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丽忠肃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丽忠肃王
高丽国第27代国王
在位期间:
1313年—1330年(第一次)
1332年—1339年(第二次)
前任:高丽忠宣王(第一次)
高丽忠惠王(第二次)
继任:高丽忠惠王(第一次)
高丽忠惠王(第二次)
姓名王焘
宜孝
蒙古名阿剌忒讷失里
出生1294年
逝世1339年
谥号忠肃懿孝大王
陵墓毅陵
父亲高丽忠宣王
母亲懿妃也速真
王后恭元王后洪氏
元曹国长公主金童
元肃恭徽宁公主伯颜忽都
元濮国长公主亦怜真八剌
寿妃权氏
同胞兄弟广陵君王鉴
异母兄弟德兴君塔思帖木儿?
嫡子高丽忠惠王
高丽恭愍王

高丽忠肃王韩语:고려 충숙왕高麗 忠肅王 Goryeo Chungsuk-wang;1294年—1339年),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 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姓,讳韩语:왕도王燾 Wang Do),小字宜孝韩语:의효宜孝 Uihyo),蒙古名字阿剌忒讷失里(Aratnašri)[注 1]。忠宣王与蒙古妾室所生。

生平

[编辑]

忠肃王是高丽忠宣王的次子,庶出,为蒙古女也速真所生。根据《高丽史》记载,忠肃王性严毅沉重聪明,而且擅于文工隶书。1294年出生,随后被封为江陵大君,后来跟随忠宣王前往元大都,在元大都的长大,取蒙古名字阿剌忒讷失里。1313年,忠宣王将高丽王位让给王焘。王焘即位,是为忠肃王,随即被元廷授予金紫光禄大夫征东行中书省左丞相、上柱国的官职。忠肃王娶蒙古营王女亦怜真八剌公主为妻,并经常携妻赴元大都朝见。

1317年,由于济州大护军张公允、济州副使张允和的贪婪和暴虐,岛民金成啸发动叛乱,驱逐了岛上的耽罗星主。星主逃往高丽,忠肃王派宋英前往安抚,随即叛党斩为首之人投降。忠肃王遂任命宋英为牧使,裴廷芝为耽罗存抚使,将张公允、张允和免职流放。

1320年,元英宗欲推行汉法,但被太皇太后答己阻挠。元英宗怀疑上王(忠宣王)是太皇太后的一党,以学习佛法为名,将上王流放到了吐蕃萨思结。忠肃王号召百官多次联名上书元廷为上王鸣冤,同时组织僧人在旻天寺为之祈祷。但沈王王暠图谋篡夺高丽王位,对此加以阻挠,将请愿书截留,因此未能成功。

1322年,权汉功等人图谋拥立沈王王暠为高丽王,在慈云寺召集百官上书中书省请愿。随即忠肃王被元英宗叫到元大都,滞留无法归国。而就在此时,高丽的大臣柳清臣吴潜也上书请求在高丽设置像内地一样的行省,但被元英宗拒绝了。

1323年,上王被改流放到朵思麻安多地区)。同年元英宗被暗杀。1324年,忠肃王被允许归国,并赐予国王之印章。忠肃王归国之后,将有在拥立沈王的请愿书上签名的大臣全部罢免官职。同时上王也被从朵思麻召回元大都。押解的校尉方连方元兄弟苦于路途艰险,欲发兵杀之逃跑,但被上王发现,幸免于难。

1327年,派遣世子王祯前往元大都充当宿卫。此时柳清臣、吴潜再次向元朝使者进谗,诡称忠肃王盲聋喑哑不理政事,要求元朝让他传位给所谓的王世子王暠,但元使通过与忠肃王的谈话消除了这个嫌疑。忠肃王大肆逮捕流放沈王之党,柳清臣也于1329年客死元朝。

1330年,忠肃王将高丽王位传给其子忠惠王王祯,自己则前往元大都居住。但由于忠惠王贪于酒色不理政务,继任第二年就被元文宗叫到元大都。

1332年,元文宗命令忠肃王复位。次年,忠肃王与沈王王暠在临江卵山寨相会,又在大同江宴请沈王,达成和解。

1339年,忠肃王逝世,享年四十六岁。元朝赐谥忠肃王,1356年加尊号懿孝二字,因此谥号为忠肃懿孝大王(韩语:충숙의효대왕忠肅懿孝大王 Chungsuk uihyo daewang)。

家庭

[编辑]

夫人

称号 生卒年 本贯 父母 备注
濮国长公主 亦怜真八刺 ?-1319 营王也先帖木儿 靖和公主
曹国长公主 金童 1308-1325 魏王阿木哥
肃恭徽宁公主 伯颜忽都 ?-1344 庆华公主
明德太后 洪氏 1298-1380 南阳 洪奎
金氏
恭元王后
寿妃 权氏 ?-1340 福州 权衡 1335年册为寿妃。

注释

[编辑]
  1. ^ 名字来源于梵语रत्न श्रीRatna Śrī)。其中“Ratna”意思是“珍宝”,“Śrī”意思是“吉祥”。[1][2]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范永聪. 事大與保國 ── 元明之際的中韓關係.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2009: 58 [2021-05-19]. ISBN 9789882003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2. ^ 萧启庆,《元丽关系中的王室皇姻与强权政治》,122~123页。

来源

[编辑]
  • 《高丽史·忠肃王世家》
高丽忠肃王
前任:
高丽忠宣王
高丽王朝国王
1313年—1330年
1332年-1339年
继任:
高丽忠惠王
前任:
高丽忠惠王
继任:
高丽忠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