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立陶宛/特色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特色條目

立陶宛世界遺產列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 立陶宛於1992年3月31日接受公約,該國自然和文化遺跡因此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0年,該國共有四處遺產入選,均為文化遺產。首先是1994年列入的維爾紐斯歷史中心,此後又在2000、2004和2005年各有一項遺產入選。四項遺產中有半數是跨國遺產項目,分別是與俄羅斯分享的庫爾斯沙嘴,以及與其他九個國家共同擁有的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

除已入選的四項世界遺產外,立陶宛還有兩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



1990年立陶宛最高蘇維埃選舉,是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舉辦的第十二屆也是最後一屆最高蘇維埃英語Supreme Soviet of the Lithua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選舉;1990年2月24日舉辦第一輪投票;同年3月4日、7日、8日、10日舉辦第二輪投票;由於有六個選區選民投票率低於法定下限,4月17日、21日又再舉辦了第三輪投票。本次選舉旨在選出立陶宛最高蘇維埃的141席代表,是自1940年立陶宛國會選舉英語1940 Lithua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以來,首次開放非共產黨人參選立陶宛國家立法機關職位的選舉,也是自1926年國會選舉英語1926 Lithua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以來,立陶宛首次自由的全國性選舉。

在本次選舉中,追求立陶宛獨立的薩尤季斯拒絕登記成為政黨,改為根據候選人能力、條件,為無黨籍或其他政黨候選人背書。薩尤季斯的背書比正式的政黨黨員關係更有影響力:在本次選舉中,薩尤季斯支持的候選人贏得了91個席位。1990年3月11日,最後一屆立陶宛最高蘇維埃第三次會議選舉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為主席,並決議改組為立陶宛最高議會英語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恢復立陶宛共和國國徽,並通過《立陶宛復國法案》,宣布立陶宛自蘇聯獨立。



立陶宛獨立法案簽署者名單列出了1918年2月16日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的二十位立陶宛人。這些簽署者於1917年9月經維爾紐斯會議選入立陶宛國民大會,並被賦予了建立獨立的立陶宛國的任務。1918年底,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並自立陶宛撤軍後,立陶宛正式宣佈獨立。其後,立陶宛展開了漫長的建國路程,確立其邊界並獲得國際承認。這二十名簽署者成功完成了他們的使命,立陶宛的獨立則持續至1940年6月15日蘇聯佔領該國為止。

這些簽署者的政治、職業與社會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日後在政界嶄露頭角,比如日後當選立陶宛總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亞歷山德拉斯·斯圖爾金斯基斯,以及成為立陶宛臨時首都考納斯市長的約納斯·維雷希斯英語Jonas Vileišis。立陶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失去其獨立地位,倖存的簽署者當中有六人遭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送入監獄或處決,另有六人移民至西方國家。



立陶宛猶太人大屠殺立陶宛語Holokaustas Lietuvoje)是納粹德國佔領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後對當地猶太人(包括立陶宛猶太人與前來避難的波蘭猶太人)的大屠殺,幾乎摧毀了立陶宛(屬納粹德國的東方總督轄區)的整個猶太人社群,至二戰結束時,立陶宛約21萬名猶太人中有近95%(19萬至19.5萬人)被屠殺,多數人在1941年6月至12月間遇難。猶太人大屠殺為立陶宛歷史上短時間最多人罹難的事件。黛娜·波拉特英語Dina Porat康拉德·克威特英語Konrad Kwiet等學者認為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即是始於立陶宛。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後立陶宛首當其衝,迅速被德國佔領,猶太人大屠殺隨即展開。納粹德國當局將立陶宛一年前被蘇聯佔領的原因歸咎於當地猶太人,以此煽動立陶宛人對猶太人的仇恨。立陶宛猶太人被殺害的比例高於其他被納粹佔領的國家,有歷史學家認為此為當地非猶太人的民兵與納粹緊密合作、組織抓捕殺害猶太人所致,但雙方合作的原因仍有爭議。

至今與立陶宛猶太人大屠殺相關的主題、當時立陶宛人(包括數名重要的立陶宛獨立運動人士)扮演的角色等仍極具爭議。



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語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立陶宛語Abiejų Tautų Respublika),簡稱波蘭立陶宛波蘭語Rzeczpospolita),1791年後稱作波蘭聯邦,是一個存在於14-18世紀,位於東歐中歐政合國。由「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在1569年經過盧布林聯合而結為一國,這個國家是「一個國王之下的共和國」,其面積和人口都位於歐洲的前列。

波蘭-立陶宛呈現出超前性和多元性,以當時少有的宗教自由和對農奴的寬容而聞名,波蘭享有當時世界比例最大的選民人數,還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並列為16-18世紀猶太人唯二的避難所,這讓歐洲史學家習慣稱波蘭-立陶宛為「最尊貴共和國」的名號。

它的許多特點體現出它在當時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國家:整個聯邦的政治制度被稱為波蘭選王制,是貴族共和制選舉君主制的混合,法律與由眾議院貴族控制的議會限制君主的權力,這種制度是現代民主制及聯邦制的先驅。該聯邦的兩個主體國家:波蘭王國立陶宛大公國在原則上是平等的,雖然波蘭並沒有強制對立陶宛實行過同化政策,但波蘭王國因為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優勢較強而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立陶宛大公國在一開始保有相當大的獨立性,不過經過時間的推移,立陶宛的貴族在語言和文化上自動被波蘭化,以至於波蘭立陶宛聯邦對「立陶宛」這一概念的認同逐漸消亡。

波蘭黃金時代的幾十年後,聯邦在17世紀中期遭遇政治混亂期,國勢江河日下,直到1772年開始被三大強鄰奧地利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三度瓜分,最後於1795年亡國。在聯邦的滅亡前夕,它經歷重大改革,其中包括編纂《五三憲法》這個現代史上第二悠久的成文憲法。



立陶宛大公國拉丁語Magnus Ducatus Lituania立陶宛語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個存在於12世紀(或13世紀)至1569年間的歐洲君主制國家,隨後該國成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組成部分,直到1793年《五三憲法》被頒布,其獨立地位被廢除,以使聯邦統一。該國由立陶宛人所建立,而立陶宛人是起源於奧克什泰蒂亞波羅的語族部落之一,信奉多神教。大公國後來向基輔羅斯故土與其他斯拉夫土地擴張,其國土涵蓋現今的白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以及愛沙尼亞摩爾多瓦波蘭俄羅斯的西部地區。 15世紀,該國領土達到頂端,是當時歐洲的最大國家。它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在語言、宗教和文化傳統上體現出很大的多樣性。

立陶宛土地的統一自12世紀開始。大公國的第一位統治者明道加斯在1253年獲加冕為天主教立陶宛國王。這個多神教國家在北方十字軍時成為條頓騎士團利沃尼亞騎士團的靶心。直到格迪米納斯統治時期的後期,這個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才嶄露頭角,並在其子阿爾基爾達斯治下繼續擴張。阿爾基爾達斯的繼任者約蓋拉在1385年簽訂克雷瓦聯合,給立陶宛大公國史冊上留下濃重的兩筆:其一是立陶宛昄依天主教,另一是奠定了立陶宛大公國與波蘭王國的王室聯合,即波蘭立陶宛聯盟

維陶塔斯統治時,大公國處在最大規模的領土擴張時期,並在1410年格倫瓦德之戰中挫敗條頓騎士團。這個時期還標誌著立陶宛貴族英語Lithuanian nobility的崛起。維陶塔斯死後,立陶宛大公國與雅蓋隆王朝時期的波蘭王國的關係一度惡化。包括拉齊維烏家族在內的立陶宛貴族試圖破壞與雅蓋隆王朝時期的波蘭王國的君合關係。但是,莫斯科-立陶宛戰爭的失敗使得這個聯合毫髮無損。最終,波立雙方在1569年確立盧布林聯合,成立新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



立陶宛科學院立陶宛語Lietuvos mokslų akademija)簡稱LMA,為立陶宛的高級學術機構,建於1941年1月16日(當時名為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 Lietuvos TSR Mokslų akademija),首任院長為曾代理立陶宛總理溫卡斯·克雷維-米茨科維丘斯英語Vincas Krėvė-Mickevičius

立陶宛科學院下分人文與社會科學分院、數理化學分院、生醫與地質科學分院、農業與林業科學分院以及技術科學分院等五個分院,由立陶宛與外國各領域優秀的學者組成,截至2021年7月,共有114位院士立陶宛語Sąrašas:Lietuvos mokslų akademijos nariai、61位榮譽院士與63位外籍院士。學院經常舉辦研討會、座談會與學術展覽等,共設有18個以知名學者為名的紀念獎項,此外還有獎項鼓勵年輕學者與學生投入學術研究工作。立陶宛科學院也與許多國外研究機構有合作計畫,為國際科學理事會(ISC)、歐洲科學與人文科學院聯合會英語All European Academies(ALLEA)、歐洲學院科學諮詢委員會德語European Academie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EASAC)與國際科學院組織英語InterAcademy Partnership(IAP)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立陶宛語Senienųmuziejus波蘭語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國貴族、考古學家埃烏斯塔希·蒂斯茲基埃維茨茲英語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於1856年,在閒置的維爾紐斯大學校舍中創辦的考古學及歷史學博物館。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國境內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雖僅有少數館藏由現代立陶宛國家博物館保存,仍被認為是該館前身。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與考古學委員會(事實上的考古學學會)是立陶宛受俄羅斯帝國統治時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學機構,展示許多歷史文物、讓遊客懷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國,並滿足立陶宛貴族英語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義情懷。1865年,博物館館藏數量增長至67,000多件,包括已閉校之維爾紐斯大學收藏的礦物與動物標本、已關閉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圖書館館藏,以及當地貴族捐贈的文物。

1863年,一月起義失敗後,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被重組、國有化,所有和前波蘭立陶宛聯邦有關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魯緬采夫博物館,博物館則改組為新成立的維爾紐斯公共圖書館附屬機關。改組後的圖書館及博物館被用於推動俄羅斯化政策,展示許多俄羅斯帝國或東正教會相關文物。至此,維爾紐斯失去最後一個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國文化重鎮,逐漸化為俄羅斯帝國省級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蘭-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導地位。雖然如此,博物館仍持續營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重要館藏皆被疏散至魯緬采夫博物館;遺留在維爾紐斯且未於戰火中消失的少數館藏,則由其他博物館保存,包括立陶宛國家博物館、立陶宛美術館及維爾紐斯大學地質學與動物學博物館等。



1926年立陶宛政變立陶宛語1926-ųjų perversmas)是立陶宛的一場軍事政變,最終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領導的保守、威權政府取代原本的民選政府。這場政變發生於1926年12月17日,主要由立陶宛軍方發動;斯梅托納在政變中扮演的角色仍有爭議。當時立陶宛最保守的政黨,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因此次政變而取得政權,在此之前,它只是一個新成立、無足輕重的民族主義政黨。1926年時,該黨黨員約2,000人,僅握有3席國會議員席次。政變發生時,立陶宛國會的最大黨派為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英語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它和軍方合作、為政變合法性背書,但未接受任何政府要職,並在1927年5月撤回對政變的支持。最後立陶宛軍方將政權移交給斯梅托納領導的文人政府,不再介入立陶宛政治運作。

1926年立陶宛政變是立陶宛在戰間期的重大事件,斯梅托納的獨裁統治持續了14年。1935年,斯梅托納政權取締所有其他政黨的活動。這場政變對立陶宛人來說仍是個棘手的歷史問題,因為日後蘇聯佔領立陶宛時,聲稱此舉是將立陶宛自法西斯主義中解放;但《大英百科全書》則將斯梅托納政權描述為專制、民族主義政權,而非法西斯政權。而擁護這場政變的人則宣稱,這場政變糾正了當時太過極端的議會民主制度,考慮到立陶宛不成熟的政治體制,發動政變有其道理。



波羅的海之路(英語:Baltic Way愛沙尼亞語Balti kett拉脫維亞語'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語Baltijos kelias;俄語: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稱自由之鏈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著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9月6日,蘇聯政府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東歐劇變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