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增蕙
外觀
馬增蕙 先生 | |||||
---|---|---|---|---|---|
女演員 |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民族 | 漢族 | ||||
出生 | 1936年 | ||||
逝世 | 2021年2月4日 | (84—85歲)||||
配偶 | 謝凌霄 | ||||
兒女 | 謝東、謝藝 | ||||
父母 | 馬連登 | ||||
親屬 | 馬增芬(姐)、馬增芳(姐)、馬岐(弟)、馬增錕(弟)、馬增奎 | ||||
代表作品 | 《一盆飯》、《挑簾裁衣》、《金山寺》 | ||||
活躍年代 | 1941年至2018年 | ||||
|
馬增蕙(1936年—2021年2月4日),女,天津人,中國單弦表演藝術家,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一級演員,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得主,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3]
生平
[編輯]馬增蕙1936年出生於北京一個曲藝家庭,為父母的第三個女兒,幼時舉家遷至天津。馬增蕙5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西河大鼓,15歲時回京,進入中央廣播說唱團隨弦師胡寶筠學習單弦牌子曲,隨後拜石慧儒為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受天津單弦表演藝術家劉洪元先生邀請成為其「代拉師妹」,宗謝派單弦,遂為石慧儒之同輩。1953年到1962年期間,馬增蕙曾同中央廣播說唱團的時任青年演員孫書筠、龍潔萍等人隨白鳳岩學習新梅花調並在該曲種的發展以及曲藝創新方面功不可沒。曾因在滬休產假期間對彈詞藝術產生了興趣,故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和趙玉明一同學習蘇州評彈,拜彈詞名家蔣月泉為師,用普通話演唱蘇州彈詞,對南北曲藝藝術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晚年飽受骨癌折磨,2003年後鮮少演出。偶爾參加訪談類節目以及到教育場所演講,期間常唱一有爭議的單弦曲目《北京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作用。2021年2月4日12時20分,馬增蕙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4]。
家庭
[編輯]父親馬連登,姐姐馬增芬。馬連登與馬增芬共同創建了西河大鼓流派馬派。其姐馬增芳亦為西河大鼓著名演員,與1949年前去世。弟馬增奎、馬增錕、馬岐均為曲藝工作者,在評書、曲藝音樂等領域頗有建樹。[5]
參考資料
[編輯]- ^ 劉波主編. 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北京: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3. ISBN 9787800493898.
- ^ 羅揚、王松聲主編. 中国曲艺志·北京卷. 北京: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9: 838. ISBN 9787507601435.
- ^ 趙玉明口述,孟然整理. 艺苑寻踪.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7: 5、97、150–160. ISBN 9787501137367.
- ^ 曲艺名家马增蕙病逝. 北京青年報. 2021-02-05 [2021-02-05].
- ^ 族谱:马连登. 梨園百年瑣記. [2020-04-09].
這是一篇與中國人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