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迪南德·馬科斯的軍事生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迪南德·馬科斯於1930年代後期擔任中尉的照片

費迪南德·馬科斯的軍事生涯(英語:Military career of Ferdinand Marcos)介紹菲律賓獨裁者費迪南德·馬科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事生涯相關爭議。馬科斯在二戰期間的軍事生涯一直是菲律賓和國際軍事界備受爭議的話題[1]。在菲律賓大學接受ROTC培訓的馬科斯在珍珠港事件後就在菲律賓的美國武裝部隊服役。在1941年夏季和秋季的動員期間,他擔任第3中尉,一直持續到1942年4月,之後他被俘虜[2]。根據馬科斯的說法,他於1942年8月4日被日本人釋放出獄[2],以及美國軍事記錄顯示,他於1944年12月重新加入美國陸軍部隊駐菲律賓(USAFIP)[2]。1945年5月,馬科斯在菲律賓北呂宋島美軍第14步兵團少校正式退伍[3]

關於馬科斯服兵役的爭議圍繞著:他從日本戰俘營獲釋的原因[2];他從1942年8月出獄到1944年12月返回USAFIP期間的行為[2];他從USAFIP退役時的假定軍階[2];以及他聲稱獲得過無數軍事勳章的說法,其中大部分後來被證明只是其虛假聲明[1]

美國《華盛頓郵報》於1986年的文件表明,馬科斯於1942年8月獲釋是因為他的父親馬里亞諾馬科斯英語Mariano Marcos作為公關人員「與日本軍方合作」[2]

馬科斯獲釋後聲稱,從1942年8月獲釋到1944年12月返回USAFIP期間,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呂宋島北部領導一個名為「自由人」(他加祿語:Ang Manga Mahárlika)的游擊隊組織[4]。根據馬科斯的說法,這支部隊有大約9,000人[4]。在美國軍事調查揭露他的許多說法是虛假或不準確之後,他對事件的描述受到質疑[5]

另一個爭議是在1947年,當時馬科斯開始以中校而非少校的軍階簽署通信[3]。這促使美國官員注意到馬科斯只是「在1944年12月12日到他退伍之日,才被確認為荷蘭第14步兵團USAFIP名冊中的少校」[3]

然而,馬科斯在二戰期間服役的最大爭議是他在1962年參議員競選期間聲稱自己是「菲律賓獲得最多榮譽的戰爭英雄」[1],他聲稱自己獲得了 33 枚戰爭勳章,包括傑出服役十字勳章榮譽勳章,但研究人員後來發現,關於馬科斯戰時功績的故事大多是宣傳,換言之就是不準確或不真實[6]。在戰爭期間,假定的33個獎項中只有兩個 - 金十字勳章和另一個傑出服務之星 - 都被授予馬科斯的上級[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Gerth,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Based On Reporting By Jeff; Brinkley, Joel; Times, Was Written By Mr Gerth special To the New York. MARCOS'S WARTIME ROLE DISCREDITED IN U.S. FIL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6-01-23.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美國英語).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Sharkey, John. New Doubts on Marcos' War Role. Washington Post. 1986-01-24. ISSN 0190-82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美國英語). 
  3. ^ 3.0 3.1 3.2 Capt. E.R. Curtis, 「Check Sheet, Subject:Ferdinand E. Marcos」 sent to Lt. Col. W.M. Hanes, 24 March 1948, in AMM-GURF. As cited inWhy Ferdinand E. Marcos Should Not Be Buried at the Libingan ng mga Bayani. Manila: Nation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the Philippines. 2016-07-12. 
  4. ^ 4.0 4.1 Scott, William Henry. Looking for the Prehispanic Filipino and Other Essays in Philippine History. Looking for the Prehispanic Filipino and Other Essays in Philippine History. New Day Publishers. 1992 [2022-11-23]. ISBN 978-971-10-052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3) (英語). 
  5. ^ McCoy, Alfred W. Closer Than Brothers: Manhood at the Philippine Military Academy. Closer Than Brothers: Manhood at the Philippine Military Academ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01-01 [2022-11-23]. ISBN 978-0-300-173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4) (英語). 
  6. ^ 6.0 6.1 Imagined heroism | 31 years of amnesia. newslab.philstar.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