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47序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7序曲》
蕭泰然作品
作品號56
創作1994年7月,​30年前​(1994-07
首演
日期1995年6月3日 (1995-06-03)
位置 美國奧克蘭市
表演者指揮Wes Kenney,奧克蘭青少年管弦樂團,灣區台灣百人合唱團

1947序曲》是台灣音樂家蕭泰然第56號作品,作於1994年7月[1]。創作目的是為了紀念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

背景

[編輯]

《1947序曲》之於台灣歷史,猶如《芬蘭頌》之於芬蘭,《1812序曲》之於俄羅斯,既是以音樂描述台灣四百年的歷史[2][3],也是蕭泰然表達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追思與哀悼,撫平創傷的作品[4]。蕭泰然曾回憶二二八事件的高雄現場:

1993年耶誕節前夕,蕭泰然因為大動脈血管瘤破裂而開刀住院,不過在其努力下,作品順利在1994年7月完成[1]。作曲時所選用的民謠,取材自陳敏庭所改編的室內樂作品《台灣組曲》,並加以修飾而成[6]

2000年,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首次舉辦受難者家屬藝文展,《1947序曲》手稿被贈予該館,音樂也於紀念館二樓播放[7]

首演

[編輯]

1995年6月3日,美國奧克蘭市,Wes Kenney指揮美國奧克蘭青少年管弦樂團,與灣區台灣百人合唱團[8]

分析

[編輯]

蕭泰然曾談及《1947序曲》的創作理念:

本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藉由管弦樂佈置出1947年時,台灣動盪混亂的社會,並雜糅了台灣民謠作為元素;第二部分則唱出詩人李敏勇所寫的愛與希望;第三部分依然是合唱,藉着鄭兒玉牧師作詞的《台灣翠青》,表達自身對於台灣未來的期盼與想法。

手法上,包括弦樂部門使用顫音技巧(象徵戰爭),女高音與鋼琴,以及合唱團(象徵大眾)之加入,都是綜合了西方音樂的作曲特色而來[10]。樂曲開始,「銅管齊鳴」的音色,足以顯出俄羅斯國民樂派(強力集團等)對蕭泰然的影響,尤其對低音域樂器的使用,與《天方夜譚》頗有相近之處[11]。《1947序曲》的樂器編制如下:

評價

[編輯]

作家、前台南市文化局局長林衡哲,以及法律學學者李鴻禧皆認為,《1947序曲》的確可以媲美《芬蘭頌》與《1812序曲》等歐洲藝術音樂名作,堪稱為《台灣頌》[3]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1.0 1.1 陳宏略 2004,第64頁.
  2. ^ 陳宏略 2004,第71頁.
  3. ^ 3.0 3.1 陳宏略 2004,第92頁.
  4. ^ 陳宏略 2004,第63頁.
  5. ^ 陳宏略 2004,第79頁.
  6. ^ 陳宏略 2004,第95頁.
  7. ^ 陳宏略 2004,第66頁.
  8. ^ 陳宏略 2004,第65頁.
  9. ^ 陳宏略 2004,第121頁.
  10. ^ 陳宏略 2004,第93頁.
  11. ^ 陳宏略 2004,第153頁.
專書論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