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天命真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命真女
Destiny's Child
組合
暱稱Girl's Tyme
國籍 美國
音樂類型
出道地點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
活躍年代
  • 1990–2006
  • 2013
  • 2018
唱片公司
網站destinyschild.com
已離開成員

天命真女(英語:Destiny's Child)是美國女子音樂組合,2013年時的成員包括碧昂絲·諾爾斯凱莉·羅蘭米歇爾·威廉士。她們的音樂生涯始於1990年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成立的Girl's Tyme[1]。組合成立初期並不知名,在1997年由碧昂絲、羅蘭、拉塔維婭·羅伯遜英語LaTavia Roberson勒托婭·勒凱特英語LeToya Luckett組成的四人組合哥倫比亞唱片簽約成立天命真女。在發行了歌曲《No, No, No英語No, No, No (Destiny's Child song)》和第二張暢銷專輯《The Writing's on the Wall英語The Writing's on the Wall》後,該組合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該專輯包含了排名第一的單曲《Bills, Bills, Bills英語Bills, Bills, Bills》和《Say My Name》,以及流行單曲《Bug a Boo英語Bug a Boo (song)》和《Jumpin', Jumpin'英語Jumpin', Jumpin'》。儘管在口碑和商業上都取得了成功,但該組合卻飽受內部衝突和法律糾紛的困擾,羅伯遜和勒凱特以偏袒諾爾斯和羅蘭德為由,與該組合的經紀人馬修·諾爾斯英語Mathew Knowles分道揚鑣。

2000年初,羅伯森和勒凱特被威廉士和法拉·富蘭克林英語Farrah Franklin取代;然而,富蘭克林在幾個月後退出,組合只剩下三人。她們的第三張專輯《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album)》的主題被公眾解讀為該組合的一種經歷,這張專輯包括風靡全球的熱門歌曲《Independent Women英語Independent Women Part I》、《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album)》和《Bootylicious英語Bootylicious》。2001年,她們宣布暫停活動,開始追求個人事業[2]。兩年後,三人再次聚首,發行了第五張也是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Destiny Fulfilled英語Destiny Fulfilled》,該專輯推出了國際熱門歌曲《Lose My Breath英語Lose My Breath》和《Soldier英語Soldier (Destiny's Child song)》。自2006年該組合正式解散後,諾爾斯、羅蘭德和威廉士曾多次重聚,包括在超級碗XLVII中場秀英語Super Bowl XLVII halftime show和2018年科切拉音樂節[a]

截至2013年,天命真女已售出6000多萬張唱片[3]Billboard將該組合評為史上最偉大的三人音樂組合之一[4],以及2000年代最成功的藝人中的第九名[5],2008年該組合在其「史上最受歡迎的100位藝人」榜單中名列第68位[6],2016年12月,該雜誌將其評為史上最成功的舞廳藝人第90名[7]。該組合曾獲得14項葛萊美獎提名,並獲得兩次最佳R&B演唱雙人組合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B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s和一次最佳R&B歌曲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B Song

演藝歷程

[編輯]

1990-1997:早期發展與Girl's Tyme

[編輯]

1990年,碧昂絲·諾爾斯在一次女子組合試鏡中認識了拉塔維婭·羅伯遜英語LaTavia Roberson[1]。她們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加入了一個表演說唱和舞蹈的組合。凱莉·羅蘭因家庭問題搬到了諾爾斯家,並於1992年加入了她們。她們最初的名稱為Girl's Tyme,最終減至六人,包括塔瑪爾·戴維斯英語Támar Davis、妮基·泰勒和妮娜·泰勒[8][9]

在諾爾斯和羅蘭加入後,Girl's Tyme吸引了全美的關注[8]:西海岸R&B製作人阿爾內·弗雷格專程飛到休斯頓,並把她們帶到了自己位於北加州Record Plant英語Record Plant錄音棚。錄音重點放在了諾爾斯的唱功上,因為弗雷格認為她有個性且有演唱能力[8]。為了與Girl's Tyme簽訂唱片合約,弗雷格讓她們在當時全國最大的電視選秀節目「Star Search英語Star Search」中亮相[8]。然而,她們輸掉了比賽,因為諾爾斯為她們選擇的歌曲並不適合她們[10],她們實際上是在說唱而不是唱歌[1]

由於組合的失敗,諾爾斯的父親馬修·諾爾斯英語Mathew Knowles選擇親自擔任她們的音樂經理人英語Talent_manager#Music_managers[8][11]。1993年,他決定將原陣容縮減為四人,去掉戴維斯和泰勒姐妹,加入勒托婭·勒凱特英語LeToya Luckett[1][8]。除了在休斯頓的教堂練習外,Girl's Tyme還在自家後院和諾爾斯的母親蒂娜經營的「頭條新聞沙龍」練習。當沙龍位於休斯頓蒙特羅斯大道時,她們會在沙龍里練習舞步,有時還會向顧客收取小費。裡面的人會對她們的表演進行點評。在學期內,Girl's Tyme在當地演出。而在暑假來臨時,馬修·諾爾斯成立了一個「訓練營」,對她們進行舞蹈和聲樂方面的培訓[12]。經過嚴格的訓練後,她們開始為SWV英語SWVDru Hill英語Dru HillImmature英語IMx等當時知名的R&B組合擔任開場表演嘉賓[1]。蒂娜·諾爾斯為她們設計了舞台服裝[12]

在早期的音樂生涯中,Girl's Tyme先後更名為Somethin' FreshClichéThe DollsDestiny[13]。他們以Destiny的名字與厄勒克特拉唱片簽約,但幾個月後還沒來得及發行專輯就被撤下了[11]。對唱片合約的追求影響了諾爾斯一家:1995年,馬修·諾爾斯辭去了醫療設備銷售員的工作[8],此舉使諾爾斯一家的收入減少了一半,她的父母也因壓力而短暫分居[8][11]。1996年,她們更名為Destiny's Child。組合成員諾爾斯解釋稱該名稱取自《聖經》中的一段話,「我們從《聖經》中得到了『destiny』這個詞,但我們不能將這個名字註冊為商標,所以我們添加了『child』,這就像是命運的重生」[14]蒂娜·諾爾斯英語Tina Knowles表示「destiny」一詞是從《以賽亞書》中選取的[15]

馬修·諾爾斯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星探特特蕾莎·拉巴貝拉·懷茨英語Teresa LaBarbera Whites的幫助下,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談妥了唱片合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於同年簽下了這支樂隊[1][9]。在與哥倫比亞公司簽約之前,該組合曾在加利福尼亞奧克蘭Tony! Toni! Toné!英語Tony! Toni! Toné!中的德韋恩·維金斯英語D'Wayne Wiggins錄製了幾首歌曲。唱片公司認為天命真女具有「獨特的品質」,因此將歌曲《Killing Time》收錄到1997年電影《黑超特警組》的原聲帶中[1][16]

1997-2000:突破與陣容變化

[編輯]
懷克里夫·讓將歌曲《No, No, No英語No, No, No (Destiny's Child song)》重新混音,成為天命真女的第一首成功單曲。

天命真女於1997年11月以首張同名專輯中的主打單曲《No, No, No英語No, No, No (Destiny's Child song)》首次登上排行榜,該專輯於1998年2月17日在美國發行,由蒂姆和鮑勃英語Tim & Bob羅布·福薩里英語Rob Fusari傑梅因·杜普里懷克里夫·讓德韋恩·維金斯英語D'Wayne Wiggins和科里·魯尼製作[1]。《天命真女英語Destiny's Child (album)》在美國Billboard 200上排名第67位,在Billboard最佳R&B/Hip-Hop專輯榜英語Top R&B/Hip-Hop Albums上排名第14位[17]。該專輯在美國的銷量超過一百萬張,獲得了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白金認證[18]。《No, No, No》的混音版本登上了Billboard熱門R&B/Hip-Hop單曲榜英語Hot R&B/Hip-Hop Songs第一名,告示牌百大單曲榜第三名。其後續單曲《With Me英語With Me (Destiny's Child song)》未能再現《No, No, No》的成功。與此同時,該組合在浪漫愛情劇《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英語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 (film)》的原聲專輯中演唱了一首歌曲,而《Get on the Bus英語Get on the Bus (song)》則在歐洲和其他市場限量發行。1998年,天命真女憑藉《No, No, No》獲得了包括最佳新人獎在內的三項靈魂列車音樂獎英語Soul Train Music Awards[1]。同年晚些時候,該組合還出現在電視情境喜劇Smart Guy英語Smart Guy》的一集中。諾爾斯認為她們的首張專輯雖然成功,但還不夠,因為作為一張新靈魂英語Neo soul唱片,這張專輯對於當時的組合來說過於成熟[19]

在首張專輯大獲成功後,天命真女很快重新進入錄音室,並請來了新的製作人陣容,包括凱文·布里格斯英語Kevin Briggs (music producer)[1]羅德尼·傑金斯英語Rodney Jerkins。他們於1999年7月27日發行了《The Writing's on the Wall英語The Writing's on the Wall》,這張專輯最終成為他們的突破性專輯[19]。2000年初,《The Writing's on the Wall》在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在R&B排行榜上名列第二[17]。《Bills,Bills,Bills英語Bills, Bills, Bills》作為專輯的主打單曲於1999年發行,並登上了公告牌百大熱門單曲榜的榜首,成為他們的首支美國冠軍單曲[1]。《The Writing's on the Wall》被認為是天命真女的突破性專輯,推動了她們的事業發展,並讓更多人認識了她們[12][19]

米歇爾·威廉士替代勒凱特加入了樂隊。

1999年12月14日,勒凱特和羅伯遜試圖與他們的經理人分道揚鑣,聲稱他保留了過多的組合利潤份額,並不公平地偏袒諾爾斯和羅蘭德[1][20]。雖然他們從未打算離開組合,但當2000年2月《The Writing's on the Wall》的第三支單曲《Say My Name》的視頻發布時,羅伯遜和勒凱特發現有兩名新成員加入了諾爾斯和羅蘭德[1]。在視頻首映之前,諾爾斯在TRL英語Total Request Live上宣布原成員勒凱特和羅伯遜已經離開了組合[9]。接替她們的是莫妮卡英語Monica (singer)的前伴唱歌手米歇爾·威廉士和有抱負的女歌手法拉·富蘭克林英語Farrah Franklin[12]。與莫妮卡合作後不久,威廉士在一位編舞師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天命真女,她被送往休斯頓,在那裡與諾爾斯一家住在一起[12]

2000年3月21日,羅伯遜和勒基特提起訴訟,控告馬修·諾爾斯及其前樂隊成員違反合夥關係和信託責任[20]。訴訟之後,雙方在媒體上互相詆毀[1]。加入五個月後,富蘭克林離開了組合。其餘成員稱這是因為錯過了宣傳活動和演唱會。威廉士認為,富蘭克林無法承受壓力[12]。不過,富蘭克林透露,她離開的原因是圍繞著紛爭的負面情緒,以及她無法在決策中發揮任何控制力[1]。她的離開被認為爭議較小。另一方面,威廉士透露,她的加入導致她「與不安全感作鬥爭」:「我正在將自己與其他成員進行比較,壓力就在我身上」[12]

2000年底,羅伯遜和勒凱特放棄了針對羅蘭德和諾爾斯的訴訟,以換取和解,但她們繼續對經紀人提起訴訟。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雙方都被禁止公開談論對方[1]。羅伯遜和勒克特組建了另一個名為Anjel的女子組合,但也因與唱片公司的問題而退出。雖然樂隊成員受到了這場動盪的影響,但這種宣傳使命運之子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她們也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現象[9]。《Say My Name》連續三周蟬聯公告牌百大熱門單曲榜榜首,第四首單曲《Jumpin', Jumpin'英語Jumpin', Jumpin'》也成為榜單前十的熱門歌曲[19]。《The Writing's on the Wall》最終在美國賣出了800多萬張,獲得了RIAA八倍白金認證[1][18]。這張專輯的全球銷量超過1100萬張,是2000年最暢銷的專輯之一[21]。在此期間,天命真女開始在流行歌手布蘭妮·斯皮爾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的演唱會上擔任開場嘉賓[1]

隨著威廉士加入新的陣容,天命真女為2000年電影《霹靂天使》的原聲大碟發行了一首主題曲。《Independent Women Part I英語Independent Women Part I》作為單曲於2000年10月發行,從2000年11月到2001年1月,連續11周位居美國公告牌百大熱門單曲榜榜首[9],是天命真女職業生涯中位居榜首時間最長的單曲,也是美國當年位居榜首時間最長的單曲[22]。這首單曲的成功發行使《霹靂天使》原聲大碟的銷量在2001年達到了150萬張[13]。2000年,天命真女榮獲靈魂列車頒發的小薩米·戴維斯年度最佳藝人獎英語Soul Train Music Award for Sammy Davis Jr. – Entertainer of the Year[13]

2000-2003:《Survivor》、後續發行、中斷和副業

[編輯]

在2001年的Billboard音樂獎上,天命真女贏得了多個獎項,包括年度最佳藝人和年度最佳雙人/組合獎[23],並在2001年獲得的五個獎項中再次獲得年度最佳藝人獎[24]。2000年9月,該組合在第六屆靈魂列車音樂獎英語Soul Train Music Awards頒獎典禮上摘得兩項桂冠,包括年度最佳R&B/Soul專輯、並憑藉《The Writing's on the Wall英語The Writing's on the Wall》獲得年度最佳組合獎[25]。從2000年中到2001年初,天命真女錄製了第三張專輯《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album)》。在製作過程中,諾爾斯承擔了更多的控制權,幾乎參與了整張專輯的聯合製作和共同創作[1][26][27]。《Survivor》於2001年春季進入唱片店,並在Billboard 200中排名第一,首周銷量超過663,000張[17][28]。前三首單曲《Independent Women Part I英語Independent Women Part I》《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song)》《Bootylicious英語Bootylicious》在美國進入前三名,在其他國家也取得了成功[1];前兩首單曲在英國連續獲得冠軍[29]。該專輯在美國獲得四倍白金認證[18],在澳大利亞獲得兩倍白金認證[30]。截至2001年7月27日,該專輯共售出600萬張[31]

9·11事件發生後,天命真女取消了歐洲巡演,並參加了為倖存者舉辦的義演[1]。2001年10月,該組合發行了一張聖誕節英語Christmas and holiday season專輯《8 Days of Christmas英語8 Days of Christmas》,其中包含幾首聖誕歌曲的更新版本[32]。這張專輯在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名列第34位[17]。2001年2月,天命真女憑藉《Say My Name》獲得了兩項葛萊美獎:最佳雙人或組合R&B演唱獎和最佳R&B歌曲獎[33]。他們還獲得了美國音樂獎最受歡迎靈魂樂/R&B樂隊/雙人組合獎[1]。同樣在2001年,天命真女在迪士尼頻道動畫系列劇《榮耀家族》的主題曲中為主唱索蘭吉·諾爾斯英語Solange Knowles伴唱。2002年3月,天命真女發行了一張名為《This Is the Remix英語This Is the Remix (Destiny's Child album)》的混音合輯,以在發行新錄音室專輯之前贏得歌迷的喜愛[34]。這張混音專輯在美國排名第29位[17]。主打單曲《Survivor》被一些人解讀為對樂隊成員之間紛爭的回應,儘管諾爾斯聲稱這首歌並不是針對任何人。在《This Is the Remix》發行後不久,羅伯森和勒凱特再次對天命真女和索尼音樂提起訴訟,認為這違反了雙方禁止公開詆毀的協議。2002年6月,剩餘案件在法庭上達成和解[1]

碧昂斯·諾爾斯的妹妹索蘭吉英語Solange Knowles曾與天命真女一起錄製歌曲和演出,有傳言稱她將在組合重聚時加入,但後來證實這只是為了測試公眾的反應。

2000年末,天命真女宣布她們計劃開展個人副業,包括發行個人專輯[26],這也是她們的經紀人提出的想法[35]。2002年,威廉士發行了個人專輯《Heart to Yours英語Heart to Yours》,這是一張當代福音專輯[1]。這張專輯榮登公告牌頂級福音專輯榜首位。在《Heart to Yours》上市的同一天,天命真女發行了她們的官方自傳《Soul Survivors》[36]。羅蘭德與嘻哈歌手耐利合作的《Dilemma英語Dilemma (Nelly song)》成為全球熱門單曲,並為羅蘭德贏得了葛萊美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Melodic Rap Performance[35];她也成為天命真女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單曲榜冠軍的成員。同年,諾爾斯與麥克·邁爾斯合作主演了票房大賣的《王牌大賤諜3》。她為電影原聲帶錄製了首支個人單曲《Work It Out英語Work It Out (Beyoncé song)[1]。藉助《Dilemma》的成功,羅蘭德的首張個人專輯《Simply Deep英語Simply Deep》從2003年初提前到2002年9月發行[37]。當《Simply Deep英語Simply Deep》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時,羅蘭德的事業在國際上聲名鵲起[38]。同年,她首次出演恐怖片《佛萊迪大戰傑森之開膛破肚》。與此同時,諾爾斯拍攝了她的第二部電影《The Fighting Temptations英語The Fighting Temptations》,並在當時的男友傑斯的單曲《'03 Bonnie & Clyde英語'03 Bonnie & Clyde》中擔任主唱,這為她發行首張個人專輯鋪平了道路[39]

諾爾斯的首張專輯《危險愛情》多次延期,直到2003年6月才發行[37][40]。這張專輯使用了她的名字作為同名藝名。諾爾斯的這張專輯是三張個人專輯中商業上最成功的一張[41]。《Dangerously in Love》在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共售出317,000張[42]。該專輯發行了排名第一的單曲《Crazy in Love》和《Baby Boy》,以及排名前五的單曲《Me, Myself and I英語Me, Myself and I (Beyoncé song)》和《Naughty Girl英語Naughty Girl (Beyoncé song)》。這張專輯被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認證為4倍白金唱片[43]。截至2016年6月,該專輯仍是諾爾斯迄今為止最暢銷的專輯,在美國的銷量達500萬張[44][45]。而在在全球範圍內,該專輯的銷量超過1100萬張[46][47]。諾爾斯的個人首張專輯廣受評論界好評,憑藉《Dangerously in Love》一夜之間獲得五項葛萊美獎,與諾拉·瓊斯勞琳·希爾艾莉西亞·凱斯並列獲得葛萊美獎最多的女藝人[48]。2003年11月,威廉士在百老匯演出《Aida英語Aida (musical)》。2004年1月,她發行了第二張福音專輯《Do You Know英語Do You Know (Michelle Williams album)[1]

德韋恩·維金斯曾擔任天命真女的首批錄音製作人,2002年,他對自己的前律師(布魯姆、赫戈特、迪默爾和庫克律師事務所)提起訴訟,要求對方賠償1,500萬美元,因為對方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減少了他與該組合的合同協議,實際上廢除了他的原始合同,該合同規定索尼音樂/哥倫比亞公司為天命真女提供最初7年的獨家錄音服務,以換取「一定的版稅」,而不是只從前三張專輯中收取版稅。此案以未公開的金額達成和解[49]。2003年6月,馬修·諾爾斯宣布天命真女將恢復四人組合,諾爾斯的妹妹索蘭吉英語Solange Knowles成為新成員[50]。此前,天命真女曾與索蘭吉一起錄製過歌曲,並在羅蘭德表演時腳趾骨折後,索蘭吉臨時取代了她的位置,與她同台演出。不過,她們的經紀人說這個想法是為了測試公眾的反應[51]。2003年8月,諾爾斯本人證實她的妹妹不會加入組合,並轉而宣傳索蘭吉於2003年1月發行的首張專輯《Solo Star英語Solo Star[52]

2003-2006:《Destiny Fulfilled》與《#1's》

[編輯]

停擺三年後,天命真女成員再次聚首,錄製了第四張也是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Destiny Fulfilled英語Destiny Fulfilled[1]。這張專輯將三人組合引入了更硬朗的「城市」音色,其中的歌曲在概念上相互關聯[53]。《Destiny Fulfilled》體現了三人組的平等[19]:每位成員都參與了大部分歌曲的創作[54],並成為除經紀人之外的執行製作人[55]。2004年11月15日發行的《Destiny Fulfilled》未能超越《Survivor》;該專輯在第二周排名第二,首周銷量為497,000張,而上一張專輯的銷量為663,000張[56]。這張專輯在美國僅獲得了三倍白金唱片認證[18],但仍然是2005年最暢銷的專輯之一,全球銷量超過800萬張[46],並將該組合重新推回到年度最暢銷女子組合和美國組合的位置。這張專輯共發行了四首單曲:主打歌為《Lose My Breath英語Lose My Breath》《Soldier英語Soldier (Destiny's Child song)》《Cater 2 U英語Cater 2 U》《Girl英語Girl (Destiny's Child song)》;前兩首單曲在美國都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Soldier》和《Cater 2 U》於2006年獲得RIAA白金唱片認證[18]

天命真女樂隊的最終陣容在2005年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英語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巡迴演唱會上表演。

為了宣傳這張專輯,天命真女開始了他們的全球巡迴演唱會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英語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2005年6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喬治宮體育館,她們向16000名觀眾宣布,計劃在巡演結束後正式解散[57]。諾爾斯表示,專輯名稱《Destiny Fulfilled》並非巧合,而是反映了他們在錄製專輯時就已計劃解散的事實[58]。在製作這張專輯時,她們計劃在結束14年的組合生涯後分道揚鑣,以便繼續追求個人理想。諾爾斯表示,她們的命運已經實現[58]。她們就這一決定致信MTV,並在信里表示:

我們從9歲開始就以天命真女的名義一起工作,從14歲開始一起巡演。經過多次討論和深刻反思,我們意識到目前的巡演讓我們有機會高調離開天命真女,我們的友誼團結一致,對我們的音樂、歌迷和彼此充滿感激之情。在一起工作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們意識到現在是認真追求個人目標和個人事業的時候了……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會像朋友和姐妹一樣相親相愛,也會像藝術家一樣相互支持。我們要感謝所有歌迷對我們的厚愛和支持,希望在我們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時能再見到你們。
——天命真女,MTV[57]

2005年10月25日,天命真女發行了她們的熱門專輯《#1's英語Number 1's (Destiny's Child album)》。這張專輯收錄了她們的冠軍單曲,包括《Independent Woman Part 1》、《Say My Name》和《Bootylicious》。該合集還錄製了三首新歌,包括為世界兒童節主題曲錄製的《Stand Up for Love英語Stand Up for Love》和諾爾斯為《粉紅豹》原聲帶錄製的歌曲《Check on It英語Check on It[59]。唱片製作人大衛·沃爾特·福斯特、他的女兒艾米-福斯特-吉利斯英語Amy S. Foster和諾爾斯共同創作了《為愛站起來》,作為兒童節的主題曲。在過去的三年裡,已經為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和其他兒童組織籌集了5000多萬美元。天命真女作為2005年活動的全球大使,為活動獻上了自己的聲音和支持[60]。《#1's》還以雙碟形式發行,其中包括相同的曲目列表、7首精選歌曲的視頻以及演唱會DVD《Live in Atlanta英語Live in Atlanta》的預告片[59]。這張DVD是在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英語Destiny Fulfilled... and Lovin' It巡演亞特蘭大站期間拍攝的,於2006年3月28日發行。這張專輯獲得了RIAA的白金唱片認證,售出超過一百萬份[18]。儘管專輯名稱是《#1's》,但專輯的16首歌曲中只有5首在Billboard百大熱門榜Hot R&B/Hip-Hop Songs英語Hot R&B/Hip-Hop Songs排行榜上排名第一;《Billboard》雜誌的作家基思·考菲爾德認為,專輯名稱是「一種營銷角度」[61]。儘管如此,MTV的記者克里斯·哈里斯還是認為這張專輯「名副其實」[62]

解散及後續

[編輯]

2006年2月19日,天命真女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舉行的2006年NBA全明星賽上重新聚首,進行了告別演出;諾爾斯評論道:「這是最後一張專輯,但不是最後一場演出。」[63][64]她們的最後一次電視演出是幾天後在紐約舉行的時尚搖滾英語Fashion Rocks慈善音樂會[63]。2006年3月28日,天命真女入選好萊塢星光大道第2035號[65]。在2006年的BET頒獎典禮上,天命真女獲得了最佳組合獎,他們在2005年和2001年也曾獲得該獎項[66]

正式解散後,所有成員都恢復了個人事業,並各自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此後,諾爾斯、羅蘭德和威廉士繼續通過歌曲特輯、音樂錄影帶出鏡和現場表演等方式在彼此的個人項目中合作。羅蘭德和威廉士以及諾爾斯的妹妹索蘭吉英語Solange Knowles都出現在諾爾斯為其單曲《Get Me Bodied英語Get Me Bodied》拍攝的音樂錄影帶中。2007年6月26日,在2007年BET頒獎典禮上,諾爾斯與威廉士和索蘭吉作為伴舞表演了《Get Me Bodied》。表演結束後,諾爾斯介紹了羅蘭德,後者與伊芙共同演唱了單曲《Like This英語Like This (Kelly Rowland song)[67]。2007年9月2日,在The Beyoncé Experience英語The Beyoncé Experience巡迴演唱會洛杉磯站,諾爾斯與羅蘭德和威廉士合唱了《Survivor》片段,後兩人還為諾爾斯獻上了一首《生日快樂》。這段表演被收錄在諾爾斯的巡演DVD《The Beyoncé Experience Live英語The Beyoncé Experience Live》中[68]。2008年,諾爾斯為天命真女的合輯《Mathew Knowles & Music World Present Vol.1: Love Destiny英語Mathew Knowles & Music World Present Vol.1: Love Destiny》翻唱了比利·喬爾的《Honesty英語Honesty_(Billy_Joel_song)#Beyoncé_version》,該專輯僅在日本發行,以慶祝該組合成立十周年[69][70]

羅蘭德在諾爾斯為她的單曲《Party英語Party (Beyoncé song)》拍攝的音樂錄影帶中客串演出[71][72]。2012年,為紀念組合成立15周年而發行了第三張合輯《Playlist: The Very Best of Destiny's Child英語Playlist: The Very Best of Destiny's Child[73]。第四張合輯《Love Songs英語Love Songs (Destiny's Child album)》於2013年1月29日發行,其中收錄了由法瑞爾·威廉士製作的新錄製歌曲《Nuclear》[74]。《Nuclear》標誌著天命真女八年來首次推出原創音樂。次月,羅蘭德和威廉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諾爾斯的超級碗XLVII中場秀英語Super Bowl XLVII halftime show,並演唱了《Bootylicious》、《Independent Women》和諾爾斯自己的歌曲《單身女士(給它戴上戒指)[75]。2013年5月,名為《Video Anthology英語Video Anthology (video)》的視頻專輯發行,其中收錄了該組合的16部音樂視頻[76]。隨後,諾爾斯和威廉士在羅蘭德的第四張個人專輯《Talk a Good Game英語Talk a Good Game》中的歌曲《You Changed》中亮相[77]。同年晚些時候,羅蘭德和威廉士在諾爾斯的歌曲《Superpower英語Superpower (song)》和《Grown Woman》的音樂錄影帶中客串演出,這兩首歌都收錄在她的第五張個人視覺專輯[78][79]。2014年6月,威廉士發行了單曲《Say Yes英語Say Yes (Michelle Williams song)》,諾爾斯和羅蘭德也參與了演出[80]。她們在2015年Stellar Awards英語Stellar Awards頒獎典禮上共同演唱了《Say Yes》,這首歌的現場版於2015年4月被iTunes母帶化[81]。2016年11月7日,她們在羅蘭德的官方Instagram帳戶上發布了一段嘗試假人挑戰的視頻[82]。2018年4月,該組合在碧昂斯在科切拉音樂節的頭條演出中再次聚首;演出被拍攝成《Homecoming英語Homecoming: A Film by Beyoncé》紀錄片和同名現場專輯英語Homecoming: The Live Album發行[83]

藝術風格

[編輯]

音樂風格及主題

[編輯]

天命真女錄製的R&B歌曲風格涵蓋都市英語Urban contemporary music現代流行舞曲[84]。在該組合最初的陣容中,諾爾斯是主唱,羅蘭德是第二主唱,勒凱特是女高音,羅伯遜是女低音英語Alto[85][86]。在三人組合的最終陣容中,諾爾斯依然是主唱,不過,羅蘭德和威廉士也輪流在她們的大部分歌曲中擔任主唱[12][87]。天命真女曾提到R&B歌手珍妮·傑克遜En Vogue英語En Vogue[88]TLC[89]對她們的影響[90]。《紐約時報》的安·鮑爾斯英語Ann Powers形容天命真女的音樂「清新而富有情感......這些女歌手擁有最棒的混音、最精妙的採樣,尤其是最動人的節拍」[91]喬恩·帕雷爾斯英語Jon Pareles在同一刊物上指出,除了諾爾斯的歌聲之外,天命真女的聲音「是其旋律在雙拍中跳進跳出的方式。在清脆的切分音節奏之上,快速銜接的歌詞與平緩的和聲交替出現」[92]。他們通常在歌曲中使用和聲,尤其是在民謠中。在他們的大多數歌曲中,每位成員演唱一節,並在副歌部分加入和聲[87]。在他們的第三張專輯《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album)》(2001年)中,每位成員都在大部分歌曲中擔任主唱[12]。諾爾斯說:「……每個人都是音樂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在每首歌中唱主角,這太棒了--因為現在天命真女在聲樂和精神上都達到了應有的高度」[93]。而諾爾斯則完全主導了《Brown Eyes》和《Dangerously in Love 2英語Dangerously in Love 2》等歌曲。她們在《Independent Women》和《Survivor》等歌曲中探討了姐妹情誼和女性賦權的主題,但也因《Cater 2 U》和《Nasty Girl英語Nasty Girl (Destiny's Child song)》等歌曲中的反女權主義信息而受到批評[94][95][96]

《Survivor》包含的主題被公眾解讀為該組合的內部衝突。主打歌《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song)》奠定了整張專輯的主題[12],諸如「我不會在收音機里罵你…我不會對你或你的家人撒謊…我不會在雜誌上恨你」[b]的歌詞引起了羅伯遜和勒凱特對該組合的起訴;在法庭達成和解後,這些歌詞被認為違反了雙方的協議[1]。在一次採訪中,諾爾斯評論道「單曲《Survivor》的歌詞就是天命真女的故事,因為我們經歷了很多,……我們和成員們一起經歷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在十年間經歷的任何複雜情況都讓我們變得更親密、更緊密、更優秀」[12]。在另一首名為《Fancy》的歌曲中,歌詞「你總是想和我競爭,姑娘……找到你自己的身份吧」[c]被評論家大衛·布朗英語David Browne (journalist)在其為《娛樂周刊》雜誌撰寫的專輯評論中解釋為對訴訟的回應[97]AllMusic史蒂芬·托馬斯·厄勒文英語Stephen Thomas Erlewine將《Survivor》概括為「這是一張意志堅定、牛氣沖天的唱片,意在證明天命真女之所以具有藝術價值,主要是因為該組合經受住了內部紛爭的考驗。……這張唱片試圖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目的,但最終卻讓人感覺勉強和做作」[98]。儘管這張專輯受到好評,但諾爾斯的密切參與偶爾也會招致批評。諾爾斯撰寫並聯合製作了《Survivor》的大部分內容[12]。布朗認為,在她的幫助下,《Survivor》成為了一張「不成熟但不可避免的成長之痛專輯」[97]。在他們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Destiny Fulfilled英語Destiny Fulfilled》中的大部分歌曲中,詩句分為三段,諾爾斯先唱,羅蘭德接著唱,然後是威廉士;在副歌部分,三人一起和聲[87]

公眾形象

[編輯]
黛安娜·羅斯(上圖),至上女聲組合主唱,碧昂斯曾與她相提並論。

天命真女曾被比作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女子音樂組合至上女聲,諾爾斯也曾被比作至上女聲的女主唱黛安娜·羅斯;但諾爾斯否認了這一說法[19]。巧合的是,諾爾斯出演了1981年百老匯劇院的《夢幻女郎》的改編電影,在片中飾演迪娜·瓊斯,她是Dreams的女主唱。MTV的吉爾·考夫曼指出,「很明顯,碧昂斯正在成為特區當之無愧的音樂領袖和公眾形象代言人」[1]。她在專輯創作中的主導地位使這張專輯「非常像是她的作品」[97]。《紐約時報》的洛拉·奧古奈克英語Lola Ogunnaike認為,「音樂界一直認為,天命真女只不過是碧昂斯·諾爾斯不可避免的個人事業的起點」[99]

在諾爾斯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危險愛情》之後,有傳言稱天命真女的每位成員都取得了個人事業上的成功,並有自己的項目在進行中,因此天命真女可能會解散[57][100]。人們將他與賈斯汀·提姆布萊克相提並論,後者在發行了首張突破性的個人專輯《Justified》之後就沒有再回到超級男孩樂隊[1][100]。羅蘭德對這些傳言做出了回應,宣布他們一起回到了錄音室[101]。該組合聲稱,他們的重聚是命中注定的[1],彼此的親和力使他們保持了凝聚力[53]。《Suede》雜誌的藝術編輯瑪歌·沃森認為,諾爾斯「不想表現出對昔日夥伴的不忠」,並稱她重返組合的決定是「一個慈善的決定」[99]。諾爾斯的母親蒂娜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名為《Destiny's Style》的書:這本書講述了時尚如何影響天命真女的成功[102]

影響

[編輯]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天命真女之星

天命真女被稱為R&B偶像[103],在全球已售出6000多萬張唱片[104][105]。在天命真女解散後,MTV的詹姆斯·蒙哥馬利指出,作為「歷史上最暢銷的流行女聲組合英語List of best-selling girl groups之一」[106],「她們留下了相當可觀的遺產」[106]。美國《Billboard》雜誌英語告示牌_(雜誌)認為,天命真女組合「以充滿活力的女性賦權頌歌、殺手級舞步和令人艷羨的時尚感而著稱」[4],而《Essence》雜誌英語Essence (magazine)則指出,她們「以和諧的音樂和前衛的風格引領潮流」[107]。2015年,《Dazed》雜誌英語Dazed的黛西·瓊斯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該組合如何對R&B音樂產生了重大影響,她寫道:「沒有一絲玫瑰色調,天命真女永遠合法地改變了R&B的聲音……從蒂娜雪愛莉安娜·格蘭德,她們的獨特影響遍布當今流行音樂的各個領域」[108]《The Cut》雜誌英語The Cut (New York)的妮可·馬羅認為,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R&B音樂「幾乎被TLC和天命真女等實力派表演者的成功所重新定義,她們宣揚的是擁抱女性、弘揚個性的強大理念」[109]福布斯的休·麥金太爾寫道,在小野貓丹妮蒂·凱恩英語Danity Kane於2000年代中期在樂壇嶄露頭角之前,天命真女是女子組合中的「統治皇后」[110]

凱薩琳·聖·阿薩弗(Katherine St. Asaph)在為《Pitchfork》撰寫的文章中指出,天命真女定義了類似至上女聲的女子組合在90年代早期到中期的復興:

1993年至1999年間,Top 40的音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比這更好的縮影了。像Star Search英語Star Search冠軍這樣的樂隊被埋葬在後邋遢時代的垃圾堆里,而R&B樂隊則從靈魂樂和寧靜風暴中發展出來,創造出一種創新的聲音,足以贏得「未來主義」的標籤,在那個公元2000年之前的時代,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貼上了這個標籤。這一點在90年代早期至中期的優秀女子組合復興中得到了印證,她們依稀繼承了至上女聲的風格——如TLC、En Vogue、SWV等,但天命真女才是她們真正的繼承者。[111]

天命真女三人組合的最後陣容被廣泛認為是該組合最知名、最成功的陣容[112][113]。《Billboard》將她們評為史上最偉大的三人音樂組合之一;在告示牌榜單上,她們也被評為史上最成功的女子組合第三名,僅次於TLC和至上女聲[4][114]。她們的單曲《Independent Women Part I英語Independent Women Part I》(2000年)在Billboard評選的「Billboard Hot 100排行榜上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40首女團歌曲」中排名第二[115]。《Independent Women》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女子組合在Hot 100中排名第一時間最長的歌曲[116]。《Bootylicious英語Bootylicious》(由booty英語Buttocks和delicious兩個詞組合而成)一詞因天命真女的同名單曲而廣為流行,後於2006年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117]。在2000年代,由於碧昂斯曲線玲瓏的身材,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她[118][119]。2011年,VH1將《Bootylicious》列入「00年代最偉大的100首歌曲」榜單,次年,又將天命真女列入「音樂界最偉大的100位女性」榜單[120][121]。此外,《Independent Women》還被NME評為「00年代100首最佳歌曲」之一[122]。天命真女在2005年世界音樂獎英語2005 World Music Awards頒獎典禮上榮獲全球最暢銷女歌手組合獎,佩蒂·拉貝爾亞瑟小子娃娃臉蕾哈娜阿梅麗英語Amerie泰拉·瑪麗英語Teairra Marí在頒獎典禮上進行了長達17分鐘的致敬表演[123][124]。2006年,好萊塢星光大道收錄了該組合[65]

蕾哈娜[125][126]梅根·崔娜[127]五佳人[128]混合甜心[129]嗆女生合唱團[130][131]海慕樂團[131][132]潔絲·葛琳[133]Katy B[131][134]RichGirl英語RichGirl[135]等多位藝人都曾受到天命真女的音樂影響或啟發英語Cultural impact of Beyoncé席亞拉是在電視上看到天命真女的表演後受到啟發而投身音樂事業的[136]愛莉安娜·格蘭德將天命真女作為她的聲樂靈感來源之一,她說正是聽了這個組合的音樂,她才發現了自己的音域,並「學會了和聲、跑調和廣告詞」[137]梅根·崔娜表示,她的單曲《No》的靈感來自上世紀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天命真女、超級男孩布蘭妮·斯皮爾斯的音樂[138]五佳人認為天命真女是她們最大的靈感來源,她們甚至在電視節目《Greatest Hits英語Greatest Hits (TV series)》中以《Say My Name》、《Independent Women》、《Bootylicious》和《Survivor英語Survivor (Destiny's Child song)》的混合曲目向該組合致敬[139]。五佳人還將《Bootylicious》的前奏元素融入了自己的歌曲《Brave, Honest, Beautiful》的前奏中[140]

音樂作品

[編輯]

成員

[編輯]
法拉英語Farrah Franklin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樂隊成員及錄音室專輯

巡迴演唱會

[編輯]
團體巡演
合作巡演
開場表演

獎項與提名

[編輯]

天命真女曾獲得14項葛萊美獎提名,並獲得兩次最佳R&B演唱雙人組合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B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s和一次最佳R&B歌曲獎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R&B Song。該組合還獲得過五次全美音樂獎、兩次BET獎、一次BRIT獎、一項金氏世界紀錄和兩次MTV音樂錄影帶大獎

參閱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見於《Homecoming: A Film by Beyoncé英語Homecoming: A Film by Beyoncé
  2. ^ "I'm not gonna blast you on the radio ... I'm not gonna lie on you or your family ... I'm not gonna hate you in the magazine"
  3. ^ "You always tried to compete with me, girl…find your own identity"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Kaufman, Gil. Destiny's Child's Long Road To Fame (The Song Isn't Called 'Survivor' For Nothing). MTV. 2005-06-13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1) (英語). 
  2. ^ Destiny's Child To Take Hiatus. Billboard. 2001-12-06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9) (英語). 
  3. ^ Waxman, Olivia. Beyoncé and Destiny's Child to Release Original Track for First Time in Eight Years. TIME. 2013-01-11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9) (英語). 
  4. ^ 4.0 4.1 4.2 Billboard Greatest Trios of All Time. Billboard.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9) (英語). 
  5. ^ Artists of the Decade. Billboard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09-12-11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4) (英語). 
  6. ^ The Billboard Hot 100 All-Time Top Artists (80-61).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9) (英語). 
  7. ^ Greatest of All Time Top Dance Club Artists. Billboard.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英語).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Beyonce: All New. E! Online. 
  9. ^ 9.0 9.1 9.2 9.3 9.4 Julia Wang. Beyoncé Knowles: Biography. People.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7) (英語). 
  10. ^ Farley, Christopher John. Music: Call Of The Child. Time. 2001-01-15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英語). 
  11. ^ 11.0 11.1 11.2 Driven: Beyonce Knowles. VH1. MTV Networks.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0) (英語).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Dunn, Jancee. Date with destiny. the Guardian (London). 2001-06-10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英語). 
  13. ^ 13.0 13.1 13.2 Gillings, Andrew. Destiny's Child: Soul-Survivors. Essence. 2001-04-22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 (英語). 
  14. ^ Brian Bernbaum. A Book Of Destiny. CBS NEWS. 2002-05-09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美國英語). 
  15. ^ Michael Hall. It’s a Family Affair. Texas Monthly. 2004-04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英語). 
  16. ^ Stacy-Deanne; Kenyatta, Kelly; Lowery, Natasha. Alicia Keys, Ashanti, Beyoncé, Destiny's Child, Jennifer Lopez & Mya: Divas of the New Millennium. Amber Books Publishing. 2005 [2024-05-02]. ISBN 0-9749779-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8) (英語).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Chart History - Destiny's Child.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英語).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Gold and Platinum.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英語).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Flynn, Paul. 'Of course you can lose yourself'. The Guardian (London). 2006-08-18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9) (英語). 
  20. ^ 20.0 20.1 Vibe – Feb 2001. Vibe. February 2001: 79, 80 (英語). 
  21. ^ About Destiny's Child. MTV.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8) (英語). 
  22. ^ Chart Beat Bonus: Endless Love.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5-02-18 [2024-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0) (英語). 
  23. ^ VanHorn, Teri. Sisqo Wins Big At Billboard Awards. MTV. 2000-12-06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3) (英語). 
  24. ^ Vineyard, Jennifer. Destiny's Child, R. Kelly Win Big, Britney Gets Soaked At Billboard Awards. MTV. 2001-12-05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7) (英語). 
  25. ^ Schafer, Gabrielle. Mary J. Blige, Angie Stone, Destiny's Child Win Big at Soul Awards. Rolling Stone. 2000-09-06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5) (英語). 
  26. ^ 26.0 26.1 VanHorn, Teri. Destiny's Child Solo CDs Won't Compete With Group, Each Other. MTV News. 2000-12-11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5) (英語). 
  27. ^ Destiny's Child: Survivors. MTV.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8) (英語). 
  28. ^ Destiny's Child Shoot Straight To No. 1.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1-05-09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2) (英語). 
  29. ^ Destiny's Child ‘Survive’ On U.K. Singles Chart.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1-04-23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30. ^ ARIA Charts - Accreditations - 2001 Albums.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01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7) (英語). 
  31. ^ Destiny's Child Timeline – Survivor. Sony Music.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5) (英語). 
  32. ^ VanHorn, Teri. Destiny's Child Put 'Stank' Into Christmas On Holiday Album. MTV News. 2001-09-24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3) (英語). 
  33. ^ Reese, Lori. Here are the Grammy winners - Destiny's Child and U2 snag awards; Eminem hugs Elton Joh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1-02-22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英語). 
  34. ^ Destiny's Child Groove On ‘Remix’.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2-02-05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英語). 
  35. ^ 35.0 35.1 Kelly Rowland pursues her own destiny. Cable News Network. 2003-01-23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4) (英語). 
  36. ^ Corey, Moss. Destiny's Child Solo Gospel Album Features 9/11 Tribute. MTV. 2002-03-14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3) (英語). 
  37. ^ 37.0 37.1 Moss, Corey. Nelly Hit Forces Change In Plans For Destiny's Child LPs. MTV News. 2002-07-22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8) (英語). 
  38. ^ Tatu top singles chart agai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03-02-09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3) (英語). 
  39. ^ Louie, Rebecca. Crazy in love with Beyonce. New York Daily News. 2007-08-06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英語). 
  40. ^ Susman, Gary. Beyonce and Metallica rush albums into stores earl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6-02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6) (英語). 
  41. ^ R&B stars Destiny's Child split. BBC. 2005-06-13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英語). 
  42. ^ Beyonce, Branch Albums Storm The Chart.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3-07-02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9) (英語). 
  43. ^ GOLD & PLATINUM. RIAA.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英語). 
  44. ^ Caulfield, Keith. Beyoncé's 'Dangerously in Love' Album Surpasses 5 Million Sold in U.S.. Billboard. 2015-12-30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英語). 
  45. ^ Cauldfield, Keith. Beyonce Scores Her Sixth Million-Selling Album in U.S. With 'Lemonade'. Billboard. 2016-06-08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6) (英語). 
  46. ^ 46.0 46.1 Biography Destiny's Child. MusicstarX. 2006-07-26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4) (英語). 
  47. ^ Beyonce & Fans to Celebrate Superstar's 25th Birthday With Eagerly Awaited New Solo Album, 'B'Day,' Coming in September. PR Newswire Association.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7) (英語). 
  48. ^ Silverman, Stephen. Much Grammy 'Love' for Beyoncé, OutKast. People. 2004-02-08 [202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5) (英語). 
  49. ^ Billy Johnson Jr. Tony Toni Tone Member Sues Attorney For Letting Destiny's Child Off Easy. Yahoo! Music. 2002-03-0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英語). 
  50. ^ Susman, Gary. Get ready for a Destiny's Child sister ac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3-06-30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4) (英語). 
  51. ^ Moss, Corey. Destiny's Child May Get A New Member Next Year. MTV. 2003-06-26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9) (英語). 
  52. ^ Corey, Moss. Destiny's Child To Remain A Trio, Says Beyonce. MTV. 2003-08-2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9) (英語). 
  53. ^ 53.0 53.1 Moss, Corey. Destiny's Child: Reunited. MTV News. [202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7) (英語). 
  54. ^ Destiny's Child: Reunited And It Feels So Good. MTV News.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7) (英語). 
  55. ^ Destinys Fulfilled (音像媒體說明). Sony Music BMG Entertainment. 2004. 
  56. ^ Eminem Thankful To Remain No. 1.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4-11-24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9) (英語). 
  57. ^ 57.0 57.1 57.2 Kaufman, Gil. Destiny's Child Announce Split. MTV News. 2005-06-12 [202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英語). 
  58. ^ 58.0 58.1 Vineyard, Jennifer. Destiny's Child Talk Split: 'It's Not The End'. MTV News. 2005-06-23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英語). 
  59. ^ 59.0 59.1 Moss, Corey. Destiny's Child Look Back With '#1's' Before Going Their Separate Ways. MTV News. 2005-09-21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英語). 
  60. ^ Destiny's Child Releases New Anthem for World Children's Day at McD's. McDonald's. 2005-09-27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英語). 
  61. ^ Ask Billboard - Answers to readers' questions about Robbie Williams, Erick Prydz and more..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5-11-01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3) (英語). 
  62. ^ Harris, Chris. Destiny's Child's #1's Hits -- You Guessed It -- #1. MTV News. 2005-11-02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7) (英語). 
  63. ^ 63.0 63.1 Ford, Tracey. Destiny's Child Reunite for NBA. Rolling Stone. 2006-01-31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英語). 
  64. ^ For The Record: Quick News On Kanye West, Destiny's Child, Metallica, Kelly Clarkson, Paris Hilton & More. MTV News. 2006-02-08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4) (英語). 
  65. ^ 65.0 65.1 Destiny's Child Gets Star on Walk of Fame. FOX News. Associated Press. 2006-03-29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66. ^ BET Awards Style: 28 Past Winner Portrait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6-24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英語). 
  67. ^ Cohen, Sandy. Hudson, Beyonce, T.I. Among BET Winner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7-06-26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4) (英語). 
  68. ^ Billboard Bits: Beyonce, Bob Marley, Bragg/Brad.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7-09-26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0) (英語). 
  69. ^ Mathew Knowles and Music World Present, Vol. 1: Love Destiny. AllMusic.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7) (英語). 
  70. ^ Mathew Knowles & Music World Pre 1. Amazon.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7) (英語). 
  71. ^ DEVIN. Beyoncé Pulls Into Trailer Park to Shoot 'Party' Video. Rap-Up英語Rap-Up. 2011-08-02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英語). 
  72. ^ Vena, Jocelyn. Beyonce's 'Party' Video: Why We're Dying For An Invite. MTV. 2011-08-0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4) (英語). 
  73. ^ Destiny's Child's Playlist Compiles Signature Hits and Deep Album Tracks on First Release in Seven Years (新聞稿). Destiny's Child's Official Website (馬修·諾爾斯英語Mathew Knowles/哥倫比亞唱片/Legacy Recordings英語Legacy Recordings).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30) (英語). 
  74. ^ Destiny's Child ‘Love Songs’ coming January 29th – features newly recorded song ‘nuclear’. Destiny's Child.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6) (英語). 
  75. ^ Amy Bell. Destiny's Child reunite at Beyoncé Super Bowl half-time show. Digital Spy. 2013-02-03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英語). 
  76. ^ Destiny's Child Video Anthology To Be Released June 4th. Destiny's Child Official Website.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英語). 
  77. ^ ROBERT COPSEY. Kelly Rowland previews new Destiny's Child song 'You've Changed'. Digital Spy. 2013-05-28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5) (英語). 
  78. ^ Lansky, Sam. Beyonce Reunites With Kelly Rowland & Michelle Williams In “Superpower” Video: Watch. Idolator. 2013-12-13 [2024-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英語). 
  79. ^ Wilson, Gaby. Beyonce's 'Grown Woman' Music Video: Look By Look. MTV. 2013-12-20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5) (英語). 
  80. ^ Stutz, Colin. Destiny's Child Reunites for Michelle Williams Solo Track & Music Video: Listen. Billboard. 2014-05-21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0) (英語). 
  81. ^ Say Yes (Stellar Awards 2015) [Live] [feat. Beyoncé & Kelly Rowland] - Single. iTunes. 2015-04-1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英語). 
  82. ^ Mizoguchi, Karen; Pearl, Diana. Destiny's Child, Adele and More Celebs Freeze for the Mannequin Challenge. People. 2016-11-04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83. ^ Claire Reilly. Beyoncé just dropped Homecoming: The Live Album. CNET. 2019-04-17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 (英語). 
  84. ^ Huey, Steve. Destiny's Child Biography by Steve Huey. Allmusic. Macrovision Company.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2) (英語). 
  85. ^ Midgarden, Cory. Did Beyonce Really Throw Shade At Kelly Rowland? We Asked LeToya Luckett. MTV. 2014-01-30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4) (英語). 
  86. ^ Witherspoon, Chris. LaTavia Roberson defends Kelly Rowland: 'She was always the second lead singer of Destiny's Child'. The Grio. 2014-05-08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87. ^ 87.0 87.1 87.2 Eliscu, Jenny. Destiny's Child: Destiny Fulfilled. Rolling Stone. 2004-10-25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8) (英語). 
  88. ^ Endante. What Happened To En Vogue. Endante. 2023-07-23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89. ^ Beyonce Knowles. Beyonce Knowles remembers Lisa ''Left Eye'' Lope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2-12-23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5) (英語). 
  90. ^ Atwood, Brett. Destiny's Child Inspired By Janet Jackson. Yahoo!. 2001-01-11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1) (英語). 
  91. ^ Powers, Ann. Destiny's Child: In Tune With the New Feminism.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4-29 [202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92. ^ Pareles, Jon. Pop Review; Empowerment, Allure And a Runway's Flair.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8-01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5) (英語). 
  93. ^ Basham, David. 'Bootylicious' Destiny's Child Sample Stevie Nicks, More On Survivor. MTV. 2001-04-20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英語). 
  94. ^ Fennessey, Sean. Destiny's Child “Cater 2 U”. Pitchfork. 2005-08-01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1) (英語). 
  95. ^ Ehrlich, Dimitri. Destiny's Child- Destiny Fulfilled (Columbia). Vibe英語Vibe (magazine). Vol. 13 no. 1. 2005-01-03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6) (英語). 
  96. ^ Berlatsky, Noah. What Rush Limbaugh Got Right About Beyonce. The Atlantic. 2013-03-23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97. ^ 97.0 97.1 97.2 Browne, David. Survivor.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1-05-07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英語). 
  98.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Survivor Review by Stephen Thomas Erlewine. Allmusic. 2001-05-01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2) (英語). 
  99. ^ 99.0 99.1 Ogunnaike, Lola. Beyoncé's Second Date With Destiny's Child. The New York Times. 2004-11-14 [2024-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3) (英語). 
  100. ^ 100.0 100.1 Edwards, Tanya. Will 'NSYNC Or Destiny's Child Ever Record Another Album?. MTV News. 2002-09-20 [202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9) (英語). 
  101. ^ Moss, Corey. Destiny's Child Back In The Studio, So 'Shut Up!' Kelly Rowland Says. MTV News. 2004-07-09 [202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2) (英語). 
  102. ^ Book Excerpt: Destiny's Style. ABC News. 2002-10-13 [202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3) (英語). 
  103. ^ D'Angelo, Lucia. Le icone Hip Hop e R'n'B degli anni '90. Vogue Italia英語Vogue Italia. 2017-03-17 [202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義大利語). 
  104. ^ Feeney, Nolan. How Beyoncé Came to Run the World. Time. 2014-04-24 [2024-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5) (英語). 
  105. ^ Kennedy, Gerrick D. From Destiny's Child to music queenmaker: Kelly Rowland has a new handpicked girl group. Los Angeles Times. 2016-06-07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1) (英語). 
  106. ^ 106.0 106.1 Montgomery, James. Destiny's Child Reunion Rumors Quashed By Beyonce's Dad. MTV News. 2010-06-09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07. ^ Melton, Nicole Mane; Sangweni, Yolanda. The Greatest Girl Groups Of All Time. Essence英語Essence (magazine). 2022-07-06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英語). 
  108. ^ Jones, Daisy. How Destiny's Child changed R&B forever. Dazed英語Dazed. 2015-06-1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09. ^ Marrow, Nicole. In Defense of…Girl Groups. Cut magazine. 2014-11-1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3) (英語). 
  110. ^ McIntyre, Hugh. Where Have All The Girl Groups Gone In Music?. Forbes. 2016-06-10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1) (英語). 
  111. ^ Katherine St. Asaph. The Writing’s on the Wall. Pitchfork. 2017-06-18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2) (英語). 
  112. ^ Bond, Nick. Destiny's Child: where are they now?. News.com.au英語News.com.au. 2014-01-15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113. ^ Behan, Conor. Why you should care about the Destiny's Child reunion. The Daily Edge英語TheJournal.ie. 2013-01-31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14. ^ Lipshutz, Jason. Top 10 Girl Groups Of All Time. Billboard. 2017-07-11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5) (英語). 
  115. ^ Top 40 Biggest Girl Group Songs of All Time on the Billboard Hot 100 Chart. Billboard. 2015-03-0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4) (英語). 
  116. ^ Most weeks at No.1 on US singles chart - girl band.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5) (英語). 
  117. ^ Lamb, Bill. Beyonce and Destiny's Child Enter the Dictionary With Bootylicious. Dotdash Meredith. 2006-03-17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英語). 
  118. ^ Barlett, Liam. Bootylicious Beyonce. 60 Minutes. 2007-03-11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英語). 
  119. ^ Eisinger, Amy. 'Bootylicious' Beyoncé says it's 'sexier' to stay out of the gym. Daily News (New York). 2009-05-2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1) (英語). 
  120. ^ Anderson, Kyle. U2, Rihanna, Amy Winehouse, Foo Fighters fill out VH1's '100 Greatest Songs of the '00s': An EW Exclusive!. 娛樂周刊. 2011-09-29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21. ^ Graham, Mark. 100 Greatest Women In Music. VH1. 2012-02-13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英語). 
  122. ^ 100 Best Songs Of The 00s. NME. 2012-05-29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7) (英語). 
  123. ^ Delta a shoe-in. The Age. 2005-09-0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4) (英語). 
  124. ^ 10 Most Insane #TBT Moments From Destiny's Child's 2005 WMA Tribute. MTV. 2014-04-24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6) (英語). 
  125. ^ Spotlight On| Rihanna. Vogue Italia英語Vogue Italia. 2010-03-12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1) (英語). 
  126. ^ Croteau, Lauren. Destiny's Child Influenced Rihanna. Defy Media英語Defy Media. 2009-01-16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英語). 
  127. ^ Rob Copsey. Meghan Trainor talks new album Thank You, Grammys backlash and working with her mum - Interview. The Official UK Charts Company. 2016-04-19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8) (英語). 
  128. ^ Davis, Rachaell. Fifth Harmony Pays Homage to Destiny's Child with a Performance of Their Hits. Essence. 2020-10-27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英語). 
  129. ^ Little Mix's Aspirations, Musical Influences & Collaboration Wish List. WINS-FM英語WINS-FM. 2013-03-27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英語). 
  130. ^ Artist Influences for Girls Aloud. MTV.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英語). 
  131. ^ 131.0 131.1 131.2 Dekel-Daks, Tal. Ten Things About... Destiny's Child. Digital Spy. 2013-01-30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0) (英語). 
  132. ^ Kaufman, Gil. Haim Are Crushing On Aaliyah, Destiny's Child. MTV. 2013-03-27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0) (英語). 
  133. ^ Smyth, David. Interview: Mobo shortlisted singer Jess Glynne on being pop's brightest newcomer. Evening Standard. 2014-09-24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8) (英語). 
  134. ^ Corner, Lewis. Katy B 'was brought up on Destiny's Child'. Digital Spy. 2011-04-18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8) (英語). 
  135. ^ DEVIN. Richgirl: Money in the Bank. Rap-Up英語Rap-Up. 2009-04-29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2) (英語). 
  136. ^ McMahon, James. Flashback Friday: Ciara. Wonderland magazine. 2013-07-19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1) (英語). 
  137. ^ Grande Dame. V雜誌. 2014-02-20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30) (英語). 
  138. ^ Schillaci, Sophie. Exclusive: Meghan Trainor on Being Inspired by Britney Spears and *NSYNC, Her Hilarious Relationship Dealbreakers. Entertainment Tonight英語Entertainment Tonight. 2016-05-12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39. ^ Roth, Madeline. Fifth Harmony's Full Destiny's Child Medley Is Here, And It's Flawless. MTV. 2016-07-29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英語). 
  140. ^ Walker, John. Are Fifth Harmony Really 'Like Mariah'? We Did The Math. MTV. 2015-02-16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2) (英語). 
  141. ^ Andrea Duncan Mao. TLC Kicks Off Tour As T-Boz Prepares To Get Animated. MTV News. MTV Networks. 1999-10-26 [202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4) (英語). 
  142. ^ Christina Aguilera Kicks Off Her First Headlining Tour on July 31 'Sears and Levi's® Present Christina Aguilera In Concert'. Transformco. 2000-07-31 [202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2)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