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塞拉西亞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拉西亞戰役
克里昂米尼戰爭的一部分

南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圖
日期前222年
地點
結果 馬其頓-亞該亞聯軍獲得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馬其頓王國
亞該亞同盟
斯巴達
指揮官與領導者
安提柯三世 克里昂米尼三世
兵力
28000名步兵,
1200名騎兵
約20000名步兵,
650名騎兵
傷亡與損失
慘重
5800斯巴達人死亡

塞拉西亞戰役希臘語Μάχη της Σελλασίας)於公元前222年爆發,由安提柯三世領導的馬其頓王國亞該亞同盟的聯軍對抗斯巴達克里昂米尼三世軍隊。戰鬥發生在拉科尼亞北部邊境上的塞拉西亞,以馬其頓和亞該亞聯軍獲得勝利告終。

背景

[編輯]

公元前229年,斯巴達國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占領了帖該亞(Tegea)、曼丁尼亞(Mantinea)、卡菲伊(Caphyae)和俄爾科墨諾斯(Orchomenus)等阿卡迪亞的重要戰略城邦,它們與希臘中部強大的亞該亞同盟結盟。古代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和近代學者威廉·史密斯認為克里昂米尼使詐奪取了這些城邦,然而,現代學者理察·塔爾伯特(Richard Talbert)和哈蒙德(N.G.L. Hammond)說那些城邦自己要求加入斯巴達的[1]。前229年晚些時候,根據五長官(Ephor)的意向,克里昂米尼占領了貝比納(Belbina)附近的雅典娜神廟。貝比納是拉科尼亞的入口點之一,那時在斯巴達和梅格洛玻利斯城間有歸屬爭議。

當時占有伯羅奔尼撒半島大部分面積的亞該亞同盟,對這些城市的占領回應是對斯巴達宣戰。亞該亞統帥西庫昂的阿拉圖斯利用夜間攻擊特格阿和俄爾科墨諾斯,但失敗被迫撤退[2]。克里昂米尼命令5000人的斯巴達軍隊進軍阿卡迪亞,劫掠了亞該亞的領土,並在亞該亞大軍來臨前撤回。[3]

與此同時,曾資助亞該亞同盟反對馬其頓的埃及托勒密國王托勒密三世,決定轉而支持斯巴達,因為他看到崛起的斯巴達比失敗的亞該亞同盟能夠對馬其頓造成更大的威脅。[3]公元前227年五月,亞拉圖攻擊了城邦厄利斯,該城遂向斯巴達求援,當亞該亞軍隊從伊利斯返回時受到了克里昂米尼的伏擊而敗退。[4]

克里昂米尼賄賂五長官讓他們同意他繼續戰役,他入侵了梅格洛玻利斯的領土,在那裡他與亞該亞軍隊遭遇。雖然在一開始有些小挫敗,但斯巴達軍齊心擊潰了亞該亞軍隊。士氣低落的亞該亞同盟在這一年沒有再攻擊斯巴達。[5]克里昂米尼由於有了強勢地位,開始有足夠信心密謀反對五長官。招募少數追隨者後,他與一群僱傭軍回到斯巴達殺死所有是的五長官,除了其中一位待在神廟倖免於難。[6]隨著五長官制度的崩潰,克里昂米尼得以啟動自己的社會、經濟和軍事改革,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取消債務,並將斯巴達軍隊轉換成馬其頓作戰方式的軍隊。[7]

在公元前226年,曾被亞該亞占領的曼丁尼亞請求克里昂米尼協助驅逐亞該亞駐軍。在他清除了該城的亞該亞駐軍後,他把軍隊開進亞該亞,試圖強迫亞該亞軍隊與他進行會戰。斯巴達軍在赫卡托拜烏姆戰役(Battle of hecatombaeum)遭遇了亞該亞全軍,並擊潰了亞該亞軍。[8]這次慘敗迫使亞該亞尋求談判,克里昂米尼要求他們向他投降。然而,在達成協議之前,克里昂米尼因病被迫返回斯巴達。[9]

趁著談判陷入僵局,亞拉圖與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開始接觸,希望馬其頓介入。然而,多數聯盟城邦反對與馬其頓談判,因此亞拉圖的計劃被暫時取消。[10]在一場快速遠征中,克里昂米尼設法奪取了克萊奧奈(Archaies Kleones)、阿爾戈斯科林斯埃爾米奧尼(Ermioni)、特羅森(Troezen)和埃皮達魯斯等城邦。這一新的災難迫使亞該亞向安提柯求援,他們把阿卡羅科林斯(Acrocorinth)、俄爾科墨諾斯、赫拉亞(Heraea)等城獻給了後者,以求他幫助對抗克里昂米尼。[11]

序幕

[編輯]

安提柯率20000步兵和1300騎兵南下,但與馬其頓敵對的埃托利亞同盟不願他們通過,封鎖他們往南的通道,安提柯只好經過埃維亞島繞道進軍伯羅奔尼撒。[12]到達科林斯地峽後,馬其頓軍隊發現了一系列防禦工事,這是克里米昂尼為阻止他們跨越地峽修築的。他們發動了數次企圖破壞的防禦工事的進攻,但被擊退,且蒙受了相當大的損失。[13]

阿爾戈斯在馬其頓士兵的幫助下開始反抗斯巴達並驅逐他們的駐軍。這個挫敗使得克里米昂尼被迫放棄他在地峽上的駐點,並撤退到阿卡迪亞。[14]與此同時,安提柯重振了馬其頓腓力二世的希臘聯盟,以「聯盟中的聯盟」為名,希望把最多的希臘城邦納入在這個聯盟中。[15]

安提柯奪取了阿卡迪亞的幾個與克里米昂尼結盟的城邦。之後他返回到亞該亞解散了他的馬其頓軍隊,使他們可以回馬其頓過冬。[16]大約在這個時候,埃及的托勒密停止支持克里米昂尼,使得後者沒錢給他的僱傭軍發餉。為了獲取金錢,克里米昂尼開始允許希洛人奴隸出一筆錢換取自由。[17]

克里米昂尼得知安提柯解散他所有的馬其頓部隊,決定對亞該亞同盟發動突襲。他給人打算襲擊阿爾戈斯領土的印象,但實際轉向攻擊梅格洛玻利斯。斯巴達軍在夜間從薄弱的地方突破梅格洛玻利斯防禦工事,並開始準備佔領整個城市。[18] 梅格洛玻利斯的市民並沒有意識到這點,直到天亮後,由一些公民的組織了殿後行動,允許最儘可能多的梅格洛玻利斯人逃脫。克里米昂尼告知梅格洛玻利斯人只要他們與自己結盟,便可歸還他們的城邦,但這一提議被拒絕。於是克里米昂尼下令劫掠該城,將其夷為平地。[19]

戰役

[編輯]

梅格洛玻利斯被毀對亞該亞同盟的震動很大。克里米昂尼乘勝追擊襲擊了阿爾戈斯的領土,因為他知道安提柯由於缺乏士兵無法抵抗。 克里米昂尼還希望,對阿爾戈斯領土的突襲將使阿爾戈斯人對安提柯失去信心,因為他沒能成功的保衛他們的土地[20],然而安提柯沉住氣,等待他的軍隊回來。現代學者沃爾班克(F. W. Walbank)描述這次襲擊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但除了更清楚的表明克里米昂尼必然要在一次激戰中被打敗,沒有其他效果。」[21]

克里米昂尼占據了有利地勢,把他的軍隊布置在奧林匹斯和埃瓦兩山之間的河流沿岸的一條道路上。他的軍隊中有20000名步兵、其中有斯巴達古典重裝步兵、可能有斯巴達薩里沙長槍方陣(根據普魯塔克,克里米昂尼配備了馬其頓式長槍的2000名拉克戴蒙士兵)、珀里俄基人、僱傭軍和大約650名騎兵。斯巴達方陣,根據個人克里米昂尼命令,構成了戰線的右翼,布置與塞拉夏附近的奧林匹斯山頂,這支部隊由輕步兵僱傭兵支援。盟軍部隊以及珀里俄基方陣由克里米昂尼的兄弟歐克里達斯(Eucleidas)率領。這些部隊構成戰線的左翼,布置於埃瓦山上。中間部隊占據山谷由斯巴達騎兵組成,僱傭軍策應。 克里米昂尼可能希望,用較高的戰術地位彌補數量上的劣勢。可以肯定的是,他下令挖一條戰壕,並在部隊最前線前布置一條柵欄。

安提柯召集他的馬其頓大軍,並與其他盟軍會合,總共率領大約30000人的優勢兵力趕到戰場,其中包括亞該亞同盟聯軍。這是自從公元前3世紀初以來的第一次,馬其頓以真正的國家軍隊而非僱傭軍對陣斯巴達。 安提柯親自率領從馬其頓帶來的10000馬其頓方陣兵、3000輕盾兵(peltasts)和300騎兵,同時還有1000阿格瑞安人、1600伊利里亞人、1000加拉太人、3000名雜牌僱傭軍和300騎兵。同盟派出的盟軍有來自亞該亞的3000名步兵和300騎兵,維奧蒂亞的2000步兵和200騎兵,阿卡納尼亞的1000步兵50騎兵、伊庇魯斯的1000步兵50騎兵。

安提柯讓他的方陣面對斯巴達步兵,排列在山的對面。他的馬其頓騎兵、亞該亞騎兵(由菲洛皮門率領)、亞歷山大指揮下的維奧蒂亞人和僱傭軍,被排列在敵人中央騎兵的對面。馬其頓右翼向埃瓦山頂的斯巴達步兵發動攻擊,但是遭到最初與騎兵排在一起的敵方輕步兵從後面發動的攻擊。安提柯的方陣腹背受敵,直到菲洛皮門不等待命令就率部下衝鋒,替方陣解了圍,迫使敵人的輕型部隊撤退,從而確保馬其頓的勝利。戰鬥結束後,安提柯讚揚了年輕將領菲洛皮門的機動性。據普魯塔克的記載,6000斯巴達士兵中只有200人倖存下來,其他人寧死不降。克里米昂尼逃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後來在那裡死去。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46;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4;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2頁
  2.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46;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4;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2頁.
  3. ^ 3.0 3.1 Polybius.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 2.51; Green 1990,第249頁; Walbank 1984,第464頁;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7頁.
  4.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5;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5頁.
  5.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6; Smith 1873: "Cleomenes I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7; Green 1990,第257頁;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5頁.
  7.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11; Green 1990,第257頁; Smith 1873: "Cleomenes I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14; Green 1990,第258頁;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7頁.
  9.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15; Green 1990,第258頁;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47頁.
  10. ^ Green 1990,第258頁.
  11. ^ Walbank 1984,第465頁; Green 1990,第259頁.
  12.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0; Green 1990,第259頁.
  13.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0.
  14.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53;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1; Walbank 1984,第467頁.
  15. ^ Green 1990,第260頁; Habicht 1997,第178頁.
  16.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54;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3; Hammond & Walbank 2001,第353頁.
  17. ^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3; Green 1990,第260頁.
  18.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55;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3.
  19.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55; 普魯塔克. 克里昂米尼傳, 24; Walbank 1984,第471頁; Hammond 1989,第326頁.
  20. ^ 波利比烏斯. 《歷史》, 2.64; Walbank 1984,第471頁.
  21. ^ Walbank 1984,第471頁.

第一手資料

[編輯]

第二手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