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长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班人长屋

长屋(rumah panjang)是一种公共住宅,分布于亚洲美洲、与欧洲地区。其中亚洲的砂拉越州则以土著的高脚屋、长屋为主。原始的砂拉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外,多元的种族文化是迷人的特征之一。占砂拉越总人口数约百分之三十的伊班族,是砂拉越土著族群中最大的一族,分布在砂拉越全境,但主要都在低地区域,因此住在沿着河岸的他们通常住在干栏式建筑中,主要功能为预防猛兽毒蛇,抵御外族侵犯,也有饲养牲畜,更造就长屋成为砂拉越地区特有的文化遗产。[1]

地理环境

[编辑]

伊班族的长屋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赤道地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他们大多居住在许多沿着河岸与低地水源畔的干栏式建筑-长屋里。旅客必须搭船进入拉让江(Rejang River)才可以找到道地伊班族的传统长屋。[2]

由来

[编辑]

过去的伊班族有过猎人头的习俗,用以驱逐妖魔鬼怪,因此又被称作“猎人头族”。因此,在这个习俗流行期间,长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防御策略。[3]过去一个长屋里,只要有人打猎回来,同一长屋的其他人都可以一起来分享他的战利品。[4] 伊班族猎人头习俗已经式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情的迎客礼仪,其特殊的长屋居住模式、传统舞蹈、祭神仪式、图腾与手工艺品等,是砂拉越特有的文化资产。尽管这些习俗已成为陈年往事,部分伊班人还是会将过去祖先的头颅战利品保留下来,就悬挂在传统长屋的屋梁上,将一长排头颅悬挂在一起。[5]

生活

[编辑]

砂拉越目前还保有马来西亚著名的长屋,但少数民族的长屋也属于高脚屋的一种,成为马来西亚 少数民族群体生活的方式。

一进入伊班族的部落,伊班族妇女即以传统铜制乐器敲奏欢迎,伊班族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各自的灵魂,在进入伊班族部落时,切忌别乱碰任何物品,以免招致不幸,尤其长屋两端的独木楼梯(tangga),都被是为神圣的地点。进屋之前,族人以小米酿制的迎宾酒待客并举行欢迎仪式。 宾客与族人集中在长屋正中央的“集会区”,地上的草席摆着祈福用的水果、菜肴和米食,大头目首先为每位宾客斟酒,之后长声呼喊“呜~哈”三次,表示请神降临祈福,为宾客祈求平安、去除厄运,再请宾客喝下祈福过的酒。若不喝酒或身体不适的人,可用食指在杯缘敲三下,族人就知道宾客不方便喝酒。 长屋内的族人共同劳力分摊,资源采共有、共享制,由村长负责处理大小事,族人们会在客人离去后将他们带来的礼物放在“集会区”做平均分配,每一户都能拿到均等的数量。 属父系社会伊班族人,男丁白天负责农作和渔猎,妇女则在大厅串彩珠、编织手工艺[6]

建筑布局与用途

[编辑]

通常是由一个部落组成一座长屋,居民多有亲戚关系,[7]建筑内部由一直排的房间和一个并行供族人聚会的大厅所组成,每个房间就是一个家庭,这些房间由自己的墙壁彼此分开,并为每个家庭包含起居和睡眠空间,因此长屋聚集的家庭数目越多,建筑则越长。家庭单位的平均宽度为3.5米,但深度差异很大。一个长房最少容纳4个家庭,25个居民,而结构长度不超过15米,最长则长约300米的房屋中有多达80个家庭,500个居民。[8]

竹制的高脚建筑空间是为了预防猛兽毒蛇和抵御外族侵犯所演变成的生活形式,也是伊班人豢养家畜的地方,牲畜可以躲在长屋下面,以受到更好的保护,免受掠夺者的侵害。[9]

进入长屋会先通过一个梯子,在梯子的顶端是一个露天的门廊(tanju),用来烘干衣服、大米或是其他农产品。在外墙内是一个有屋顶的阳台(ruai),它是房屋内的通道,白天妇女和老年人坐在那里织布或雕刻,在晚上家人则是在聚会时回忆一整天的种种,或是倾听民间传说。在内墙之外是房间(bilik),家庭在那里做饭和吃饭,或是展示罐子和铜器等传家宝。[10]为了保持整个室内空间的明亮,在房间屋顶的上方设计了天窗,天窗旁有个放杂物的阁楼(sadau)。[11]长屋的前部通向供水区,最好朝东。[12]

厨房厕所通常位于自己的房间内,或可能位在一个离长屋很远的建筑物内,并由一座小桥相接。隔离可以防止烹饪时失去控制的火蔓延到生活空间,并且减少居住区内聚集烹饪所吸引的烟雾昆虫厨房的空间还包含客厅,而厨房后面可能是厕所。此外,建立一个开放式阳台(pelaboh),更在屋顶上制作一个天窗,让阳光能够透进生活区和厨房区域。厨房之间设有窗户,以便交换或分享食物。[13]长屋的雾台外,则用来晒五谷杂粮和鱼网。[14]

现代伊班人长屋

在现代,许多古老的长屋已被建筑物所取代,使用更多更现代的材料,但其设计相似。亚洲的老式长屋由草和树皮制成,现在则已转变成不同的样貌以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15]

记录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ook景點家/伊班族長屋. 
  2. ^ 大紀元/馬來西亞 伊班人傳統長屋. 
  3. ^ Encyclopedia of Iban. 
  4. ^ 大紀元/馬來西亞 伊班人傳統長屋. 
  5. ^ 大紀元/馬來西亞 伊班人傳統長屋. 
  6. ^ Mook景點家/伊班族長屋. 
  7. ^ 自由時報/熱帶雨林 阿美族人遇上伊班族. 
  8. ^ Encyclopedia of Iban. 
  9. ^ Wikipedia of Iban. 
  10. ^ Encyclopedia of Iban. 
  11. ^ 砂勞越州Sarawak:伊班族長屋. 
  12. ^ Encyclopedia of Iban. 
  13. ^ Wikipedia of Iban. 
  14. ^ Mook景點家/伊班族長屋. 
  15. ^ Wikipedia of Iban. 
  16. ^ 7长屋串连打造民宿‧最长长屋膺民族文化奖星洲网,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