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伯里克里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伯里克里斯
伯里克里斯
出生約前495年
雅典
逝世前429年
雅典
效命雅典
軍階將軍
參與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里克里斯古希臘語Περικλῆς羅馬化:Periklễs;英語:Pericles,或譯伯利克里[1];約公元前495年—前429年)是伯里克里斯時代波希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家、演說家、將軍。他在希波戰爭後的廢墟中重建雅典,扶植文化藝術,現存的很多古希臘建築都是在他的時代所建。他還幫助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第一階段擊敗了斯巴達人。尤為重要的是,他培育當時被看作非常激進的民主力量。他的時代也被稱為伯里克里斯時代,是雅典最輝煌的時代,產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批知名思想家。

伯里克里斯在他的早年就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一開始抑制自己的抱負,因為他擔心他的社會地位會讓他被看作專制者或對希臘有危險的人。他通過增進中低收入公民的利益以避免他們的懷疑,進而消除他的擔心。

普魯塔克所述,伯里克里斯師從智者達蒙英語Damon of Athens(教授他政治學),埃利亞的芝諾(教授他辯論術)和阿那克薩哥拉(教授他品德)。由於阿那克薩哥拉的教育,伯里克里斯很在意講話的內容和方式。

伯里克里斯被認為是推動雅典民主政策改革,使它變得更為民主的人物。

伯里克里斯還在台上時就已開始失寵於雅典人。當前430年斯巴達人進攻雅典時,他讓雅典人做好圍城的準備。不幸的是,圍城時瘟疫在雅典人和他們盟友中傳播卻沒有波及他們的敵人。伯里克里斯及他的很多親人在這場瘟疫中喪生。當伯里克里斯的前妻所生兩個兒子都死去,雅典人更改法律,使得伯里克里斯與米利都籍的情人,女哲學家阿斯帕西亞,所生的非雅典人兒子小伯里克里斯,成為雅典公民,以繼承他的財產。

經歷

[編輯]

伯里克里斯是雅典官員科桑西普斯的兒子。科桑西普斯之妻是阿爾克馬埃翁家族克里斯提尼的侄女。因此伯里克里斯出身顯貴。但他早年未在政壇中有所表現。在之後的一些年中,他盡力使自己變得更加親民,並嘗試為雅典下層人民發聲並成為代表他們的人。據傳他從來不出席任何宴會。[2][3]儘管他口才不錯,但需要演講時還是請人代稿。

前461年,他開始著手恢復地米斯托克利的主張,建造一堵由雅典近郊海灣延伸至雅典城的「長牆」。前456年,該工事竣工,由此雅典得以在被陸地圍困時通過該牆從海路運送物資。

前448年,伯里克里斯邀請全希臘城邦參加他在雅典計劃召開的大會,但由於斯巴達的反對,最終沒有任何城邦回應這一邀請,結果便不了了之。[4]隨後,伯里克里斯發動了一系列修葺雅典的工程,包括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在內的建築物在這一時期竣工。前446年,維奧蒂亞地區發生了針對雅典統治的叛亂,雅典人無法鎮壓此次叛亂且喪失了許多部隊。禍不單行,由此叛亂又引發了埃維亞島人民的起事,伯里克里斯親自率軍平定,方至島上又傳來墨伽拉投向斯巴達陣營的消息。斯巴達王普雷斯托納克斯英語Pleistoanax引兵直逼雅典城下,向雅典炫耀了他的武力,隨後又撤回了。[5]有一種說法是伯里克里斯賄賂了普雷斯托納克斯英語Pleistoanax

平定了埃維亞島的戰事後,伯里克里斯與斯巴達締結了三十年的合約(儘管最終沒有執行到三十年)。合約中,伯里克里斯承認了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霸權,撤回了對反斯巴達勢力的支持。作為交換,斯巴達承認了雅典在海上的霸權。

前440年,愛奧尼亞地區的薩摩斯島米利都互相侵略,兩者訴諸雅典請求裁決。雅典命令薩摩斯停止進攻,卻遭到拒絕。[6]伯里克里斯便率軍流放了薩摩斯的寡頭。這位寡頭被流放後,向波斯帝國請求支援,於是波斯派出軍隊,將薩摩斯的親雅典政客清除了。結果薩摩斯與另一城邦拜占庭同時宣布脫離雅典統治。雅典意識到如果允許這兩個城邦繼續叛亂,將導致他們喪失對愛奧尼亞的管轄並讓自己的東部邊界暴露在波斯的勢力下。於是,包括伯里克里斯在內的雅典十將軍同時出動,在愛琴海域巡航,向各個城邦昭示雅典的威勢。薩摩斯在經歷了一番圍困之後最終投降了。拜占庭也隨著薩摩斯的陷落而不得不放棄抵抗。雅典人下令由薩摩斯支付他們平定叛亂的所有開銷。

前430年,當斯巴達人進攻雅典時,伯利克里讓雅典人撤回到雅典城,打算利用長牆運輸物資,堅守城池,與斯巴達相持。城內爆發了瘟疫,伯里克里斯也感染瘟疫而死。他的很多親人都在這場瘟疫中喪生。當伯里克里斯的前妻所生兩個兒子帕拉盧斯(Paralus)和克桑西普斯(Xanthippus)皆死去後,雅典人更改西元前451年由伯里克里斯所提出法律(雅典公民父母須皆為雅典公民),讓伯里克里斯與米利都籍的情人,女哲學家阿斯帕西亞,所生的兒子小伯里克里斯,成為雅典公民,以繼承他的財產。

名言

[編輯]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書《世界歷史》(ISBN 978-7-107-15492-8)譯成伯利克里
  2. ^ Plutarch, Pericles, VII
  3. ^ Plutarch, Pericles, IX
  4. ^ Plutarch, Pericles, XVII
  5. ^ Thucydides, 2.21 and Aristophanes, The Acharnians, 83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Plutarch, Pericles, X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