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米勒
亞瑟·米勒 Arthur Miller | |
---|---|
出生 | 1915年10月17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哈林區 |
逝世 | 2005年2月10日(89歲) 美國康涅狄格州羅克斯伯里 |
職業 | 劇作家 散文家 |
國籍 | 美國(猶太人) |
母校 | 密歇根大學 |
創作時期 | 20世紀 |
代表作 | 《推銷員之死》 《臨橋望景》 《薩勒姆的女巫》 |
獎項 | 普利策戲劇獎 1949年 《推銷員之死》 托尼獎最佳話劇 1949年 《推銷員之死》 1953年 《薩勒姆的女巫》 |
配偶 | |
父母 | Isidore Miller Augusta Miller |
子女 |
|
簽名 |
亞瑟·艾許·米勒(英語:Arthur Asher Miller,1915年10月17日—2005年2月10日),生於美國紐約,美國猶太裔劇作家,也是瑪麗蓮·夢露的第三任丈夫,代表劇作《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他還是甘迺迪中心榮譽獎得主。
生平
[編輯]米勒生於哈萊姆區的一個波蘭猶太人移民家庭[1][2][3][4]。他的父親伊薩德(Isadore)擁有一家400人的女裝工廠,母親奧嘉斯達(Augusta)是家庭主婦。除亞瑟·米勒外,還育有克密特(Kermit)以及瓊。全家居住在曼哈頓一幢可以俯瞰中央公園的閣樓中。但1929年大蕭條使他家變得一貧如洗,於是搬家到布魯克林區,當時米勒十幾歲,每天早起,在上學前送麵包掙錢補貼家用。從林肯高中畢業後,米勒在一家倉庫做搬運工和文員以支付大學學費。
1936年米勒發表第一部劇作《榮譽的真諦》(Honors at Dawn)在密歇根大學公演,為他贏得霍普渥德獎(Hopwood Award)。兩年後他自密歇根大學畢業,取得英語學位。1940年時,米勒與在大學中結識的女友瑪莉·史拉托利(Mary Slattery)結婚。婚後育有珍妮(Jane)與羅伯特(Robert)二子,而因為他曾經在美式足球賽中受過傷,有幸可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免除兵役。
米勒在1948年的劇作《推銷員之死》為他贏得了普立茲獎、三座東尼獎,以及紐約劇評人協會獎,《推銷員之死》是一部一次贏得上述三項獎項的劇本。他的下一部劇本《熔爐》(在1995年改編成電影時,在中港台等地分別譯為《薩勒姆的女巫》、《靈欲劫》以及《激情年代》等)1953年1月22日在百老匯首演。
1956年6月,他與瑪麗結婚,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調查演藝圈有無共產黨顛覆活動,被伊利亞·卡贊指稱參與了共黨集會,在月底(6月29日),他迎娶了八年前透過卡贊所結識的瑪麗蓮·夢露。 米勒1953年創作的《煉獄》因反對美國的極右翼麥卡錫主義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1957年3月31日,米勒因為拒絕提供參與共黨集會者的姓名,被控藐視國會,之後在1958年8月8日由美國最高法院給予平反。同年,發表《戲劇集》(Collected Plays)。
他在1960年創作出長篇小說《不合時宜的人》,繼而改編成電影腳本,成為夢露出演的最後一部影片。在1961年1月24日時,他與夢露離婚,隔年2月17日另娶攝影師英格·莫拉絲(Inge Morath)。米勒和莫拉絲是在拍攝電影《花田錯》(The Misfits)時結識,育有瑞貝卡(Rebecca)與丹尼爾(Daniel)二子。根據傳記作家馬丁·葛登能(Martin Gottfried)的說法,丹尼爾在1962年出生時就有唐氏症。米勒將丹尼爾安置在羅克斯伯的一家醫療機構後,就再也沒有看過他(雖然莫拉絲有)。米勒在他的自傳《時光樞紐》中也沒有提到過丹尼爾,紐約時報在2005年2月11日的訃聞中也忽略了這點。(在洛杉磯時報以及其他地方,則有相關報導)
莫拉絲逝世於2002年1月30日,同年5月1日,米勒成為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文學獎得主,譽為「毋庸置疑的現代戲劇大師」。
2004年12月時,89歲的米勒宣佈他與34歲的藝術家阿格尼斯·巴萊(Agnes Barley)自2002年起已經同居兩年,並且計劃結婚。2005年2月10日,米勒因膀胱癌和心臟衰竭在羅克斯伯里過世,享年89歲。他上個月剛出院,本來一直住在紐約妹妹瓊家裏,感覺痊癒無望才轉到羅克斯伯里[5]。
作品
[編輯]米勒反對商業化、純娛樂的庸俗戲劇。他的作品着重於家庭、道德和個人責任感,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極大影響。
舞台劇本
[編輯]- 《榮譽的真諦》(Honors at Dawn,1935)
- 《天之驕子》(The Man Who Had All the Luck,1944)
- 《吾子吾弟》(All My Sons,1947)
-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1949)
- 《激情年代》(The Crucible,1953)
- 《憶兩個星期一》(A Memory of Two Mondays,1955)
- 《橋上一瞥》(A View from the Bridge,1955)
- 《墮落之後》(After the Fall,1964)
- 《維琪事件》(Incident at Vichy,1965)
- 《代價》(The Price,1968)
- 《創世紀及其他》(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and Other Business,1972)
- 《大主教之屋》(The Archbishop's Ceiling,1977)
- 《美國鐘》(The American Clock,1981)
- 《一位女士的輓歌》(Elegy For a Lady,1982)
- 《某種愛情故事》(Some Kind of Love Story,1982)
- 《危險:記憶!兩部劇本》(Danger: Memory!: Two Plays,1986)—《我什麼都不記得》(I Can't Remember Anything)與《克拉瑞》(Clara)
- 《騎下摩根山》(The Ride Down Mt. Morgan,1991)
- 《最後的洋基》(The Last Yankee,1993)
- 《碎玻璃》(Broken Glass,1994)
- 《彼得斯先生的連線》(Mr. Peters' Connections,1998)
- 《萊恩面訪》(The Ryan Interview,2000)
- Resurrection Blues (2004)
- 《完成圖畫》(Finishing the Picture,2004)
電影劇本
[編輯]- 《花田錯》,(The Misfits,IMD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61)
- 《人民公敵》(An Enemy of the People,IMD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改寫自亨利·易卜生(Henrik Ibsen)原著,1966)
- 《時間遊戲》(Playing for Time,IMD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電視劇本 ,1980)
- 《人人皆贏》(Everybody Wins,IMDB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89)
其他作品
[編輯]- 《焦點》(Focus,1945)
- 《希望渺茫(但不嚴重)的環境》(Situation Hopeless (but Not Serious))
- 《黃金歲月》(The Golden Years)
- 《名聲》(Fame)
- 《原因》(The Reason Why)
- 《無家可歸的女孩的生平:以及其他》(Homely Girl, a Life: And Other Stories)
- 《亞瑟·米勒劇場文集》(The Theater Essays of Arthur Miller)
- 自傳《時光樞紐》(Timebends: A Life)
參考資料
[編輯]- ^ Campbell, James. Arthurian legends. The Guardian. July 26, 2003 [May 8,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Ratcliffe, Michael. Arthur Miller. The Guardian. February 12, 2005 [May 8,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3).
- ^ Kampel, Stewart. Q&A with Rebecca Miller. Hadassah Magazine. September 19, 2013 [May 8,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 ^ Miller, Gerri. Daughter Documents the Inner Arthur Miller. Jewish Journal. March 14, 2018 [May 8,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Richard Christiansen. Miller's last days reflected his life. Chicago Tribune. February 23, 2005 [2023-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