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易經
易經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易經屬於維基百科藝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 條目「易經」已被列為文化類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未命名的討論 (2005)
[編輯]英語大家好,我是索朗追珠,IP是219.237.144.192,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交流對《易經》的見解。2005年1月26日12:08,我對原條目進行了比較多的內容添加,隨後又進行了兩次小修改(三次修改中前兩次沒登錄用戶名),但發現詞條中著作的「著」,乾坤的「乾」兩字改不過來,這樣不符合漢字簡體規範,請問誰知道該如何調整嗎? --索朗追珠 04:43 2005年1月27日 (UTC)
- 請在編輯狀態下查看如何解決:
- 乾 vs 乾
- --CCFS 02:23 2006年4月3日 (UTC)
未命名的討論 (2006)
[編輯]看看英文維基百科的易經條目,再看看中文維基的易經條目,作為炎黃子孫,真是覺得痛心...--CCFS 02:32 2006年4月3日 (UTC)
- 我也有同感,看看英文的看看德文的都比中文的歸納的強多了。不過我不像你那麼悲觀,畢竟維基百科在國內還不是很出名,並且哪個詞條你不滿意,你也可以添加內容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希望以後我們講中文的,都嘗試着做「栽樹的人」--sidazhang
未命名的討論 (2009)
[編輯]易
=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的,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我看不出這3段話有什麼不同,我認為就是一個意思。O1345 (留言) 2009年12月17日 (四) 18:30 (UTC)
如果「天人合一」代表中國精神的最高境界,那麼易並不代表神秘、不可理解。O1345 (留言) 2009年12月17日 (四) 18:46 (UTC)
--CCFS 15:21 2006年4月12日 (UTC)
可以考慮翻譯,至少64卦的圖表需要。
看了英文頁面,我也覺得比中文頁面詳細不少。 我想,也許是真正研究易經的學者對internet接觸不多或者對wikipedia並不重視把。要理解易經,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更有優勢。 況且,易經研究屬於和商業利益基本不沾邊的研究,從現實角度上講,我相信只有等中國大部分普通民眾都衣食不愁的時候才會興盛起來。 --Karaaxx 09:33 2006年5月10日 (UTC)
英文的雖然豐富,卻很粗糙.當然中文即簡陋又粗糙.
沒有必要,中文研究《易經》的資料太多太多太多了,只待有心人收錄了。過幾天我把易經中的筮法更新一下。 Ante Chin(留言) 2019年1月5日 (六) 06:16 (UTC)
無須自貶
[編輯]本人亦研究易經多時。易經文字從春秋時期開始已經不易讀懂,何況今世?易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各家各派對其認識的角度都不一樣,但都有道理。作為百科全書,如要詳述,究竟把哪家哪派的擺上來呢?我覺得百科全書只需把常識的,共通的元素闡述清楚,中文易經頁面已經做得很好。不少人說外文易經頁面做得很詳盡,我們自身需要汗顏,我認為大可不必。外國人看中國的深奧學科其實是不大懂的,很多都是牽強附會,於是可以寫很多想當然的延伸性東西。比如乾代表Dragon,坎代表Pig,又比如坤代表Belly,艮代表Hand之類的,若我們中文版的易經條目也加上這些不是笑話嗎?另一方面英文易經條目內有對64卦每一卦的解釋,但每一卦的意思很多尚無定論,洋人可以隨便理解隨便寫,但我們不可以。比如渙卦,是否Dispersion的意思,在中國尚無定論(我個人不同意此意思)。因此中文Wiki不蛇足表明,一如國畫留白之美,也與國人做學問時謙遜自斂的氣質相符。 --St.BB Wolf
- 我認同 Wolf 的觀點,並不是我們中文維基能力不好,只因投入的人才不夠,加上中國金盾工程阻擋成更多才人,個人覺得就算目前內容品質不太好,也不應自眨我真正的五千年文化精要,自己的文化也唯有自己深根者才能真正體悟,勿直譯以誤華夏子孫萬世,待有解禁或機緣者來到才是。郭朝益(ChaoYi, Kuo) (留言) 2010年10月28日 (四) 15:37 (UTC)
CCFS,關於簡體繁體我的看法
[編輯]乾坤就是這兩個字,沒必要用簡體把。 而且我覺得繁體字是很重要的文化,幾千年來一直如此,應該尊重和保留。 當簡繁都可的時候,還是儘量使用繁體。
- 請這位沒有留下簽名的兄弟(估計是新人)明察秋毫,我沒有說要用簡體還是繁體,而是解決「乾」這個字簡繁體衝突的問題,請大家不要扯的太遠,有關簡體字的是是非非可以到簡體字條目去論說。
正本清源:乾這個字是會意字,其本義為:
「Plants sprouting (乙) towards early light(乾去掉乙).」
正在發芽的植物(乙)朝向早上(旦)的第一縷陽光(乾去掉乙)。暗示陽光(天)的作用是給萬物生長提供能量。請體會易的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天」或者「日」來命名而是使用(可能也是專門為這個卦象造的)「乾」這個很美妙的字為其命名。
由乾的本義自然就引伸出陽光可以使濕的物體變干。--CCFS 01:55 2006年8月20日 (UTC)
說的極端一點,真不知道簡體字誕生的意義在哪裏--Karaaxx 09:38 2006年5月10日 (UTC)
- 答:毛澤東那批人的時候搞的,已然成為一種政治信仰。據說當時不僅有漢字簡化計劃,還有漢字拉丁化計劃。作孽啊!- 218.106.82.163 12:04 2006年7月8日 (UTC)
- 「老毛造簡體字」的謠言遺毒不淺啊 可惜06年的那位用的IP--·Cirno⑨· ·文文情報屋· 2013年9月5日 (四) 17:04 (UTC)
八卦是基本法
[編輯]八卦:易之八,是四面八方,四通八達,全方位,全面。 八的古音讀為別。「說文」說:八就是解為別,別是分別,有所分別就是各不相同。別:亦是辨別,辨別於各不相同,若把乾稱為實、而坤稱為虛,這就是截然不相同的分別,辨別於一切,辨別這一些是叫做房屋,那一些是叫做樹木,這一些是叫做文盲,那一些是叫做有錢人,那一些是自己經常遇上的難題,別於萬事萬物,必於求知求識,有知有識者必能辨別於事物。 卦:圭卜也。中國文字是象形,會意,假借,拼音,形聲等並出。有如卜字,是古代的大部份人民因知識甚少的時候,為了自己的無知無識而向人請問、請教的情況下,卻遇上了騙徒的欺詐,言之用龜甲置於火上燒至有卜一聲的裂紋之長短,便可辨別於處事之法及吉凶。這樣,卜字的延伸意義就是向人請問,求知求識的行為舉止。而甲骨文亦是相繼的時間用來記事,刻於不相同的圖文而應用,這一些都是在文字上可推斷、考據出來的。 圭:是基本的度量法制,古時稱六十四黍為圭,有所法則有所方,有所方則有制及約,制約則延伸於一切,至國際、宇宙、萬事萬物。例如國際貨幣兌換,現時來說,不能說用一港元兌換一百美元。於天時,不能說今天是大暑而明天就要是寒冬。法制則能準則一切,準則亦各之因由承乘而定,制約就是出於自然、必然。例如人的基本生活方法就需要食物,食物之中有如稻米、蔬菜,而稻米、蔬菜基本需要植田,植田基本需要肥沃的泥土,圭就是重土,就是基本的種植植物的條件,基本的法律,自然的法律。 八卦,就是全面而基本之法學。 六十四卦,看起來象重覆卦,這是不懂易經的人裝懂,叫做重覆卦。 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並沒有一卦是相同的、重覆的。 六十四卦是稱之為交卦,有所交則必有新文化、新景象,不能泥於重覆。 交:六乂也。乂是解為相會,相乂已是產生了變化,況於六乂? 若把明天看成是今天的重覆,就是無知無識的被動者,況於裝懂扮教人於重覆? 易曰:貞吉(大壯九二)貞是解為問,問是為了學。吉者好也。 貞吉是解為學好。 若是沒有學好,對一切的人、事、物均為免談。 好的定義亦是有所準,亦是無所準。是三餐溫飽為好,還是身纏萬貫為好,是努力拼搏為好還是懶閒為好,是中學畢業為好還是博士、專家為好。 易經作者是認為學之為好,能知能識為好,能知能識亦因於學,必於學至好,必於學好。 學字,易經作者認為學就是不懂,不懂就是需要學,學就是能懂,懂就是好,學亦就是好,學之為好,所以謂之學好(貞吉)。 貞吉是學至於好,若不能或未能學好,則餘事免談。所以經雲亦只有(貞吉)學好的這兩個字。 歡迎與我交談及賜教! 斯勤 11:16 2006年9月4日 (UTC)
合併八卦與六十四卦,合併陰陽和太極
[編輯]而且我覺得六十四卦和八卦可以合併為八卦,陰陽和太極也可以合併,沒有必要變成兩個條目。大家覺得呢? --LC 19:10 2007年3月13日 (UTC) "六十四卦"是"別卦",「陽陽」是從「太極」抽象的。 李重溪(留言) 2014年4月16日 (三) 15:00 (UTC)
易經的影響
[編輯]花了不少功夫介紹易經,主要從英文條目譯過來,但覺得缺少了易經對中醫、音樂的影響,這些都是值得寫的,但能力有限,只能等待有心人了。 --LC 2007年5月1日 (二) 10:40 (UTC)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易經(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人文學科 - 文學—今古庸龍 (留言) 2008年7月19日 (六) 03:01 (UTC)
- (+)支持窗簾布王子 (留言) 2008年7月20日 (日) 05:20 (UTC)
- (+)支持—今古庸龍 (留言) 2008年7月20日 (日) 09:12 (UTC)
- (+)支持—天哲 (留言) 2008年7月25日 (五) 11:45 (UTC)
- (-)反對:參考資料素質低,歸納的也不好,與條目的重要性極不相稱—冰热海风(talk) 2008年7月21日 (一) 05:02 (UTC)
- (+)支持--肯尼仔 (留言) 2008年7月22日 (二) 04:19 (UTC)
- (!)意見此用戶不合資格,他並非自動確認用戶,編輯次數未足50,敬請留意 -乾隆大帝 皇帝御令 2008年7月22日 (二) 05:23 (UTC)
- (-)反對,沒有圖片,這是其一,參考來源的書都不寫ISBN--一葉知秋→切磋 2008年7月25日 (五) 12:30 (UTC)
發音
[編輯]漢字在不同方言有不同發音, 或同一漢字在同一方言有不同發音, 本來就是很常見的事. 為了一個粵語發音, 特別把易字做了那麼長的發音解釋是個累贅. 如果閩語, 吳語, 贛語...的使用者都要把發音記上, 那不是沒完沒了?-- Marcus Hsu talk 2009年9月21日 (一) 06:21 (UTC)
繁簡轉換問題
[編輯]大陸簡體中,"乾"都變成"干"了,檢查源碼是正確的。望相關負責人設定一下轉換特例--林卯 (留言) 2010年10月1日 (五) 21:06 (UTC)
中立性和立場角度有問題
[編輯]本文在科學性和中立性上有嚴重缺失,將迷信色彩貫穿全文,並且有鼓吹本書之嫌。文章和討論中國家情緒十分強烈,難道是中國古代的就是好的嗎,個人認為,《周易》在日後被世人扭曲,幫助了迷信道教在中國猖獗,並且嚴重影響了學術性道家的名聲。
有道理,害了很多人 KaFai98(留言) 2021年4月26日 (一) 13:49 (UTC)
與二進制的關係
[編輯]各位先生好!請問關於《易經》與二進制的關係問題是否應該引入新證? 從胡楊、李長鐸二位《萊布尼茨與伏羲八卦圖考》提供的最新證據來看,《易經》與二進制關係密切。原來詞條編輯引用材料不足採信。 證據一:萊布尼茨臨終懺悔《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的自然神教》一直被封存。從胡楊、李長鐸實地查證提出的證據看,萊布尼茨臨終懺悔否認了先前自己關於獨立發明了二進制的不誠實的說法,坦白了自己「二進制」確實是受了《易經》的影響的事實。這個影響來自於十二世紀的阿卜杜拉·白達瓦魯斯和魏格0、1、2、3四進制。 證據二:德國神學家斯比塞爾的《中國文史評析》直接將易圖翻譯為二進制,這時間是1660年,早於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幾十年。 證據三:所謂二進制就是逢二進一。《易傳》不僅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明確的二進制表述,也有豐富的十進制表述,如「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如「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等等運算。 所以,強烈建議修改《易經》與二進制部分。 謝謝!打破砂鍋(留言) 2014年7月3日 (四) 08:23 (UTC)
點讚!點讚,頂!學術風暴(留言) 2014年7月4日 (五) 01:52 (UTC)
郭書春先生、梁宗巨先生引用材料早已過時,大多不足採信。學術風暴(留言) 2014年7月4日 (五) 05:55 (UTC)
2014年9月9日 版本處理聲明
[編輯]鉴于2014年9月9日 Shizhao 无理由回退过去版本。之前我所编辑的文字图片部分视为无效!图片授权已取消。
中文網絡百科全書做易經條目不止維基一家。在下有權在其它網站用我在維基之前編輯的文字圖片。
特此告知。
--Ymaccn(留言) 2014年9月12日 (五) 08:06 (UTC)
關於《易傳》作者的考證
[編輯]《易傳》(《十翼》)的作者不是孔子。歐陽修在《易童子問》中對《易傳》作者是不是孔子提出過懷疑,清人崔述在《洙泗考信錄》中列舉了更多證據證明《易傳》並非孔子所著。
《十翼》不是一個人的作品,也不是一個時期的作品,大致可估測是秦漢之際儒家學者的作品。在《十翼》中有許多話是引孔子的話,冠以「子曰」二字。其中真偽還需要更多的考證,但可反推知沒有冠以「子曰」二字的話顯然不是孔子所說。
詳細的論證過程可以參考馮友蘭所著《中國哲學史新編試稿(上)》第十五章第一節。
Ante Chin(留言) 2019年1月5日 (六) 04: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