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葡萄牙關係
葡萄牙 |
印度 |
---|
印葡關係或葡印關係指的是印度和葡萄牙之間的的雙邊關係。1947年,印度和葡萄牙建立了雙邊關係,當時印度剛實現了獨立。1950年後,由於葡萄牙拒絕放棄印度西海岸的果亞和達曼-第烏,兩國關係陷入僵局。到1955年,兩國斷絕了外交關係,引發了一場危機,導致印度於1961年吞併了葡屬印度。葡萄牙一直拒絕承認印度對這些被吞併領土的主權,直到1974年,在康乃馨革命之後,里斯本的新政府承認了印度的主權,並恢復了外交關係。
背景
[編輯]在印度獨立之前,葡萄牙與英屬印度帝國的關係是在1373年英葡條約的框架下與英國建立的。[1]這項由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和葡萄牙國王斐迪南一世以及埃莉諾王后簽署的條約,在兩個航海國家之間建立了「永久的友誼、聯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效條約。[2]因此,英國和葡萄牙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地建立了友好的關係,特別是在貿易和運輸方面。
開始關係:1947年至1950年
[編輯]1947年,葡萄牙和印度自治領之間的關係非常友好,特別是考慮到葡萄牙願意終止與教廷簽訂的舊《帕德羅多條約》,該條約傳統上賦予果亞大主教對印度其他地區的「家長制」權力。[3]1948年8月12日,印度和葡萄牙互設使領館。[4]
果亞爭端:1950年至1961年
[編輯]1950年1月印度共和國成立時,葡萄牙在印度次大陸上占有少數領土,即果亞、達曼-第烏和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等地區,統稱為葡屬印度。果亞、達曼-第烏的面積約為4,000平方公里(1,540平方英里),人口為637 591人。[5]海外的果亞人估計有17.5萬人(在印度其他地方大約有10萬人)。[3]其宗教分布為61%的印度教徒,36.7%的基督徒(主要是天主教徒),2.2%的穆斯林。[3]經濟主要以農業為基礎,儘管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出現了採礦業的繁榮——主要是鐵礦石和一些錳。[3]葡萄牙堅決拒絕割讓這些領土,導致與印度的關係惡化。1961年12月開始武裝衝突。
關於果亞邦的談判開始
[編輯]1950年2月27日,印度的政府要求葡萄牙政府就這些殖民地的未來展開談判。此前,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發表聲明稱,「果亞是印度聯邦的一部分,它應該回歸。」1950年7月15日,葡萄牙政府作出回應,宣布提出的問題「不能討論,更不用說接受提出的解決辦法」。[4]
葡萄牙聲稱其在印度的領土不是殖民地,而是葡萄牙宗主國的一部分,因此其轉讓是不容談判的;印度對這片領土沒有權利,因為果亞被葡萄牙統治時,印度共和國還不存在。1951年,葡萄牙憲法進行了修訂,明確規定在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為「海外省」,葡萄牙有權掌管其外交和防務,[6]但自1518年以來,果亞一直被視為海外殖民地。[7]
1953年1月,印度政府向葡萄牙政府發送了一份備忘錄,指出「這是由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政治障礙,現在不存在正當性,已不能再阻止民族團結的浪潮。」此外,印度政府向葡萄牙政府保證,它將「維護這些領土上居民的文化和其他權利,包括語言、法律和習俗,除非得到他們的同意,否則不會對這些事情作出任何改變」。當葡萄牙政府拒絕作出反應時,印度政府於1953年6月11日從里斯本撤出了其外交使團。[8]
在1954年,葡萄牙人呼籲英國對印度施加壓力。英國外交大臣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明確表示,北約聯盟不涉及葡萄牙在海外的糾葛,他們不應期望得到更多的調停作用。[9] 他還警告說,如果葡萄牙援引舊的英葡同盟,英國的反應將會受到限制,因為英國無意與大英國協成員國發生敵對行動。[10]
印度試圖利用其在不結盟運動中的地位來獲得對其要求的支持,而作為北約創始成員國的葡萄牙則尋求西方國家以及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和中國的支持。[11]
兩國失和
[編輯]到1954年,印度共和國對從果亞到印度的旅行實行簽證限制,使果亞和其他葡屬印度飛地之間的旅行陷於癱瘓。[4]與此同時,1954年,印度碼頭工人工會發起了一場抵制向葡屬印度發貨的運動。[12]
1954年7月22日至8月2日期間,一支武裝活動分子,有些人說他們是在弗朗西斯·馬斯卡倫先生[13]領導下的果亞斯聯合陣線的成員,並得到印度民族主義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14]的協助,另一些人說他們是得到正規軍和後備警察部隊[4]支持的印度國民,襲擊並迫使駐紮在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的葡萄牙軍隊投降。為了準備這次行動,印度於1954年6月28日封鎖了邊界,並阻止葡萄牙從沿海的達曼向內陸飛地派遣武裝部隊。[15]
1954年11月30日,葡國總理安東尼奧·薩拉查向葡萄牙議會發表講話,闡述葡萄牙對果亞的立場。薩拉查總理駁斥印度對這些領土的主權要求是「幻想」,並讚揚果亞斯在面對「印度的挑釁」時堅定的愛國主義。[16]
真理永恆運動和談判破裂
[編輯]1954年8月15日,49名[17]非暴力的真理永恆活動人士試圖進入果亞並在泰拉科爾堡升起印度國旗,遭到葡萄牙人的抵抗,活動人士傷亡慘重。[4]
1955年8月15日,3000 - 5 000名手無寸鐵的印度活動人士[18]企圖在6個地點進入果亞,被葡萄牙警察粗暴地擊退,造成21人[19]至30人[20]死亡。在班達的一次事件中,葡萄牙和果亞警察在來自莫三比克的葡萄牙和非洲士兵的協助下,攜帶步槍和斯滕式步槍,向30名手無寸鐵的活動分子開槍,打傷一名婦女和兩名男子,當時有國際記者在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攝影師亞瑟·邦納和合眾國際社國際記者約翰·赫拉瓦切克介入並救出受傷的活動人士後,槍擊停止了。[21]
槍擊事件的消息在印度引起了反對葡萄牙人的輿論。[13]共產黨領導的抗議活動在幾個地點引發騷亂,並在幾個工廠煽動罷工,要求武裝回應。[21]蘇聯形容葡萄牙的反應是「極端野蠻和不文明」,但又補充說,「我們不會被迫採取我們認為是錯誤的行動,葡萄牙人是在故意挑釁我們。」[13][21]
印度媒體對尼赫魯在果亞邦的立場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印度時報》抨擊他「優柔寡斷、自相矛盾、姑息養奸」,而《孟買自由新聞報》則指責他「拐彎抹角地鼓勵真理永恆運動,含糊不清地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稱真理永恆將解決果亞的自由問題」。[21]
在1955年8月15日的事件之後,印度政府對以真理永恆的身份前往果亞邦的人加以限制。[13]1955年9月1日,印度關閉了在果亞的領事館。[22]
1955年8月,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表示,不會「通過和平手段」向印度移交主權。[21]1955年9月17日,尼赫魯表示,依靠和平方式將果亞邦帶入印度「不僅是一項合理的政策,而且是唯一可行的政策」。[23]
1956年,葡萄牙駐法國大使馬塞洛·馬蒂亞斯和總理薩拉查主張在果亞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果亞的未來。但是,國防和外交部長拒絕了這項建議。總統候選人德爾加多將軍在1957年再次提出舉行全民公決的要求。[4]
1957年,印度陸軍在達曼和迪烏機場附近部署了防空飛彈,並威脅要擊落任何誤入印度領空的飛機,同時在這些地點新建的機場起飛或降落。[24]1958年4月3日,印度政府部分取消了1955年對印度國民和居民的限制,允許他們前往果亞、達曼和迪烏,自從印度駐該城市的領事館在封鎖邊界開始時被取消以來,他們就被剝奪了這些權利。[25]
聯合國介入果亞地區危機
[編輯]1960年4月12日,國際法院通過《印度領土通行權案》(Right of Passage over Indian Territory)的判決,保障葡方非軍事人員在印方領土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上的通行權[26]。196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514號決議,敦促所有國家採取措施,根據《聯合國憲章》第73條,要求其殖民地和非自治領土走上自決之路。[27]葡萄牙聲稱這一決議不適用於他們,因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是海外省份,在憲法上是國家不可分割的,因此豁免。1960年12月1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541號決議,規定了12個條件,由聯合國大會確定非自治領土的定義。[28]緊隨其後的是第1542號決議,該決議宣布葡萄牙海外的9個省符合上述條件,並將根據第1514號決議被視為「非自治領土」,儘管葡萄牙憲法並不承認這些地區為殖民地。
印度支持果亞邦的黨派運動
[編輯]除了非暴力抗議之外,自由果亞黨和果亞聯合陣線等武裝組織還發動了旨在削弱葡萄牙在果亞統治的暴力襲擊。印度政府支持建立一些武裝團體,給予他們充分的財政、後勤和軍備支持。這些武裝集團在印度領土內的基地和印度警察部隊的掩護下行動。印度政府通過這些武裝團體試圖摧毀葡萄牙殖民地的經濟目標、電報和電話線、公路、水路和鐵路運輸,以阻礙經濟活動,並為普遍起義創造條件。[25]
葡萄牙陸軍軍官、當時的上尉卡洛斯·阿扎雷多在葡萄牙報紙《O Expresso》上發表文章說:「與我們所說的相反,我們軍隊遇到的最先進的游擊戰發生在果亞。我知道我在說什麼,因為我也在安哥拉和幾內亞打過仗。僅在1961年12月,就有大約80名警察死亡。游擊隊中的許多人並不是普通的果亞平民,許多人曾在蒙哥馬利將軍領導下的英國軍隊中與德國人作戰。」[29]
國際和解的努力
[編輯]葡萄牙總理薩拉查對印度暗示要採取武裝行動感到震驚,先是請求英國進行調停,然後通過巴西進行抗議,最後請求聯合國安理會進行干預。[30]同時,12月6日,墨西哥向印度政府提出在拉丁美洲施加影響,向葡萄牙施加壓力,以緩解緊張局勢。[31]
與此同時,印度國防部長、印度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克里希納·梅農表示,印度沒有在果亞邦「放棄使用武力」,並將果亞邦與安哥拉相提並論,譴責葡萄牙在這兩個地區的殖民政策。[30]當時,印度軍隊的一部分在剛果參加聯合國的行動,並參與了戰鬥。[30]
美國為防止武裝衝突而採取的外交舉措是必須平衡其與印度的關係以及與葡萄牙的北約聯盟,並消除這樣一種想法,即此類舉措是在葡萄牙政府的壓力下做出的,同時避免北約介入。美國政府沒有建議果亞邦人民自決,也沒有準備將這一政策應用到世界範圍內的所有其他葡萄牙殖民地上,因為這將損害美葡關係。[32]
美國駐印度大使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多次要求印度政府通過調停和協商一致和平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武裝衝突。[33][34]尼赫魯推遲了對果亞邦的入侵,並表示願意進行談判,條件是葡萄牙首先宣布打算撤出果亞邦。葡萄牙人拒絕了這一條件,認為這違反了談判的精神。
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在給尼赫魯的一封信中說,如果印度對果亞使用武力,再加上它在剛果的軍事存在,會讓原本甘地式的國家顯得好戰。
12月8日,印度駐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代表C. S. Jha表達了印度對國際壓力的漠視,他說:「(對果亞的入侵)是一個消除印度殖民主義最後殘餘的問題。這是我們的信仰問題。不管別人怎麼想,不管有沒有憲章,不管有沒有議會,這是我們的基本信念,要不惜一切代價。」[35]
12月14日,聯合國代理秘書長吳丹給尼赫魯和薩拉查寫了同樣的信。他敦促他們「確保局勢不會惡化到對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的程度」,並開始談判以解決問題。[36]
最終,在12月10日,也就是入侵前九天,尼赫魯宣布,「果亞繼續存在在葡萄牙統治下是不可能的」。[30]美國的回應是警告印度,如果印度在果亞邦的武裝行動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美國代表團就不會支持。[37]
襲擊薩巴爾馬蒂號
[編輯]1961年11月24日,在葡萄牙控制的安吉迪烏島島和印度港口戈奇之間通過的薩巴爾馬蒂號客船遭到葡萄牙地面部隊的射擊,造成該船總工程師受傷和一名乘客死亡。葡萄牙人擔心這艘船載有一支意圖突襲該島的軍事登陸隊,因此採取了這一行動。葡萄牙對這一事件的調查顯示,這艘船在7天前也遭到了射擊,當時它意外地誤入果亞水域。[38]這些事件在印度引發了對軍事行動的廣泛支持。
吞併果亞
[編輯]外交努力失敗後,印度於1961年12月18日在炮兵、空軍和海軍部隊的支持下武裝入侵果亞、達曼和迪烏。這次武裝行動代號為「維賈伊行動」,包括空中、海上和地面打擊,持續時間超過36小時。印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迫使葡萄牙投降。
後續
[編輯]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實現民主化。兩國於1974年12月31日在新德里簽署了一項條約,重新建立了外交關係。葡萄牙大使館於1975年6月重新開放,印度大使館於1975年7月重新開放。[39][40]
直到1987年,葡萄牙社會民主黨獲得絕對多數的席位,葡萄牙政府仍然脆弱和不穩定。不過這給兩國關係這帶來了一個穩定[40]的時代,雖然印度和葡萄牙之間的雙邊互動處於低谷。[39]
1977年兩國簽署了一項關於貿易、經濟、工業和技術合作的雙邊協定,根據該協定設立的一個聯合委員會於1981年11月舉行了第一次會議。[40]
增加外交聯繫
[編輯]兩國關係改善的跡象包括馬里奧·蘇亞雷斯的兩次訪問:一次作為總理出席1984年英迪拉·甘地的葬禮,另一次作為總統和首席嘉賓出席1992年在新德里舉行的共和國日活動。在印度方面,除了2000年6月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參加第一次印葡峰會外,1990年拉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總統和1998年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總統還對葡萄牙進行了國事訪問。葡萄牙方面,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爾瓦總統在2007年1月對印度進行了國事訪問,2007年12月總理若瑟·蘇格拉底也進行了國事訪問。[39]2017年1月,安東尼奧·科斯塔總理再次訪問。
1999年12月15日至22日,葡萄牙共和國國民議會議長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桑托斯博士率領9名葡萄牙部長訪問印度,開始了議會交流。2003年1月21日至25日,葡萄牙議會議長若昂·博斯科·莫塔·阿馬拉爾博士率領4人代表團出席了印度議會的金禧慶典。印度於2003年5月25日至28日派出由下議院議長馬諾哈爾·喬希率領的12人議會代表團訪問葡萄牙,並於2007年11月6日至7日派出由議會事務、信息和廣播部長普里亞·蘭揚·達斯蒙什率領的16人議會親善代表團訪問葡萄牙。[39]
葡萄牙總統馬塞洛·雷貝洛·德索薩將於2020年或2021年對印度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葡萄牙總統上一次訪問印度是在2007年。
條約和協議
[編輯]1997年,印度和葡萄牙將1977年的協議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提供經濟和工業合作(2000年4月在里斯本簽署),另一部分提供科學和技術合作(1998年12月簽署)。另一項有關避免雙重課稅的協議已於一九九八年九月簽署。這兩項協定自完成批准程序後生效。[40]
1992年1月,印度工商聯合會和葡萄牙對外貿易和投資研究所簽署了一項合作協定。根據本協定設立的聯合商業理事會於1993年、1995年和1997年舉行會議。印度工業聯合會和葡萄牙工業協會於1995年7月簽署了一項合作協定。2000年6月,雙方簽署了《雙邊投資促進和保護協定》和設立信息技術聯合工作組的協定。[40]
雙方於2007年1月簽署了以下協議:[40]
- 文化交流計劃(2007-2010)
- 教育、語言、科學、科技及高等教育交流計劃(2007-2010)
- 教育、科學、文化、體育、青年和大眾傳媒領域的總體協議(2007-2010年)
- 引渡條約
經貿關係
[編輯]印葡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的6900萬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28952萬美元。印度的出口占總額的70%以上。[40]
印度的出口主要包括海產品、棉花和合成紡織品、皮革、鞋類、獸皮、人造纖維、咖啡、茶和香料。二十一世紀的出口產品多元化,包括地毯、珠寶首飾、絲綢及絲綢製品、菸草、電機及零件、鋼鐵產品、染色及鞣製產品及有機化學品等。汽車零部件、電腦軟體、自行車、摩托車等兩輪車,以及大米也已出口。葡萄牙對印度的出口主要是機械和重型設備(2006年為44%),[41]其餘主要是軟木和軟木製品、紙漿和紙製品、有機化學品和塑料。[40]
大西洋銀行歸還黃金飾品
[編輯]1990年文卡塔拉曼總統訪問後,雙方就1961年大西洋銀行從果亞掠奪的金飾的問題達成了協議。1991年7月,印度外交部長愛德華多·法里羅訪問期間,果亞人民在葡萄牙統治下在大西洋銀行存放的黃金裝飾品被還給印度政府。[42]
參考文獻
[編輯]- ^ João Ferreira Duarte, "The Politics of Non-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in Anglo-Portuguese Relations",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Closing The Ring", Churchill, Sir Winston Spencer, 1951
- ^ 3.0 3.1 3.2 3.3 H. Kay (1970) Salazar and Modern Portugal, New York: Hawthorn
- ^ 4.0 4.1 4.2 4.3 4.4 4.5 SuperGoa: Imagens, Factos, Notícias, Informações e História sobra Goa India. [2010-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4).
- ^ Numbers from 1955, thus excludes Dadra and Nagar-Haveli. The bulk (547,448) was in Goa (composed of the districts of Old and New Goa, Bardez, Mormugão and Salsete, and the offshore island of Anjediva), remainder in Damman (69,005) and Diu (21,138). See Kay (1970) Salazar and Modern Portugal, New York: Hawthorn, p. 295)
- ^ José Krus Abecasis, OS TRANSPORTES AÉREOS DA ÍNDIA PORTUGUESA (TAIP) E A FORÇA AÉREA, Theme Lecture at Sociedade de Geografia de Lisboa, 23 March 2002 Archived copy.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6).
- ^ Goa was first recognised as equal to the metropolis in the Royal Charter of 1518, and affirmed in subsequent legislation. The term 'province' was first used in 1576, and the term 'overseas provinces' used in virtually all legislation and constitutions thereafter, e.g. Art.1-3 & Art. 162-64 of 1822 Constitution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26 constitution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t. I & Title X of the constitution of 1838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tle V of the Republican constitution of 1911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the 1932 Constitution of the Estado Novo.
- ^ Archived copy. [2012-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Lambert Mascarenhas, "Goa's Freedom Movement," excerpted from Henry Scholberg, Archana Ashok Kakodkar and Carmo Azevedo, Bibliography of Goa and the Portuguese in India New Delhi, Promilla (1982)
- ^ Kay 1970,第317頁
- ^ Kay (1970), p.323
- ^ Comrades at od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1947-1964 By Andrew Jon Rotter Pg 185 [2]
- ^ Sankar Ghose (1993)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Mumbai: Allied. p.283
- ^ 13.0 13.1 13.2 13.3 Goa's Freedom Movement.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 ^ Purushottam Shripad Lele, Dadra and Nagar Haveli: past and present, Published by Usha P. Lele, 1987
- ^ P.W. Prabhakar (2003) Wars, proxy-wars and terrorism: post independent India New Delhi: Mittal, p.39
- ^ Subsequently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as 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 (1956) Goa and the Indian Union: the Portuguese view, Agência Geral do Ultramar.
- ^ "Goan Liberation March Dwindles To Gesture Chiefly by Teen-Agers; Nehru Calls for Restoration of the Portuguese Enclave, but Eases Tensions; Goan 'Liberation' Cut to a Gesture", New York Times, 16 August 1954 Sec. 1; "A Trickle into Goa", The Times (London), 16 August 1954
- ^ Sankar Ghose (1993) Jawaharlal Nehru: A biography. Mumbai: Allied. p.282
- ^ "Indian Volunteers Invade Goa; 21 Die; Unarmed Indians March into Goa", New York Times, 15 August 1955
- ^ Christophe Jaffrelot, The Hindu Nationalist Movement in Ind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 ^ 21.0 21.1 21.2 21.3 21.4 India: Force & Soul Force. Time. 1955-08-29 [2018-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7).
- ^ Francisco Monteiro - India supported banditry in Goa.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 After Nehru, Who? by Welles Hangen,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63, p. 92
- ^ Dabolim and TAIP. Colaco.net. [200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 ^ 25.0 25.1 Francisco Monteiro, Chronology of Terrorist Activity Unleashed by the Indian Union Against the Territories of Goa, Damao and Di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繁體中文)丘宏達. 現代國際法. 台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4: 509. ISBN 978-957-14-5719-2.
- ^ Resolution 1514 (XV)
- ^ UNGA Resolution 154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solution 1541 incorporated the principles recommended by the Committee of Six established by UNGA Resolution 1467 (XI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12 December 1959 to enumerate "the principles which guide members in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an obligation exists to transmit the information called for in article 73(e)". In its initial application the United Nations in December 1955, Portugal replied it possessed no non-self-governing territories falling under Article 73(e). See F. Nogueira, (1963) The United Nations and Portugal, London: Sidgwick & Jackson, p. 139ff.
- ^ Azaredo, Carlos. Passage to India – 18th December 1961. goancauses.com. 由Gabriel Figueiredo翻譯. 2001-12-08 [2010-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4).
- ^ 30.0 30.1 30.2 30.3 Comrades at Od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Page 185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Central Files, 753D.00/12 - 561.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66,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NEA/SOA Files: Lot 64 D 240, Goa - Internal Memoranda.[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65, Item 10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Central Files, 753D.00/12 - 1161 [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68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Central Files, 753D.00/12 - 1261 [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69
- ^ U.N.S.C.O.R., 16th Session, 987th mtg. at 9, ¶40, U.N. Doc. S/PV. 987 (1961) quoted by Nathaniel Berman, "Legitimacy Through Defiance", page 10 [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Public Papers of the Secretaries-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Vol. VI: U Thant, 1961 - 1964, p. 74 [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75
-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Central Files, 753D.00/12 - 1461 [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cument 72
- ^ Remembering the Fall of Portuguese India in 1961
- ^ 39.0 39.1 39.2 39.3 India-Portugal Relations, Indian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Sep 2010 [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What Is India News Service, Saturday, 5 May 2007. [2020-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7).
- ^ Portuguese Embassy to India Website. [2020-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 ^ Indian Embassy to Portugal Website. [2010-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