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條目是被分條列寫的項目。在百科全書中,條目是所含內容的基礎分割單位,在詞典中則稱為詞條。有一個單一的主題,用於闡述一件事物、一個人物、或他們具備特定主題的組合,並且對該條目所描述之事物作出一個客觀的介定。

條目的標題又稱為條頭,通常為名詞或名詞性詞組[1]

大小條目主義

[編輯]

在百科全書編纂中,一直有大小條目主義之分。小條目主義以《布羅克豪斯社交詞典》為代表,突出了百科全書的工具書性質,方便查閱;但是與大條目主義的百科全書相比,則往往喪失了知識的系統性[2]:53-54

條目的組成與常用原則

[編輯]

百科全書的條目包括標題、正文內容和圖表等。在百科全書的編纂中,條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應該便於檢索,有學者認為條目應該都是獨立的主題,應以方便讀者的檢索為準則。另外,條目的主題應該是客觀形成的,而不是人為擬定的。例如海灣戰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狗的神話」則是人為擬定的主題。[3]

條目的命名應該清晰明確,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難界定「新型」的劃分[3]

百科全書條目的選擇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則[3]

  1. 獨立主體原則:主體應該是相對獨立的,就像我們去一個公司辦事,我們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稱、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個部門。
  2. 客觀形成原則:這個主題應該是人們在了解,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客觀形成,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為擬定的。如「創世神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神話題材類型,但是「狗的神話」就是一個人為概括的主題。因此缺少公認的規範性和確定性。
  3. 單一主題原則:如「時間和空間」是兩個主題,應該分設。
  4. 準確性原則:條目的名稱應該準確的表明條目的主題。
  5. 通用性原則:應該使用規範的或約定俗成的名稱。
  6. 名詞性原則:條目名稱應該是名詞性的,靜止的。如「解放海南島」應該改成「海南島戰役
  7. 簡要性原則:如使用「唐詩」,而不用唐代詩文。
  8. 非研究原則:百科全書不是研究論文。
  9. 非應用原則:百科全書不是為了指導具體的應用。

此外,條目之間還具有組群關係。例如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條目就屬於一個同類型的條目組群。條目組群還包括所謂的「母子條」、「世系條」等具有從屬關係的條目[2]:90-91。例如著名的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就有「特色主題」的評選,來挑選出撰寫非常優秀的一組相互有關聯的條目。[4]

「參見」系統

[編輯]

百科全書中常常會使用「參見」(See [also])系統,將與主題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最早使用參見方法的義大利人班迪尼編寫的《宇宙大事源》[2]:124-125

在《大英百科全書》中,參見用q.v.(拉丁文quod vide的縮寫)或see來表示,《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用→,《邁耶百科詞典》用↑,《劍橋百科全書》用>>,中文百科全書則一般用楷體字表示參見。[2]:124-12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全如瑊. 术语辞书编纂中的元数据设计. 中國科技術語. 2015, 17 (3): 5–13 [2015-12-17]. ISSN 1673-8578.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5.03.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2. ^ 2.0 2.1 2.2 2.3 2.4 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03. ISBN 7501326231. 
  3. ^ 3.0 3.1 3.2 3.3 胡人瑞. 百科全书选条的几个问题. 編輯之友. 2001, (04): 36–39 [2022-02-17]. ISSN 1003-6687. doi:10.13786/j.cnki.cn14-1066/g2.2001.04.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4.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Wikipedia:Featured topics.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8 July 2011 [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