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頭
外觀
別稱 | 葫蘆頭泡饃 |
---|---|
類型 | 泡饃 |
起源地 | 中國 |
地區 | 陝西西安 |
上菜溫度 | 熱食最宜 |
主要成分 | 饃、肥腸 |
葫蘆頭,也叫葫蘆頭泡饃,是陝西西安漢族的一種小吃,手工將烙餅撕成小塊後盛於碗中,配以切片的豬大腸、粉絲、泡發木耳、豆腐乾等,用大鍋沸騰的高湯反覆澆泡,最後碗中配以香菜、蒜苗、油潑辣子、豬油等,再盛高湯製成。葫蘆頭所用餅摻有少許酵面發制,因此掰出餅塊要相對較大,以便於熱湯澆泡即可成熟。葫蘆頭的高湯通常由豬骨、豬肚、雞肉、香料等熬製而成的白湯。
葫蘆頭的得名與藥王孫思邈有關,據傳他將其藥葫蘆及其中的藥材贈與並指導、改進了店家「煎白腸」的製作工藝,消除了成品異味,店家為示感激將其葫蘆懸於門首而得名。[1]也有說其主要原料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象葫蘆,因此叫葫蘆頭。
參考文獻
[編輯]這是一篇與食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