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戰役
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戰役,或稱阿拉謝希爾戰役[5],是在小亞細亞西南部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附近(今土耳其艾登省庫尤賈克附近)發生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尼西亞帝國和羅姆蘇丹國,雙方的君主狄奧多爾一世皇帝與凱霍斯魯一世蘇丹都親自上陣,塞爾柱突厥軍在戰鬥初期占優,但蘇丹臨陣被殺,使得尼西亞軍獲勝。這次戰役的勝利使尼西亞帝國確立了在小亞細亞西南部愛琴海沿岸的霸權。
背景
[編輯]第四次十字軍於1204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後,幾個繼承國在原拜占庭帝國領土上建立起來,貴族狄奧多爾一世在小亞細亞西部建立了尼西亞帝國,並於1208年加冕稱帝[6]。尼西亞帝國與伊庇魯斯專制國、特拉比松帝國這三個拜占庭人建立的國家都宣稱自己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但新建立的尼西亞帝國面臨著北面十字軍建立的拉丁帝國與東面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的威脅。
1211年初,流亡中的前拜占庭皇帝阿萊克修斯三世(1195-1203年在位)乘船到達阿塔萊亞(今安塔利亞)投靠羅姆蘇丹國,打破了蘇丹國與尼西亞帝國之間的和平。幾位同時代或稍後的史家記載了隨後發生的事件,在穆斯林一邊有伊本·比比和伊本·艾西爾;拜占庭人一邊有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和尼基弗魯斯·格雷戈拉斯,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的編年史及其為狄奧多爾一世創作的頌詞也有一定價值[7]。
阿萊克修斯三世1203年被十字軍趕下皇位,但他仍有著復位的野心。1203-1205年,他奔走於希臘各地,尋找實權人物的支持,之後被十字軍領袖、塞薩洛尼基國王蒙菲拉特的博尼法斯俘虜囚禁,直到1210年,他的堂弟、伊庇魯斯專制國君主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把他贖回[8]。儘管尼西亞皇帝狄奧多爾娶了他的女兒安娜·科穆寧娜·安格麗娜,阿萊克修斯還是決意與羅姆蘇丹凱霍斯魯(1192年-1196年,1205-1211年兩度在位)聯合。阿萊克修斯與蘇丹實際關係緊密,蘇丹第一次失位後,曾在阿萊克修斯庇護下,在君士坦丁堡住了幾年;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甚至宣稱他們兩人在1203年結伴自拜占庭首都逃離[9][10]。
蘇丹熱烈地歡迎了阿萊克修斯,這位流亡者提起了當初他給予蘇丹的幫助,並許諾蘇丹幫助他復位後,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凱霍斯魯認為,這是一個攻擊尼西亞帝國的絕佳藉口,於是遣使前往尼西亞,要求狄奧多爾一世把皇位讓給阿萊克修斯,自然地被狄奧多爾拒絕,於是蘇丹便集結軍隊進入他的領地[11][12]。
戰鬥
[編輯]羅姆蘇丹凱霍斯魯一世帶著阿萊克修斯三世一起行軍,計劃圍攻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蘇丹希望以此為據點,進攻門德雷斯河谷的其他地區。塞爾柱突厥軍隊的具體數字不得而知,一位聖徒傳記作家佩拉戈尼亞的喬治(George of Pelagonia)稱塞爾柱軍有6萬之眾,這顯然是過度的誇張,尼基弗魯斯·格雷戈拉斯稱有2萬,似乎也有些誇大了,不過可確定的是,這支部隊比狄奧多爾臨時拼湊的部隊規模更大。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與尼基弗魯斯·格雷戈拉斯都記載尼西亞軍共2千人,佩拉戈尼亞的喬治則稱有3千人,其中800人為所謂「拉丁人」[註 1],剩下的是拜占庭人[13][14]。狄奧多爾一世帶著尼西亞軍從尼西亞出發,越過密細亞奧林帕斯山(今烏魯達山),行軍十一天後,到達菲拉德爾菲亞(今阿拉謝希爾)。塞爾柱方面的記載稱戰鬥發生在菲拉德爾菲亞,而非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15]。而據拜占庭記載,狄奧多爾得知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即將淪陷,於是命令向該城強行軍,只攜帶了幾天的口糧[13][16]。
尼基弗魯斯·格雷戈拉斯記載,狄奧多爾想要以快速的襲擊打得羅姆軍措手不及,但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則記載,狄奧多爾派先前來到尼西亞的蘇丹使者回到對手軍中,以告知他的到來。蘇丹一開始有點懷疑,但最終還是放棄圍城,前去迎戰[16][17]。戰場山谷狹窄,使塞爾柱人的部隊難以完全展開,尤其是騎兵,因此蘇丹決定等待尼西亞軍先進攻。兩軍接近後,狄奧多爾的僱傭拉丁騎兵向羅姆軍中央發動猛攻,給敵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輕裝的弓箭手和投石手受到了尤其嚴重的打擊,騎兵正面沖穿他們的編隊後,又調轉馬蹄從後方再次發起進攻。不過蘇丹還是很快地恢復了被突然的騎兵衝擊削弱的部隊紀律,利用其數量優勢,包圍、殲滅了拉丁騎兵,並開始攻擊其餘尼西亞部隊,尼西亞軍受打擊後開始後退,有崩潰之勢[18][19]。
據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所述,就在羅姆軍即將獲勝時,蘇丹凱霍斯魯找到了被敵軍逼得四處奔突的狄奧多爾。蘇丹立即發起攻擊,用錘矛擊中尼西亞皇帝的頭盔,使之從馬上墜下,於是蘇丹吩咐左右將其俘虜,但恢復清醒的皇帝擊打蘇丹坐騎的後腿,也使之墜馬。蘇丹隨後被斬首,頭被插在長矛頂端高高舉起,以讓其部下看到,羅姆軍隨即開始騷動、撤退。但關於是誰給了蘇丹致命一擊,不同記載有不同的說法: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和尼基弗魯斯·格雷戈拉斯歸功於尼西亞皇帝本人;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則稱皇帝及其隨從都沒有看到是誰幹的;羅姆一方的伊本·比比稱是某拉丁騎士結果了蘇丹;聖徒傳作家佩拉戈尼亞的喬治則稱是蘇丹而不是皇帝先被擊下馬,皇帝的隨從割下了蘇丹的首級。儘管塞爾柱人快速地撤退了,但尼西亞軍也損失不小,無力追擊[18][20]。
影響
[編輯]羅姆蘇丹死後,尼西亞軍成功反敗為勝,但自己也損失慘重。這場戰役也暫時終結了羅姆蘇丹國對尼西亞帝國的威脅,凱霍斯魯的兒子,新蘇丹凱考斯一世於1211年6月14日與尼西亞帝國達成停戰協議,之後直到1260年代,兩國間的邊界都保持穩定[18][21]。拜占庭帝國的前皇帝,狄奧多爾一世的岳父阿萊克修斯三世也在戰場上被俘,得到了狄奧多爾的善待,但其皇家象徵被剝奪,且被送進尼西亞的埃亞金索斯(Hyakinthos)修道院,幾年後他在那裡去世[18]。
戰鬥之後,塞爾柱人把蘇丹的屍體帶回到科尼亞,葬在阿拉丁清真寺的皇家墓地中[22]。穆斯林史家伊本·比比記載,狄奧多爾送給塞爾柱人2萬個迪拉姆以在蘇丹的葬禮上當做施捨分發[23]。
戰役的勝利雖使尼西亞帝國擺脫了塞爾柱人的威脅,但其軍隊損失慘重,尤其是拉丁人僱傭騎兵在皇帝的命令下,進行了有效但魯莽的進攻,結果幾乎全軍覆沒。慘重的損失使尼西亞無力抵擋拉丁帝國接下來從君士坦丁堡發起的攻擊,在倫達庫斯戰役中戰敗,被迫把馬爾馬拉海沿岸的一些領土割給敵人。不過尼西亞人又在1212年特拉比松帝國的大衛·科穆寧死後,占領了他在帕夫拉戈尼亞的領地,彌補了領土損失[24]。
注釋
[編輯]參考
[編輯]腳註
[編輯]- ^ Korobeinikov, Dimitri. Byzantium and the Turk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149. ISBN 978-0191017940.
Theodore I had no choice but to fight. In the battle at Antioch at the Maeander the Nicaean army was almost defeated, but Laskaris met the sultan in person and after a short duel killed him. The battle took place after 15 June 1211, probably on 17 June.(狄奧多爾一世別無選擇只能迎戰,戰鬥中,尼西亞軍隊幾乎落敗,但狄奧多爾一世在一對一決鬥中擊殺了蘇丹。這場戰鬥發生於1211年6月15日以後,可能是在6月17日)
- ^ Treadgold 1997,第717頁.
- ^ 3.0 3.1 Bartusis, Mark C. The Late Byzantine Army: Arms and Society, 1204-145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7: 28. ISBN 9780812216202.
- ^ Battle of Antioch on the Meander (1211), Adam Ali,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Vol. 1, ed. Alexander Mikaberidze, (ABC-CLIO, 2011), 118-119.
- ^ Redford 1991,第70頁.
- ^ Finlay & Tozer 1877,第365–366頁
- ^ Savvides 1991,第93–94頁.
- ^ Macrides 2007,第79–80, 123–127頁
- ^ Macrides 2007,第124, 127–129頁
- ^ Savvides 1991,第98 (Note 12)頁
- ^ Macrides 2007,第129頁
- ^ Savvides 1991,第97–98頁
- ^ 13.0 13.1 Macrides 2007,第129–130頁
- ^ Savvides 1991,第96 (Note 7), 98–99頁
- ^ Savvides 1991,第93頁.
- ^ 16.0 16.1 Savvides 1991,第99頁
- ^ Macrides 2007,第131頁
- ^ 18.0 18.1 18.2 18.3 Macrides 2007,第131–132頁
- ^ Savvides 1991,第99–100頁
- ^ Savvides 1991,第97 (Note 11), 100–101頁
- ^ Savvides 1991,第101 (Note 19)頁
- ^ Redford 1991,第70頁: "The importance to the Seljuks of burial in the tomb tower in Konya is well known, and is graphically illustrated by the care taken to reinter the body of Giyaseddin Keyhusrev in Konya after he was killed by the troops of Theodore Lascaris after the battle of Alaşehir."(對塞爾柱人來說,埋葬在科尼亞的墓塔中是非常重要,在阿拉謝希爾之戰中被狄奧多爾一世殺死的蘇丹吉亞斯丁·凱霍斯魯的屍體被小心地帶回科尼亞,正是對這種觀點的生動證明。)
- ^ Macrides 2007,第132 (Note 6)頁
- ^ Angold 1999,第547頁.
來源
[編輯]- Angold, Michael. Byzantium in exile. Abulafia, David (編).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ume 5, c.1198–c.13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43–568. ISBN 9781139055734.
- Finlay, George; Tozer, Henry Fanshawe. A History of Greece from its Conquest by the Romans to the Present Time B.C. 146 to A.D. 1864: The Byzantine and Greek Empires. Part 2, A.D. 1057-1453 III. Oxford, United Kingdom: Clarendon Press. 1877 [202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1).
- Macrides, Ruth. George Akropolites: The History –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21-02-28]. ISBN 978-0-19-92106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1).
- Redford, Scott. The Alâeddin Mosque in Konya Reconsidered. Artibus Asiae (Zürich: Artibus Asiae Publishers). 1991, 51 (1–2): 54–74. ISSN 0004-3648. JSTOR 3249676. doi:10.2307/3249676.
- Savvides, Alexis G.C. Acropolites and Gregoras on the Byzantine-Seljuk confrontation at Antioch-on-the Maeander (A. D. 1211).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PDF). Ankara Üniversitesi Dil ve Tarih-Coğrafya Fakültesi Tarih Bölümü Tarih Araştırmaları Dergisi. 1991, 15 (26): 93–101 [2021-0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22).
- Treadgold, Warren.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047-2630-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