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坡
外觀
張竹坡(1670年—1698年),名道深,字自得,號竹坡,銅山(今徐州)人,清初文藝理論家,以評點《金瓶梅》聞名。
生平
[編輯]祖籍浙江紹興,明中葉高祖張棋遷居徐州。自幼聰穎,六歲能賦詩,五次應舉,屢試不中。二十六歲開始在家中評點《金瓶梅》。張竹坡同意馮夢龍的「四大奇書」的觀點,並稱《金瓶梅》為「第一奇書」,一生以評《金瓶梅》為業,有回評、眉批、夾批、圈點,開創《金瓶梅》一書108則讀法,並認為只有親歷「患難窮愁,人情世故,一一經歷過,入世最深,方能為眾腳色摹神」[1]。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刊刻《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其叔張潮化名謝頤為序,序中指出《金瓶梅》作者為王世貞。三年後,竹坡病亡,僅二十九歲。
評點《金瓶梅》
[編輯]張竹坡在《竹坡閑話》說明評點《金瓶梅》的原因:「《金瓶》我又何以批之也哉?我喜其文之洋洋一百回,而千針萬線同出一絲,又千曲萬折不露一線,閑窗獨坐,讀史讀諸家文,少暇偶一觀之,曰:如此妙文,不為之遞出金針,不幾辜負作者千秋苦心哉!」並認為:「凡人謂《金瓶》是淫書者,想必伊止知看其淫處也。」在這方面,張竹坡對此書只見優點,不評缺點,甚至將之看成《史記》,所謂「《金瓶梅》是一部《史記》。然而《史記》有獨傳,有合傳,卻是分開做的。《金瓶梅》卻是一百回共成一傳,故知作《金瓶》者必能作《史記》。」,他對《金瓶梅》的貢獻與其說是閱讀毋寧說是一種再創造。
參考資料
[編輯]- ^ 《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59
- 吳敢:〈張竹坡與《金瓶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