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界 (地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對應在宇中的界
一、顯生中的界[1][2]
地質 跨越時間 備註:
新生代
目前–0.655 (+/- 0.003)億年前
許多設置有GSSP定標
中生代
0.655(+/- 000.3)–2.51 (+/- 0.004)億年前
許多設置有GSSP定標
古生代
2.51 (+/- 0.004)–5.42 (+/- 0.01)億年前
大部分設置GSSP定標
二、元古中的界
5.42 (+/- 0.01)–25億年前[1][2]
新元古代
5.42(+/- 0.01)–10億年前
少數設置GSSP定標
中元古代
10–16億年前
全部設置GSSP定標
古元古代
16–25億年前
設置GSSP定標
三、太古中的界
大於25–36億年前
岩石年齡超過25-36[1][2]
新太古代
25–28億年前
(僅GSSA參考點)
中太古代
28–32億年前
古太古代
32–36億年前
始太古代
36–40億年前
地殼凝固時間
約在38億年前[3]
注:因構造活動對地殼的改變,年齡超過25億年的岩石很罕。

地層學古生物學地質學地球生物學中,(erathem)是在地質年代中某一「」的相應時間跨度內沉積的地層總單位。

因此,它可用作年代地層的時間單位,勾勒出一個大跨度的期間,小於「宇」,但大於後續依次更小和更精細的劃分()。到35億年前,地球上已經發展出了簡單的生命(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可追溯到該年代)[3] 。當時的大氣層為有毒氣體和有毒氣體混合物(甲烷化合物等[3],一種缺乏大量游離化合物的所謂「還原性大氣」[4])。

一些簡單的有機體,藍藻統治了仍在冷卻的地球近1億年[3],並逐漸將大氣轉變為含有游離氧的氣體。這些變化,連同構造活動在岩石記錄中留下了化學痕跡(紅層的形成等)和其他物理線索(磁場方向、地層形成因素),正是這些變化以及後來更豐富的化石記錄,被專家們用來劃分地球歷史早期各個學科的時代。

「界」在實際應用中並不被常用,雖然它是「宇」的細分,並且它本身也被細分為,但測年專家們在評估地層時,更傾向於使用解析度更精細的更小時間跨度。

「界」的名稱與所對應的「」相同(英文名稱拼寫)。

顯生宇因此可分為:
新生中生古生界或名稱相匹配的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類似地,元古宇從最年輕到最古老劃分為:

新元古中元古古元古界。
太古宙太古宇可同樣被劃分為:
新太古界中太古代界古太古界始太古界,其下限(最古老)未定義[1][2]

另請查看

[編輯]

多學科比較

[編輯]
地質年代學和地層學單位[5]
年代地層學中的岩(岩層)段 地質年代學中的時間跨度 地質年代學單位
備註
總計4個,5億年或更長時間。
定義了10個,數億年。
定義了22個,數千萬至1億年。
定義了34個,數千萬年。
定義了99個,數百萬年。
期的細分,國際地層委員會不採用。

其他相關議題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1.0 1.1 1.2 1.3 國際地層學委員會,作者:加比奧格. 国际地层表 (PDF). [2008-06-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5-29). 
  2. ^ 2.0 2.1 2.2 2.3 F.M. Gradstein, J.G. Ogg, A.G. Smith, et al.,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 3.0 3.1 3.2 3.3 罗克曼地质年代表. [2008-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4. ^ basis for the Miller–Urey experiment
  5. ^ Cohen, K.M.; Finney, S.; Gibbard, P.L., 国际年代地层图 (PDF), 國際地層學委員會, 2015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