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怪客
V怪客 V for Vendetta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詹姆士·麥克特格 |
監製 | |
編劇 | 拉娜·華卓斯基 莉莉·華卓斯基 |
劇本 | 華卓斯基姐妹 |
原著 | 《V怪客》 大衛·勞埃德 阿蘭·摩爾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達利歐·馬利安內利 |
攝影 | 阿德里安·比德爾 |
剪輯 | 馬丁·華許 |
製片商 | |
片長 | 132分鐘 |
產地 |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華納兄弟 |
預算 | 5,400萬美元[7] |
票房 | 1.325億美元[7]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V字別動隊(電視) V字仇殺隊(流媒體) |
香港 | V煞 |
臺灣 | V怪客 |
新加坡 | V怪俠 V怪客 |
《V怪客》(英語:V for Vendetta,中國大陸譯《V字仇殺隊》,香港譯《V煞》)是一部於2005年上映的反烏托邦政治驚悚電影,由詹姆士·麥克特格執導,華卓斯基姐妹編劇,劇情改編自大衛·勞埃德與阿蘭·摩爾創作的同名1988年DC漫畫,並由雨果·威明、娜塔莉·波曼、史蒂芬·雷與約翰·赫特等人主演。該片的背景設定在一個架空的未來——受到新法西斯主義統治的倫敦,講述自由鬥士V(威明飾演)反抗極權政府北方之火的故事。
《V怪客》的製片作業始於1988年,當時製片人喬·西佛取得了原著漫畫的電影改編權。該片的主體拍攝於2005年3月至6月間進行,取景地包含德國波茨坦的巴貝爾堡攝影棚以及英國倫敦的奧德維奇站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地。
《V怪客》所獲評價多為正面,並以5,400萬美元的製片預算在全球收穫逾1.32億美元的票房。此外,《V怪客》還因片中的諸多爭議性題材——如同性戀議題等——而引起各方爭論。該片入圍了多個獎項,如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獎及雨果獎的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獎等,而演員娜塔莉·波曼則拿下了土星獎最佳女主角獎。
劇情
[編輯]該片的背景設定在2020年[8],此時的英國由一個受法西斯政黨「北方之火」控制的極權政府統治。艾薇·哈蒙德是一名年輕的勞工階級女子,在一次違反宵禁外出時遭一群「Fingermen」成員圍堵,當他們正欲圖謀不軌之時,一名戴著蓋伊·福斯面具的男子將艾薇從他們的手中救了出來。他自稱「V」。隨後,被政府視作恐怖分子的V帶著艾薇登上了附近一座建築的屋頂,觀賞他在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的伴奏中炸毀奧卑利的場景。恐慌的獨裁當局向民眾宣稱這是一次政府事先計劃的舊樓爆破。但很快,V就潛入國營電視台——英國電視網(BTN),透過當局的宣傳機器澄清了真相。同時,V呼籲全英國的民眾在一年後的11月5日站出來,與他一起在英國國會大廈前示威以反抗獨裁統治,並暗示他將在那一天摧毀國會大廈。
之後,在政府電視台英國電視網工作的艾薇幫助V從電視台逃脫。V帶著艾薇來到了被他稱為「影子畫廊」(Shadow Gallery)的家,並熱情招待了她。V告訴艾薇,出於她的安全考慮她必須藏在這裡。然而,當艾薇得知V已殺死了政府的代言人劉易斯·普羅瑟羅(Lewis Prothero),並試圖暗殺其他政府高官時,感到驚駭和厭惡的她決定離開V。為了離開影子畫廊,艾薇告訴了V自己的背景和經歷,並向V詢問有哪些事情她可效勞。於是V委派她假借滿足安東尼·詹姆士·利利曼(Anthony James Lilliman)主教的戀童癖的名義,進入這個腐化墮落的北方之火幫凶的臥室。
成功潛入臥室的艾薇試圖向利利曼洩露V試圖暗殺他的計劃,但利利曼不理會。正當利利曼意欲不軌之時,V破門而入,下毒手殺了主教,而艾薇則趁亂逃脫。走投無路的艾薇決定躲在她在電視台的上司戈登·戴特里希(Gordon Deitrich)的家。在他的家中,艾薇驚訝地發現,戈登不僅收藏各種違禁的書籍和藝術品,還是一個未出櫃的同性戀者——這些足以為他招來殺身之禍。不久之後,戈登通過在節目播出之前突然更改內容避開政府宣傳部門的監控,在他主持的電視節目中大肆諷刺國家元首亞當·蘇特勒。一晚,秘密警察闖入戈登家抄家並毆打他,隨後將其逮捕。藏匿在他家中的艾薇也被抓走。
在長時間的關押中,艾薇受到嚴刑拷打。在牢房裡,她發現了一名名叫瓦萊麗·佩奇(Valerie Page)的女子留下的紙條。在紙條中艾薇得知,瓦萊麗是一名之前同樣被關押在此的囚犯,而政府迫害她的理由僅僅是瓦萊麗是一名女同性戀。在監禁期間,審訊者恐嚇艾薇,如果她不招出V的身份或下落,擺在她面前的只能是死路一條,但艾薇卻一直寧死不屈。然而在處決的前一刻,艾薇突然被告知她已經自由了。走出牢房的艾薇發現,之前她被監禁的地方居然正是V的住處,她在獄中的經歷也是V安排的。V告訴艾薇,戈登因收藏被列為違禁品的古蘭經而已遭殺害。V解釋道,之所以讓她遭受與他在拉克希爾拘留中心所經歷的一樣的折磨,是為了讓她理解正義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艾薇一度因為V對她的折磨而對他無比憎恨和厭惡,但很快,艾薇意識到,這段經歷讓她學會了以沒有恐懼的心境生活,也讓她能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艾薇亦從V口中得知,那位被關在監牢名叫瓦萊麗的女子確有其人,且瓦萊麗隔壁牢房當年所關的人即是V,艾薇所看的紙條即是瓦萊麗被監禁時傳遞給V的紙條,兩人皆為當年政府疫苗活體實驗計畫的受害者。在與V告別之後艾薇承諾,將會在下一個11月5日前再次與V見面。
與此同時,北方之火的調查部門「The Nose」的部長艾瑞克·芬奇(Eric Finch)總督察被蘇特勒指派前去調查V的身份。在調查的過程中,芬奇了解到了北方之火獲得政權的完整過程和V的來歷。14年前,由於美國在第二次內戰之後的衰落,英國遭受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在一片混亂和絕望之中,極端保守的政黨北方之火在上台之後透過一系列的恐怖極權措施重建了秩序:所有非基督徒及非異性戀者都被指為「國家公敵」,隨後人間蒸發。正當整個國家陷入叛亂之時,一場造成8萬人死亡的生化恐怖襲擊成功觸發人民的恐慌情緒,使全國上下再次「團結」起來,使北方之火順利地壓制了所有反對意見,並在之後的大選中獲選。而針對病毒的相關疫苗的發明也迅速終結了恐怖襲擊的直接威脅。北方之火利用這一機會迅速將英國改造成為一個極權國家,黨魁亞當·蘇特勒也成為了獨裁國家元首。
然而芬奇很快發現,當初所謂的生化恐怖襲擊完全是北方之火為了奪取政權一手製造的大陰謀。為了製造病毒,他們利用羈押在拉克希爾拘留中心的異見人士及政治犯進行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V正是當年拉克希爾的48個人體試驗品之一,不過他是唯一能僥倖逃脫一死的倖存者——殘酷的折磨並沒有侵蝕他的思想和意志,反而磨練了他超人般的體格和智慧。最後V縱火焚燒了拘留中心並趁機逃脫,不過他也付出了全身被嚴重燒傷的慘重代價。離開前,他發誓要報復北方之火政權,而他後來的名字V則是源自於他當時被監禁的5號牢房(羅馬數字中的5寫作V)。
接近11月5日時,V對北方之火的劣跡及暴行的揭露和譴責開始動搖政府的權威。人民開始相信V,並質疑他們是否應該繼續受到這樣的統治。為了加劇混亂,V開始有計劃地向家庭和各種機構郵寄V的標準裝束(包括面具、黑色禮帽和斗篷等)。與此同時,芬奇勘察了拉克希爾的舊址。很快地,芬奇發現,V甚至比北方之火自己更加了解這個政權和其中的每一分子。11月5日晚上,V再次與艾薇見面,並隨後向她展示了一列裝滿硝酸銨炸藥的廢棄倫敦地鐵列車。他將用這列列車準時摧毀議會大廈。他請艾薇親手炸毀議會大廈,因為他認為最終的決定不該由他做出,而是應該將這一權力交給他一直試圖喚醒與解放的大眾中的一員。之後V前去面見北方之火現任黨魁彼得·克里迪(Peter Creedy)。在他們先前的協定中,克里迪承諾將蘇特勒交由V處置,用以換取V的投降。克里迪在V面前槍殺了蘇特勒,但V卻沒有按照約定投降。
面對克里迪和他的手下的強大火力,V仍然在戰鬥中勝出,並徒手掐死了克里迪,但自己也中了彈,重傷命危。臨終前他感謝了艾薇。艾薇將他的遺體以花環鋪設,安放在裝滿炸藥的地鐵車廂中。當艾薇被芬奇發現時,她正準備啟動列車。但明白北方之火殘暴腐敗的芬奇並未阻止艾薇繼續發動火車。由於掌握實權的總理和黨魁已死,失去上級指揮的軍隊無法阻止成千上萬戴著蓋伊·福斯面具、向議會大廈前行進的倫敦民眾通過。同一年前的奧卑利一樣,國會大廈在無數揚聲器廣播的《1812序曲》樂聲中被炸毀。
角色
[編輯]- 原先飾演V一角的演員為詹姆士·鮑弗,但他在電影開拍後六個星期便離開了劇組,理由是他無法忍受在整部電影中都戴著面具[9]。取而代之的是曾在《駭客任務》系列與喬·西佛和華卓斯基姐妹合作過的雨果·威明。不過,在片尾中仍可見到有幾個由詹姆士·鮑弗飾演V的鏡頭,只不過配音的部分依然由雨果·威明負責。[10]對於V這個角色,威明在受訪時表示,「他是個非常瀟灑、魅力十足又浪漫的人物,但他也有扭曲、受過創傷的一面。V終究只是個概念,稱不上一個真正的人」[11]。
- 導演詹姆士·麥克特格與她的第一次合作是在電影《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2002年),當時麥克特格是該片的助理導演,並對她的演技有很好的評價[12]。在波曼被選上之前,其他候選演員還包含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史嘉蕾·喬韓森及綺拉·奈特莉等人[13]。拍片過程中,波曼親自演出劇中剃光頭的戲碼,真的剪去了一頭秀髮[14][15][16][17][18][19],對此她在受訪時表示,「這是我早就想要卻又不太敢嘗試的造型,所以在片中落髮的時候,我還是哭得很難過」[20]。另外,她也特地向方言學家芭芭拉·伯克里(Barbara Berkery)求教,以鍛鍊出一口如角色本人一般的標準英格蘭口音英語,同時亦研究了梅納赫姆·貝京的自傳及《地下氣象》(2002年)等電影[12]。波曼認為,艾薇和她在《終極追殺令》(1994年)中飾演的女主角瑪蒂爾達·蘭多(Mathilda Lando)有共同點:「艾薇和V之間關係的複雜程度,可媲美《終極追殺令》中瑪蒂爾德和萊昂(Léon)的關係」[21]。
- 史蒂芬·雷飾演艾瑞克·芬奇(Eric Finch),新蘇格蘭場和調查部門「The Nose」的部長,負責調查V的案件,並在調查過程中不自覺的揭開了政府的罪惡黑幕。
- 雷對於政治和恐怖主義並不陌生,他的前妻多勒絲·普賴斯曾是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的成員,還曾因為企圖炸毀奧卑利而入獄。當被問及是否是因該片中的政治內容才前來參演電影時,雷回答說,「我認為如果這些只是漫畫裡的事情,那也沒什麼有趣的。電影中的政治內容不過是故事的一個背景和線索罷了。當然我對政治也挺感興趣。難道這有什麼不可以嗎?」[23]
- 提姆·皮戈特-史密斯飾演彼得·克里迪(Peter Creedy),身兼北方之火的黨主席和全英國秘密警察「The Finger」頭目兩職[12]。
- 艾迪·馬森飾演布萊恩·埃瑟里奇(Brian Etheridge),北方之火黨內閣的成員與監聽部門「The Ear」的首腦。
- 蓋·亨利飾演康拉德·海爾(Conrad Heyer),北方之火黨內閣的成員兼錄影監視部門「The Eye」的負責人。
- 魯珀特·格雷夫斯飾演多米尼克·史東(Dominic Stone),總督察芬奇的副手。
- 格雷夫斯指出,「他(指史東)在電影中經歷了一段醒悟的過程」,並概述該角色「並不是一名偉大的夢想家。他總是放下一切,相信國家,但他和芬奇開始意識到他們的政府不如他們所想像的那麼美好」[12]。
- 史蒂芬·弗萊飾演戈登·戴特里希(Gordon Deitrich),一名脫口秀主持人及尚未出櫃的同性戀者。多年以來,在極權政體的壓制之下,他於電視上被迫隱瞞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後因協助艾薇而被警察暴力拘捕。
- 對於喜歡戈登這個角色的哪一點,弗萊在受訪時表示:「被揍!我以前從來沒有在電影裡演過被打一頓的角色,我對能被毆打至死感到興奮無比」[24]。和他飾演的角色一樣,弗萊自己也是同性戀[25][26][27][28][29]。
- 羅傑·阿倫飾演劉易斯·普羅瑟羅(Lewis Prothero),被宣傳機器吹捧為「倫敦之音」,北方之火政權的喉舌。
- 對於利利曼這個角色,斯坦丁評論道「我非常喜歡利利曼這個角色……因為他不僅極端殘暴兇惡,還有點滑稽。這個角色很有趣」[12]。
主題與解讀
[編輯]製片人喬·西佛表示,該片重要的是傳遞一個概念:「人民不該害怕政府,政府應該畏懼人民的力量,哭喊自由!」[14]導演詹姆士·麥克特格也說,「我們感到這部小說對時下的政治氛圍頗有先見之明。它表現的正是當政府不再聽取民情,社會完全由政府管控時的情形。若領導者不再聽取人民的聲音,我不認爲片中的場景不會真實發生」。[12]
《V怪客》將火藥陰謀設定為V行動的靈感來源,V在行動時間、用字遣詞及形象上都對其進行了參考[12]。部分影評人認為,就V與愛德蒙·唐泰斯兩者之間的直接比較來看,電影整體與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相似(在這兩個故事中,英雄跳脫不公司法和創傷的枷鎖,並耗費數十年光陰準備以新的身分對他的壓迫者展開報復)[33][34]。幾位影評人及評論家指出,電影的故事和風格與卡斯頓·勒胡的《歌劇魅影》有所相似[35][36],並拿《歌劇魅影》的角色魅影和克莉絲汀·黛也間的關係與V與艾薇的關係來做比較[35][36][37]。身為一部關於自由與國家之間鬥爭的電影,《V怪客》自許多經典的極權主義指標(包含納粹德國和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擷取了部分或真或假的意象[12][38]。《舊金山紀事報》的魯斯·史坦因指出,片中女同性戀瓦萊莉的悲慘遭遇使人聯想到納粹德國對同性戀的迫害及屠殺[36]。
在部分影評人、政治評論家和媒體眼中,該片多次影射了美國喬治·W·布希政府周遭的事件,如片中拉克希爾拘留中心裡戴著頭套的囚犯,就被視為是對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的隱喻[39][40]。國土安全部警報系統及非常規引渡也被認為是電影題材的參考對象之一[41]。IGN的希拉蕊·戈德斯坦(Hilary Goldstein)認定,《V怪客》明確譴責了美國愛國者法案[42]。當被問到片中的英國電視網(BTN)是否以福斯新聞頻道為原型時,導演麥克特格回答道「是的,但不只是福斯。隨便一家電視台都算是共謀。BTN一樣可以拿英國的天空新聞台來當做原型」[43]。
製作
[編輯]編劇
[編輯]1988年,製片人喬·西佛取得了阿蘭·摩爾的兩部漫畫作品——《V怪客》及《守護者》——的電影改編權[44]。在《威龍殺陣》(1989年)上映後,編劇希拉蕊·亨金受聘撰寫一部改編自《V怪客》的初步草稿。該草稿與原著漫畫的關聯性極少,並含有漫畫中沒有的諷刺和超現實主義的元素,且去除了漫畫裡多半的歧異,特別是在V的身分方面。[45]華卓斯基姐妹是《V怪客》的忠實粉絲。早在1990年代中期著手拍攝《駭客任務》(1999年)前,他們就根據原著小說的劇情寫出了一份劇本草稿。在《駭客任務:重裝上陣》(2003年)和《駭客任務完結篇:最後戰役》(2003年)的後期製作期間,他們重拾了這部早已完成的劇本,並決定由詹姆士·麥克特格擔任電影的導演。他們三人對原著的主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這些內容正是當時的政治形勢之下最熱門且最富爭議的話題。在修訂劇本的過程中,華卓斯基姐妹刪減了一些故事情節使全片更加緊湊,並將電影的故事背景轉移到了不久的將來。與此同時,他們又儘可能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且不削弱原著的主題[12]。
拍攝與設計
[編輯]該片的主體拍攝始於2005年3月,地點位在德國波茨坦的巴貝爾堡攝影棚[46]。劇組花費10個星期在巴貝爾堡攝影棚進行拍攝作業,並在柏林拍攝了北方之火舉行集會的閃回片斷、拉克希爾拘留中心和利利曼主教的臥室等三個鏡頭[46]。隨後,攝影作業移至英國倫敦進行,為期數個星期[46]。劇本中,設置在廢棄的倫敦地鐵的鏡頭於已停用的奧德維奇站拍攝[46]。《V怪客》是攝影師阿德里安·比德爾的最後一部作品,他於2005年12月7日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47]。片中,V在影子畫廊以成千上萬片西洋骨牌精心排列出「V」的圖案。為了拍攝該場景,韋卓斯西洋骨牌製作公司花費200個小時排列22,000個西洋骨牌[46]。
為了保障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順利拍攝該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從特拉法加廣場及白廳到議會大廈和大笨鐘之間的區域被封閉了三夜。每晚的封閉時間從午夜時分持續到次日凌晨五點。此為這一在安全上極其敏感的區域(該區域涵蓋了唐寧街10號和英國國防部等機構)首次因方便拍片而實施封閉。[46]時任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之子尤安·布萊爾(Euan Blair)還曾為劇組工作過一段時間。據受訪的史蒂芬·弗萊稱,尤安為他們拍攝這部空前的巨製提供了不少幫助。尤安因這一事件以及電影的敏感內容招致了來自下院議員大衛·戴維斯等人的批評。不過,該片的製片方否認尤安參與電影的拍攝與為了拍攝電影而破天荒的長時間封閉其敏感區域之間有任何聯繫。[48]他們堅稱,為了在拍攝期間獲得封閉這一區域的許可,前後共花了9個月與14個不同的政府部門與機構進行談判[46]。電影於2005年6月8日殺青[49]。導演麥克特格表示,在準備拍攝《V怪客》期間,他從電影《阿爾及爾之戰》(1966年)中得到了頗多啟發[12]。
電影的畫面風格傾向於未來與復古的混合。拍攝中大量使用的灰色調使片中為極權主義所籠罩的倫敦給人沉悶滯重的印象。該片中搭建的最大一處布景是影子畫廊。片中的影子畫廊被刻意營造出了一種介於一般的地窖及圓頂地室之間的效果。影子畫廊不僅是V的住所,也是他收藏為政府禁止的藝術品的展廳。由舞台設計師彼得·沃波爾(Peter Walpole)所率領的藝術設計部門表示,他在製作方面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取得複製影子畫廊中諸多藝術品的權利。[46]
《V怪客》中的服裝部分由薩米·謝爾登(Sammy Sheldon)負責。麥克特格希望V的穿著能結合蓋·福斯的17世紀服裝和槍手的元素。儘管如此,與福斯相比,V的穿著顯得更加醒目,且帽子也較福斯的還要小。同服裝,V所使用的匕首參雜了現代的風格。[46]拍片部分,威明表示在受訪時,除了片尾V受傷流血的一場戲外,V的戲份都是由他本人帶著面具演出的。他也提到,V的面具和假髮戴起來非常悶熱,常讓他汗如雨下。[11]由於V在全片中都戴著面具,劇組面臨到一個問題:如何生動刻畫隱藏在沒有表情的面具背後的V。為了彌補角色面部表情的缺失,電影對燈光、表演以及威明本人的聲音等因素進行了強化,從而營造出一種與當時場景相吻合的氣氛。為了避免面具遮擋威明的聲音,劇組事先在他的髮際線附近隱藏了一隻微型麥克風,以便在後期製作期間進行處理。在後期製作期間,劇組又重新錄製了V的全數對白。[46]
音樂
[編輯]V怪客:電影原聲帶 | ||||
---|---|---|---|---|
達利歐·馬利安內利的電影配樂 | ||||
發行日期 | 2006年3月21日 | |||
時長 | 63:05 | |||
唱片公司 | 星芒唱片 | |||
達利歐·馬利安內利專輯年表 | ||||
|
評論得分 | |
---|---|
來源 | 評分 |
AllMusic |
《V怪客》的原聲帶於2006年3月21日由星芒唱片發行[50]。在原聲帶中,負責電影配樂的達利歐·馬利安內利所譜寫的原創歌曲佔其中的大多數。原聲帶中還包括了三首在電影中出現的歌曲:朱莉·倫敦的《Cry Me a River》、貓女魔力翻唱地下絲絨的《I Found a Reason》及安東尼與強森的《Bird Gerhl》。[51]
而其他有在電影中出現,但未收錄於原聲帶中的音樂包含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伊桑·斯托勒的《BKAB》(於片尾字幕部分播放)、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與史坦·蓋茲的《靜夜星空》和《伊帕內瑪姑娘》、理察·霍利的《長長的黑色列車》、淨化樂團的《Out of Sight》(於片尾字幕部分播放)、滾石的《Street Fighting Man》(於片尾字幕部分播放)、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以及烈酒丹麥共居生活的《The Beginning... at Last》。[52]
曲目列表 | |||
---|---|---|---|
曲序 | 曲目 | 演出者 | 時長 |
1. | Remember Remember | 6:42 | |
2. | Cry Me a River | 朱莉·倫敦 | 2:48 |
3. | ...Governments Should Be Afraid Of Their People... | 3:11 | |
4. | Evey's Story | 2:48 | |
5. | Lust at the Abbey | 3:17 | |
6. | The Red Diary | 7:33 | |
7. | Valerie | 8:48 | |
8. | Evey Reborn | 3:50 | |
9. | I Found a Reason | 貓女魔力 | 2:02 |
10. | England Prevails | 5:45 | |
11. | The Dominoes Fall | 5:28 | |
12. | Bird Gerhl | 安東尼與強森 | 3:17 |
13. | 刀與子彈(還有加農炮) | 7:33 | |
總時長: | 63:05 |
上映
[編輯]該片原先計劃於2005年11月5日(火藥陰謀400週年紀念日)上映[53],但隨後則因故推遲,外界猜測這一推遲可能與2005年7月倫敦爆炸事件和未遂的2005年7月21日倫敦地鐵爆炸案有關[53][54]。不過製片方否認了這一說法,他們聲稱推遲上映日期是為了有更充裕的時間完成電影後期製作中的視覺特效部分[55]。導演麥克特格也表示,他們並未因倫敦爆炸事件而刪減片中的橋段[56]。《V怪客》於2005年12月11日在BNAT舉行大規模的首映禮[6],隨後則在2006年3月13日於柏林影展上進行放映[57]。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電影在美國院線上映,而同時開始上映的還有英國與其他六個國家[7][56]。美國電影協會(MPAA)以片中有「激烈的暴力場面及一些髒話」為由將電影評為R級,意味著18歲以下觀眾需要有家長或成年監護人陪同才能觀看[3][58]。
反響
[編輯]評價
[編輯]《V怪客》所獲評價多為正面。爛蕃茄上收集的240篇專業影評文章中,有175篇給予該片「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73%,平均得分6.8分(滿分10分),該網站的共識性評價寫道「《V怪客》不僅在視覺方面震撼人心,同時電影整體也發人深省,片中的政治言論也許會激起一些爭論,但其劇情和優秀的部分仍將受到歡迎」[58]。而基於另一影評匯總網站Metacritic上的39篇評論文章,其中28篇予以好評,3篇差評,8篇褒貶不一,平均分為62(滿分100),綜合結果為「普遍良好的評價」[59]。據CinemaScore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B+」[60]。
電視節目《伊伯特與羅珀》給予了電影「兩根向上的大拇指」的好評[61]。《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伊伯特表示,「《V怪客》中總是有些有意思的事情,它們邀請我們解讀角色及劇情,並將其中所傳遞的信息運用在現實世界中」[35]。《At the Movies》的主持人瑪格麗特·普蘭茲與大衛·史崔頓說,儘管沒有看見威明的臉孔,但他的表現仍值得讚許。兩人還補充說,《V怪客》令人感到不安,場面使人想起納粹德國[62]。《時代》雜誌的理察·科林斯表示,「無論你是愚者還是智囊團,你會發現片中的東西遵從著身為一本使人深思的優質小說應盡的職責——不停的挑戰你並找你麻煩」[63]。
不過也有些影評人給予該片負評。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強納森·羅斯批評了電影,稱其為「可悲可嘆的敗筆」,他寫道「在華卓斯基姐妹的糟糕劇本和出奇惡劣的對白中,像約翰·赫特與史蒂芬·雷這樣爲人熟知又才華出衆的演員幾乎沒什麼表現機會」[64]。《費城週刊》的西恩·伯恩斯(Sean Burns)給予電影「D」的差評,批評電影的政治內涵「黑暗又不成熟」。對於阿蘭·摩爾將他的名字從劇組名單裡刪去一事,伯恩斯認為這「不難看出為什麼」。[65]BBC的安迪·雅各布斯給予《V怪客》2顆星(滿分5顆)的評價,認為該片「有些雜亂……其缺乏一個故事該有的驚悚部分及連貫性」[66]。
片中角色V在由《Fandomania》評選的「100名最偉大的虛構人物」排行中名列第96名[67]。《V怪客》在《帝國雜誌》於2008年所評選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500部電影」列表裡排在第418名[68]。導演凱文·史密斯將電影列於2006年最佳電影列表中[69]。WatchMojo.com將V排列在「十大電影中的恐怖份子角色」列表中的第九名[70],並將電影選為「十大視覺小說改編電影」裡的第四名[71]。此外,《V怪客》還於同樣由該網站所評選的「十大DC漫畫改編電影」排名中名列第五[72]。
票房
[編輯]截至下檔日,《V怪客》在美國及加拿大地區共累積了7,051萬美元的票房,加上來自其他地區的6,200萬美元,全球票房共計1.325億美元,而其製片預算則是5,400萬美元[7]。在美國,該片於上映首週末透過3,365家電影院進帳約2,564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當週第一[73]。《V怪客》也在北美的56家IMAX劇院放映,上映前三天的票房總額為136萬美元[74][73]。經調查,首週末的男性觀眾佔60%[73]。隔週末,該片進帳1,230萬美元,成績約為上週的一半,僅次於新上映的《臥底》(約2,900萬美元)排名第二[75]。
該片在臺灣、瑞典、新加坡和菲律賓上映首週即登上票房冠軍,但整體來看,美國以外的市場並不捧場[76]。除了北美以外,該片前五大的市場分別為日本(約854萬美元)、英國(約666萬美元)、西班牙(約543萬美元)、澳大利亞(約435萬美元)及法國(約420萬美元)[77]。
榮譽
[編輯]娜塔莉·波曼於第33屆土星獎上榮獲最佳女主角獎,且電影還在該屆頒獎典禮入圍三項獎項:最佳科幻電影獎、最佳編劇獎(華卓斯基姐妹)和最佳服裝獎(薩米·謝爾登)[78],而謝爾登還獲第9屆服裝設計師協會獎的奇幻電影類別的提名,但不敵《羊男的迷宮》的服裝設計師拉拉·亨特(Lala Huete)而未能得獎[79]。《V怪客》在2007年雨果獎頒獎典禮中,奪得雨果獎最佳戲劇表現獎(長片)的提名[80],並入圍第18屆GLAAD媒體獎的傑出電影獎,但最終並沒有獲獎[81]。
導演詹姆士·麥克特格入圍了第19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的最具前途導演獎,但敗給《追兇》的導演萊恩·詹森[82]。歐文·派特森獲頒第11屆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藝術指導獎[83],並拿下第11屆藝術指導協會獎的卓越美術執導獎(奇幻劇情長片)的提名[84]。繼榮獲土星獎最佳女主角獎後,波曼還在2006年青少年票選獎頒獎典禮上獲提名最佳劇情/動作冒險電影女主角獎,且《V怪客》也在該屆頒獎典禮中入圍最佳動作冒險電影獎,但輸給了《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85]。
爭議
[編輯]2006年4月7日,無政府主義的紐約地鐵聯盟組織了對DC漫畫及時代華納的抗議活動,指責它為了暴力場面和特效而排除了故事最初所傳達的信息[86][87]。影評人理察·羅珀在電視節目《伊伯特與羅珀》上駁斥了基督教右派對該片的批評[61]。
LGBT評論家讚許電影對同性戀者的正面描述。AfterEllen.com的影評人麥克·詹森(Michael Jensen)對電影中敘述瓦萊麗經歷的段落設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段落「不僅演員演技和角色的台詞都相當出色,這樣的場景設定本身(在好萊塢電影中)也已相當難得」,並稱《V怪客》是「有史以來最親同的電影」[88]。世界社會主義網站的大衛·華許批評V的「反民主主義」行動,並寫道,由於人民沒有參與革命,以致他們無法創造出一個「嶄新、解脫的社會」[89]。
2012年12月14日,《V怪客》於中國電影頻道(CCTV-6[註 2],以下稱CCTV-6)上播出,且完全未經審查[91],引發觀眾熱烈討論[92][93]。儘管許多人相信政府已禁播該片,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發言人吳保安則聲稱他並不知道有什麼禁令;因CCTV-6有權就是否審查國外電影一事做出自己的決定[94]。曾在央視工作的政治學家劉山鷹表示,該片可能是得到批准才播出,亦可能是央視自行決定播出的。劉山鷹推測,央視自行決定播出的可能性較大,並認為這可能是因央視「直覺中國將放鬆或改革電影審查制度」[90][註 2]。
2020年8月15日,中國大陸的流媒體平台下架了該電影,豆瓣關於此電影的條目也被刪除[95]。
與原著漫畫的不同
[編輯]電影的片長限制意味著劇情不得不從原著漫畫中省略或簡化部分角色、細節及主線劇情[12]。IGN的希拉蕊·戈德斯坦指出,在原著漫畫中,艾薇是一名未受過教育的16歲女孩,且並不太打算起身反抗政府;而電影中的艾薇則是一名二十來歲、有主見且博學的女性,儘管有著悲慘的過去,她仍試著做出些大事。兩者間有著極大的差異[42]。在原著漫畫中,艾薇為了餬口而與一名「Fingermen」成員進行性交易,而在後者正要姦殺她時,V出手救了艾薇,並帶她去看英國國會大廈被炸毀的景象,而艾薇也因此與V相遇;而電影中則描述艾薇在電視台工作,並在一次違反宵禁外出時遭一群「Fingermen」成員圍堵,這時V發現並解救了艾薇,且隨後帶著艾薇去觀望奧卑利被炸毀的景象[8]。該片將亞當·蘇特勒設定為北方之火的領導人,遭到克里迪設計而死;而在原著漫畫中,北方之火的領導人的名字則是亞當·蘇珊,且是在遊行中遭蘿絲瑪莉·艾蒙德(Rosemary Almond)暗殺而死的[8][96]。
在原著漫畫中,劉易斯·普羅瑟羅因主持他的廣播節目而有了「命運之音」(Voice of Fate)的稱號;而電影則在設定上做了些更動,將普羅瑟羅改成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而他的稱號也改為了「倫敦之音」[8]。戈登·戴特里希在原著漫畫中是一名罪犯,藏匿艾薇並與她發生性關係,最後遭到黑幫謀殺;而電影則將他設定為艾薇在電視台的上司,同時也是一名同性戀,最終因他收藏的古蘭經副本而遭政府抓走[97]。原著漫畫中,法西斯政府能在選舉中勝出是因為公眾的冷眼旁觀;而電影則將原由改為一種由北方之火研發並散播的病毒。北方之火以該病毒創造恐懼來控制國家。[98]
由於自己既未參與劇本寫作也未曾指導電影的拍攝,原著漫畫的作者阿蘭·摩爾堅持與該片劃清界限。實際上,更主要的原因為華卓斯基姐妹等人對他作品的改編引發的一系列爭議[42]。由於摩爾先前的出版商DC漫畫的母公司華納兄弟沒有收回他們之前對摩爾支持該片拍攝的承諾,他甚至結束了與DC漫畫的長期合作關係。摩爾認為電影的劇情存在著不少漏洞[99]。他還一再申明該片曲解了他的原著作品。他認為電影並不是對原著中人類政治的兩大極端無政府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對抗的反映,而是當下美國新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爭鬥的大銀幕版本[100]。最終也確實如摩爾所願,他的名字並沒有在電影的片尾字幕中出現。不過原著漫畫的另一位作者大衛·勞埃德卻對電影對原著所做的改編抱支持態度。他不僅對電影的劇本表示讚賞,還諷刺摩爾只歡迎毫釐不差按照他的小說拍攝的電影[101]。雨果·威明於2005年6月1日的採訪中表示,「阿蘭·摩爾的作品針對的是過去的事情。原著漫畫諷喻的是柴契爾時代的英國……而我們的電影針對的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所以我認為這部電影和原著的故事本質上是不同的」[38]。
家庭媒體
[編輯]《V怪客》的DVD於2006年8月1日開始在美國發行[58]。DVD於首週賣出約141萬份,共計收入2,768萬美元。截至2006年底,DVD已售出308萬份,銷售總額約為5,834萬美元[102]。該片的通用媒體光碟於2006年7月31日發行[103],而HD DVD版本則於同年12月13日上市[104]。2008年2月8日,華納兄弟宣布,他們將在同年晚些時候發布電影的藍光光碟版本[105]。8月13日,《V怪客》的藍光版本於二區發行[106]。
書籍
[編輯]摩爾和勞埃德的原創視覺小說於2005年10月以精裝版重新發行[107]。2006年1月31日,袖珍圖書出版社出版了根據華卓斯基姐妹所撰劇本改編的電影小說,該書由史蒂夫·摩爾編寫[108]。西蒙·萬斯將電影小說錄製成有聲書,並由黑石音樂公司發行[109]。曾與華卓斯基姐妹合作過的史賓賽·拉姆(Spencer Lamm)創作了一本介紹電影的「幕後製作過程」、名為《V怪客:從劇本到電影》(V for Vendetta: From Script to Film)的書籍,並由宇宙出版社在2006年8月22日出版[110]。
後續影響
[編輯]在《V怪客》上映後,片中主角V戴的蓋伊·福斯面具開始被國際間許多抗議團體所廣泛採用[111][112]。另外,該片也出現在美國作家約翰·葛林的2012年小說《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中[113][114]。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除另行註明外,以下資料皆為英文。
- ^ V for Vendetta (2006). BFI Film Forever.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V for Vendetta (2005). IMDb.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0).
- ^ 3.0 3.1 V for Vendetta - About the Production - 1. official webpage. vforvendetta.com. [2006-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5).
- ^ | Berlinale | Archive | Annual Archives | 2006 | Programme - V For Vendetta | V wie Vendetta. Berlinale.de.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8).
- ^ V for Vendetta (2006). The Numbers.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6).
- ^ 6.0 6.1 Dentler, Matt. B for Butt-Numb-A-Thon. IndieWire. 2005-12-11 [2016-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8).
- ^ 7.0 7.1 7.2 7.3 V for Vendetta (2005). Box Office Mojo. [200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9).
- ^ 8.0 8.1 8.2 8.3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 for Vendetta the Graphic Novel and V for Vendetta the Movie? -1. thatwasnotinthebook.com.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6).
- ^ James Purefoy Quit 'V for Vendetta' Because He Hated Wearing The Mask. Starpulse.com. 2006-02-24 [2006-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4).
- ^ Vineyard, Jennifer. Rebels without a pause. Portman and Weaving fight the power in V for Vendetta. MTV. [200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7).
- ^ 11.0 11.1 Foley, Jack. V For Vendetta - Hugo Weaving interview. IndieLondon. 2005-05-23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0).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V for Vendetta - About the Production - 2. official webpage. vforvendetta.com. [2006-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5).
- ^ Paur, Joey. 10 Fun Facts About V FOR VENDETTA. Geektyrant.com. [2017-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 ^ 14.0 14.1 王建宇. 娜塔莉波曼 剃光頭抗議無能政府. 《民生報》. 2005-12-24: 第Cs4版 (中文(臺灣)).
- ^ 葛大維. 娜塔莉光頭對抗強權. 《聯合報》. 2005-12-24: 第D6版 (中文(臺灣)).
- ^ 葛大維. 娜塔莉 為戲剃光頭 帶動漫畫女英雄熱潮 「V怪客」、「極光女俠」等著和凱吉的「魔鬼騎士」決勝負. 《聯合報》. 2005-07-16: 第D4版 (中文(臺灣)).
- ^ 張珮真. 娜塔莉波曼剃光頭 演出「V怪客」. TVBS新聞. 2005-12-28 [201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中文(臺灣)).
- ^ 古明弘. 娜塔莉光頭秀 一鏡到底不NG. 《自由時報》. 2006-02-26 [201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中文(臺灣)).
- ^ Balfour, Brad. V for Vendetta: An Interview with Natalie Portman. BlackFilm.com. 2006-03-10 [2019-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 ^ 葛瑞成. 娜塔莉波曼自詡頭形美 落髮仍落淚. 大紀元. 2006-02-17 [201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7) (中文(臺灣)).
- ^ Murray, Rebecca. Natalie Portman and Joel Silver Talk About "V for Vendetta". About.com. [2007-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 ^ 22.0 22.1 Jacobsen, Kurt. V for Vendetta – Graphic Enough?. Logos Journal. 2006-04-27 [2007-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 ^ Byrne, Paul. The Rea Thing. eventguide (InterArt Media). [200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 Utichi, Joe.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Stephen Fry — V for Vendetta. Filmfocus. 2006-03-20 [200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The Adventures of Mr Stephen Fry. [200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 ^ Levine, Nick. Ten Things You Never Knew About Stephen Fry. Digital Spy. 2007-09-19 [2009-03-23].
- ^ Stephen Fry: A restless soul,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5)
- ^ Stephen Fry to marry partner Elliott Spencer. BBC News. 2014-12-06 [202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9).
- ^ Stephen Fry and Elliott Spencer marry. Hello. 2015-01-17 [2015-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Raimondo, Justin. Go See V for Vendetta. Antiwar.com. 2006-04-05 [200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5).
- ^ Valerie (Character). IMDB.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 ^ Brode, Douglas. Fantastic Planets, Forbidden Zones, and Lost Continents: The 100 Greatest Science-Fiction Film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5: 320. ISBN 978-0-292-73919-2.
- ^ Andersen, Neil. V for Vendetta. CHUM.mediaeducation.com. [2007-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7).
- ^ Peterman, Eileen. V for Vendetta (R). BoxOfficeCritic.com. 2006-04-09 [2007-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6).
- ^ 35.0 35.1 35.2 Ebert, Roger. V for Vendetta. Rogerebert.com. 2006-03-16 [2006-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3).
- ^ 36.0 36.1 36.2 Stein, Ruthe. In 'Vendetta,' disastrous U.S. and British policymaking gives rise to terrorism – what a shocker.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6-03-16 [2006-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6).
- ^ Travers, Peter. V for Vendetta. Rolling Stones. [200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 ^ 38.0 38.1 V FOR VENDETTA: Talking With Hugo Weaving.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6-05-01 [2006-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 ^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The Age (Melbourne: Fairfax Digital). 2006-03-19 [2006-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7).
- ^ Denby, David. BLOWUP: V for Vendetta. The New Yorker. Conde Nast. [2006-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 ^ Breimeier, Russ. V for Vendetta. Christianitytoday.com. 2006-03-16 [2006-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2).
- ^ 42.0 42.1 42.2 Goldstein, Hilary. V for Vendetta: Comic vs. Film. IGN. 2006-03-17 [2007-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6).
- ^ Whipp, Glenn. V for Vendetta - From A to Z. VNChannel. 2008-03-14 [2017-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0).
- ^ V for Vendetta news. vforvendetta.com. Warner Brothers. [2006-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5).
- ^ V for Vendetta: the Henkin Script. [2017-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9).
- ^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V for Vendetta - About the Production - 3. official webpage. vforvendetta.com. [2006-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5).
- ^ Guard, Howard. Adrian Biddle. The Guardian. 2006-01-18 [2006-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2).
- ^ How E got the V in Vendetta. The Guardian. 2006-03-23 [2006-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Re-V-ealed!. IGN. 2005-06-14 [2008-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Detailed V For Vendetta Soundtrack Music Information. CD Universe. Muze Inc. [201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 ^ Tillnes, John. Soundtrack Review: V for Vendetta by Dario Marianelli (2006). Soundtrack Geek. Soundtrackgeek.com. 2008-03-09 [201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1).
- ^ V for Vendetta (2006). Soundtrackinfo.com.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2).
- ^ 53.0 53.1 V for Vendetta the Page Vs. The Screen. Mutantreviewers.com. [201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8).
- ^ Edelman, Scott. C is for controversy. scifi.com. SCI FI. [2011-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1).
- ^ Natalie Portman's 'V for Vendetta' Postpone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5-08-23 [2006-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 ^ 56.0 56.1 Carnevale, Rob. Joel Silver & James McTeigue V For Vendetta. BBC. 2006-03-10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V for Vendetta: Release Info. IMDb.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2).
- ^ 58.0 58.1 58.2 V for Vendetta (2006). Rotten Tomatoes. [2012-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 ^ V for Vendetta (2006). Metacritic. [201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 ^ 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2).
- ^ 61.0 61.1 Rotten Tomatoes: Ebert & Roeper: "V for Vendetta" Dark, Thoughtful, And That's Good. [2007-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2).
- ^ V for Vendetta. atthemovies.com. [200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8).
- ^ Corliss, Richard. Movies: Can A Popcorn Movie Also Be Political? This One Can. Time. 2006-03-05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4).
- ^ Ross, Jonathan. Jonathan on... V for Vendetta. BBC News. 2006-03-14 [2006-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0).
- ^ Burns, Sean. V for Vendetta. Philadelphia Weekly.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 ^ Jacobs, Andy. BBC Films: V For Vendetta. BBC News. 2006-03-17 [201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0).
- ^ The 100 Greatest Fictional Characters. Fandomania.com. [2010-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3).
- ^ Empire's the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Empire Online.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8).
- ^ Smith, Kevin. Best Films for 2006. SilentBobSpeaks.com. 2006-12-12 [201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2).
- ^ Top 10 Movie Terrorists. WatchMojo.com. 2013-08-27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8).
- ^ Brayton, Rebecca. Top 10 Graphic Novel Movie Adaptations. WatchMojo.com. 2014-10-08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 ^ Brayton, Rebecca. Top 10 DC Comics Movies. WatchMojo.com. 2014-10-15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 ^ 73.0 73.1 73.2 Gray, Brandon. 'V for Vendetta' Bombards the Top Spot. Box Office Mojo. 2006-03-20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3).
- ^ V for Vendetta Posts Strong IMAX Opening. vfxworld.com. 2006-03-21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 ^ Gray, Brandon. 'Inside Man' Takes the Bank. Box Office Mojo. 2006-03-27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Gray, Brandon. Around the World Roundup: 'Pink Panther' Reigns Over 'Vendetta'. Box Office Mojo. 2006-03-21 [2018-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3).
- ^ V for Vendetta Foreign. Box Office Mojo. [2018-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 ^ Cohen, David S. 'Superman' tops Saturns. Variety. 2007-05-10 [200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 ^ Soares, Andre. 2007 Costume Designers Guild Awards. Alt Film Guide. 2007-02-17 [201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8).
- ^ 2007 Hugo Awards.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 [2010-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7).
- ^ V for Vendetta: Award Wins and Nominations. IMDb. [2010-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7).
- ^ Soares, Andre. 2006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Alt Film Guide. 2006-12-28 [201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7).
- ^ Soares, Andre. 2006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Alt Film Guide. 2006-12-18 [201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 ^ Soares, Andre. 2007 Art Directors Guild Awards. Alt Film Guide. 2007-02-17 [2011-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0).
- ^ Teen Choice 2006. IMDb. [2014-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5).
- ^ Launder, William. "V" stands for very bad anarchist movie. Columbia News Service. 2006-05-02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3).
- ^ Inducer, Smile. V for Vendetta? A for Anarchy!. NYMAA.org (NYMAA). 2006-09-28 [200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4).
- ^ Review of "V for Vendetta". afterellen.com. [2006-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 ^ 90.0 90.1 央視首播V怪客 胡佳叫好. 中央社. 2012-12-21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7) (中文(中國大陸)).
- ^ Patranobis, Sutirtho. China shocked after 'v for vendetta' aired on national tv. Hindustan Times. 2012-12-16 [2012-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 ^ 央视播放《V字别动队》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新華網. 2012-12-15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中文(中國大陸)).
- ^ Watt, Louise. 'V For Vendetta' Airs In China, Stunning TV Viewers. Huffington Post. 2012-12-20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China anti-censorship hopes rise after state TV airs V for Vendetta. The Guardian. 2012-12-20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 ^ 楚雲珒. 担忧政权不保?! 曾在央视播放的《V字仇杀队》全网下架.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 2020-08-16 [2020-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中文(中國大陸)).
-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 for Vendetta the Graphic Novel and V for Vendetta the Movie? -4. thatwasnotinthebook.com.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 for Vendetta the Graphic Novel and V for Vendetta the Movie? -3. thatwasnotinthebook.com. [2017-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1).
-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 for Vendetta the Graphic Novel and V for Vendetta the Movie? -2. thatwasnotinthebook.com. [2017-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3).
- ^ Johnston, Rich. MOORE SLAMS V FOR VENDETTA MOVIE, PULLS LoEG FROM DC COMIC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5-05-23 [200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0).
- ^ MacDonald, Heidi. A FOR ALAN, Pt. 1: The Alan Moore interview. GIANT Magazine. 2006-03-15 [200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5).
- ^ Tabu, Hannibal. CCI, Day 2 - V for Vendetta Artist David Lloyd Speaks. Comic Book Resources. 2005-07-16 [2008-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5).
- ^ V for Vendetta – DVD Sales. The Numbers. [201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V for Vendetta UMD. Amazon.com.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 ^ V för Vendetta (HD DVD) (Import). Discshop.se. [2006-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7).
- ^ Dreuth, Josh. Warner Announces V for Vendetta for Blu-ray (Updated). blu-ray.com. 2008-03-28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V pour Vendetta: Blu-ray. AlloCiné. [2017-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ISBN 978-1-4012-0792-2
- ^ ISBN 978-1-4165-1699-6
- ^ Willis, Jesse. Review of V For Vendetta by Steve Moore. Sffaudio.com. 2006-08-02 [2017-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9).
- ^ ISBN 978-0-7893-1520-5
- ^ Waites, Rosie. V for Vendetta masks: Who's behind them?. London, UK: BBC News. 2011-10-20 [2012-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 ^ Montes, Euclides. The V for Vendetta mask: a political sign of the times. The Guardian (London, UK: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1-09-10 [2012-01-21]. ISSN 0261-3077. OCLC 606238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 ^ Blickley, Leigh. A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ook & Movie. HuffPost. 2014-06-06 [2019-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 ^ 約翰·葛林著; 黃涓芳譯.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臺灣: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04: 21, 22, 32, 38. ISBN 978-957-10-5205-2 (中文(臺灣)).
延伸閱讀
[編輯]- Kowalski, Dean A. R for Revolution: Hobbes and Locke on Social Contracts and Scarlet Carsons. Foy, Joseph (ed.) (編). Homer Simpson Goes to Washington: American Politics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8. ISBN 978-0-8131-2512-1.
- Lamm, Spencer. V for Vendetta: from Script to Film. Universe Publishing. 2006-08-22. ISBN 0-7893-1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