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和殿

坐标39°55′04″N 116°23′49″E / 39.9178°N 116.397004°E / 39.9178; 116.39700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9°55′04″N 116°23′49″E / 39.9178°N 116.397004°E / 39.9178; 116.397004

中和殿
中和殿立面
概要
地点 中国北京市北京故宫
坐标39°54′59″N 116°23′26″E / 39.91647°N 116.39061°E / 39.91647; 116.39061
竣工日1420年(设立)
1645年(重建)
地图
地图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1]

历史

[编辑]

中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华盖殿”。明朝嘉靖年间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如今中和殿天花内构件上仍然留有明朝“中极殿”墨迹。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始改称“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1][2]

1900年的中和殿

中和殿在明、清两朝的使用功能基本相同,主要包括:[1][2]

2011年的中和殿
  1. 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各种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并且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1][2]
  2. 凡是遇到皇帝亲祭,例如祭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先农坛,皇帝会在前一日到中和殿阅视写有祭文的祝版;祭先农坛暨举行亲耕仪式前一日,皇帝除了在此阅视祝文,还在此查验亲耕仪式要用的种子和农具。
  3.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拟好的奏书。[1][2]
  4. 清朝每七年纂修一次玉牒(即皇家家谱)。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举行隆重的玉牒存放仪式。[1][2]
  5. 有时候皇帝也会在此召见官员或赐食。[2]
中和殿匾额

辛亥革命后,清逊帝溥仪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称帝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文移至中间。

建筑

[编辑]
中和殿宝座

中和殿高29米,平面呈正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顶,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为580平方米。[1]中和殿的面积是三大殿中最小的。[2]

中和殿四面开门,正面(南面)有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面、北面、西面有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南北各三出,东西各一出,中间是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侧有青砖槛墙,上有琐窗。中和殿的门窗形制取自《大戴礼记》中提到的“明堂”,避免了三大殿门窗的雷同。中和殿内外檐都饰有金龙和玺彩画,天花采用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有地屏宝座。[1]

中和殿正中设有宝座,两旁陈列着两个肩舆。所谓的肩舆是皇帝乘坐的轿子中的一种,主要供皇帝在紫禁城内活动使用。[2]宝座上方的内檐下悬挂乾隆帝御题“允执厥中”匾额,“允执厥中”源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3]两侧柱子上挂有乾隆帝御题对联:“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和殿,故宫博物院,于2014-11-18查阅. [200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30).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刘北汜,可爱的北京系列:故宫春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月,ISBN 7-5301-0201-X/K.6
  3. ^ 此句后来发展为“十六字心传”。
  4. ^ 探秘紫禁城之千龙吐水 云龙石雕,乐途旅游网,2009-11-11.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