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ermayde/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为人权辩护
标题页写道:“为人权辩护,致尊敬的埃德蒙·伯克的信;因其对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而作。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第二版。伦敦:印于J. Johnson, No. 72, St. Paul's Church-Yard. M.DCC.XC."
《为人权辩护》第二版的标题页,首次署上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名字
原名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Men
作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语言英语
發行信息
出版地點英国
媒介印刷版(精装书
原始文本英語維基文庫上的《为人权辩护
标题页写道:“为人权辩护,致尊敬的埃德蒙·伯克的信;因其对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而作。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第二版。伦敦:印于J. Johnson, No. 72, St. Paul's Church-Yard. M.DCC.XC."
《为人权辩护》第二版的标题页,首次署上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名字

《为人权辩护,致尊敬的埃德蒙·伯克的信;因其对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而作》(1790年)是一篇政治小册子,由18世纪英国作家和女性权利倡导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撰写,旨在抨击贵族制并倡导共和主义。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作品是针对埃德蒙·伯克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所引发的一场革命争论小册子战争中的第一篇回应,伯克的作品为君主立宪制、贵族制和英格兰教会进行辩护。

沃斯通克拉夫特不仅攻击了世袭特权,还批评了伯克用来为其辩护的修辞手法。大多数伯克的批评者对他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戏剧化怜悯表示不满,但沃斯通克拉夫特独特地欣赏伯克的性别化语言。通过引用伯克自己在《崇高与美的哲学探索》(1756年)中首次提出的“崇高”与“美”之术语,她保留了他的修辞及论点。在她首次毫不掩饰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学者克劳迪娅·L·约翰逊称其论证力量无与伦比[1],她指责伯克以女性的被动性为基础,试图为不平等社会的合理化辩护。

在她对共和主义美德的论述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借助新兴的中产阶级道德标准,反对她认为充满恶习的贵族礼仪规范。基于启蒙时代的进步信念,她嘲笑伯克依赖传统和习俗的做法。她描绘了一幅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图景,每个家庭都有一块自给自足的农场。沃斯通克拉夫特将她声称是真实情感描绘的社会乌托邦,与伯克虚假的戏剧化“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为人权辩护》取得了成功:当时每个主要的期刊都对其进行了评论,第一版(匿名出版)在三周内售罄。然而,当第二版出版时(这是第一版在标题页上署名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版本),评论开始不仅将其视为一篇政治小册子,还视作一位女性作家的作品。大多数评论将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激情”与伯克的“理性”进行对比,并以轻蔑的态度谈论这本书及其女性作者,但也有一些评论表示同情。这种分析方式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重新审视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作品,努力让人们更多关注其思想性。


历史背景

[编辑]

革命争论

[编辑]
这幅粉笔画的焦点位于中心,一名男子站在桌子上。桌子下方,三个人握手在一起。周围有几十个人,举着手。人们从窗户向内看。
雅克-路易·大卫所绘的《网球场宣誓》(1791年)

《为人权辩护》是在法国大革命及其在英国引发的争论背景下写成的。在1789年至1795年末的激烈且有时恶毒的小册子战争中,现称为“革命争论”,英国政治评论家们围绕君主制的合法性展开辩论。阿尔弗雷德·科班称这场辩论是“也许是[英国]最后一次真正讨论政治基本问题”。[2] 1789年,法国革命中的网球场宣誓攻占巴士底狱等事件展示了革命法国人民动员的力量,重新激发了已经沉寂了十年的英国改革运动。要求改革英国选举制度并更加公平地分配下议院席位的努力也被重新提上日程。[3]

1790年11月,埃德蒙·伯克发表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引发了1790年代大部分激烈的政治辩论。大多数英国评论家都预计伯克会支持法国革命者,因为他此前是自由派的辉格党的一员,批评君主专制,支持美国革命者,并控诉了英国在印度的恶政。当他未能这样做时,这震惊了大众,也激怒了他的朋友和支持者。[4] 尽管伯克的书定价较高(三先令),但两年内仍然卖出了惊人的3万册。[5] 然而,托马斯·潘恩的著名回应《人权论》(1792年)极大地超越了伯克的销量,卖出了超过20万册,成为成千上万人振臂高呼的口号。[6]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人权辩护》在伯克的《反思》发表仅几周后出版。伯克支持贵族制、君主制和国教,而像威廉·戈德温、潘恩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等自由派则为共和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宗教宽容辩护。[7] 后来被称为激进派的人士大多支持类似的目标:个人自由和公民美德。他们也在广泛的批评中团结一致:反对好战的“地主利益集团”及其在政府腐败中的作用,以及反对他们认为非法夺取人民权力的君主制和贵族制。[8]

1792年是“18世纪激进主义的‘奇迹之年’”:最重要的文本在这一年出版,像伦敦通信社(LCS)和宪法信息社(SCI)这样的激进组织影响力达到顶峰。[9] 然而,直到这些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群体与上层阶级的人民之友协会结盟后,政府才开始担忧。结盟形成后,保守派主导的政府禁止了煽动的写作。在1790年代,仅煽动叛乱的指控就有超过100起,大大超过了前几年的水平。[10] 英国政府担心会出现类似法国大革命的起义,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镇压激进分子:他们进行更多的政治逮捕,渗透到激进组织中;威胁吊销继续举办政治辩论会和传播改革文学的酒馆主的营业执照;扣押“疑似异议者”的邮件;支持破坏激进活动的团体;并在报刊上攻击异议者。[11] 激进派将这段时期(包括1794年叛国审判)视为“一个恐怖制度的建立,其面貌几乎同法国的恐怖一样可怕,几乎同样庞大,并且其倾向性远比法国恐怖更具危害性”。[12]

1795年10月,当群众向乔治三世投掷垃圾并侮辱他,要求停止对法战争并降低面包价格时,议会立即通过了“禁言法案”(1795年煽动性集会法案叛国行为法案,也称为“两部法案”)。根据这些新法律,几乎不可能举行公众集会,即使举行,言论自由也受到严重限制。[13] 英国激进主义在1790年代末和1800年代基本被压制,直到下一代,1832年改革法案才得以实施。[14]


伯克的《反思》

[编辑]

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部分是对持不同政见的牧师理查德·普莱斯在其颂扬法国大革命的布道《爱国之情的论述》中的观点的回应。伯克通过假设一位年轻法国人请教他的信件,以此为框架,捍卫贵族政府、家长制、忠诚、骑士精神和长子继承权[5] 他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对合法政府的暴力推翻。在《反思》中,他主张公民没有权利反抗他们的政府,因为文明,包括政府,是社会和政治共识的结果。他指出,如果文化的传统不断受到挑战,最终将导致“无政府状态”。[來源請求]

页面显示标题:“《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及关于某些伦敦社团与该事件相关活动的评论。写于一封原本打算寄给巴黎一位绅士的信。埃德蒙·伯克撰。伦敦:为J. Dodsley出版,位于Pall-Mall。1790年。”
伯克的《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的标题页

伯克批评了许多欢迎法国大革命初期阶段的英国思想家和作家。激进派将革命比作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者限制了君主权力,而伯克则认为更合适的历史类比是英国内战(1642-1651年),在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15] 然而,在伯克写作时,法国的大革命尚未出现大量暴力事件;伯克为了说服读者而非告知读者,故意在其文中夸大了这一元素,以达到修辞效果。在他的《崇高与美的哲学探索》中,他曾提出“模糊的广泛概念能最好地传达思想”,为在《反思》中引发读者的恐惧,他构建了路易十六玛丽·安托瓦内特被迫离宫的场景。当1793年法国的恐怖统治暴力升级时,伯克被视为先知。[16]

伯克还批评了与法国“哲人”相关的学问;他主张新思想不应像新兴的科学学科那样,在社会上进行实验以试图改善社会,而是应该依赖传统和习俗来指导人民。[5]

《为人权辩护》的创作与出版

[编辑]

在《为人权辩护》开头的论述中,沃斯通克拉夫特描述了她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写这本书的:

伯克先生对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最初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是当时的一个短暂话题;而我读它更多是为了娱乐而非获取信息,但其中那些每时每刻以自然情感和常识为幌子的诡辩论点激起了我的愤怒。

接下来的许多篇章是当时的激情迸发,但这些篇章不知不觉地膨胀到了相当的篇幅,于是我萌生了出版一篇简短的《为人权辩护》的念头。

由于我没有闲暇或耐心跟随这位散漫的作者在他各种新奇观点的迷途上追寻,因此我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他所攻击的那些基本原则,尽管他用华丽的外衣包裹了许多巧妙的论点。[17]

为了尽快出版小册子,沃斯通克拉夫特疯狂地写作,而她的出版商约瑟夫·约翰逊则同步打印这些稿页。事实上,根据戈德温在《女权辩护的作者回忆录》中的描述,手稿一写好就立即送往印刷厂。[18] 然而,写到一半时,她突然停止了写作。一位传记作者将其描述为“丧失信心”;而戈德温在其《回忆录》中则称之为“一时的昏沉和懒惰发作”。[19] 约翰逊或许此时已足够了解她,知道如何鼓励她,便答应处理好这本书,告诉她不必担心。羞愧的沃斯通克拉夫特于是匆忙完成了写作。[20]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为人权辩护》于1790年11月29日匿名出版,成为50至70篇针对伯克的回应中首篇发表的小册子之一。[21] 仅仅三周后的12月18日,第二版出版,标题页上首次署上她的名字。[22] 沃斯通克拉夫特花了时间编辑了第二版,据传记作家艾米丽·桑斯坦称,第二版“加重了她对伯克的个人攻击”,并将大部分文本从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叙述;“她还增加了对虚伪自由主义者的非党派批评,抨击他们一方面谈论平等,另一方面却向当权者卑躬屈膝。”[23]

结构与主要论点

[编辑]
一位穿着棕色西装的男子的半身侧面像,他有红褐色的头发和红润的面色。
埃德蒙·伯克,由约书亚·雷诺兹爵士工作室所绘(1771年)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为人权辩护》通常被认为是组织混乱、不连贯、缺乏逻辑,并充满了人身攻击(例如暗示伯克如果是犹太人,他会支持钉死基督的行为)。[24] 它曾被认为是“女性情感与男性理性的对抗”的典型例子。[25]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沃斯通克拉夫特使用了18世纪的写作模式,例如离题论,以取得巨大的修辞效果。更重要的是,正如学者米齐·迈尔斯所言,“沃斯通克拉夫特几乎是唯一一位在回应伯克时,避免采用狭隘的政治视角,而是广泛批判《反思》基础的人。”[26] 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出的主要是道德论点;她的“论战不是对伯克政治理论的驳斥,而是揭露了那些理论所预设的残酷不公正”。[27]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写作风格也是她的有意选择,使她能够同时回应伯克的《崇高与美的探究》和《反思》。[28]

《为人权辩护》的风格与伯克的文本极为相似。它没有明确的结构;像《反思》一样,文本遵循作者写作时的心理联想。[29]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政治论著同样以书信形式写成:伯克的信件是写给年轻的法国人C.J.F.德庞特,而她的信则是写给伯克本人的。[30] 通过使用与伯克相同的形式、隐喻和风格,她将他的论点反过来批判他自己。《为人权辩护》不仅讨论语言和论证,还涉及政治理论;实际上,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这些是不可分割的。[31] 她提倡正如一位学者所写的那样,“表达的简洁与诚实,以及运用理性而非雄辩的论证”。[30] 在小册子的开头,她向伯克呼吁:“放下修辞的花朵,让我们,先生,一起理性地讨论吧。”[32]


《为人权辩护》并不试图提出一个与伯克的理论完全对立的政治理论,而是旨在揭示伯克论点中的弱点和矛盾。因此,文本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伯克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上,比如他对美国革命的支持以及对1788年摄政危机中《摄政法案》(该法案建议在乔治三世的精神失常期间限制君主权力)的支持,然而他却不支持法国革命者。[33] 她批评伯克对摄政法案的矛盾支持以及他同时支持法国的君主制,她写道:

你如此急切地想要品尝权力的甜美,以至于无法等到时间决定可怕的妄想是否会变成确诊的疯狂;但你窥探全能者的秘密,宣称上帝已将他‘从王位上推下’,而认为回想他曾经是国王或因他过去的尊贵地位给予他任何特别的尊敬,都是最具侮辱性的嘲弄……先生,我用审视、比较的眼光阅读了你在国王生病期间发表的几篇冷酷无情、亵渎的演讲。我鄙视利用一个人的弱点,也不愿从一个无防备的发言中推导出结论——狮子不会啃食尸体![34] [沃斯通克拉夫特强调原文]

沃斯通克拉夫特写道,她的目标是“向您[伯克]展示您自己,剥去您用来包裹自己暴政原则的华丽外衣”。[35] 然而,她也指向了一个更大的论点,集中在英国公民由于阶级制度所面临的不平等问题上。[36] 正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学者芭芭拉·泰勒所写:“沃斯通克拉夫特将伯克视为旧制度专制的代表发言人,支持法国新政府的改革倡议,反对他那‘生锈的、有害的观点’,并谴责英国政治精英的奢靡、腐败和对穷人的非人道待遇。”[37]

政治理论

[编辑]

对等级与特权的抨击

[编辑]

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等级和阶级制度的抨击贯穿《为人权辩护》全文。她谴责伯克对人民的蔑视,伯克将人民贬低为“猪猡一般的众人”,并批评他支持精英,尤其是玛丽·安托瓦内特[38] 在伯克的一段著名文字中,他写道:“我曾以为一万个剑鞘中的剑一定会为她报仇,只因一个威胁她的侮辱眼神——但骑士精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39]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1792年)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与道德观》(1794年)将《为人权辩护》中具体论点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原創研究?]

她将自己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与伯克的贵族价值观形成对比,主张人们应该依据其才干而非出身来进行评价。[40] 正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学者珍妮特·托德所写,“《为人权辩护》所展现的社会愿景是一个人才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未经特权的创业子女可以与如今被错误赋予特权的人平等竞争。”[41] 沃斯通克拉夫特强调努力工作、自律、节俭和道德的益处,并将这些价值与富人的“恶习”如“虚伪”和“缺乏自然情感”相对比。[42] 她提倡一种商业社会,这种社会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发现自身潜力,还能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责任。[43] 对她而言,商业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平等力量。[44] 然而,几年后,在《瑞典、挪威与丹麦旅行记》(1796年)中,她对商业主义对社会的最终益处提出了质疑。[原創研究?]

而伯克在《反思》中将牧师理查德·普莱斯视为反派,沃斯通克拉夫特却在《为人权辩护》中将他视为英雄。沃斯通克拉夫特和伯克都将普莱斯与启蒙时代思想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文明可以通过理性辩论进步的观念,但他们对此观点的解读不同。伯克认为这种无休止的质疑会导致无政府状态,而沃斯通克拉夫特则将普莱斯与“理性、自由、自由讨论、智力的优越性、思想的提升、道德卓越、积极的仁爱、面向当下和未来的态度以及对权力和财富的拒绝”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职业价值观。[45]

沃斯通克拉夫特利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财产的定义(即通过劳动获得的所有权)来反驳伯克的世袭财富观念。她认为,继承制是欧洲文明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46] 并多次主张英国的问题根源在于财产分配的不公。尽管她并不主张完全平等的财富分配,但她希望实现一个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47]

共和主义

[编辑]
一幅风景画,展示了群山背景下的一对情侣与羊群在一起。画面左侧是一棵大树,蓝天和白云在画面顶部与山脉形成对比。
克劳德·约瑟夫·韦尔内的《阿尔卑斯山的牧羊人》;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为人权辩护》中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作为她政治乌托邦的一部分。


《为人权辩护》批判君主制和世袭特权,提倡一种共和主义的思想。沃斯通克拉夫特依赖于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共和主义观念,认为美德是公民身份的核心。然而,她对美德的理解比传统的英联邦人思想更加个人化和道德化。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共和主义目标是个人的幸福和繁荣,而非为了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或有产阶级的最大好处。[48] 尽管她强调在共和制度下个人将获得的益处,但她也坚持认为,改革只能在社会层面上实现。这标志着她从早期作品(如《真实生活中的原创故事》(1788年))中以个人为社会改革主要推动力的观点的转变。[49]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美德观围绕家庭展开,将她与其他共和主义者如弗朗西斯·哈奇森威廉·戈德温区分开来。[50] 对沃斯通克拉夫特而言,美德始于家庭:私人美德是公共美德的基础。[51]让-雅克·卢梭对理想家庭和瑞士共和州描绘的启发,她描绘了一幅在小乡村中理想的家庭生活图景。[50] 一位学者如此描述她的设想:“巨大的庄园将被分割成小农场,农民将被允许从公地中划出一部分自用,而不是给穷人施舍,应该给他们提供自立和自我提升的手段。”[52] 个人将在家中学习并实践美德,这种美德不仅能让他们自给自足,还能促使他们为社会中的公民承担责任。[原創研究?]

传统与革命

[编辑]

《为人权辩护》的核心论点之一是权利应当被授予,因为它们是合理且公正的,而不是因为它们是传统的。[24] 伯克认为,社会和政府应当依赖于数百年来积累的传统,而沃斯通克拉夫特则主张,所有的社会契约都应当接受理性的重新评估。她坚持认为,先例并不是接受法律或宪法的理由。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伯克对英国宪法古老性和无法改进的信念——认为它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体系——被视为荒谬。对沃斯通克拉夫特而言,过去充满了迷信、压迫和无知。”[53] 沃斯通克拉夫特强烈相信启蒙时代的进步观念,并拒绝认为古老的观念不能被改进。[54] 她运用伯克自己的建筑比喻语言,质问道:“为什么要修缮一座建于野蛮时代、由哥特式材料构建的古堡?”[55] 她还尖锐地指出,伯克的哲学纵容了奴隶制[56]

他那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论点奠定了奴隶制永恒的基础。承认他对古代的卑躬屈膝,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谨慎关注,具有他所强调的力量,那么奴隶贸易就永远不应被废除;而且,因为我们的无知祖先不理解人的本来尊严,允许了一种违反理性和宗教的交易,所以我们应该接受这种不人道的习俗,并将对人类的巨大侮辱称为爱国主义,以及对保障我们财产的法律的适当顺从。——财产安全!看看,这就是英国自由的定义。为了这一自私的原则,所有更高尚的原则都被牺牲了。[57]

感性主义

[编辑]
穿着带灰蓝色羽毛大草帽和奶油色带褶连衣裙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三分身像,腰后系有金色蝴蝶结。她正在整理一束粉色花朵。
玛丽·安托瓦内特,由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绘于1783年;沃斯通克拉夫特批评伯克对法国王后的自怜式同情。

在《为人权辩护》中,沃斯通克拉夫特不仅支持共和主义,还支持一种基于同情和共鸣的社会契约。[50] 她用这些术语来描述理想社会:由紧密家庭支撑的个体通过理性的同情与他人建立联系。[50] 在她几年前在新因顿绿地遇见的理查德·普莱斯的强烈影响下,沃斯通克拉夫特主张人们应当通过实践普遍的仁爱来效仿上帝。[58]

沃斯通克拉夫特接受了一种理性的感性,并将她的公民社会理论与伯克的对立,后者充满了浮夸和偏见。[59] 她攻击了她认为伯克的虚假情感,并以自己的真诚情感反驳。她主张,同情法国革命(即同情人民)是人道的,而像伯克那样同情法国教会,则是残忍的标志。[60] 她不仅指责伯克不真诚,还指责他操纵舆论,声称他的《反思》是宣传品。[61] 在《为人权辩护》最戏剧性的时刻之一,沃斯通克拉夫特声称,她因奴隶所遭受的不公正而感到沉默,而不是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及法国君主制的泪水所动容,她用破折号表达了比伯克更真挚的情感:[62]

人类相互掠食;而你却为装饰哥特式建筑的闲置挂毯哀悼,为召唤肥胖神职人员祷告的呆滞钟声哀悼。当奴隶的翅膀拍动,虚弱的心灵在荒野中孤独地死去,远离人类的住所时,你却为一个空洞的名字的浮华仪式哀悼……为什么我们的想象要被坟墓之外的地狱吓倒?——地狱在世间游荡;——鞭子在奴隶的赤裸背上回响;而那无法再赚取酸面包的病号,悄悄走向沟渠,向世界说再见——或者,在某个炫耀的医院里,被雇佣的看护的笑声淹没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样的苦难要求的不仅仅是眼泪——我停下来反思自己;压抑我对你那修辞的浮夸与幼稚感性所升起的轻蔑之情。

---------------

---------------[63]

性别与美学

[编辑]
半身肖像,女性倚在桌子上,桌上有一本书和一个墨水台。她穿着蓝色条纹连衣裙,戴着一顶灰色卷曲假发,假发上有一条白色的布带。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由约翰·奥比绘制(约1791年)

在《为人权辩护》中,沃斯通克拉夫特挑战了伯克的修辞,甚至比他的政治理论挑战更为激烈。她首先重新定义了伯克在其《崇高与美的哲学探索》中提出的“崇高”和“美”之概念。[64] 伯克将美与软弱和女性联系起来,而将崇高与力量和男性联系在一起,而沃斯通克拉夫特写道:“对我来说,真理在道德中一直是崇高的本质,而在审美中,简约是美的唯一标准。”[65] 通过这句话,她质疑了伯克的性别化定义;她确信这些定义是有害的,并在《为人权辩护》中进一步写道:

您或许已经说服了女性,美丽的本质就是微小和软弱;而在赋予女性极致美丽的同时,至高的存在似乎用自然之声命令她们不要培养那些可能激起尊重并干扰她们天生吸引力的道德美德。这样一来,将真理、勇气和人性局限于所谓的男性道德,她们可能会认为,被爱是女性的崇高目标!她们应该“学会咿呀学语,蹒跚行走,给上帝的生物取绰号”。她们可以重复您的话,从来没有任何人(更不用说女性)因为勇气、公正、智慧和真理这些高贵的品质而变得可爱;因此,她们提前得知了必须为这些严格、不自然的美德所做的牺牲,她们会理所当然地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外表上,系统地忽视道德以确保美丽。[66]

正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学者克劳迪娅·L·约翰逊所写,“作为女性主义批判,这些段落至今未曾被超越。”[1] 沃斯通克拉夫特认为,伯克将女性的美德定义为软弱,从而使女性在公共领域没有实质性的角色,并将她们贬为无用之物。[67]

沃斯通克拉夫特将这种女性主义批判应用于伯克的《反思》中的语言。正如约翰逊所论述的那样,“她的整本小册子驳斥了伯克式的信条‘为了让我们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当是可爱的’”;沃斯通克拉夫特成功地用理性的修辞挑战了伯克的美学修辞。[68] 她还展示了伯克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理念中最糟糕的部分。他成为了那种歇斯底里、不合逻辑的“女性化”作家,而沃斯通克拉夫特则成为了“理性化”的“男性”作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实现这种转换,沃斯通克拉夫特有时自己也会变得激昂,例如她在描述奴隶制时(见上文)。[69]

反响与遗产

[编辑]
手写信件内容:“夫人,现冒昧寄上您[缺失]的一封信,其署名您必然不曾知晓,故冒昧打扰,在此致歉——但或许我应当道出实情?您是我认为唯一在性别问题上与我观点一致的女性作家。我尊敬马考莱夫人,因为她为我们性别应当在世界中争取的地位抗争,而大多数女性只追求外在的装饰。敬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周四早上。”
沃斯通克拉夫特寄给凯瑟琳·马考莱的一封信,随信附上了《为人权辩护》一书

《为人权辩护》取得了成功,其价格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售价一先令六便士,仅为伯克书籍价格的一半。[49] 在第一版售罄后,沃斯通克拉夫特同意在第二版的封面上印上她的名字。这是她作为“一位自食其力的职业作家和自称的知识分子”的第一部大作品,正如学者玛丽·普维所写:

此书的形式是大多数人认为最不适合女性的形式——政治论述。它需要对政府的知识(女性在其中没有任何参与)、分析能力(理论上女性几乎不具备这种能力),以及直接参与当代事件的野心(女性理应没有这种野心),在任何意义上,这都是一个男性的领域。[70]

当时的评论也指出了这一点。例如,霍勒斯·沃尔波尔称她为“穿着衬裙的母狮”,因为她攻击了玛丽·安托瓦内特。她的未来丈夫威廉·戈德温则认为这本书缺乏逻辑且语法混乱;在他的《女权辩护的作者回忆录》中,他仅用一段话讨论了该书的内容,称其为“激烈的作品”。[71]

当时所有主要的期刊都评论了《为人权辩护》。分析评论赞同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论点,并称赞她“生动而充满活力的评论”。[72] 月度评论也表示同情,但指出她写作中的一些缺陷。批判评论则是《分析评论》的“誓死敌人”,[72] 在1790年12月发现作者是女性后这样写道:

有人在一部旧剧中说过,心智没有性别;而事实上我们未能发现这位《为人权辩护》的作者是位女士。然而,第二版往往揭示出秘密,该小册子被归于沃斯通克拉夫特夫人之作,如果她乔装为男人,她就不应对没有得到应有的礼貌和尊重感到惊讶。如果这篇文章是在看到第二版之前写的,我们也会在必要的修正中作出这样的承认。纠正单纯的文字错误是不够的:一位女士应当受到更多的尊重。[强调为原文所有][73]

绅士杂志也随之评论了该书的逻辑性,并认为“它荒谬地假设人类在获得自由后会更幸福”,还批评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写作不当领域的自负,评论称“《为人权辩护》由一位美丽女士主张!骑士精神的时代并未结束,或许性别已经交换了立场。”[74] 然而,《为人权辩护》让沃斯通克拉夫特作为作家声名鹊起;从此之后,她在写作界广为人知。[75]

沃斯通克拉夫特将一本书寄给了她非常敬佩的历史学家凯瑟琳·马考莱,后者回信表示,她“更加高兴地发现这本令我深感共鸣的书是由一位女性撰写的,这使我对女性的才华和能力的看法在您的笔下得到了早期验证。”[76] 利物浦律师、作家及艺术赞助人威廉·罗斯科非常喜欢这本书,以至于他在讽刺诗《爱德蒙·伯克的生平、死亡及伟大成就》中提到了沃斯通克拉夫特。

带领拿着枪的男人的半裸女子,她举着法国国旗,走过尸体。画面呈三角结构,女子处于顶点,尸体位于底部。
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1833年)

瞧啊,一位女战士挺身而出,
  名为沃斯通克拉夫特,
决心阻止他疯狂的步伐,
  不论命运如何安排。[77]


尽管《为人权辩护》的早期评论者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早期传记作者大多批评这部作品的情感化倾向,并将其与伯克逻辑缜密的杰作进行对比,但近年来对她的文本有了重新评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多深入研究她和伯克作品的评论家得出结论,认为他们的修辞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将男性/逻辑与女性/情感对立的二元论是不成立的。[78] 大多数沃斯通克拉夫特学者现在承认,这部作品激进化了沃斯通克拉夫特,并为她未来的写作方向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女权辩护》中。正如克劳迪娅·约翰逊所主张的那样,沃斯通克拉夫特直到《为人权辩护》的中途,才开始剖析伯克的性别化美学;“似乎是在撰写《为人权辩护》后半部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将占据她职业生涯余下时光的主题。”[28]

两年后,沃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女权辩护》,她在其中扩展了许多在《为人权辩护》中提出的论点。她写道,如果所有人都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来评价,那么女性也应该包括在这个群体中。[79] 在两本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都强调,英国民族的美德依赖于其人民的美德。她大大缩小了私人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区别,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公民都应有机会参与公共生活。[51]

另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Johnson, 27; 参见 Todd, 165.
  2. ^ Qtd. in Butler, 1.
  3. ^ Barrell and Mee, "Introduction", xi–xii.
  4. ^ Butler, 33; Kelly, 85.
  5. ^ 5.0 5.1 5.2 Butler, 34–35.
  6. ^ Butler, 108.
  7. ^ Butler, 1.
  8. ^ Butler, 3–4.
  9. ^ Butler, "Introductory essay", 7; 参见 Barrell and Mee, "Introduction", xii.
  10. ^ Barrell and Mee, "Introduction", xiii.
  11. ^ Keen, 54.
  12. ^ Qtd. in Barrell and Mee, "Introduction", xxi.
  13. ^ Barrell and Mee, "Introduction", xxxv; Keen, 54.
  14. ^ Butler, "Introductory essay", 3.
  15. ^ Butler, 1–2; 33–34.
  16. ^ Butler, 33–34.
  17.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33.
  18. ^ Godwin, ch. 6
  19. ^ Godwin, 73.
  20. ^ Todd, 164; see also Johnson, 26.
  21. ^ Furniss, 60; Taylor, 7; Sapiro, 23; Myers, 113.
  22. ^ Furniss, 60.
  23. ^ Sunstein, 198.
  24. ^ 24.0 24.1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43–44.
  25. ^ Johnson, 26; Myers, 114.
  26. ^ Myers, 119.
  27. ^ Myers, 129.
  28. ^ 28.0 28.1 Johnson, 26.
  29. ^ Poovey, 58; Kelly, 88.
  30. ^ 30.0 30.1 Sapiro, 197.
  31. ^ Sapiro, 197; Myers, 121; Kelly, 88–89.
  32.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37.
  33. ^ Johnson, 26; 参见 Poovey 58–59.
  34.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59.
  35.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70; 参见 Myers, 120–21.
  36. ^ Sapiro, 82; Todd, 218; Kelly, 88.
  37. ^ Taylor, 64.
  38. ^ Sapiro, 199; Jones, 49; Johnson, 28; Myers, 123–24.
  39. ^ Qtd. in Butler, 44.
  40. ^ Sapiro, 83; Kelly, 94–95.
  41. ^ Todd, 164.
  42.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95; 参见 Jones, 49; 51; Poovey, 65; Myers, 125.
  43. ^ Jones, 51.
  44. ^ Jones, 53.
  45. ^ Myers, 118; Kelly, 93.
  46. ^ Sapiro 84; 参见 Jones, 49–50; Sapiro, xx; Furniss, 60; Kelly, 91.
  47. ^ Sapiro, 90.
  48. ^ Jones, 43; Sapiro, xx; Johnson, 25; Kelly, 90–91.
  49. ^ 49.0 49.1 Todd, 166.
  50. ^ 50.0 50.1 50.2 50.3 Jones, 44–46.
  51. ^ 51.0 51.1 Sapiro, 216.
  52. ^ Jones, 45.
  53. ^ Furniss, 61.
  54. ^ Todd, 164; Kelly, 91–92.
  55.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75.
  56. ^ Sapiro, 209; Kelly, 92.
  57.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44.
  58. ^ Jones, 48.
  59. ^ Jones, 48; Myers, 125–26.
  60. ^ Furniss, 62; Kelly, 97.
  61. ^ Todd, 163; Sapiro, 201–205.
  62. ^ Kelly, 98–99.
  63.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95–96.
  64. ^ Johnson, 26; Sapiro, 121–22; Kelly, 90; 97–98.
  65.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35.
  66. ^ Wollstonecraft, Vindications, 80.
  67. ^ Poovey, 62.
  68. ^ Johnson, 27; 参见 Myers, 127–28; Kelly, 90.
  69. ^ Todd, 163; Taylor, 67.
  70. ^ Poovey, 56–57.
  71. ^ Godwin, 73; 参见 Todd, 168; Sapiro, 25.
  72. ^ 72.0 72.1 Wardle, 120–21.
  73. ^ Qtd. in Kelly, 101–102.
  74. ^ Qtd. in Todd, 472, n.34; 参见 Wardle, 121.
  75. ^ Myers, 113; Kelly, 84.
  76. ^ Qtd. in Todd, 167.
  77. ^ Qtd. in Sapiro, 2.
  78. ^ Sapiro, 25; 186–87.
  79. ^ Sapiro, 83.

书目

[编辑]

原始文献

[编辑]
  • 伯克, 埃德蒙. 《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 康纳·克鲁斯·奥布莱恩编辑. 纽约:企鹅图书,1986. ISBN 0-14-043204-3.
  • 巴特勒, 玛丽莲, 编辑. 《伯克, 佩恩, 戈德温与革命争论》.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 ISBN 0-521-28656-5.
  • 戈德温, 威廉. 《女权辩护的作者回忆录》. 帕梅拉·克莱米特和吉娜·卢里亚·沃克编辑. 彼得伯勒:Broadview出版社,2001. ISBN 1-55111-259-0.
  • 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全集》. 珍妮特·托德和玛丽莲·巴特勒编辑. 七卷. 伦敦:威廉·皮克林出版社,1989. ISBN 0-8147-9225-1.
  • 沃斯通克拉夫特, 玛丽. 《两部辩护书:为人权辩护与女权辩护》. D.L. 麦克唐纳和凯瑟琳·谢尔夫编辑. 多伦多:Broadview文学文集,1997. ISBN 1-55111-088-1.

当代评论

[编辑]
  • 分析评论》 第8卷 (1790): 416–419.
  • 批判评论》 第70卷 (1790): 694–696.
  • 英国评论》 第17卷 (1791): 56–61.
  • 《通用杂志与公正评论》 第4卷 (1791): 26–27.
  • 绅士杂志》 第61.1卷 (1791): 151–154.
  • 《月度评论》 新系列 第4卷 (1791): 95–97.
  • 《新年鉴》 第11卷 (1790): 237.
  • 《环球杂志与评论》 第5卷 (1791): 77–78.
  • 《沃克的爱尔兰杂志》 第1卷 (1791): 269–271 [摘自《绅士杂志》]

次级文献

[编辑]
  • 约翰·巴雷尔和乔恩·米编. 《审判叛国与煽动,1792–1794》. 八卷. 伦敦:皮克林与查托,2006–7. ISBN 978-1-85196-732-2.
  • 汤姆·弗尼斯.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法国大革命》. 《剑桥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伴读》. 克劳迪娅·L·约翰逊编辑.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 ISBN 0-521-78952-4.
  • 约翰逊, 克劳迪娅·L. 《模棱两可的存在:政治、性别与情感在1790年代》.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5. ISBN 0-226-40184-7.
  • 克里斯·琼斯.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辩护〉与其政治传统》. 《剑桥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伴读》. 克劳迪娅·L·约翰逊编辑.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 ISBN 0-521-78952-4.
  • 保罗·基恩. 《1790年代的文学危机:印刷文化与公共领域》.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 ISBN 0-521-65325-8.
  • 加里·凯利. 《革命女权主义: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思想与生涯》. 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92. ISBN 0-312-12904-1.
  • 米齐·迈尔斯. 《从外部的政治: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首次〈辩护〉》. 《十八世纪文化研究》 第6卷 (1977): 113–32.
  • 罗纳德·保尔森. 《革命的表现, 1789–1820》. 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3. ISBN 0-300-02864-4.
  • 玛丽·普维. 《合适的女士与女作家》.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4. ISBN 0-226-67528-9.
  • 萨皮罗, 弗吉尼亚. 《政治美德的辩护: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政治理论》. 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2. ISBN 0-226-73491-9.
  • 艾米丽·桑斯坦. 《不同的面孔: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生平》. 波士顿:小布朗公司,1975. ISBN 0-06-014201-4.
  • 芭芭拉·泰勒.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与女性主义想象》.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 ISBN 0-521-66144-7.
  • 托德, 珍妮特.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革命性的一生》. 伦敦:Weidenfeld & Nicolson出版社,2000. ISBN 0-231-12184-9.
  • 拉尔夫·M·沃德尔.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批判传记》. 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5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