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铜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铜藻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色藻界 Chromista
门: 淡色藻门 Ochrophyta
纲: 褐藻纲 Phaeophyceae
目: 墨角藻目 Fucales
科: 马尾藻科 Sargassaceae
属: 马尾藻属 Sargassum
种:
铜藻 S. horneri
二名法
Sargassum horneri
(Turner) C. Agardh 1820[1]

铜藻学名Sargassum horneri)又称柱囊马尾藻草茜竹茜菜,是一种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北方海域,常形成海藻林的常见温带马尾藻,可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大量繁殖,每天可以长约一米,最长可达十米[2]台湾北部海岸春天常有铜藻从温带海域漂来,堆积在岸边和海湾,2013年因海水温度较低,有较多铜藻能成功漂至台湾,使铜藻量较往年为多,各风景区皆发起净滩活动将大量铜藻捞起焚毁,但如此大量的铜藻其实可作为堆肥或季节性食材,甚至发展成为生质酒精的原料[3]

分类

[编辑]

铜藻原本和费氏马尾藻Sargassum filicinum)分为不同种,但日本一项以线粒体基因cox3作出的亲缘分析显示西日本的铜藻与费氏马尾藻的亲缘比和太平洋中部、北部的铜藻亲缘更接近,此实验结果表示费氏马尾藻应归属铜藻下的一个支序,两物种现在已被合并成同种[4]

型态

[编辑]

未成熟的铜藻呈扁平、对称,叶身似蕨类且顶端凹陷。成熟后呈之字型零散的分枝,并发育出圆柱型气囊,高度可长至20英尺,并可以形成一片难以穿透的浓密藻林。铜藻生长快速,生活史短于一年,甚至在一个季节中都可能出现重叠的世代。通常在早秋出现,在冬天大量繁殖并在晚春全部消失。对水温及光线的需求范围广泛,这些条件使其成为一种易传播的入侵种

当铜藻死亡时,常被硅藻或无脊椎动物包覆,整株的硅藻可能会解体,并有许多碎片漂走。研究显示在加州许多海岸铜藻的漂流碎片量仅次于当地原生的巨藻,且这些碎片还可能包含繁殖构造并拓展新的族群,这种传播方式看似有效率,但有对亚洲海岸的铜藻族群研究显示被隔离的各族群间基因交流很少,所以漂浮传播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拓殖方法[4],像瓜达卢普岛等较远岛屿的铜藻族群应是由船只带去的[5]

分布

[编辑]

铜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温带海域,但分布区南可至香港[5]。2003年也在美国加州被发现,由DNA分析显示其是由来自瀬戸内海的商业船舶带来的。2006年4月,圣卡塔利娜岛的几处海湾也发现了铜藻的族群,推测是由本土的商业或休闲用船只传播而来,短短数年中这种外来种马尾藻就遍布了该岛的背风岸。安那卡帕岛圣克利门蒂岛圣地亚哥海岸线乃至较北方的瓜达卢普岛都有报导指称有铜藻分布[5]

应用

[编辑]

铜藻在繁殖期数量繁多且繁殖迅速,有潜力做为生质酒精的原料。另外铜藻富含多糖,其藻胶抽取出来后可作为抗癌食品[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黄淑芳. 台灣物種名錄. [201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外海漂浮 恐「藻」滿為患. 自由时报.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3. ^ 廖珮妤. 藻類解析/銅藻漂流記 海上珍饈 海灘堆肥. 联合报. 2013-02-18. [永久失效链接]
  4. ^ 4.0 4.1 Shinya Uwai, K. Kogame, G. Yoshida, H. Kawai, T. Ajisaka. Geographical genetic structure and phylogeography of the Sargassum horneri/filicinum complex in Japan, based on the mitochondrial cox3 haplotype. Marine Biology April 2009, Volume 156, Issue 5, pp 901-911. [201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5.0 5.1 5.2 Sargassum horneri: The “Devil Weed”. 201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8日). 
  6. ^ 陳衍昌︰ 提煉生質酒精 銅藻待開發. 自由时报. 2013-02-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