇幅差異大. std.stheadline.com. 2022-05-30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
- ^ 廖潔然, 周婷. 中史科修訂被指避教六四 教育局撰文否認. 香港01. 2016-10-02 [202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1) (中文(香港)).
- ^ 13.0 13.1 Pao, Ming. 繼續講繼續教 不讓歷史隱沒 中史教師:六四傘運一脈相承. www.mingpaocanada.com. [2024-03-21] (英語).
- ^ i-Cable. 中史新版教科書出爐 三出版社同改六四篇幅 民女像、絕食相消失 資深教師:隱晦交代. 有線寬頻 i-CABLE. 2022-06-03 [202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8)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