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選舉保證金
外觀
傳說,「香港區議會選舉」及「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若果得票未達到某個數量,其參選保證金將會沒收。
- 問: 那「達標」則要有多少張選票呢? —Pumpkinz (留言) 2007年11月29日 (四) 01:07 (UTC)
- 其實幾乎所有國家的選舉都設有類似的保證金規則,而且保證金的高低,通常會隨着候選職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之所以會有這種保證金制度,是為了避免太多根本不是認真想要競選的人報名參選,造成選務上的困擾甚至達到干擾選情的目的(曾經看過不知是哪個國家的選舉,因為未實施保證金制度也沒有對候選人的標準作篩選,結果一份選票厚達十數頁,不只選民看到眼花,真正認真要競選的人也被埋在一堆亂七八糟的鬧場者之中,反而模糊選舉焦點)。ㄧ般來說,保證金都會在選舉之後,退還給那些實際得票比例超過預設下限的候選人,而大部分的標準也都不會設得很離譜(例如上面提到的3%,老實說假如ㄧ個參選人在選舉中拿不到3%的票,根本打從一開始就不該競選吧?)所以是個還算有道理的規則。—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11月29日 (四) 04:26 (UTC)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 部分地區選舉法規候選人必須在報名時同時交付什麼種類的金額?
- 選舉按金條目由36.226.58.164(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非一人主編或主編者非註冊用戶,屬於「election」類型,提名於2019年3月12日 16:54 (UTC)。
- 說明:參考日文條目做擴充。36.226.58.164(留言) 2019年3月12日 (二) 16:56 (UTC)
- (+)支持,符合標準,來源充足。🌜山西特產批發零售™️🌽🌶️🍎🍠🐓🐐(留言) 2019年3月13日 (三) 04:52 (UTC)
- (-)反對:這個條目是列表條目嗎?如是,則條目名需要修改為「各國選舉按金制度列表」(然而內文又作為列表又不夠簡潔),而且引言不能概括正文,引言部分無來源。如果不是列表條目,則條目結構失當,正文沒有介紹什麼是選舉按金,而過多羅列事例。 --Ujui Uju Mandan(留言) 2019年3月13日 (三) 05:53 (UTC)
- (-)反對:金錢單位的問題,澳洲與香港使用澳幣和港元稱呼,但印度與愛爾蘭卻使用₹以及€,這樣看了很痛苦。倫敦市長是消歧義頁,還有來源使用供託金。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 2019年3月13日 (三) 11:26 (UTC)
- 說明:除了參考日文條目做擴充,「供託金」相當於中文的保證金,制度也幾乎相同。36.226.58.164(留言) 2019年3月13日 (三) 11:35 (UTC)
- 請參閱Wikipedia:可供查證#維基百科以及維基百科鏡像的來源,這是我反對的原因,如果你真的有好好參考日文條目,那麼你應該知道英國(下議院)和愛爾蘭(下議院)應該會有[3]以及[4]兩個來源。
- 二來,日文條目有使用日文描寫各國貨幣,但你編寫的卻是縮寫,問你一下,你的CAD到底是指計算機輔助設計還是加拿大元,這兩項的縮寫皆為CAD,如果你覺得我小題大作,那麼整編文章請用統一的金錢單位,就如同擬你修改印度與愛爾蘭,整篇文章請統一單位。
- 供託金可是有描述法國的選舉按金,但你卻用『法國1993年開始』,這話說到一半而已。
- 語意不明。這段「澳洲參議院選舉:2,000澳幣,少於4%選票者會被沒收」是否更換成「參加參議院選舉須繳交2,000澳幣,少於4%選票者會被沒收」,這個還算可以閱讀,但是下方印度的總票數六分之一,這是指沒有滿足總票數六分之一要沒收還是超過總票數六分之一會退還?
- 日本的選舉按金裏面表格提到門檻,但是下方的註釋卻寫到『在表格中歸還金額為「當選席位×2×600萬日元」。』,這邊不是要說退還的門檻怎麼會變成退還金額?原文可是「表中所定の金額を供託した名簿届出政党等は「比例区議席割り当て数×2×600万円」の範囲で供託金の返還を受けられる。」我用機器翻譯仍可以看出你的編輯有少內容。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 2019年3月13日 (三) 15:28 (UTC)
- (-)反對:內文欠缺組織;在篇幅詳略上明顯偏重日本、臺灣,造成地域中心。--無聊龍·留言·貢獻歡迎光臨維基餐廳 2019年3月13日 (三) 15:36 (UTC)
- (-)反對,「資料來源:jawiki的外鏈」,嗯…………——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3月14日 (四) 05:50 (UTC)
- (&)建議可以增加與臺灣、香港相關的內容,畢竟這裏是中文維基百科;如果大陸中國也有選舉保證金制度的話也應該多寫寫。至於其他地方的詳細制度我個人是覺得列個表即可。—Pw K. 〔𐓶:高柏瑋〕 2019年3月18日 (一) 15: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