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Waylon1104/百年战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年战争

从左上顺时针为:
阿金库尔奥尔良福尔米尼卡斯蒂永战役
日期1337年至1453年
地点
结果 法国胜利
领土变更 英格兰王国丧失除加来外的大陆领土
参战方
法兰西王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无畏的约翰
好人菲利普

百年战争(法语:Guerre de Cent Ans;英语:Hundred Years' War)是1337年至1453年英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冲突,因原为法国贵族的英格兰王室金雀花家族法国王室的领土争议而起。这场战争交战双方的盟友数量众多且不断更迭,以致广义的西欧国家皆被牵扯进来。法国最终战胜英格兰,占领英格兰控制的大陆领土。

自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以来,法国王族卡佩家族一直与身兼法国贵族的英格兰王族存有领土异议,这段争议从威廉的子孙诺曼底王朝一直延续到金雀花王朝。然而到了13世纪,金雀花王朝在多场战争中失利,其大陆领土不断被法国王族蚕食。1328年2月1日,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其堂兄腓力六世依据男性子嗣的继承惯例于不久后继承王位,此举虽引起查理四世的外甥爱德华三世的不满,但后者仍向前者称臣,直到1330年代双方因苏格兰问题与领土争议发生龃龉,腓力六世没收吉耶讷,爱德华三世才再次声索法国王位,双方爆发战争。

战争初期,法军与英军在多条战线僵持,直到英军在低地地区惨败后双方休战。之后,两国介入布列塔尼继承战争爱德华三世决定从布列塔尼诺曼底加斯科涅三处进攻法国。1346年,英军赢得克雷西会战,然后攻占加来并签署停战协议。1355年,双方重启战火,英军在普瓦捷战役大败法军,俘虏法王约翰二世。1359年,爱德华三世发动第三次攻势,试图进入兰斯加冕为法王,在失败后与法国签订《布勒丁尼条约》。1364年,查理五世即位为王,他与盖克兰利用国际形势与费边战术,收复绝大部分英占领土。

15世纪初期,法国国内爆发经济危机与强邦勃艮第公国反叛,英王亨利五世决定入侵法国。1415年,英军赢得阿金库尔战役,联合勃艮第攻占大量法国领土,迫使法王查理六世签订《特鲁瓦条约》立亨利五世为法国王位继承人。英王亨利五世去世后,摄政贝德福德公爵率英军继续扩大征服范围。1429年,圣女贞德率军解围解围奥尔良,然后取得数场胜利,让查理七世得以前往兰斯加冕。1435年,勃艮第公国不再与英格兰王国结盟。战争末期,法军分别在福尔米尼战役卡斯蒂永战役歼灭英军,取得战争胜利。

百年战争后,法国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封建贵族与议会的地位被削弱。而英国则是国王的权力逐渐被议会取代,贵族的地位得到提升,并导致玫瑰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也促进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多种火器都在战争期间使用与发展,在战争末期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利器,而法国组建的敕令骑士部队也是西欧罗马帝国后第一支常备军。除此之外,英国与英国的民族意识都在战争后逐步启蒙,成为世界上较早一批的民族国家。

背景

[编辑]

法国王位继承权争议

[编辑]

罗马帝国崩溃以来,英格兰一直与西欧大陆缺乏交流。直到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英格兰的统治阶层被法国人所取代,英格兰国王同时身兼法国贵族的身份,在法国领土中拥有广阔领地。12世纪中叶,英格兰因亨利一世无嗣爆发内战,交战双方分别支持其外甥史蒂芬与其女儿玛蒂尔达。时至1153年,玛蒂尔达之子安茹伯爵亨利与史蒂芬达成协议,亨利成为史蒂芬的王位继承人[1]。隔年,亨利继位为王建立金雀花王朝,第二个来自法国的贵族家族成为英王[2]。他与其妻子阿基坦的埃莉诺的领地相合,控制着超过一半的法国国土及英格兰,以致亨利多次与法王路易七世多次爆发冲突[3][4]。双方的冲突延续到各自的后代,最后法王腓力二世布汶战役战胜英王盟友神圣罗马帝国,金雀花家族在西欧大陆的霸权崩溃[5][6][7]

法王腓力四世(中)与他的四个子女及弟弟瓦卢瓦伯爵查理(最右)

双方之间的冲突并未停歇,英军在13世纪中叶仍表现不佳,继续被法军侵吞领土[8][9]。1294年,法王腓力四世与英王爱德华一世再度因领土争议爆发战争。1299年,双方在教皇博尼法斯八世的调解下停战,英格兰王子爱德华与法国公主伊莎贝拉订婚,然后于1308年成婚[10][11]。1312年,伊莎贝拉诞下长子温莎的爱德华[12]。之后,法国爆发了“内勒塔事件”,法王腓力四世的两位儿媳玛格丽特布朗歇被指认通奸,两人不久后就被囚禁,而另一位儿媳让娜虽未通奸,但因包庇两人获刑[13]。同年,腓力四世去世,路易十世继承王位,然而后者在一年半后去世,其与第二任妻子的遗腹子约翰则在诞生五天后夭折,路易的原配玛格丽特之女让娜因母亲的丑闻有血统争议,路易之弟腓力五世于是抢走侄女的继承权[13][14]。腓力五世的统治维持不到六年就因病去世,由于他并无男嗣,其弟查理四世即位为王。上述两次王位继承皆将女性第一顺位继承人排除在外,使原先并无适用“萨利克法”的法兰西王国有了女性不得继承王位的惯例[14][15][16][17]

1328年2月1日,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死于巴黎东面的万塞讷王室庄园[18]。他的妻子当时怀有七个月的身孕,众人召开国务会议决定摄政人选,该会议由几名王族支系、身兼阿基坦公爵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其他五名法国贵族组成[14]。摄政人选有爱德华三世瓦卢瓦伯爵腓力,前者身为查理四世的外甥是继承顺位最前的男性亲属,但他的血统来源自其母亲伊莎贝拉;后者身为查理四世的堂兄是继承顺位第二的男性亲属,且为男性世系继承[19][20][15]。最终,会议认定继承权不能通过女性获得,选择瓦卢瓦伯爵腓力担任查理四世遗腹子的摄政[16][20]爱德华三世未能如愿担任摄政有下列原因:一、爱德华虽自认是法国人,但其他人视其为外国统治者。二、他尚为未成年人,如任命他为摄政会让其母亲伊莎贝拉取得王国实权。三、他的家族势力游离于法国核心圈外,而瓦卢瓦伯爵腓力的父亲是王国重臣[20]。之后,查理四世的遗孀诞下一名女婴,瓦卢瓦伯爵腓力即位为王,爱德华承认先前做出的决议,并在1329年6月6日于亚眠大教堂座堂腓力六世宣誓效忠[16][21][22]

苏格兰问题与领土主权争端

[编辑]

1286年3月19日,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坠崖身亡,其继承人玛格丽特也在四年后前往苏格兰途中去世,苏格兰王族绝嗣[23]。英王爱德华一世作为仲裁者从十三位候选人中选择约翰·巴里奥担任苏格兰国王,后者成为英格兰的附庸[23]。1295年,就在英格兰法国交战时,苏格兰起兵反抗英格兰。1296年至1328年,英苏多次交战,直到1328年双方签订《北安普敦条约》承认苏格兰独立[24]。然而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在隔年去世,留下他五岁的儿子大卫二世,这让先前被驱逐出苏格兰的英格兰贵族卷土重来,在杜普林沼地之战大败苏军并立爱德华·巴里奥为苏格兰国王[25]。之后,巴里奥被正统派击败,前往英格兰寻求爱德华三世的帮助,英格兰正式入侵苏格兰,重新扶植爱德华·巴里奥为苏王[26]。此时腓力六世在筹备新一次的十字军东征,他不想强硬地介入英苏冲土以免在东征时腹背受敌,于是邀请爱德华三世共同参与东征,以化解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威胁[27]。爱德华的使团在接下来的会面中提出,法方需让出英格兰在1324年圣萨尔多战争战败割让的领土,换取爱德华三世前往东征的承诺[27]。然而会面因法国庇护流亡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不欢而散,双方的矛盾加深[28][27]

之后,英格兰苏格兰达成停战协定,但前者在1335年中再次发动入侵,忍无可忍的法王遂加入战争,派兵远征苏格兰与打击英格兰沿海,于是英王不再将苏格兰事务视为首要目标,转而全力备战与法国的冲突[29][30]。1337年4月30日,法国国王腓力六世颁布总动员令。同年5月24日,御前会议一致同意,阿基坦公爵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违反作为封臣的义务,庇护了国王“不共戴天”的敌人阿图瓦伯爵罗贝尔,爱德华在法领地将被全部没收[31]

爱德华阶段(1337年至1360年)

[编辑]

战争初期

[编辑]

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外交途径与低地诸侯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建立战略联盟[32][33]。英方的作战计划起初有两种:一、英军与低地诸侯一同从英格兰出发登陆法国。二、英军自己从英格兰出发登陆诺曼底低地诸侯从低地进攻法国[32]。但鉴于上述两种计划皆会让低地诸侯在等待英军抵达时孤立地直面法军兵锋,于是英方将计划修正为英军在埃诺集结,与低地诸侯一同从低地进攻法国[32]。至于爱德华在大陆的领地吉耶讷,他决定透过上述的低地进攻方案,以攻代守转移法军对该地的攻击[34]。双方在开战头两年未进行大型野战,仅在吉耶讷地区与英吉利海峡有冲突[35]

1338年7月22日,爱德华三世率军登陆安特卫普,因为缺乏战争经费并未得到任何支援,只能在接下来数月积极贷款与交际,在同年9月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的认可,被任命为“帝国代理人”,拥有号令低地诸侯的权力[36]。之后的一年时间中,英军继续聚集足够的资源支持入侵法国的计划,而法军则几乎消灭了法国西南部的英军武装[37]。1339年9月中旬,英军及其盟友在埃诺伯国蒙斯集结,其主力向瓦朗谢讷推进,然后沿斯海尔德河进军,于9月20日抵达康布雷地区[38][39]。法军虽得知英军已包围康布雷,但认为英军的补给无力负担其进行长时间的作战,无需冒着无谓的风险强行会战,于是选择推进至距离康布雷约35公里的佩罗讷[38]。10月9日,英军在无力攻下康布雷后开拔,跨过法国边境朝奥讷库尔推进[40]。10月10日,英军对进攻奥讷库尔未果,只能继续向南进攻[40]。10月14日晚,两军在佩罗讷以东的平原相遇,爱德华三世评估后下令英军向东撤退,渡过瓦兹河[41]。10月21日晚,英军在拉卡佩勒附近停止撤退准备决战。隔日,法军抵达距英军阵地6公里多的比龙福斯[42]。23日晨,英军摆出深厚的防守阵型,等待法军主动进攻。然而此时谨慎的腓力六世也摆出防守阵型,无力主动进攻的英军最终向北撤退,返回布鲁塞尔[43][44]

图尔奈围城战

1340年1月26日,爱德华三世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兰西国王,将自己的纹章分为四个区块,分别展示代表英格兰的三狮及代表法兰西的鸢尾花[45][46]。2月21日,他从法兰德斯返回英格兰索取资金[46]。与此同时,低地诸侯得知法军即将对低地发动攻势,于是决定分别从三个方向进攻图尔奈,将法军的注意力从埃诺引开。然而三支部队中,埃诺伯爵威廉反悔决定率部进攻蒂耶拉什、英军在里尔周遭被击溃,最后一支部队势单力薄只能撤军[47]。之后,法军开始对低地发动攻势,腓力六世也回到战场指挥[48]。然而几天后腓力六世收到消息,原在封锁斯勒伊斯的法国海军,因为布阵不当被英国海军歼灭,于是腓力选择改变作战计划,分兵4,000人掩护康布雷地区,剩余其他部队进入阿图瓦地区内[49]。6月30日,爱德华三世及盟友决定兵分两路,爱德华亲率的主力部队沿斯海尔德河图尔奈进军,阿图瓦的罗贝尔率领的支队向阿图瓦地区最西的圣奥梅尔进攻[49]。罗贝尔试图抢在法军主力抵达前攻下圣奥梅尔,于7月26日在开阔地与出城作战的法军交战。当天午后,数百名法军重骑兵绕后猛攻敌军阵地,超过8,000名联军士兵战死[50]。8月1日,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图尔奈,但多次进攻未果,在9月24日与法军签署休战协议[51]

1341年4月30日,布列塔尼公爵约翰三世无嗣而亡,英法双方各自支持潜在的继承人,布列塔尼继承战争爆发。英方盟友让·德·蒙福尔率先控制大半布列塔尼,但在同年11月被法军击败并俘虏[52]。1342年10月26日,爱德华三世率军登陆布列塔尼,在12月前包围瓦讷南特雷恩等城市[53]。之后,法国王太子约翰率军进入布列塔尼,在夺回数座城市后与英军对峙,然后双方于1343年1月19日签订休战协议[54]

克雷西战役

[编辑]

普瓦捷战役

[编辑]

兰斯战役

[编辑]

第一次休战期

[编辑]

查理阶段(1369年至1389年)

[编辑]

盖克兰收复失地

[编辑]

查理六世统治前期

[编辑]

第二次休战期

[编辑]

兰开斯特阶段(1415年至1453年)

[编辑]

阿金库尔战役

[编辑]

“法王亨利”扩张领土

[编辑]

圣女贞德的反击

[编辑]

法国复兴

[编辑]

福尔米尼与卡斯蒂永战役

[编辑]

影响

[编辑]

政治上的影响

[编辑]

军事上的影响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本内特 & 霍利斯特(2007年),第292页
  2. ^ 图姆斯(2021年),第107页
  3. ^ 乔丹(2019年),第189页
  4. ^ 琼斯b(2019年),第69页
  5. ^ 蒂尔尼 & 佩因特(2011年),第379页
  6. ^ 图姆斯(2021年),第118页
  7. ^ 本内特 & 霍利斯特(2007年),第295页
  8. ^ Curry(2002年),第11页
  9. ^ 图姆斯(2021年),第125页
  10. ^ 奥姆罗德(2023年),第33页
  11. ^ Curry(2002年),第15页
  12. ^ 奥姆罗德(2023年),第1-2页
  13. ^ 13.0 13.1 琼斯(2016年),第448-449页
  14. ^ 14.0 14.1 14.2 萨姆欣(2019年),第143-145页
  15. ^ 15.0 15.1 琼斯(2016年),第449页
  16. ^ 16.0 16.1 16.2 本内特 & 霍利斯特(2007年),第383页
  17. ^ 琼斯b(2019年),第432-433页
  18. ^ 萨姆欣(2019年),第1页
  19. ^ 琼斯b(2019年),第540-541页
  20. ^ 20.0 20.1 20.2 萨姆欣(2019年),第146-147页
  21. ^ 萨姆欣(2019年),第151页
  22. ^ 琼斯b(2019年),第540页
  23. ^ 23.0 23.1 图姆斯(2021年),第168页
  24. ^ 奥姆罗德(2023年),第170-179页
  25. ^ 萨姆欣(2019年),第172-174页
  26. ^ 琼斯b(2019年),第562-564页
  27. ^ 27.0 27.1 27.2 萨姆欣(2019年),第182-188页
  28. ^ 苏厄德(2017年),第12页
  29. ^ 萨姆欣(2019年),第199-207页
  30. ^ 图姆斯(2021年),第173页
  31. ^ 萨姆欣(2019年),第252页
  32. ^ 32.0 32.1 32.2 萨姆欣(2019年),第274-276页
  33. ^ Burne(2016年),第23页
  34. ^ Burne(2016年),第22页
  35. ^ Curry(2002年),第31页
  36. ^ 萨姆欣(2019年),第336-344页
  37. ^ 萨姆欣(2019年),第359页
  38. ^ 38.0 38.1 萨姆欣(2019年),第396-399页
  39. ^ Burne(2016年),第44页
  40. ^ 40.0 40.1 萨姆欣(2019年),第402-404页
  41. ^ Curry(2002年),第34页
  42. ^ Burne(2016年),第47-48页
  43. ^ 萨姆欣(2019年),第411页
  44. ^ Burne(2016年),第49页
  45. ^ 萨姆欣(2019年),第575页
  46. ^ 46.0 46.1 琼斯(2021年),第81页
  47. ^ 萨姆欣(2019年),第445-449页
  48. ^ Burne(2016年),第52页
  49. ^ 49.0 49.1 萨姆欣(2019年),第488页
  50. ^ 萨姆欣(2019年),第491-493页
  51. ^ Curry(2002年),第36页
  52. ^ 苏厄德(2017年),第35页
  53. ^ Burne(2016年),第83页
  54. ^ 琼斯(2021年),第78页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文)克里斯托弗·阿尔芒 (编).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七卷 约1415年至约1500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20393843. 
  • (中文)朱丽叶·巴克. 阿金库尔战役:百年战争中最传奇的胜利.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65841620. 
  • (中文)朱丽叶·巴克. 百年战争:被英格兰夺走的法兰西王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 ISBN 978-7300312262. 
  • (中文)马修·贝内特; 吉姆·布拉德伯里; 凯利·德弗里斯.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中世纪.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27037675. 
  • (中文)朱迪斯·M.本内特; C·沃伦·霍利斯特. 欧洲中世纪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450825. 
  • (中文)罗伯特·福西耶 (编).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第三卷:1250~1520年.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7137726. 
  • (中文)约翰内斯·弗里德. 中世纪历史与文化. 九州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10891793. 
  • (中文)麦可·琼斯 (编). 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六卷 约1300年至约1415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16196960. 
  • (中文)麦可·琼斯. 黑太子: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之花的传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20170697. 
  • (中文)丹·琼斯. 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 马可孛罗. 2019. ISBN 978-9578759879. 
  • (中文)丹·琼斯. 金雀花王朝:開創英格蘭的武士國王與王后們. 马可孛罗. 2019. ISBN 978-9578759732. 
  • (中文)丹·琼斯. 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20154390. 
  • (中文)威廉·乔丹. 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中信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08687803. 
  • (中文)W. 马克·奥姆罗德. 爱德华三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59855978. 
  • (中文)麦可·普雷斯特维奇. 漫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3. ISBN 978-7122436511. 
  • (中文)乔纳森·萨姆欣. 百年战争·第二卷:烈火的审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20167352. 
  • (中文)德斯蒙德·苏厄德. 百年战争简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20102745. 
  • (中文)罗伯特·图姆斯. 英格蘭的史詩:英格蘭的誕生. 卫城出版. 2021. ISBN 978-9869889094. 
  • (中文)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 西欧中世纪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301166345. 
  • (中文)王一峰. 英法百年战争:1415—1453年.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47262450. 
  • (英文)Allmand, Christopher. The Hundred Years War: England and France at War C.1300-c.145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521319232. 
  • (英文)Ayton, Andrew; Preston, Philip. The Battle of Crécy, 1346. Boydell Press. 2007. ISBN 978-1843833062. 
  • (英文)Burne, Alfred Higgins. The Crecy War: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from 1337 to the Peace of Bretigny in 1360. Frontline Books. 2016. ISBN 978-1848328860. 
  • (英文)Burne, Alfred Higgins. The Agincourt War: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Latter Part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from 1369 to 1453. Wordsworth Editions. 1999. ISBN 978-1840222111. 
  • (英文)Curry, Anne.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37–1453. Bloomsbury USA. 2002. ISBN 978-1841762692. 
  • (英文)Hoskins, Peter. In the Steps of the Black Prince: The Road to Poitiers, 1355-1356. Boydell Press. 2011. ISBN 978-1843836117. 
  • (英文)Livingston, Michael. Crécy: Battle of Five King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2. ISBN 978-1472847027. 
  • (英文)Livingston, Michael. Agincourt: Battle of the Scarred King.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3. ISBN 978-1472855206. 
  • (英文)Nicolle, David. Orléans 1429: France Turns the Tide. Bloomsbury USA. 2001. ISBN 978-1841762326. 
  • (英文)Nicolle, David. Poitiers 1356: The Capture of a King. Bloomsbury USA. 2004. ISBN 978-1841765167. 
  • (英文)Nicolle, David. The Fall of English France 1449–53.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2. ISBN 978-1849086172. 
  • (英文)Pollard, A. J. John Talbot & the War in France, 1427–1453.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1983. ISBN 978-039102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