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大觉寺
22°43′46″N 120°22′16″E / 22.729581°N 120.371093°E
观音山大觉寺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大社区神农里翠屏路110号[1] |
主神 |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 |
建立时间 | 清朝中叶或初叶 |
地图 | |
观音山大觉寺,或称大社大觉寺[1][2],简称大觉寺,旧名翠屏岩,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大社区观音山的佛寺。
传说
[编辑]相传清治时期康熙年间,有苏、林两姓为卜葬祖先,各聘风水师寻找墓地。先来观音山的风水师找到一处穴眼,断定为“将军座帐”宝穴,就在穴眼埋方孔钱作标记;后至的风水师,也相中此地,认定为“国公点兵”宝穴,在穴眼钉铁钉为记号,巧好钉中钱孔。动土当日,两方争执都是自己先相中,各埋有铜钱和铁钉为信物。凤山知县杨芳声裁决此风水地只有观音佛祖才适合,于康熙廿八年(1669年)将地充公建寺。[1][3][4]
另外还传说康熙皇帝赐寺名为“翠屏岩”,赐写着“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给此岩[1][5]。但学者根据牌背后刻有“廪生钱元扬率领士绅拜贺”字样,证实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学府岁贡生钱元扬等地方士绅自行供奉,而非来自朝廷赏赐[2]。
用铜钱与铁钉为志信物的风水传说,在同高雄市的超峰寺也有[3]。屏东县万丹乡万泉寺亦有[6]。台南的南鲲鯓代天府甚至五府千岁、万善爷两方神灵用铜针、铜钱相争建庙的风水传说[7]。在中国大陆,类似的则有袁天罡与李淳风都相中唐乾陵[8]、沈𫓧跟胡文皆看中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凤山报国寺[9]原处的传说。
历史
[编辑]岩庙时期
[编辑]与岗山岩皆非僧人所建,原属民间信仰、地方埔头的大庙、公庙[3]。《凤山县采访册》记录光绪二年 (1876年) ,由恩贡生苏怀珠募修[4]。
日治时期由日僧东海宜诚常住,大殿为大正十三年(1924年)所建设[4]。1925年,大正天皇赠与缅甸白玉释迦牟尼佛像[1]。
吴宏一小学之前,常在此处远望高雄港[10],在大二时还将写翠屏岩的七律新作,私下呈给叶嘉莹指教[11]。
1956年左右,兼任竹溪寺及慈云院住持的眼净师担任住持,愿定尼师担任副住持,当时得地方人士协助,全力建设。1959年,由东海宜诚与义敏法师弟子[12]、兼任高雄市万寿山龙泉寺、高雄县白云寺住持的隆道法师担任住持,慈霭法师任副住持,募资重建,将原有寺宇全部拆除,大兴土木,与管理人巫水陞筹划兴建后殿。[4]
寺院时期
[编辑]1964年,从岩庙改为正式命名[a]为“大觉寺”的寺院。1973年增建前殿。[4]
1975年起,默如法师在此寺常驻四年半以上[14],曾赞赏来此寺的天乙尼师敢要求大觉寺的慈霭法师也要顶礼,赞美“不啻观世音现女身”[15]。
此寺因管理人去世过世甚久,岩庙的旧有信徒于1992年10月22日召开信徒代表大会,欲从十三庄中每庄增加三名信徒代表,并重新补选管理。当时慈霭法师中风已久,被指定继任的圣岳法师未参加信徒代表大会,导致信徒代表质疑其诚意,而爆发管理冲突[b]。出家众因此在1994年3月11日,控告地方政府伪造文书及企图侵占寺产,并以上任不久、与此事无涉的高雄县县长余政宪作控告代表。[4]
同年3月18日[4],中华佛寺协会为了高雄栖霞精舍与大觉寺的寺产及管理权纠纷,发动佛教界赴立法院请愿,结果大觉寺管理权确定为出家众所有,高雄县政府败诉,延用五十年的行政命令——信徒认定原则及权利地位,做大幅度修改。[16]
1997年,圣岳法师接替慈蔼法师担任住持,让寺貌焕然一新,任内先后完成大觉寺天王殿、罗汉殿、圆觉殿、大雄宝殿及二十诸天,但他在2012年便圆寂,俗年58岁[17]。
祭祀
[编辑]岩庙时期,辖有范围含盖大社区、仁武区、楠梓区的十三个联庄组织,同其他岩庙以观音普度阴灵的信仰特性,与庄众的神庙成对,构成阴阳具备的宗教网[4]。
寺院时期,前殿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后殿供奉观世音菩萨[1]。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社大覺寺. 大高雄佛教会. [2016-03-24] (中文(台湾)).[永久失效链接]
- ^ 2.0 2.1 李文良. 〈立大清旗,奉萬歲牌: 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 《台湾史研究》 (台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2-02, 第19卷 (第2期)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吕自扬. 春寫鳳邑三古岩. 《台湾时报》. 2012-01-19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林美容. 〈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台灣的民間佛教〉. 《思与言》 (台湾: 思与言杂志社). 1995-06, 第33卷 (第2期) (中文(台湾)).
- ^ 刘荣正. 高雄小故事 翠屏巖傳奇:建寺與龍牌傳說. 《台湾时报》. 2013-11-07 [2016-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中文(台湾)).
- ^ 李明进. 〈萬丹的古廟—上帝公廟的神化故事〉. 《萬丹鄉采風錄》. 台湾: 屏东县万丹乡采风社. 2004. ISBN 9789868094505 (中文(台湾)).
- ^ 爭地大鬥法. 南鲲鯓代天府. [2016-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台湾)).
- ^ 陈安利. 〈唐十八陵的營建〉. 《唐十八陵》. 中国: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05-01. ISBN 9787500642794 (中文(中国大陆)).
- ^ 卢奕醒、郑炳炎. 〈鳳山報國寺〉. 《漳州旅遊景點民間傳說:攬勝美漳州》 下册. 台湾: 龙视界. 2014-08-30. ISBN 9789865732608 (中文(台湾)).
- ^ 吴宏一. 〈我有很多個愛〉. 《明报月刊》 (香港: 香港明报集团). 2000-03, 第35卷 (第3期) (中文(香港)).
- ^ 吴宏一. 〈談詩憶往記前塵-------我大學時代所認識的葉老師〉. 《文讯》 (台湾: 文讯杂志社). 2014-05, (第343期) (中文(台湾)).
- ^ 江灿腾. 〈日治時期高雄佛教發展與東海宜誠〉. 《中华佛学学报》 (台湾: 中华佛学研究所). 2003-09, (第16期) (中文(台湾)).
- ^ 林美容、苏全正. 〈台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 《新世纪宗教研究》 (台湾: 财团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馆发展基金会附设出版社). 2004-03, 第2卷 (第3期) (中文(台湾)).
- ^ 默如法师. 〈默如法師自述傳〉. 《當代佛門人物》. 台湾: 三民出版社. 1994-02-01. ISBN 9789571905150 (中文(台湾)).
- ^ 默如法师. 〈勇敢有為,直言仗義〉. 《中国佛教月刊》 (台湾: 中国佛教月刊杂志社). 1980-03, 第24卷 (第6期) (中文(台湾)).
- ^ 林蓉芝. 〈千山獨行不寂寞-致昭慧法師〈入火坑,敲邊鼓〉讀後感〉. 《弘誓双月刊》 (台湾: 佛教弘誓学院). 2004-10-01, (第71期) (中文(台湾)).
- ^ 洪创夫. 觀音山大覺寺住持方丈圓寂. 《台湾时报》. 2012-10-16 [2016-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