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窗门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紅窗門街
 
       
RUA DA ALFÂNDEGA
车速限制60公里每小时
地点澳门风顺堂区
起点三巴仔横街
主要路口
终点营地大街、天通街
红窗门街以北
红窗门街以南

红窗门街(葡萄牙语:Rua da Alfândega)位于澳门半岛西部、风顺堂区北部,地属南区,西南端由三巴仔横街起,沿途交有群兴新街夜呣街岗顶斜路福隆新街等,东北端接营地大街天通街交界,长约180米,阔约5米;街道的中文名称源自已拆卸的髹有红窗的城门,而葡文名称则意谓“关卡”,源自旧城墙近海处的税关。此街也是澳门电影业的发源地之一;而1937年创刊的华侨报,现址亦位于这条街道。

历史沿革

[编辑]

昔日澳门地形面积很小,澳葡政府为抵御外敌入侵(尤其是荷兰),在澳门筑起多道城墙,而其中一道闸门就在这条街道的东北端,在今天通街蓬莱里之间。往昔居在城门内的澳门人和葡萄牙人都不晓得在门楼写牌匾,只懂把这些用石建成的城门都叫作“石闸门”;而由于这道闸门髹有红窗,故人称红窗门,其下的街道则被称为红窗门街。又因为与营地大街北面的石闸门相对,故城门范围皆属营地大街的租界区域。红窗门并与下环妈阁等要冲地相通,城墙近海边的一段则有一道关卡,驻有税吏及汛兵,故此街道的葡文名称 Rua da Alfândega,意即关卡街。按《澳门地理》记载:“其墙所经,自今东望洋山顶天文台西侧起,下山,……,经大三巴围营地之西,南通天街经窗门街过万里长城[注1],……,至今墙界,尚断续可寻。”时至1862年,城墙与闸门被拆除,但这条街道仍保留“红窗门街”街名。

鸿德大厦,前身为集贤酒店

1866年,澳门富绅王禄王棣父子在发展福隆新街清平直街一带期间,就在红窗门一带兴建铺户[参1],渐渐街上商铺林立;在花事兴盛时期更建有酒楼旅馆。在旧司打口公栈对面则有一间酒店,名为集贤酒店(后来改名南园酒店,位置于今鸿德大厦华侨报社址南面)。此时电影发明还不久,便有外国人带来电影机,由于当时澳门还未有电影院,故就选在集贤酒店的客厅内,设银幕放映画,入场票价两至四在手动字词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澳门币,以当时的物价已算昂贵),但仍有很多好奇的居民破费观赏,一时观众挤拥。自此成为了澳门电影业的先河。

红窗门街的商铺

1937年华侨报创刊,社址连印刷房设在红窗门街[参2]。后来旁边的旧楼和酒店逐渐被拆卸,重建成住宅大厦,1960年代时街道上仍有相当多的老字号铺户,1990年代起逐渐消失,街上的商铺主要为新式杂货店和食店。21世纪初不断有外籍人士迁进内港一带居住,红窗门街上亦陆续出现由外籍人士经营的店铺。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相关街道

[编辑]
主要相交

重要地点

[编辑]
华侨报

备注

[编辑]

    注:

  1. ^ 这里指的是又称“万里长城”的妈阁斜巷

参考资料

[编辑]

    参:

  1. ^ 李鹏翥. 福隆新街的前身. 澳門古今 1986年11月香港第一版. 三联书店(香港)、澳门星光出版社. : 第164页. ISBN 962-04-0527-7. 
  2. ^ 吴志良、杨允中. 華僑報. 澳門百科全書. 澳门基金会. 1999年11月1日. ISBN 972-658-07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11日).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