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里福德祠
24°06′54″N 120°39′28″E / 24.114992°N 120.657796°E
工學里福德祠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里 |
主神 | 土地公 |
建立时间 | 2003年 |
地圖 | |
工學里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里的土地祠,因受限於該里市場已有土地公,而不能依法在公園綠地建廟,最後蓋在水圳上並成功合法登記。
沿革
[编辑]2002年,臺中市政府進行市政重劃,南區的樹義里劃分出工學里[1][2]。當時臺中市因里重新劃分、里長改選,引發新舊勢力在土地祠上的爭奪,甚至有新里長希望藉新設土地祠,另立地盤,建設局遂修訂《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相關條文,明訂要在公園或綠地申設土地祠,基本條件需里內並無土地祠,並且要經里民大會通過並成立管理委員會,而非之前只要少數里民即可召開的里民會議通過,一里也只能建一座土地祠[3]。
工學里的工學市場內有一尊土地公,但里民認為與攤販一起拜,常造成不便,遂發起另外建廟[2][4]。工學里長陳道森,在中興銀行成立帳戶,籌募建廟基金,卻遭人向市長信箱檢舉有強迫募捐之嫌[5]。陳道森建議將新廟蓋在工學綠園道,但受住在園道兩旁的居民反對,建議蓋到一街之隔的大慶公園[4]。
2004年3月2日,市府景觀課和市議員顏英男進行會勘。會勘的市府景觀課和法制室,以依《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說該里市場內已有一座土地公,如認定為土地公廟,再建新廟就於法不合。顏英男則回應,市場的土地公只有一個攤位面積,況且市場通道狹窄,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拜,里民擺設供品,根本不敷需求,實有建立必要。[4]
因無法蓋在公園綠地,2005年底,信徒捐贈在高工路旁的檳榔攤鐵皮屋當土地廟,為占地約60坪的國有地[2]。由11鄰鄰長賴森號召里民林明吉、廖德發、彭武雄等人建廟,香火來自崁頂福安宮[1]。里民清理雜草、垃圾,種植花草、布置綠籬,規畫成工學里老人社區中心、環保回收中心和里民活動場地,但遭人投書到市長信箱檢舉[2]。里民雖懸掛抗議拆除的布條[6],但歷經十多次訴願無效[2],2006年7月27日拆廟[2][6],土地公先安奉在新里長徐淑勤的家[2][6],該人為前里長陳道森的妻子[2]。
同年,經里民大會決議,在原廟址50公尺由原班人馬重建,建在加蓋的水圳上,並於同年9月1日入火安座。整座福德祠約2坪大,以用鋼架蓋成,彩色鋼板屋頂,屋簷四周有約3尺高的紅色鋼板立面,正殿約1坪,四面皆為鐵捲門。正殿前約1坪空間作拜亭,以鐵製書桌充當拜桌。[1]
巫水銓自承接廟方主委後,延續前主委政策,申請人民團體,並以公證立案,將福德祠基金及土地正式登記於福德祠名下[7]。
參考
[编辑]- ^ 1.0 1.1 1.2 朱克明. 工學里樹仔腳工學福德祠 里民信仰中心. 《新一代時報》. 2018-03-07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盧金足. 違建鐵皮廟 遭檢舉拆除 流浪土地公 暫住里長家. 《中國時報》. 2006-07-27 (中文(臺灣)).
- ^ 吳邦珍. 人來管神 中市土地公廟 一里限設一處 地方人氣及資源中心 兵家必爭吵嚷不休 市府乾脆修法平息干戈 連廟簷高度都規定清楚. 《中國時報》. 2004-10-06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盧金足. 土地公廟建不建 工學里意見分歧. 《中國時報》. 2004-03-03 (中文(臺灣)).
- ^ 陳仲青. 募款被指擾民 工學里長喊冤 打著建設基金等名號 陳道森強調絕無「不樂之捐」. 《中國時報》. 2002-12-27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盧金足. 工學里違建土地公廟 遭剷平. 《中國時報》. 2006-07-28 (中文(臺灣)).
- ^ 朱克明. 工學里參選人巫水銓 發揮水牛精神. 《新一代時報》. 2018-03-07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