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萬年橋 (分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淹沒前的萬年橋

萬年橋又名萬歲橋,俗稱東門橋,位於中國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仙女湖湖區鈐陽湖南部,原分宜縣城東門外袁河之上,1958年因興建江口水庫(庫區即今仙女湖)與縣城一同被淹沒,現狀僅在庫區水位較低時局部露出水面。該橋為新余市現存最長的古橋[1],也是江西省現存最早的聯拱石拱橋[2]

歷史

[編輯]
同治十年(1871)《分宜縣誌》縣境圖,重點描繪了縣城一帶的地形關係。
同治十年(1871)《分宜縣誌》鈐山圖(即鈐岡山),近處為分宜城牆,左側即萬年橋。

分宜縣城始建於北宋,原在鈐陽鎮秀江(今袁河)北岸,隔江南面鈐岡山,秀江在縣城上下游分別有昌山峽和鍾山峽兩處峽谷,受山峽所阻,春夏之間江水容易暴漲。舊在城南設有清源古渡,地方上亦曾架設浮橋,然而每用三四年即壞。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分宜人、權臣嚴嵩應當地百姓懇請組織興建石橋。嚴嵩曾往來蘇州,欣賞當地的橋梁樣式,遂從蘇州聘請工匠和採辦石料,大部分石料以大船經長江、鄱陽湖、贛江運至樟樹鎮(今樟樹市),再換小船經秀江至分宜,不足之處則采自當地楊江(今洋江鎮)一帶。工程起自當年秋,至三十七年(1558)夏竣工,共耗費白銀兩萬餘兩,嚴嵩以不忘聖恩、仰祝萬壽而取名萬年橋,並自為記立碑於橋北(即嘉靖三十八年(1559)《分宜縣萬年橋記》,現立於嚴嵩故里介橋村竹坡公祠(毓慶堂))[3],又在橋南建延福道院,內祀真武大帝以鎮橋[4]。橋成後成為分宜縣與南方安福縣等地往來的交通要道。

清乾隆七年(1742)橋東石欄傾墮,介橋嚴氏合族修繕[4]。民國十年(1921)分宜縣集資重修第三橋拱,三十五年(1946)又由分宜縣參議會撥款修繕第四橋墩[1]。至20世紀50年代萬年橋仍保存極好,橋面可通行汽車[5]。1958年,為興建江口水庫,分宜縣城遷往舊城以北、袁嶺北面的譚家邊村(今分宜鎮),萬年橋與舊縣城一同被淹沒。20世紀70年代因通航需求又炸毀中拱,成為斷橋,現已破損嚴重,僅在每年春夏之交庫區為預防汛期開閘放水,或在秋冬枯水季節時露出水面[6]

除萬年橋外,嚴嵩亦曾捐資重修原袁州府城(今宜春市城區)北門袁山門外的秀江橋(一名廣澤橋,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重修),以及府城東的廣潤橋(上浦、下浦各一),但上述橋梁均早年已圮[7],分宜縣境內的種德橋、蕭家橋和永濟橋亦與嚴嵩有關[8]

建築

[編輯]

按嚴嵩《分宜縣萬年橋記》,萬年橋為全長一千兩百尺(約384米)(1961年調查資料稱橋長174米[5],現狀兩個數據均有資料採用,待相關考古工作明確),寬二十四尺(約7.68米),設十墩十一孔的大型聯拱石拱橋[3]。橋基為天然岩石,橋墩由青石砌築,並以石灰拌糯米汁膠合,迎水面設有分水尖,每墩上方皆嵌有吸水獸。拱券為半圓拱,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而成,各橋墩與橋孔的尺寸略有差別。橋面鋪大青石板,兩側設欄杆,欄板雕有龍、虎、獅、象、白鶴、鳳凰、海棠、牡丹等,望柱柱頭雕成石獅、涼傘、寶珠和葫蘆等形狀[5][1]

文化

[編輯]
正德元年(1506)《姑蘇志》蘇州府城圖。

在今蘇州市姑蘇區胥門外護城河上(原屬吳縣)亦有一座萬年橋,按方志及奏摺所載最早為清乾隆五年(1740)由江蘇巡撫張渠[9]徐士林、蘇州知府汪德馨等倡建的三孔石砌墩台木橋[10],現為近年重建,原橋僅保留了兩側部分石砌墩台。然而當地亦相傳此處明代即有一橋,當地官員為諂媚嚴嵩,將原橋拆走運往分宜重建,此後原址因風水等原因長期未再建橋。例如清初潘耒《萬年橋》詩「舊傳吳胥門,有橋甚雄壯。不知何當事,諂媚分宜相。拆毀遠送之,未悉其真妄」[11],又如顧震濤《吳門表隱》載「胥門向有吊橋,紫石甚古,明嘉靖時,嚴嵩愛而拆去,今在袁州城外,亦名萬年橋」[12]。但明正德元年(1506)所刊《姑蘇志》卷首所附蘇州府城圖中胥門外仍無萬年橋(圖)。近年也有觀點認為真相已不可考,但從兩座橋的規模比較,並非完全的拆遷重建,即便有也只可能是拆料而建[1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聶朋. 《长虹饮涧 初月出云──赣西名胜万年桥杂记》. 古建園林技術. 1999-04: 57–58. 
  2. ^ 《分宜明代万年桥展露真颜》. 分宜縣人民政府. 2017-03-15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3. ^ 3.0 3.1 嚴嵩《分宜縣萬年橋記》(載於《同治分宜縣誌·卷一·地理·橋梁》):分宜邑治前瞰秀江,源發於楚萍,至此停滀,而邑之東西限於兩山,束以巨峽,每春夏之間,水瀑溢洶湧,往來者以涉為病。迤東數十步有清源古渡,路當要衝,有司濟以二艇,間歛富民、斥官帑比舟加板,聯為浮橋,以通濟之。然水稍泛,激橋復斷,病涉猶故。而一造費數百金,三四年輒壞,居民行旅聁江漲而迴轍,迫則縱舟,橫奔而渡,頻罹覆溺。傾歲子侍郎世蕃以事歸,嘗兩捐金造舟與橋,民頗稱惠。然邑父老謂必造石橋庶可永久,而費則鉅萬,合詞詣蕃以告復致書京師,以告於予曰,公為宰執,當為斯邑建千古長計。予私自念屢歲荷蒙皇上賜金,雖嘗捐造宜春二橋,而此舉猶不可已,父老言良是。迺興石橋之役,始度地相址,議者爭論,東西弗決,有指今處者,曰盍在斯,迺櫃水畚土,探其底,則下有巨石橫亙,其平如砥,遂加石立墩,稍移之東西,則深溪浮沙,邈無涯涘,信異哉,若天設地藏焉。先是,予往來吳中,閱橋而美,於是征匠買石於吳州,運山伐石,載以巨艦,㴑江入湖,至於樟鎮,灘水淺涸,易數百小舟乃獲抵於分宜,而石猶不敷,將往吳復買之,一日鄉氓來告,邑西楊江之岨有石,盍采諸往穴數處,果獲石堅大豐盈,用遂以足。既謀合材,集制定工,興釃水為道,凡十一空,其長一千二百尺有奇,廣二十四尺,翼以兩欄,如其長之數,計令白金為兩萬餘。……經始於嘉靖丙辰秋九月,訖工於戊午夏六月。……父老以書來謝,曰:是為萬人之緣,萬年之利也。吾儕敢不德公之賜。予曰:非也,吾非歷仕之久,叨錫之隆,其曷能焉,此吾君之賜也。自古人臣受君之賜,則作為銘識,以示弗忘。江漢之詩曰:作召公考,天子萬壽,盍名斯橋曰「萬年橋」,以無忘聖天子之恩,以仰祝萬壽,與天地相為無窮焉,此吾之志也,遂勒石以記。
  4. ^ 4.0 4.1 清·李寅清、夏琮鼎修,嚴升偉等纂,《同治分宜縣誌·卷一·地理·橋梁》:萬年橋在清源古渡之東,明嘉靖三十五年邑紳少師嚴嵩出賜金萬餘兩,採石吳州與楊江創建,釃水十一道,長一百二十丈,廣二丈四尺,翼以兩欄,如其長之數,自為記。建延福道院於橋南,祀真武,以鎮橋,別有記。……乾隆七年橋東首石欄傾陊,介橋嚴氏合族修繕。
  5. ^ 5.0 5.1 5.2 陳柏泉. 《记江西分宜万年桥》. 文物. 1961-02: 22. 
  6. ^ 《水落城出 新余仙女湖开闸退水 宋代分宜古城现身引游客无数》. 江南都市報. 2018-04-13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7. ^ 清·路青雲修,李佩琳、陳瑜纂,《同治宜春縣誌·卷一·地理·津梁》:秀江橋在袁山門外,元至正間建。……嘉靖甲辰復燬,分宜太常少卿嚴世蕃請於父少師嵩出賜金,改甃以石,少師以橋名請於上,賜名廣澤。……萬曆己酉四瓮盡頹。廣潤橋在城東十五里上浦,宋淳熙三年立。……一在下浦,舊編木為之,遇漲復壞,分宜少師嚴嵩捐賜金伐石,改甃二橋,並以橋名上請,賜名廣潤。萬曆七年上浦橋圮,……至國朝盡圮。
  8. ^ 《同治分宜縣誌·卷一·地理·橋梁》:蕭家橋在邑南十五裏白芒,一品夫人嚴歐陽氏建。永濟橋在邑南二十五里馬墩陂,明一品夫人嚴歐陽氏建。種德橋在邑北化全鄉介溪之東,舊無橋,贈少傅嚴淮建,名下介橋,子大學士嵩易今名。
  9. ^ 《乾隆年间修建万年桥轶事》. 蘇州新聞網. 2017-08-18 [2020-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10. ^ 清·雅爾哈善、傅樁修,習離、王峻纂,《乾隆蘇州府志·卷二十·津梁》:萬年橋在胥門外三渡,本朝乾隆五年建,石堍架木三谼,跨胥江上,巡撫都御史徐士林、知府汪德馨各有記。……(徐士林記略)……城之方隅,六橋其五,獨缺於胥門,考於志詢於眾,橋之有無、興廢多傳疑,或曰前朝有巨板橋,毀且久,民畏役重弗克舉,或曰操渡者陰持之故,謬為形家者言謂不利於士大夫,以相煽動,一不察而群信之,以沿以襲,以至於今。究其說則以岝㟧山勢猙獰,多煞氣,幸水為之,畫橋則煞直引入城,為諸不詳,噫亦惑矣。
  11. ^ 清·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二·潘耒》:舊傳吳胥門,有橋甚雄壯。不知何當事,諂媚分宜相。拆毀遠送之,未悉其真妄。茲來經秀江,巍橋儼在望。橫鋪八九筵,袤亘數十丈。石質盡堅珉,蹲獅屹相向。皆言自蘇來,運載以漕舫。嚴老自撰碑,亦頗言其狀。始知語不虛,世事多奇創。橋梁是何物,乃作權門餉。鞭石與驅山,勢力豈多讓。充此何不為,穹天一手障。為德於鄉里,或雲差可諒。不聞掠彼衣,而令此挾纊。冰山一朝摧,籍沒無留藏。獨此巋然存,千秋截江漲。頌詈兩不磨,功罪亦相當。猶勝庸庸流,片善無足況。吳山多佳石,胥江足良匠。有能更作橋,舊式猶可仿。
  12. ^ 清·顧震濤撰,《吳門表隱·卷七》:胥門向有吊橋,紫石甚古。明嘉靖時嚴嵩愛而拆去,今在袁州城外,亦名萬年橋(董國華記)。歷多覆溺之虞,官民惑於風水,將二百年之久。至國朝乾隆五年,知府汪德馨力辟邪說重建,名曰萬年,並建吳中第一橋坊,巡撫徐士林記。
  13. ^ 《分宜万年桥:四百多年后与苏州的一段公案》. 雷水亮. 贛西晚報. 2011-06-17 [2020-03-18].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