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避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避讳
汉语名称
繁体字 避諱
简化字 避讳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húy kị
汉喃 諱忌
韩语名称
谚文피휘
汉字避諱
日语名称
汉字 避諱

避讳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等贵人的“名讳[1]的一种习惯,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等贵人之本名字号的避讳则较少见[2],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等贵人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这种习惯也曾经适用于汉字文化圈内中国的临近国家,例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

避讳的起源

[编辑]

避讳始于周朝[3],《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4]礼记·曲礼》载:“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之避。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这一条款,遂产生“六避”[5]。但当时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回避。名讳两字中,只有一个字相同,也不用回避。

避讳的种类

[编辑]
  • 回避君主的名字,叫做避君讳公讳国讳。一般适用于过去七世代以内。
  • 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与别人交往时则避对方的长辈之名讳,叫做避家讳私讳
  • 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例如丘姓就因避讳孔子的名字“丘”而产生邱姓;又例如《三国演义》中称关羽为“关公”、“关某”;《东周列国志》中称孔子为“孔某”。另古人读经史时,碰到孔子的名字“丘”时,会将之读作“某”,以示避讳,就连写的时候也会缺笔[6][7]
  • 虽非人名,但因为政治因素,避免特定字词,例如清朝时人避免胡虏夷狄等字[8],以及第二次国共内战以来,台湾海峡两岸互相贬称对方人事物[9]

避讳的方法与实例

[编辑]

陈垣《史讳举例》曰:“避讳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到了宋朝,避讳之风日趋严格,又出现“拆字”这一种避讳方法。

改字

[编辑]

改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例如:

  1. 秦始皇嬴政讳,“正月”“正”字改念平声,甚至改称“端月”。
  2. 汉高祖刘邦讳,“相邦”改“相国”,《道德经》之中“邦家”改作“国家”[10],《易经》、《易传》改“迁邦”作“迁国”[11]
  3. 汉文帝刘恒讳,恒山、恒水皆作“常”[12];避音讳,“姮娥”改嫦娥,《道德经》之中亦改“恒”为“常”(如首句“道可道,非恒道”等)[13][14][15][16][17][18][19][20][21][22][23]
  4. 汉景帝刘启讳,“启蛰”改惊蛰、“启封县”改开封县宋微子,《史记》避讳作[24]
  5. 汉武帝刘彻讳,“彻侯”改通侯。
  6. 汉昭帝刘弗陵讳,否定词“弗”改“不”。
  7. 汉宣帝刘询音讳,“荀卿”改孙卿。
  8. 避汉光武帝刘秀讳,东汉孝廉秀才”改“茂才”。
  9. 汉明帝刘庄讳,庄姓者多半改成严姓
  10. 汉桓帝刘志讳,《东观汉记》的“志”改称“意”。
  11. 避晋宣帝司马懿(追尊)讳,《三国志》将吴懿改“吴壹”。
  12. 避晋文帝司马昭(追尊)讳,王昭君改称王明君,蔡昭姬改称蔡文姬,韦昭改称韦曜
  13. 晋愍帝司马邺音讳,建业(今南京市)改名为建康。
  14. 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讳,汉朝以来称作“虎子”的马桶改称为“马子”或“兽子”[25][26]
  15. 唐高祖李渊讳,陶渊明改称陶泉明或陶深明。
  16. 唐太宗李世民讳,“世”、“民”通常分别改为“代”、“人”。例如:董袭,字元世改为元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句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实际上是指“民风”,是为此而改。
  17. 唐高宗李治讳,文章内“治”字改为“理”。[27]
  18. 武则天武曌讳,庐陵王(稍后的唐中宗)之长子李重照改名李重润。(曌为照的则天文字
  19. 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有些敬姓人士改为端姓,或拆字变为苟姓以及文姓
  20. 宋太祖赵匡胤讳,宋太宗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
  21.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圣人讳,所以有些丘姓人士改为邱姓
  22. “元年”改为“始年”、“原年”,“元来”改为“原来”,非避明太祖朱元璋讳,明代所有名讳皆依古礼:“二名不偏讳,嫌名不讳”。而是避元朝之故[28]。是因为民间痛恨元人,不愿意书写其国号所致[29]
  23. 清圣祖玄烨讳,玄武门神武门,而“玄孙”改“元孙”,《千字文》开头所著的“天地玄黄”也因避讳改为“元黄”。
  24. 清世宗胤禛讳,兄弟字辈“胤”改“允”。王士禛改称王士正或王士祯
  25. 清高宗弘曆讳,曆常改为歷,而大清历法时宪历改时宪书,弘文馆改“宏文馆”。
  26. 清宣宗旻宁讳,北京外城广宁门改名广安门
  • 史上亦有皇帝即位时,将名字易为罕用字,使扰民程度降低。例:
  1. 汉宣帝刘询,原名病已。
  2. 宋太宗赵炅,976年即位前时名赵光义。
  3. 清仁宗颙琰(Yóngyǎn, ㄩㄥˊ ㄧㄢˇ),1796年即位前原名永琰。
  4. 清宣宗旻宁,1820年即位前原名绵宁。
  • 千字文》历史上多次因皇帝名字而避讳。
  1. “天地玄黄”改作“天地元黄”,是避宋朝皇帝远祖赵玄朗的名讳(如果是清本,则是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
  2. “周发殷汤”改作“周发商汤”,是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殷的名讳。
  3. “鸣凤在树”改作“鸣凤在竹”,是避宋英宗赵曙的名讳。
  4. “岳宗恒岱”改作“岳宗泰岱”,是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

空字

[编辑]

空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如唐朝将领李世𪟝被改成李𪟝,以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另外民间有传言“观世音菩萨”亦因避唐太宗讳,略作“观音”,但实际上唐太宗规定避讳仅限“世民”两字连用的情况,故以上两种情况都不适用[30]。 而“李世𪟝”改名“李𪟝”则是唐高宗即位后的事,“观世音”简称“观音”亦在唐朝之前已经出现。

缺笔

[编辑]
避讳:缺笔之例。清康熙帝之名讳“玄”(𤣥)“烨”之最后一画省略。

陈垣[31]认为避讳缺笔,始于唐朝贞观十八年盖的文达碑,有“世子”二字,时唐太宗称李世民,可见仍未有避讳缺笔乾封元年《赐泰师孔宣公碑》中,“愚智齐泯”中的“泯”作“汦”,因此他认为唐高宗是避讳缺笔之始。到了高宗显庆五年正月诏曰:“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说明了当时已经有缺笔避讳。

一般缺笔是缺写尾一笔。如“愚智泯”的“泯”字,因讳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汦”。《于志宁碑》中“世武”把唐太宗的名字李世民中的“世”少写一划,作“卅武”。旧唐书穆宗纪:“恒王房子孙改为汦王房。”汦王应为愍王,因避讳,改民为氏而误。《续汉郡国志》中载敦煌郡有拼泉,拼泉即渊泉,因唐太祖李渊缺笔的渊字缺尾的一笔,后讹为拼。

宋人避宋圣祖赵玄朗讳,“朗”改为“郎”。刘焉,字君朗改为君郎、《新唐书·后妃则天皇传》:“前锋左豹韬果毅成三郎为唐之奇所杀。”

康熙字典》将康熙帝玄烨讳各缺一笔。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对于仁孝天皇(惠仁)、孝明天皇(统仁)、明治天皇(睦仁)的名讳“惠”、“统”、“睦”缺一笔。

Unicode收录的避讳缺笔字

[编辑]

Unicode中收录了因避讳产生的缺笔字数个。

  • 𤣥
  • 𤍞
  • 𢎞
  • 𠀉

拆字

[编辑]

拆字法: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将该字拆开,以描述其字的构造。

  1. 宋太宗讳赵炅,又名赵耿;“炅”、“耿”二字皆为国讳。宋朝人将“耿”字写作“从耳从火”[32]
  2. 宋真宗讳赵恒,“恒”为国讳,遂将“恒”写作“从心从亘”[32]
  3. 宋高宗讳赵构,“构”字甚至其音相近的二十余字皆为国讳。时人为避讳,将与其音相近的“句”写作“从勹从口”[32]

各地情况

[编辑]

中国

[编辑]

周朝时避讳情况较为宽松,只有完全相同的字才要避讳,同音或近音字大致上不用。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无以复加,儒学在上层建筑中逐渐占统治优势,这种要求遂变得非常严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当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郑玄毛诗笺注》“天下邦国,至于困穷”言及汉高祖(刘邦)名讳而并未受到查处,可见汉朝时对避讳的规制不如清代时严格。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言及其父(司马谈)名讳,但这亦有可能是司马迁抄录其父司马谈留下的资料,司马谈自然不需要避讳自己了。

汉景帝时,二十四节气之中,“启蛰”由于避讳而改名为“惊蛰”,并且和“雨水”调换,“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后来,日本以贞享历取代宣明历,将“惊蛰”改回“启蛰”。)

东晋太元十三年(388年),侍中孔安国上表,因黄门郎王愉名犯其父孔愉名讳,不能共同签名,求解。有司认为:此前,尚书、安众男某某曾上表中兵曹郎王祐犯其父私讳。同意调换部门,这是朝廷制度之外的恩典。但此例一开,官员效仿,不知何时结束。于是断绝了此类请求[33]。但避讳却是日渐严格。避各类私讳,亦是后世官员注重的事项[34]

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甚至是同音,也必须回避了。当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因为其父名“晋肃”,与“进士”发音相近,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韩愈为此事非常生气,为之作《讳辩》驳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35]唐朝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然而杜牧阿房宫赋》“一旦不能有”、柳宗元《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皆言及唐睿宗(李旦)名讳,元稹《连昌宫词》“舞榭欹倾基尚在”又言及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并未受到查处,可见唐朝时对避讳的规制亦不如清代时严格。

五代十国时,冯道的门客为其讲解《老子》,见文章里面“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字,冲犯了冯道的名讳,门客为了避讳,把“道”这个字给改成“不敢说”,于是便将“道可道,非常道”读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36]

除了文字避讳,生活上亦有其他形式的名讳。例如唐朝避讳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37]明朝正德年间也曾一度禁止百姓蓄养猪只[38]

宋代,讳法大兴,一个帝王的避讳字数量急剧增多,《容斋三笔·十一》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元代是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人本无避讳之事,因此元代不太在意避讳。忽必烈行汉法之后,曾下令避讳,但终元一代讳法不严,一部《元史》,惟《程钜夫列传》言:“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余无所见,程钜夫生于宋,故习惯避讳,而考察《元史·武宗纪》,武宗朝名中有“海”者多达七人,武宗朝奏章地名有“海”字者众多,并不避讳,故程钜夫避讳一事属于此人特例[39]。由于蒙古人的命名习俗与汉人不同,蒙古人中君臣同名者甚多。

明代因之,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音近而有称名之嫌,亦不需避讳;所谓“二名不偏讳,嫌名不讳”,故亲王可与皇帝共用字辈

满人早期亦不避讳,后来汉化加深,从玄烨开始[40],才跟着汉人那样有了避讳之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的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谱《大彭统记》刊登河南生员段昌绪家存吴三桂文告时,乾隆帝之名讳弘历不缺笔,成为彭家屏赐自尽及段昌绪斩首罪名之一。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书生王锡侯在他删康熙字典写的字典《字贯》凡例写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讳(玄烨、胤禛、弘历),没有缺笔避讳,也有批评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的内容,被认为非常不敬,而被依大逆律定罪处斩[41]。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仪”曾经是避讳字。

清朝灭亡后,民国不再避国讳和圣人讳[42]。现时一般中国人仍避家讳,但仅限于起名,日常使用是不避的,亦有连起名也不避讳的。

日本

[编辑]

日本避讳的相关记录始见于奈良时代延历年间,桓武天皇为避其父光仁天皇(讳白壁王)的讳,将常陆国的“白壁郡”改名为“真壁郡”。淳和天皇即位的时候,由于天皇名叫“大伴”,氏族“大伴氏”便被改名为“伴氏”。

进入幕府时期以后,日本武士对主君的名字也要避讳。当时日本人名分为“通字”和“偏讳”两个部分。例如在“德川家康”的名字中,“家”字为通字,由家族时代相传;“康”字为偏讳。通字无需避讳,但偏讳要避。 在触发了后来大坂之役方广寺钟铭事件中,丰臣秀赖一方就是因为铭文中的“国家安康”一词没有避德川家康的偏讳,为德川幕府出兵大坂提供了口实[来源请求]。不过有时候,日本武士也会将偏讳赐给属下,以示恩宠。

日本比中国更晚,直到二战结束之前仍须避讳,否则可被视为对皇室不敬。例如,为避仁孝天皇(惠仁)、孝明天皇(统仁)、明治天皇(睦仁)的讳,将“惠”、“统”、“睦”三字都缺一笔。此外,对皇后也要避讳。例如,大正天皇的皇后名叫九条节子(日语:九条 節子くじょう さだこ Kujō Sadako),秩父宫雍仁亲王的妃子叫松平节子日语親王妃勢津子(日语:松平 節子まつだいら せつこ Matsudaira Setsuko);九条节子成为皇后之后,松平节子为了避讳,将名字改为同音的“势津子”(日语:勢津子せつこ Setsuko)。

1947年(昭和22年)10月26日,日本国宪法废除了对皇室不敬的罪名,不再将避讳列入法律条文之内。但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仍普遍会避免对皇室成员直接称呼名讳,而是敬称为“陛下”、“殿下”或者使用宫号,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皇室成员的本名。

琉球

[编辑]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琉球王府也要求避国王的讳。其避讳的方式主要为改字。例如,为避尚哲王讳,“哲”字改为“明”[43];避尚温王讳,“温”字改为“和”[44];避尚泰王讳,“泰”字改为“春”[45]。此外,琉球人也要避中国皇帝的讳[46][47]

琉球人要避国王的讳,但不必避国王使用的名乘。例如,尚温王的名乘为“朝克”[48],但后世仍有一名三司官名叫“马克承”;马克承的名乘为“小禄亲方良泰”,尚泰王继位后,为避讳,改为“良忠”[49]

1609年庆长琉球之役之后,琉球成为日本萨摩藩的附庸国,萨摩藩在琉球设置在番奉行所以监督内政。1755年,岛津重豪就任萨摩藩藩主之后,萨摩藩曾一度要求琉球王府下令避江户幕府将军的讳。例如,毛宣猷为避德川家宣的讳,改名为毛廷柱[50];向宣谟的名乘原为“今归仁朝忠”,为避德川秀忠讳,改为“今归仁朝义”[51]。萨摩藩又禁止琉球人使用“德”、“千代”、“雄”、“敦”、“信”、“明”、“重”等字作为名字。不过在岛津重豪死后,琉球便废除了这个命令。为避讳而更改名乘头的家族,多获准恢复使用原先的名乘头[52];但仍有家族的名乘头未被改回[53]

朝鲜半岛

[编辑]

朝鲜半岛的避讳可能始于统一新罗时代。在《文武王陵碑》的碑文里,“丙午”被写作“景午”。唐高祖之父名叫李昞,“昞”字和同音的“丙”字都是需避讳的字,故而干支纪年中将丙字改作“景”。但是,新罗当时刚刚从中国引进干支纪年,没有证据显示新罗是否也从中国引入了避讳制度。

不过在高丽王朝时期的法律明确规定需要避高丽国王的讳。高丽时代的避讳方法主要为缺笔,故而在《高丽大藏经》中可以看见不少缺画字[54]。此外也有改字的方法,例如高丽惠宗名叫王武,便将“文武两班”改称“文虎两班”[55],后又改称“龙虎两班”。又如,《三国遗事》中,为避高丽定宗王尧讳,将“尧”字改为“高”。

1750年,为了避免在文庙祭祀中冲犯孔子的讳,朝鲜英祖下令将“大丘郡”改名为“大邱郡[56]

兴宣大院君重建景福宫弘礼门朝鲜语흥례문时,为避清高宗弘历讳,将“弘礼门”改名为“兴礼门”。

越南

[编辑]
阮朝年间《大南实录》中的避讳举例

越南的避讳,除了改字、空字、缺笔、拆字之外,变音是其一大特色。

越南的避讳,最早见于陈朝时期。1232年(建中八年),陈太宗下达避讳的命令。为了避陈朝皇帝祖先陈李的讳,陈太宗下令将全国的李氏全部改为阮氏

在越南,中国的避讳方法改字、空字、缺笔、拆字都有。例如,在成泰年间刊行的《大南实录》的“大南正编列传初集”之中,为避嗣德帝阮福时讳,改“时”字为“辰”字;为避成泰帝阮福昭讳,便将“昭”字缺笔写作“召”。在《大南实录》的“前编”中,历代阮主的名讳皆空字[57][58][59]。在《国朝正编撮要》中,为避嘉隆帝阮福暎讳,写作“左从日右从英”[60]

还有一种被称为变音的避讳方法,即将皇帝名讳的读音改变,与需避讳字的同音字也随之变音。变音这种避讳方法为越南特色,始见于后黎朝时代。黎太祖讳黎利,“利”字在越南语中本读作“lì”,为避讳,改为读“lợi”。阮朝时代,为避历代皇帝的垫名“福”之讳,将“福”字的发音从“phúc”改为“phước”,所有读作“phúc”的字也统统改为读“phước”。

此外,也存在口头和书面上不同的避讳方法。例如嗣德帝名“阮福时”,在书面上若遇上“时”字,应将“时”字改写作“辰”字;而在口头上,“时”字本应读作“thì”,为避讳改读“thời”。

郑阮纷争时期,广南阮主辖境内的居民必须避阮主之讳。例如,为避阮潢讳,将“hoàng”读作“huỳnh”。时至今日,越南南部的黄姓居民仍将自己的姓氏读作“huỳnh”,但北部居民仍读作“hoàng”。

阮朝明命帝时代,将众多的阮主支系子孙删去姓氏,冠以“宗室”(越南语Tông Thất宗室)二字,标榜其地位。后来绍治帝继位,为避绍治帝阮福绵宗之讳,又将“宗室”改姓为近音的“尊室”(越南语Tôn Thất尊室),这便是今日越南尊室姓的由来。

以下是阮朝的变音避讳用字表。其中,被避讳之字以粗体标出。

阮朝变音避讳用字
正音
(本音)
寨音
(变音)
被避讳者
cam kim 肇祖
mai mơi 靖皇后阮氏
hoàng huỳnh 太祖
nguyên ngươn 熙宗阮福
lan lang, lam 神宗阮福
tần tờn 太宗阮福
ngàn nghìn 英宗阮福溙又名阮福
thụy thoại 保大帝阮福永
lĩnh lãnh 孝义皇后宋氏
chu châu 显宗阮福
được đặng 孝明皇后宋氏
thụ thọ 肃宗阮福
thư thơ 孝宁皇后张氏
dong đông 孝武皇后张氏
hoàn hườn 孝康皇后阮氏
phúc phước
ánh yên, yếng, ảnh 嘉隆帝阮福
chủng chưởng 阮福(嘉隆帝的原名)
đang đởm 顺天高皇后陈氏
cảnh kiểng 顺天高皇后又名
đảm đởm 阮福(明命帝原名)
kiểu cảo 明命帝阮福
hoa huê 佐天仁皇后胡氏
thật thiệt, thực 佐天仁皇后胡氏(嘉隆帝赐名)
miên mân 阮福宗(绍治帝别名)
chính chánh
tông tôn 阮福绵(绍治帝别名)
dung dong 阮福(绍治帝别名)
tuyền toàn 绍治帝阮福
hằng thường 慈裕太后范氏
hạo hiệu 建福帝阮福
nhậm nhiệm 阮福洪(嗣德帝别名)
hồng hường 阮福任(嗣德帝别名)
thì thời 嗣德帝阮福
hài hia 俪天英皇后武氏
chân chơn 育德帝阮福膺
đường đàng 同庆帝阮福膺
lân liên 成泰帝阮福宝
san sơn 维新帝阮福永
điều đều 慈明惠皇后潘氏

现代

[编辑]

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避讳习俗,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东亚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

在台湾,依据中华民国法律《姓名条例》,与三亲等以内直系尊亲属名字完全相同者,得以申请改名及消极资格法源
立法日期 公布日期 施行日期 与近亲属名字完全相同者申请改名 禁止有某些犯罪相关情事者改名
1983年1月8日 1983年11月18日 自公布日施行 第六条第一项第二款 尚未明定
2001年6月1日 2001年6月20日 2001年10月15日 第七条第一项第二款 第十二条
2015年5月5日 2015年5月20日 自公布日施行 第九条第一项第二款 第十五条

例外情况

[编辑]

虽然不取与父辈或祖辈名字相同的用字或同音字是传统避讳方式之一,但亦有例外。例如东晋王羲之的七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都有“之”字,据陈寅恪考证“之”字是天师教信徒的标志;而汪婕指出,这仅仅是“二名不偏讳”,与天师教信仰无关[61]

避讳的后果及用途

[编辑]

避讳徒增文章的理解难度,若不了解相应的避讳情况,可能无法正确认出原词,导致文章难以理解。

另外,避讳本身提供了一种文献断代方法,如果某书中避某字讳,则可以断定该书是相对应的某位皇帝继位后著述的。

评价

[编辑]

现代,避讳被认为是强化君主专制的手段而遭到批判。

汉字文化圈以外

[编辑]

犹太人

[编辑]

由于《希伯来圣经》中的《十诫》有“不可妄称YHWH你神的名”的诫命,犹太教文献中的四字神名(希伯来语יהוה‎)不标母音,或标上"adonai"的母音作为提醒,而只写4个子音字母,一般称为“4字神名”——英语的YHWH、法语和德语的JHWH、拉丁语的IHVH中世纪时犹太学者为希伯来语的4字神名标上母音时,使用“adonai”(意为“我的主”)的母音符号,(希伯来语单词的辅音写在中央而元音(母音)写在辅音的上面或下面,以不同组合的点和短线表示,所以可以在“YHWH”下写“adonai”的元音符号),提醒犹太裔读者要念成“adonai”,不可以直呼神的名。而早期圣经译者翻译时,便直接地把辅音和元音拼在一起,而成了“YaHoWaH”(翻译就是“耶和华”)。

大溪地人

[编辑]

在波利尼西亚的许多地方,重要领导人的名字被认为是神圣的(至今有时依旧如此,详情可见波利尼西亚文化中的禁忌Tapu英语Tapu (Polynesian culture)),并因此对之需有一些适当的敬重(mana)。为了避免冒犯,任何类似一个名字的字眼都不可使用,并直到该人死去为止,都需以一个含义相似的词来代替被禁止使用的字眼。然若一个领袖碰巧活得非常长命的话,这暂时性的替代用法,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进而对语言产生影响。

一个例子是在大溪地语当中,一些单词因为避讳的缘故,而被其他的单字给取代。在波利尼西亚的其他地区,tū 或其他同源的字之意为“站立”,但在大溪地语中,该字被以 tiʻa 取代,因为原本的词根变成了波马雷一世这位国王的名字中 Tū-nui-ʻēʻa-i-te-atua 的部分;相似地,fetū 这个意指“星星”的字眼,在大溪地语中为 fetiʻa 所取代;而 aratū 这个意指“柱子”的字眼,也为 aratiʻa 所取代。

尽管 nui(意即“大的”)依旧出现于像 Tahiti-nui 等合成词中,一般用以指称“大”的字眼为 rahi(此词在波利尼西亚语言中是个指称“大”的常见字眼);此外,ʻēʻa 这个词也不再使用,并为 purūmu 或 porōmu 取而代之,在现今,ʻēʻa 之意为“路径”,而 purūmu 之意则为“道路”。

Tū 也有个昵称,叫做 Pō-mare(字面含意为“夜咳”),波马雷一世的王朝也因此而得名,也因此 (意即“夜晚”)这个字曾一度为 ruʻi 所取代(然而今日 ruʻi 只用于圣经中,pō 这个字根今日又重新变成了日常用语的单词);而 mare(字面之意为“咳嗽”)则已不可逆地为 hota 所取代。

其他范例如下:

  • vai(意即“水”)为 pape 所取代,并可见于 Papeari、Papenoʻo、Papeʻete 等名称中。
  • moe(意即“睡”)为 taʻoto(其原始含意为“躺下”)所取代。

一些旧式的单词依旧用于背风群岛一带。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修订本.【名讳】“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2. ^ 唐玄宗兄长李成器避其母昭成皇后尊号改名李宪。
  3. ^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说:“殷人以讳事神,而后有字。”钱希言在《戏瑕》中称避讳之俗于夏商时已有,证据是《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但陈光坚《讳源略说》一文以为此说证据不足。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提出,避讳之制始于周代,但仅在本庙中避讳。赵翼《陔余丛考·避讳》主张避讳习俗始于东周,即春秋时期。陈光坚《讳源略说》亦称避讳起自春秋时期。
  4. ^ 《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孔颖达疏:“自殷以往,未有讳法。讳始于周。”
  5. ^ 《避讳研究》,王新华 著,齐鲁书社
  6. ^ 存档副本. [201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5). 
  7. ^ 存档副本.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8. ^ s:上谕内阁 (四库全书本)/卷130 雍正十一年四月己卯谕内阁:“朕览本朝人刊写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每作空白,又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殊不可解。揣其意盖为本朝忌讳,避之以明其敬慎,不知此固背理犯义不敬之甚者也。”
  9. ^ s:统一对朱毛共匪及有关名称要点s:中共党政军机关企业学术机构团体旗歌及人员职衔统一称谓实施要点s: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
  10. ^ 道德經 (PDF). 《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 2016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 
  11. ^ 宋定莉. 儒道的辯證:以周濂溪<太極圖>及《太極圖說》為中心 (PDF).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2017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2. ^ s:史记三家注/卷002
  13. ^ 凌超煌. 從避諱現象考訂河上公老子注成書年限 (PDF). 《清华中文学报》. 2014年6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4. ^ 廖名春. 《老子》首章的文本與邏輯 (PDF). 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 2014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5. ^ 陈丽桂. 「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 — 「一」與「亙」 (PDF).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 2014年9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6. ^ 王博. 《恒先》與老子. 《政大中文学报》. 2005年6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7. ^ 陈育民. 校勘《老子》「避諱字」二則 (PDF).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2007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8. ^ 杨秀芳. 從《老子》異文看「恆」與「極」的語言關係 (PDF). 台湾大学. 2009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19. ^ 任法融. 道德經釋義 (PDF). 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0. ^ 饶宗颐. 帛書《繫辭傳》「大恒」說 (PDF). 1992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1. ^ 杨婉羚. 《淮南鴻烈》氣論思想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09年1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2. ^ 廖雅慧. 《老子》的道、德論 (PDF). 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 2010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3. ^ 林俊宏. 氣、身體與政治 ── 《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 (PDF). 《政治科学论丛》. 2003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4. ^ 潘铭基. 《史記》與先秦兩漢互見典籍避諱研究 (PDF).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2009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 
  25. ^ 李晖. 兽子‧虎子‧马子─溲器民俗文化抉微. 《民俗研究 》. 2003, (4): 176. CN 37-1178/K. ISSN 1002-4360. 
  26. ^ 冯双元. 也谈“虎子”与“马子”. 《东南文化》. 2006, (5). CN 32-1096/K. ISSN 1001-179X. 
  27. ^ 谢向荣. 諸葛亮《出師表》 (PDF). 文言经典阅读与赏析(二):超世与忠君. 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28. ^ 清·郝懿行《晋宋书故·元由》:“元,始初也;由,萌蘗也。论事所起,或言元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于前明初造,事涉元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
  29.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俱以原字代元字,盖民间追恨元人,不欲书其国号也。”
  30. ^ 全唐文》卷四:“依礼,二名义不偏讳……其官号、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避。”
  31. ^ 陈垣:《史讳举例》,(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页5。
  32. ^ 32.0 32.1 32.2 《容斋三笔·卷十一·帝王讳名》:“太宗讳字内有从耳从火者,又有梗音,今为人姓如故。高宗讳从勹从口者亦然。真宗讳从心从亘,音胡登切。”
  33. ^ 晋书·志第十·礼中》太元十三年,召孔安国为侍中。安国表以黄门郎王愉名犯私讳,不得连署,求解。有司议云:“名终讳之,有心所同,闻名心瞿,亦明前诰。而《礼》复云‘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无私讳。又云‘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岂非公义夺私情,王制屈家礼哉!尚书安众男臣先表中兵曹郎王祐名犯父讳,求解职,明诏爰发,听许换曹,盖是恩出制外耳。而顷者互相瞻式,源流既启,莫知其极。夫皇朝礼大,百僚备职,编官列署,动相经涉。若以私讳,人遂其心,则移官易职,迁流莫已,既违典法,有亏政体。请一断之。”从之。
  34. ^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名讳
  35. ^ 如果人家的父亲名叫“晋肃”,就可以不让他的儿子去参加进士考试的话;那么如果他爸名字叫“仁”的话,他儿子难道不能做人吗!
  36. ^ ·谢肇淛,《五杂俎》(卷181):“冯道门客讲《道德经》,首章“道可道,非常道”,门客见犯其讳多,乃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37. ^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7):“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38. ^ ·费宏等,《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181):“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蓄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
  39. ^ 《史讳举例》陈垣
  40. ^ 陈垣《史讳举例》:清之避讳,自康熙帝之汉名始。雍乾之世,避讳至严,当时文字狱中,至以诗文笔记之对于庙讳御名有无敬避,为顺逆凭证。
  41. ^ 《清代名人传略》中册页143
  42. ^ 呈請避諱之駁斥. 时事新报 (上海). 1914-07-27. 两广方言学校毕业生邱文彬,乃呈请教育部……明令天下,‘邱’字依旧避讳……不意内(务)部得此,竟回咨驳斥……为亲者讳,谓之私讳;为尊者讳,谓之公讳……现在政体改建,讳法已不适用,则公讳之典,自不必更相沿袭……就习惯上言,固已无直呼孔子之名者,所请转呈明令依旧敬避之处,应毋庸议 
  43. ^ 《毛氏家谱(与世山家)·五世维基》[永久失效链接]:“次男宣哲(哲字因国禁改明)”
  44. ^ 《孙氏家谱(安座间家)·四世有温》[永久失效链接]:“四世有温(温字因国禁改谓有和)”
  45. ^ 《新参林姓家谱(佐久川家)·新参四世泰雄》[永久失效链接]:“新参四世泰雄(因泰之字国禁改春)”
  46. ^ 《陈姓家谱(仲本家)·十二世》[永久失效链接]:“十二世讳弘泽(弘字因禁止改宏)”【注:乾隆帝讳弘历。】
  47. ^ 《曾姓家谱(中宗根家)·六世紫金大夫夔》[永久失效链接]:“男历(历之字因禁止改信)”【注:乾隆帝讳弘历。】
  48. ^ 王代记[失效链接]》,第49页
  49. ^ 《马姓家谱·小禄家·十二世马克承》[失效链接]:“十二世马克承童名思龟名乘良泰(因泰之字国禁改忠)”
  50. ^ 《毛氏家谱(与世山家)·六世宣猷》[永久失效链接]:“六世宣猷(宣字因国禁改廷柱)”
  51. ^ 《向姓家谱(具志川家)·十世讳宣谟》[永久失效链接]:“十世讳宣谟 今归仁王子 童名思德金 名乘朝忠(忠之字因禁止改义)”
  52. ^ 《平姓家谱(当间家)·七世重富》[永久失效链接]:“七世重富(重之字因禁止改季因免许如今)”
  53. ^ 《英姓家谱(渡名喜家)·六世恒隆》[永久失效链接]:“六世恒隆(原是名乘头重之字因御禁止子孙悉改用恒之字)”
  54. ^ 특수표식: 피휘, 각필, 불심지[失效链接]
  55. ^ 见凤岩寺《静真大师塔碑文》
  56. ^ 《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二十六年十二月》. [201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6). 
  57. ^ 大南实录前编·凡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地名遇庙讳、尊字,或从今名,或缺一笔。至于人名,皆改别字,以示敬也。”
  58. ^ 《大南正編列傳初集·偽西列傳》. [2014-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3). 
  59. ^ 大南实录前编·卷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0. ^ 国朝正编撮要·卷之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世祖高皇帝,讳左从日右从爰,又讳左从日右从英,又讳左从禾右从重。”
  61. ^ 汪婕 《对魏晋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怪现象之思考》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第6期

来源

[编辑]
  • 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ISBN 7806222529
  • 王建 编:《史讳辞典》,汲古书院,1997年出版。ISBN 476291049X
  • (日语) 井波陵一 论文“使えない字 : 諱と漢籍”,收录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汉字情报研究中心编纂的《漢籍はおもしろい》,2008年
  • (越南文) Ngô Đức Thọ Nghiên cứu chữ huy Việt Nam qua các triều đại / Les Caractères Interdits au Vietnam à Travers l’Histoire. (traduit et annoté par Emmanuel Poisson, Hà Nội: Nxb Văn hoá, 1997)……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