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歷史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歷史主義(英語:New historicism),是旨在通過文學研究思想史,並通過文化背景理解文學的文化理論。新歷史主義認為無客觀中立的歷史,質疑文學正典的形成,關注其背後的權力運作與交易。[1] 新歷史主義自許為非教條的具體實踐[1],是一種「文化詩學」(英語:cultural poetics[2]

其指出,歷史充滿斷層,歷史由論述構成。以福柯的概念,我們應透過各種論述去還原歷史,而該種論述,是根據當時的時間、地點、觀念建構的。換句話說,歷史並不是對史實單一的記載,亦並不是對於過去的事件的單純的紀錄。德希達也說:「沒有文本之外的世界」,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結構,我們都透過這種結構來理解整個世界。[來源請求]

1980年代,新歷史主義萌芽的代表人物為史蒂芬·格林布拉特,最初用於英國文藝復興浪漫主義作品,如莎士比亞[3] 1990年代,新歷史主義得到更大的影響力。[4]

新歷史主義包含兩大流派,一是受傅柯影響的北美後結構主義者[1],另一是受威廉斯影響的英國文化唯物主義者[5](英語:Cultural Materialists)與馬克思主義者[1]

內容

[編輯]

核心假設

[編輯]

Harold_Aram_Veeser英語Harold_Aram_Veeser在〈新歷史主義〉(The New Historicism, 1989)介紹「新歷史主義」具備若干核心假設:[6]

  1. 任何表達作品都深植在一套唯物實踐的網絡中
  2. 任何揭示、批判和反對的行動都使用其所譴責的工具,冒著自我擊敗的風險;
  3. 文學文本和非文學「文本」皆不可分離地流通;
  4. 沒有任何論述、想像或檔案是不變的真理,也不可能表達不變的人性本質;
  5. ... 批判的方法和語言用於描述資本主義下的文化

特點

[編輯]

在對歷史主義和政治解讀方面,新歷史主義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然而,傳統馬克思主義視文學為「上層建築」,而新歷史主義思想家實際上採取了米歇爾·福柯的權力觀點,認為文學不僅僅與社會階級有關,更是貫穿整個社會。[7]

新歷史主義將社會視為各種文本間的相互關聯,沒有超越其特定文化情境中的方式閱讀文本,亦無「永恆不變」的文學價值,是後現代主義應用於詮釋歷史的形式。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唯物主義」(英語:Cultural Materialists)共享許多相同理論,而文化唯物主義批評家更強調自己不同意當前的權力結構,致力賦權傳統劣勢群體,尋求當代影響力。文化唯物主義批評家也淡化了文化的高低之分,專注於「流行文化」的產出。[8]

新歷史主義者,以「歷史之眼」分析文本。在此意義下,新歷史主義並不「新」。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之間存在的許多評論家也關注文學的歷史背景。這些評論家基於文本與歷史背景之間的聯繫,形成對文學的假設[9]。新歷史主義與伊波利特·泰納的「歷史批評」也有一些共通之處。泰納認為文學作品不是作者想像的產物,而是根植於創作的社會情境,即泰納所謂的「種族,環境和時刻」(race, milieu, and moment),回應了20世紀的歷史主義,如約翰·利文斯頓英語John Livingston Lowes。新歷史主義重新檢視「西方經典」作家的生活和時代,從而消解其創作過程中的神話。但新歷史主義不同於前述的20世紀評論家與泰納,更強調作者未知的政治「意識形態」主導其創作。

參考

[編輯]

註腳

[編輯]
  1. ^ 1.0 1.1 1.2 1.3 潘少瑜. 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新歷史主義. db.nmtl.gov.tw. [2023-08-14]. 
  2. ^ Prendergast, Christopher. Circulating Representations: New Historicism and the Poetics of Culture. SubStance. 1999, 28 (1): 90–104 [14 Aug. 2023]. doi:10.2307/3685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 
  3. ^ Greenblatt, Stephen. Learning to Curse. Routledge. 2007: 197. ISBN 978-0415771603. 
  4. ^ David Mikics, ed. A New Handbook of Literary Terms, 2007, s.v. "New historicism".
  5. ^ Parvini, Neema. Shakespeare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Bloomsbury. 2012. 
  6. ^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1989, "Introduction", p. xi. Nineteen essays by contributors.
  7. ^ D. G, Myers. The New Historicism in literary study. 1989 [2006-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3). 
  8. ^ Newton, Judith. History as Usual?: Feminism and the 'New Historicism'. Cultural Critique. 1988, (9): 87–121 [2023-08-14]. 
  9. ^ R., Murfin; Supriya, Ray. 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ms. St Martins: Bedford Books. 1998. 

延伸閱讀

[編輯]
  • Dixon, C. New Historicism. 2005 [2011-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6). 
  • Felluga, D.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New Historicism. 2003 [2006-04-28]. 
  • Greenblatt, Stephen.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U Chicago P, 1980.
  • Hedges, W. New Historicism explained. 2000 [2006-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06). 
  • Licona, Michael.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A New Historiographical Approach." IVP Academic, 2010.
  • Orgel, Stephen. The Authentic Shakespeare. Routledge, 2002.
  • Parvini, Neema. Shakespeare and New Historicist Theory. Bloomsbury, 2017.
  • Rice, P. & Waugh, P. 1989, Modern literary theory: a reader, 2nd edn, Edward Arnold, Melbourne.
  • Seaton, J. The metaphysics of postmodernism. Humanitas. 1999, 12 (1): . [29 April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review of Carl Rapp, Fleeing the Universal: The Critique of Post-rational Criticism (1998) 
  • Veeser, H. Aram (Ed.). The New Historicism. Routledge, 1989.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