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坐标22°16′00″N 114°14′24″E / 22.2667299°N 114.2400828°E / 22.2667299; 114.24008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6′00″N 114°14′24″E / 22.2667299°N 114.2400828°E / 22.2667299; 114.2400828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Islamic Kasim Tuet Memorial College
地址 香港香港岛柴湾翠湾街22号
邮政编码[email protected]
昵称伊中、IKTMC
类型津贴中学
宗教背景伊斯兰教
办学团体中华回教博爱社
创办日期1970年
1997年(迁至现址)[注 1]
创始人脱维善先生
学区东区
学校编号+852 2570 9066
校监萧伟乐先生
校长何秀贤女士
性别男女校
语言英文(非华裔)
中文(华裔)
校训博学爱群
(英语:Prolific, Academic, Affectionate, Cooperative
校色  灰色  白色
  深蓝  浅蓝色
  红色  湛蓝色、
  绿色
校刊晨曦[注 2]、校讯
分院博、学、爱、群
传真号码+852 2887 3164
学校网址www.iktmc.edu.hk
地图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英语:Islamic Kasim Tuet Memorial College,简称为伊中[1]IKTMC)是位于香港东区柴湾的一所津贴英文中学,由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办,校址为香港柴湾翠湾街22号。该校是全港唯一一间有伊斯兰教背景的中学[2],面积占6,900平方米及邻近柴湾公园。前身为位于东区北角宝马山伊斯兰英文中学(英语:Islamic College),旧校舍曾作为玛利曼小学临时校舍,后分配给北角官立小学下午校转全日制并易名为北角官立小学(云景道)(北角云景道22号)。伊中创办于1970年并于1997年获教育局分配资源于现址建立新校以解决旧校设施老化问题。旧校收生为第二至第四组别(一至五)。新校所属组别为第二组别(分为第一至第三组别,2015/16年)。以英文作为主要教学语言[注 3][3]

学校行政

[编辑]
历任校监
  • 1970年至1990年:脱维善 先生[4]
  • 1990年至2001年:周泽雄 先生[注 4][注 5][5][6]
  •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脱瑞康 先生[7]
  • 2001年至2018年:哈奇伟 先生[8]
  • 2018年至今:萧伟乐 先生[9]
历任校长
历任副校长

办学宗旨

[编辑]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以古兰经及圣训作为指引,致力推行全人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群、美及灵育六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另外,又以培养学生热爱重视和平及对万物抱持友善关怀的态度。而自身层面,透过严谨的管教,深切的个别关怀,培养学生对生命抱积极态度,对自己有进取要求,能自重、自爱、自信,及尊重别人并致力学生发挥潜能。

校训

[编辑]

校训是“博、学、爱、群”。博和学是指学生乐于学习、不但善于与人沟通,又勇于创新。爱是指自爱,关怀他人及环境。而群是指服务人群与贡献社会。[26]

校歌

[编辑]

作曲家周书绅于1974年12月为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创作校歌[11][27]。以下为该校校歌的中英文版本[27]


中文版: 我们爱伊斯兰 ; 为人类争和平 ;

努力奋斗 ; 共媒幸福 ; 向前迈进 ;

我们爱伊斯兰 ; 贯彻真主的精神 ;

坚持真理 ; 充实学问 ; 舍己为人 ;

努力奋斗 ; 争取和平 ; 作个主所喜爱的人


英文版: We all love Is-lam, fight for peace for every-one.

Struggle we must, welfare we seek, onward we march.

We all love Is-lam, with Al-lah’s spirit we're in-stilled.

Truth we'll hold on, learned we'll be, selfless we'll be-come.

Struggle we must, peace we fight for, be the one that pleas-es Allah.

学校历史

[编辑]
图片左方为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前身伊斯兰英文中学学生手册上的学校标志,右方则为伊斯兰英文中学校徽。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新校舍外观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新校舍正面外观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的前身为伊斯兰英文中学[12]。中华回教博爱社执委会在1961年成立筹备委员会筹办伊斯兰英文中学[10]。时任兼任建校筹委会主任的博爱社主席脱维善于1966年成功争取香港英国殖民政府批准在北角云景道拨地兴建校舍[28][29],1968年准备建校[30],后又协助筹措建校资金,且成立了筹建中学募捐大队,向全港中外穆斯林进行募捐活动,结果筹得40万港元和政府免息贷款160万港元(当年金额为28万元)[31]

在1970年6月建成香港伊斯兰英文中学之前,基于校舍建筑公司不接受起用信诚公司为承建商[30],以致建校工程延后动工[30]。然而建校过程不顺利,既面对开凿山石问题[31],又要在开校前临时规划如何接驳排污系统[31]。最后,伊斯兰英文中学于1970年9月开课。[32]校舍于1972年3月17日启用[33],由脱维善的兄弟脱维英负责承建学校事宜[12],并由前教育司简宁主持揭幕典礼(揭幕礼当日简宁因事缺席,改由副教育司何雅明主持仪式[33])。创校人为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脱维善[注 8]校董为哈新。学校本定名为“回教中学”,1970年向政府申请重新改名为“伊斯兰英文中学”[34]。办学初年,即1970年9月,学校中一至中三年级设有15班[11]。后来于1971年9月增办中四年级[11],1972年参与政府按额资助计划及增办中五年级文、理两组[11]。首批中五毕业生于1973年参加香港中学会考[11]

在伊斯兰英文中学办学成绩日渐显著之后,校方于同年9月开办中四商科组[11]。该校课程与一般政府资助中学无异,只加一宗教课伊斯兰知识科,并在校舍北面建有一座宣礼塔。学校准许学生有不同宗教信仰,校规只定明要尊重伊斯兰信仰,学生自律地不会在校内组织及进行其他宗教活动。学校饭堂并不提供猪肉膳食,学生亦不能携带含猪肉的食物回校。在2004年以前,学校主要与本地其他中学一样招收本地学生。不过由于非华裔穆斯林的适龄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所以该校开始录取非华裔学童以应付需求。现时学校的师生来自香港、中国大陆以及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尼泊尔、菲律宾、美国、伊朗、约旦、非洲国家、泰国、汶莱等。[35]华裔学生与少数族裔学生的比例约为7比3。[注 9]截至2017年为止,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招收了大约360名学生,其中超过九成为非华裔学生。[36]1997年,为纪念创校人脱维善对宣扬伊斯兰教多年的贡献,此校在迁校同时易名为“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伊斯兰英文中学旧校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于1982年9月获教育司署邀请由私立英文中学转为津贴中学[37][12],1983年增设香港大学预科班文、商组[37],1984年9月增办该预科班的理组[37]。而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曾为位于天水围的伊斯兰脱维善纪念幼稚园的直属中学[38],直至幼稚园结束营办为止。在校服的式样方面,本为白色恤衫及校裙(夏季)。而冬季校服套装则为绿色校褛、白色恤衫、灰色冷衫以及红色校呔。现在的校服则为配合伊斯兰文化而有所改变。当新高中学制推行时,除了基本选修科如历史科之外,还设有体育文凭科、英国文学科和尼泊尔语文科。普通话、乌都语、尼泊尔语及阿拉伯语为学生的副修语文科。学校早于1988年1月已聘用英籍英语老师(NET)到校任职[39]。1993至1994学年起大部分科目曾转用母语教学[40],现多使用英语作授课语言,以配合非华裔学生需要。

至于社制方面,旧校分为六社,并全以阿拉伯文命名,包括:A - Adlu (公正)、 H - Hakeem (英明)、K - Kareem (慷慨)、N - Noor (光明)、R - Rafeea (崇高)以及W - Wasia (宽广)[11]。而新校分为博、学、爱、群四社。旧校所设的六社始现于1972年10月[11]

2003年,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曾向中一新生发放1800元学习津贴。但只有少于三成派位学生到校注册。有关决定是要应对教育局因收生不足会杀校的问题。[41] [42]该校其后于2006年提供校巴服务[43]至今,一共开办了两条校巴路线,包括“元朗线”以及“荃湾线”。2013年,有报导指该校推行两性隔离政策,一直在中一至中三年级以性别分班,中四年级设有男女分班与混合班,中五和中六则为混合班。昔日男女学生也要分开上落校园楼梯。校方指出是要回应家长诉求和按照学生学习需要作出安排。[44][45]

校舍资料

[编辑]

校舍为一所1995年版灵活式校舍,楼高7层,共有26间标准课室,20多间辅导教学室及特别室。特别室包括多媒体学习室、1间活动室、1间音乐室、1间家政室、1间针织室、2间电脑室、5间科学实验室、历奇设施等。另外亦设有礼堂。在体育设施方面就有2个篮球场、板球埸以及2个有盖操场。[46]

班级编制

[编辑]

在旧校时期,初中班别名称分别为A至E。成绩最好的编入C班,其次为E,A,D,B。1986至1987学年开始不再使用全年总成绩编班,将中英数三科成绩较弱的分别编入C、E、M班,其馀平均编入P及Q班。高中为文理商A、S、C三班。预科为文商A和理S两班。新校后改为:A至F(中一至中三)、A至D(中四至中五)、A及S(中六至中七)。因应参与自愿优化班级结构计划,每级班别数目现在均为3班。此前曾在2005年起把中一年级由6班减至4班[47]

级别 中一 中二 中三 中四 中五 中六
班数 3 3 3 3 3 3

学生活动

[编辑]

该校于1976年12月成立香港第158旅童军[11],1978年6月成立女童军港岛第69旅[48]。校内的交通安全队则成立于1983年11月[37]。此外,校方又向学生提供校巴接载服务。而校内的课外组织如下列所示[49]

学术、兴趣 体育 服务
  • 中文学会
  • 英文学会
  • 数理学会
  • 生化学会
  • 电脑学会
  • 经公学会
  • 环保学会
  • 摄影学会
  • 社会科学学会
  • 图书馆学会
  • 美术组
  • 集邮组
  • 歌唱组
  • 棋艺组
  • 话剧组
  • 社会事务组
  • 羽毛球组
  • 篮球组
  • 排球组
  • 足球组
  • 乒乓球组
  • 野外锻练组
  • 童军
  • 资深童军团
  • 风纪组
  • 成长小组
  • 我做得到小组
  • 社会服务团
  • 交通安全队
  • 少年警讯
  • 公益少年团
  • 穆斯林协会

重要事件

[编辑]

2002年4月,该校校长羽智云被指聘用以旅客身份于香港逗留的土耳其籍英语教师 Yerlikaya Huseyin Erdal 当学校英文教师。此前于2000年,他已被投诉伪造文件。两宗投诉皆曾由教育统筹局跟进。但因伪造文件一事证据不足而无再跟进。[50]有关事情发生后,引起该校的校友会,即伊斯兰英文中学校友会成员不满。且有声音反对羽智云继续出任校长。[51]而2002年的事件发生后再次令旧校的校友会关注事态发展。羽氏虽然被法庭裁定“协助及教唆他人违反逗留条件”罪名成立,要接受180小时社会服务令。当时教育统筹局撤销他的校长注册。不过校监哈奇伟向上诉委员会(教育事宜)上诉,并推翻有关决定。最终令羽智云于2003年复职。当年该上诉委员会的其中一名委员谢伯开与羽智云因为同为教育团体“学校达善运动”的骨干成员,分别担任过前副主席及秘书,所以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有利益冲突之嫌。更有指中联办与国家宗教事务委员会介入事件。教育统筹局其后表示当中没有利益冲突,原因于于谢伯开已申报利益,当局不评论是否有组织介入。[52][53]

羽智云出任校长至2012年退休。该校的旧校校友会和新校的校友会因意见分歧而一直各自独立举办活动,而未有联合举办过校友聚会。旧校的校友会成立于1976年5月[11]

2004年9月,教育统筹局于视学报告中,批评此校师生表现“未如理想”,并指出教师提问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学生亦过于被动学习[54]

曾于该校任教之教师

[编辑]

著名/杰出校友

[编辑]
演艺界
  • 郭富城(1980年中三):香港著名歌手及演员[62][63]
  • 李佳芯(2002年中七):香港著名女艺人
  • 张国强(1974年中五):香港男艺人、前足球员[注 13]
  • 陈莉敏(Queenie Chan)(1992年中七):香港网志作者、女演员及TVB8节目主持人[注 14]
  • 虞天伟(虞堂容,又名虞长江)(1977年中五):前香港无线电视男演员[注 15][注 16]
  • 麦德罗(1970年代初中):香港男演员、舞蹈家
  • 叶世荣:香港男艺人、前Beyond乐队成员
  • 王欧文(Owen Kwan):前Beyond乐队主音吉他手、前唱片监制
  • 韦以茵(1975年中五):前香港女艺人(代表作为《香港八三》的“牛嫂”)[注 17]
  • 锺蕙芝(2007年中七):香港少女模特儿[注 18]
  • 林楷(1980年代毕业):香港节目监制、音乐制作人、填词人及前香港无线电视编导
  • 袁富华(中一):香港男演员[注 19]
  • 邓强庆(1997年中五):加拿大首个晨早中文电台广播节目“轻歌唤早晨”创办人、演员、歌手及节目主持人
体育界
  • 何君龙[65](1995年中五、1997年中七):香港公民体育会田径教练、前香港田径代表队4x100米接力选手、前香港一百米纪录保持者及2001年香港杰出运动员[66]
  • 郑国辉[65]MH(2000年代毕业):香港男子滑浪风帆运动员及2014年香港杰出运动员
  • 郑家豪[67](1996年中五、1997年中五(重读)):前香港武术代表队运动员兼队长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南拳冠军
教育界
其他

注解

[编辑]
  1. ^ 该校于1997年由北角云景道22号搬迁到柴湾翠湾街22号。而1997年是指新校舍的营办年份,教育局和中学概览均以此作为该校的创立年份。实际上该校早于1970年已经开始办学。
  2.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89页提及,《晨曦》为一份于1983年2月创刊的学生报。
  3. ^ 在迁校前,该校使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不过近年改用中文教学。
  4. ^ 1978年起成为该校校董,其女儿周蓓为校内“艾雯女士纪念奖学金”的捐款者。
  5. ^ 见《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校讯》第四十四期,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6. ^ 校方从教育司署以高薪酬聘请欧阳氏出任该校校长,后出任赛马会体艺中学校长。
  7. ^ 羽智云于1978年开始在该校任教,曾为教员校董。
  8. ^ 脱维善获选为该校第一任校董会主席兼校监。
  9. ^ 资料出自2008年6月18日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Made in Hong Kong 李志刚》〈平等机会多元共融行动访问〉。
  10. ^ 见1975年伊斯兰英文中学毕业册
  11. ^ 见1975年伊斯兰英文中学毕业册
  12.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101页提及,林宛君曾为“英明”社(H社)的社监。
  13. ^ 资料出自2010年7月出版的《忽然一周》第779期〈留言集 好波献给你 张国强〉访问。
  14.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104、106及107页提及,陈莉敏于1990至1991学年为中六模范生,1991至1992学年则为中七年级的模范生,并以7A班学生身份获得校内钱宾四奖学金。除此之外,她(6A Chan Lei Man Queenie)在1990年获得尤德爵士纪念基金高中学生奖[64],1991年被南华早报选为年度学生(Student of the Year)。
  15. ^ 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6年5月9日播出的虞天伟访问。
  16. ^ 根据《Islamic College 1970-1980》中文版第60页“校友园地”所示,虞天伟以第5届校友身份(1977年)为10周年校刊撰写题为〈做“香港报刊调查报告”后的检讨〉的文章。
  17. ^ 根据《Islamic College 1970-1980》中文版第9页“历届陆运会女子最佳成绩表”所示,韦以茵在1976年代表Rafeea(崇高)社(以校友身份),在女子甲组标枪项目做出十五米九五的成绩。
  18. ^ 资料出自2009年7月15日出版的《FACE》杂志第112期〈2岁丧父攞综援 Lavina卖肉养伤残妈〉报导。
  19. ^ 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9年3月5日播出的袁富华访问。
  20.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11页和第103页提及,正就读中五的冯润仪于1988年7月获选为公益少年团杰出团员。她在1985年至1986年就读中四期间担任“宽广”社(W社)的社长。
  21. ^ 资料出自2011年4月28日出版的《壹周刊》第1103期〈深水埗的革命 施丽珊〉访问。
  22.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103、107、110及111页提及,在该校由中一读至中七的施丽珊分别于1987至1988学年(正就读中四)和1990年至1991学年(正就读中六)担任校内总领袖生。她曾以5A班学生身份获选东区学校模范生及进步生奖励计划模范生,1991年又获选为南华早报年度学生(Student of the Year)。预科毕业后考入香港浸会大学修读社工学位。
  23. ^ 根据《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第29页提及,于品海在1992年回校担任母校第20届毕业典礼主礼嘉宾。

参考文献

[编辑]
  1. ^ 2018年資訊日節目一覽 (PDF).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8 [2019-05-19]. [失效链接]
  2. ^ 籃球場上醒悟成良師助青年邊青變傑青. 晴报. 2017-10-17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3. ^ 大減英語授課 中中重投母語. 太阳报 (太阳报). 2015-12-10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中文(繁体)). 
  4. ^ 4.0 4.1 創校高層,1975年伊斯蘭英文中學畢業冊.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75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5. ^ 《中大校友》─校友短訪. 香港中文大学: 42-43. 1999-0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6.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2. 
  7. ^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校訊 第五十期.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02-06-30 [2016-12-01]. [永久失效链接]
  8. ^ 招標 校服供應商 2016-2019 (共三年) (PDF).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6 [2019-05-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8). 
  9. ^ 招標 校服供應商 2019-2022 (共三年) (PDF).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9-01-04 [2019-05-18]. [永久失效链接]
  10. ^ 10.0 10.1 香港穆斯林概況:舉辦研討會 全面介紹伊斯蘭文化. 香港大公报. 2013-09-02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9. 
  12. ^ 12.0 12.1 12.2 12.3 香港回民口述史(二)周澤雄先生訪談錄.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 田野与文献》第85期. 2016-10 [2016-12-01]. 
  13. ^ 服務伊中30載校長羽智雲將榮休. 香港大公报. 2012-06-04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14.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4. 
  15. ^ 正面思維和用心教學,助不同族裔學生在港發光發亮. 香港优质家长学会.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16. ^ 16.0 16.1 伊斯蘭中學校 採德智並行法. 华侨日报. 1972-03-24: 23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17. ^ 香港回民口述史(一)徐錦輝先生訪談錄 (PDF). 《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 田野与文献》第84期. 2016-10 [2016-12-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14). 
  18.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7. 
  19.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52、54. 
  20. ^ 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通訊第15期 (PDF). 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 2004-9 [2019-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08). 
  21. ^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 第十一屆家長教師會第六次會議.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08-09-06 [2019-05-19]. 
  22. ^ 立法會 CB(2)1044/05-06號文件 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紀要 (PDF).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 2006-01-09 [2019-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20). 
  23. ^ 23.0 23.1 中大人類學系啟動「華人穆斯林文化傳統研究」項目.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 2011-01-2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24. ^ 宗教家庭教仔大不同?穆斯林家庭子女融入社群. 明报. 2012-02-03 [2019-05-19]. [永久失效链接]
  25. ^ 教職員名單.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20 [202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26. ^ 校訓.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27. ^ 27.0 27.1 校歌,1975年伊斯蘭英文中學畢業冊. 伊斯兰英文中学.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28. ^ 本港中華回教博愛社 祝至聖誕辰及建中學. 华侨日报. 1966-07-09: 12 [2022-03-21]. 
  29. ^ 興建回教中學 夷岩闢地困難. 华侨日报. 1969-06-28: 14 [2022-03-30]. 
  30. ^ 30.0 30.1 30.2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3. It was back in 1968. Determined to build a new secondary school and encouraged and supported by well-wishers, the School Building Committee was formed. ...... From the tenders that were received, the lowest tender was submitted by Messrs Sincere Company. ...... But the architect insisted on accepting another tender but without giving adequate reasons. ...... Eventually, different reliable sources, the bank,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and friend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any. For this reason, the building committee ruled out the Architect's suggestion and decided to award the tender to Messrs. Sincere Company. The architect however would not agree. The building programme was thus delayed for several months. 
  31. ^ 31.0 31.1 31.2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4. At that period, blasting was prohibited. So clearing rocks to make way for construction took 6 months. ...... It was in April 1970, that the sewage drains were found to be blocked by huge rocks and the sewage system as a result would not be ready before school opened in September. So the sewage system of the neighbouring school had to be temporarily connec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 After a lot of negotiations, the government agreed to give a special grant of $280,000 to cover part of the additional building cost and to subsidize the furniture and equipment of the school. 
  32. ^ 興學育人,桃李輩出 記香港中華回教博愛社辦學歷程. 伊斯兰之光 (伊斯兰之光). 2008-07-13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中文(繁体)). 
  33. ^ 33.0 33.1 伊斯蘭中學 新校舍揭幕. 华侨日报. 1972-03-18: 14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34. ^ 回教中學正名伊斯蘭英文中學 校址建成定九月一日上課. 华侨日报. 1970-06-19: 15 [2021-03-29]. 
  35. ^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四十五周年誌慶聚餐. 国际连线. 2016-05-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中文(繁体)). 
  36.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到訪東區.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 2017-11-17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37. ^ 37.0 37.1 37.2 37.3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0. 
  38. ^ 《家長週記》第三十期. 香港教育资料搜集社. 2006-06-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39.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1. 
  40.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51. 
  41. ^ 伊斯蘭脫維善學校每人送 $1800 中學派錢搶 F.1生. 香港苹果日报. 2003-07-15 (中文(繁体)). 
  42. ^ 「津貼助學」校註冊不足三成.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03-07-18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中文(繁体)). 
  43. ^ 中華回教博愛社歡送沙地阿拉伯領事施嘉年大使. 伊斯兰之光. 2009-01-03 [2019-05-18]. [永久失效链接]
  44. ^ 教局:「少族」男女生隔離將逐步撤. 文汇报 (文汇报). 2013-09-06 (中文(繁体)). [永久失效链接]
  45. ^ 少數族裔學生男女分班或涉歧視. 太阳报 (太阳报). 2013-09-06 (中文(繁体)). [永久失效链接]
  46. ^ 學校報告2016-2017 (PDF).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7 [2019-05-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8-21). 
  47. ^ 中學縮班潮 聖瑪加利書院「自殺」. 香港文汇报. 2005-12-08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48. ^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8-9. 
  49.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82-98. 
  50. ^ 被控教唆一遊客 任教脫維善中學 特首推委羽智雲涉聘黑工. 香港苹果日报. 2002-04-16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中文(繁体)). 
  51. ^ 脫維善前校友會要求犯案校長離任.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03-06-30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中文(繁体)). 
  52. ^ 校長涉偽造文件 警方正調查. 香港苹果日报. 2003-07-15 (中文(繁体)). 
  53. ^ 教統局無權炒校長. 香港苹果日报. 2004-02-14 (中文(繁体)). 
  54. ^ 視學報告狠批四中學. 星岛日报 (星岛日报). 2004-09-14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中文(繁体)). 
  55. ^ 1975年伊斯蘭英文中學畢業冊任教老師 鄧錦添.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75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56. ^ 民主黨元老阮品強逝世. 明报. 2012-01-26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57. ^ 陳樹渠紀念中學校長 教育從細節做起. 信报. 2013-07-15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中文(繁体)). 
  58. ^ 佛教正覺中學美斯校長扭出名與姓. 信报. 2014-06-16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中文(繁体)). 
  59. ^ 山頭霸王 馬伙根. 香港文汇报. 2008-03-05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3). 
  60. ^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2. 
  61. ^ 第十六集「成長路」《春風伴我行I》1996年《師生之間》. 香港电台电视部. 1996 [2019-05-18]. 
  62. ^ 郭富城20多年當紅不衰:天王的藝術家進階. 大纪元. 2009-08-28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63. ^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32 [2022-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8). 
  64. ^ 尤德爵士纪念基金.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1989/90 (PDF). 1990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12). 
  65. ^ 65.0 65.1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校訊》第四十七期.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02-03-31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66.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76. 
  67. ^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畢業生. 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0). 
  68. ^ 邊青變傑青 王家俊運動場覓前路 春風化雨助南亞裔學生融入社會. 香港01. 2017-10-16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69. ^ 伊斯兰英文中学10周年校刊编辑委员会. Islamic College 1970-1980. 伊斯兰英文中学. 1980-6: 29. 
  70. ^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伊斯蘭英文中學廿五周年特刊 1970-1995. 伊斯兰英文中学廿五周年特刊编辑委员会. 1995: 11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