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克賽欽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線戰役
中印邊境戰爭的一部分

何家產少將(中)在天文點觀察戰場
日期1962年10月20日 - 10月29日
地點
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決定性勝利
領土變更 中國人民解放軍拔除印軍在阿克賽欽的據點
參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  印度
指揮官與領導者
中國 何家產 少將 T.N.雷納英語Tapishwar Narain Raina 準將
參戰單位
南疆軍區一部 第114步兵旅英語14th Indian Infantry Brigade
兵力
總計
6,300餘人[註 1]
實際作戰
4,300餘人
總計
5,600餘人
實際作戰
3,000餘人
傷亡與損失
37人陣亡
93人受傷
136人陣亡
160人被俘

阿克賽欽戰役 (英語:Battle of Aksai Chin),中方稱之為西線自衛還擊作戰。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於中印邊境西段發起的一場戰役。此戰解放軍佔領了37個印軍據點。

背景

[編輯]

1959年以後,印度不斷對中國邊界進行武裝挑釁。到了1961年,中國政府多次向尼赫魯提出和談建議,並實行隔離政策,均被一一拒絕。進入1962年,局勢越發緊張起來。6月,印度軍隊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東段已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一百多個據點。這些據點最近的距中國哨所幾十米甚至幾米遠,形成「面對面」的對峙,有的楔入中國哨所之間,有的還插到了中國邊防哨所背後來了。尼赫魯甚至宣稱要將中國人從邊境地區趕出去。這也使得中國不得不放棄「忍讓」,準備軍事對抗,理由是「自衛反擊」。1962年9月22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論,警告印度尼赫魯政府,立即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1]

戰場自然條件

[編輯]

該地僅有 1 條交通幹線——新藏公路,貫穿中印邊境西、中段各防區後方,在阿克賽欽的甜水海附近分出 3 條支線分別通往天(文點)、河(尾灘)、空(喀山口)防區,此外別無他途。幹線支線路況均差,路面窄,坡度大,轉彎急,夏天山洪暴發,坡體塌方,冬天狂風暴雪,大雪封山,交通時常堵塞。有的解放軍哨所被大雪封閉半年之久不能通車。

該地同時氣候寒冷,且變化急劇。冬季氣溫可達攝氏—40 多℃,盛夏最高溫度也不超過 20℃。冬季長達 8~9 個月。晝夜溫差大,有「一日四季」之說,夏季中午可達攝氏零上 15℃,夜間降為零度以下。中國邊防部隊常年着四皮(皮靴、皮帽、皮手套、皮大衣)。全副武裝負荷太重,行動十分緩慢。對衝鋒、追擊、包圍、迂迴等戰術行動影響很大。

戰區受印度洋高空暖流影響,降水多,風力強,夏季陣雨冰雹,冬季狂風暴雪,且河流、沼澤、湖泊較多。每日午後風起半夜方止,風力多為 7~8級,嚴重影響作戰行動。

空氣稀薄,嚴重缺氧。5000 米以上地區含氧量僅為 50%。阿克賽欽地區缺氧尤為嚴重。初上高原的人易產生高山反應。主要症狀是頭暈、頭痛,呼吸急促,心跳過速,關節脹痛,吃睡不好,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特重者嘴唇發紫,面部浮腫,血壓升高,昏迷不醒。反應期為 5~7 天,年大體弱者為半月左右。一般有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能上山,否則有生命危險。它對軍事行動影響較大,嚴重時使部隊減員乃至喪失戰鬥力。

氣壓低,氧氣不足。飯煮不熟,且時間長,水沸點低,影響食物烹調。其中解放軍的幹部和戰士長期食用夾生飯,腸胃病患者甚多。半年吃不到新鮮蔬菜,人體缺少維生素,指甲下陷;紫外線強,空氣乾燥,嘴唇乾裂,鼻孔流血。氣候冷熱變化急劇,易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重則引起肺炎、肺水腫,搶救不及時亦有生命危險。空氣透明,冰雪反光,易患雪盲色盲,極易凍傷。所有這些,既增大了非戰鬥減員,也增加了醫藥供應量和醫療救護難度[2]

印軍部署

[編輯]

西線當面為印軍第十五軍第十九師所屬第一一四旅。該旅轄 6 個步兵營,1 個重機槍營,連同其他保障分隊,總兵力約 5600 人。旅部帶 1 個步兵營,重機槍營一部,及保障分隊駐列城。以 5 個步兵營、加強重機槍兩個連、工兵 3 個連,在中印邊境西段傳統習慣線兩側分散設卡,共設卡 77 處,深入中國境內 43 處。該旅第一線兵力部署:以兩個營配置在班公湖北岸(不含)以北中國天、河、空防區地段內,設據點 53 處,深入中國境內 27 處;以 3個營的兵力配置在班公湖以南(含北岸)阿里防區地段內,設點 24 處,深入中國境內 16 處(湖北岸據點設人空防區)。

為便於掌握印軍設卡位置和數量,解放軍按印軍入侵時間、先後順序為其據點編號,冠以防區名稱,如「天文點防區印軍××號據點」,簡稱「天印××號據點」;或「阿里防區印軍×× 號據點」,簡稱「阿印××號據點」,其他防區以此類推。

印軍第114旅,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緬甸對日作戰3年,參加過印度爭奪克什米爾之戰, 1960 年在改編克什米爾地方武裝的基礎上,重新組建後,開駐中印邊境西段。該旅長期駐防克什米爾地區,受過山地作戰訓練,士兵射擊技術較好,對高原嚴寒地區適應性強,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但該旅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域的部隊組成的,具有兩個國籍(印度尼泊爾)、三種宗教(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四個民族(印度斯坦族錫克族拉達克族廓爾喀族)、五種語言(印度語錫克語拉達克語廓爾喀語英語)等特點。

該旅雖有 5600 餘人,同康前指所轄兵力相差不多,但兵力高度分散[2]。其總的兵力部署態勢是:一線展開,分散配置,該旅 5 個營 20 多個連隊, 3000 餘人分散在傳統習慣線兩側,北起喀喇崑崙山口,南至獅泉河谷,正面寬 600 余公里,深入中國境內 20 余公里的狹長地帶內。每個據點多則兩個排,少則 1 個班,兵力高度分散,不少據點之間空隙大,獨立據守,支援不便,利於中國邊防部隊各個擊破。

解放軍部署

[編輯]

至反擊戰前,西線解放軍部隊除阿里支隊,步兵第二團外,還集結了步兵第四師第十團第三營、第十一團第三營、師炮兵團 4 個連,師高炮營、師工兵營、通信營(大部)、偵察連、噴火連,騎兵第三團(相當於 1 個加強步兵營), 21 基地工建第一○九團第一營等部隊,總兵力達 6300 餘人。此外,還有運輸、兵站、救護、炊事等後勤保障人員 5500 餘人。以上部隊歸新疆軍區康西瓦指揮所統一指揮。上述作戰部隊擔負的任務分兩部分:一部分設防守卡,由阿里支隊、步兵第二團負責,兵力約 2000 餘人;其他部隊擔任機動作戰,兵力約 4300 餘人。冬季將臨時,為緩解運輸緊張的矛盾,解放軍總參謀部通知新疆軍區和康指抽調 1/3 的機動作戰部隊下山過冬[2]

在臨戰準備中,康前指司令員何家產烏魯木齊剛開完軍區作戰會議,接到命令,立即乘飛機到喀什,又改乘汽車,經三天兩夜奔駛,於12日24時終於趕到天文點前指。但何家產長途奔波產生高原反應,一下車便昏迷不醒。軍區急派副司令員徐國賢來前指接替指揮。但由於路程太遠,3至5日尚趕不到。何家產清醒後,讓警衛員等背上山頂,親自觀察紅山頭印軍情況,部署作戰,這給予了解放軍基層官兵以有力鼓舞。

戰役經過

[編輯]

紅頭山戰鬥

[編輯]

解放軍主要部署如下:

  • 以騎兵第三團、步兵第二團第七連,工建第一○九團第一營(欠 1 個連)配置在紅山頭以西以北及奇普恰普河谷兩側地區,抗擊來自困在蘭加爾、斗拉特方向增援印軍,並相機攻殲印軍「天印 31 號」和「天印 17 號」據點。以師炮團 120 迫擊炮營(欠 1 個連)、76.2 野炮 1 個連組成炮兵群,由炮團副團長郭濱為群長,擔負對紅山頭印軍據點火力急襲及攔阻援兵的任務。
  • 以第四師偵察連、工兵營第二連(欠 1 個排)為堵擊分隊, 17 日進至「天 15 號」哨卡,戰鬥發起前,大膽穿插切斷「天印 9 號」向北增援的通路,並進佔天南河河岔處,阻止印軍逃跑。以工建第一○九團第一營 1 個連配置在甜水海擔任反空降任務;第四師工兵營第三連擔任工兵預備隊,第十一團工兵連配屬空防區,擔負布雷設置障礙,阻止印軍進攻,第十團工兵連隨本團第三營行動。
  • 各守卡分隊加強防禦,牽制印軍據點。阻其增援或逃跑,並相機拔點。
  • 康前指設在天文點 5243 高地坑道內,觀察所於 10 月 19 日在天文點 12號卡後側小高地開設,並與拔點、打援兩指揮所溝通有線電話聯絡。康前指遵照軍區命令組成拔點、打援兩個指揮所。拔點指揮所由第四師副師長王洪傑、第十一團副政委宋良銘、主任王化東組成,配置在「天 13號」哨卡前側;打援指揮所由賀景福、劉少稚、艾則佐夫·哈斯木、蔚福恭組成,配置在「天 11 號」卡附近地區。
  • 第十一團第三營以第八、第九連為營第一梯隊,由西南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第八連配屬重機槍 3 挺,無坐力炮 2 門;工兵 2 個班,噴火器 6 具為營右翼主攻連,由甫向北突擊,第九連配屬重機槍 2 挺,無坐力炮 1 門,工兵1 個班,噴火器 4 具為營左翼主攻連,由西向東攻擊印軍連部和主峰。第七連派出 1 個加強班配置在紅山頭正面,實行佯攻,掩護主攻部隊側後攻擊,其餘為營第二梯隊,營屬 82 炮連配置在第八連側後,由營指揮井參加炮群火力準備[3]

19 日 20 時,各部隊乘車閉燈開進, 20 日零時下車步行,5 時前後各自佔領陣地。主攻部隊進入進攻出發位置後,進行近迫作業,利用印軍空投場內的木箱空筒等材料構築掩體,積極進行衝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炮兵分隊進入陣地後,構築火炮發射陣地,標定射擊諸元;打援分隊積極構築抗擊陣地,作好打援的各項準備。8 時 25 分(天防區拂曉)實施炮火急襲。 21門火炮突然猛烈轟擊,紅山頭頓時濃煙滾滾。與此同時,主攻營各連乘機推進至距印軍前沿幾十米的地方,以減輕衝擊時的體力消耗,減少傷亡。8 時 55 分,步兵發起衝擊,突破前沿攻入第一層台地,以抵近射擊,殲滅塹壕內殘存印軍。第九連第二排為突擊營最左翼排,由紅山頭西北方印軍防禦最弱處,猛烈突擊,僅 20 分鐘即攻上山頂。9 時 45 分,戰鬥結束,解放軍將五星紅旗插上高地,佔領紅頭山陣地。此戰,歷時 80 分鐘,殲印軍 62 人,其中斃 42 人,俘 20 人,繳獲 81 迫擊炮1 門、51 迫擊炮 2 門,輕機槍 4 挺,步(沖)槍 26 支,以及卡車兩輛、電台兩部,取得了西線戰役首戰的勝利。解放軍陸軍第四師第十一團第三營傷26人,亡 8 人。

紅山頭攻克後,突擊營立即整頓部隊,調整部署,組織兵力,配備火力,改造工事,加固掩體,做好抗擊印軍援兵反撲和炮兵、航空兵火力急襲報復的準備。10 時 15 分印軍飛機 1 架臨空,中國邊防部隊輕重火器一起對空射擊,印軍飛機帶傷飛離,故此印軍受傷人數無法清點。

11 時解放軍總參謀部電示前線解放軍:「根據當前西線作戰的有利形勢,望即嚴密組織乘勝掃除西大溝以北河尾灘、天文點兩防區內之敵」;並通報康前指據打援指揮所報告:斗拉特派出三汽車援兵半途返回去了。根據總參謀部指示和敵情通報,康前指立即命令各部隊乘勝擴大戰果,繼續拔點作戰;警戒、打援、守卡分隊相機拔點;第十一團第三營撤出紅山頭攻殲「天印 8 號、11 號」哨卡,並向「天印 9 號」方向發展進攻。周邊據點印軍驚恐欲逃,擔任警戒任務的工兵第三連,見「天印 5 號」印軍欲逃,即主動請戰。王洪傑副師長立即批准並命炮群掉轉炮口,向「天印 5 號」猛烈轟擊。工兵分隊與「天 12 號」守卡分隊互相配合,消滅了該點印軍,拔除了該據點。

康前指急令第十一團第三營在攻克「天印 8 號、11 號」據點後,立即轉戰逼近「天印 9 號」,協同偵察連合殲「天印 25 號」以東天南河谷內印軍。由「天印 8 號」至「天印 9 號」要繞 6200 高地。該處雪深沒膝,嚴寒缺氧,氣候極其惡劣,加之夜間行動速度緩慢。21 日拂曉第三營趕到「天印 9 號」據點時,印軍已於 20 日深夜逃竄了,偵察連沒到達指定位置,沒能協同全殲此股印軍。至 21 日傍晚天文點防區入侵印軍 18 個據點全部被肅清,給印軍第一一四旅第十四營以沉重打擊,殲其 90 餘人,繳獲武器彈藥一部。

加印14號據點

[編輯]

「加印 14 號」據點,位於加勒萬河谷底,是印軍入侵中國西段邊境的又一重點方向。該處山高坡陡,谷深溝窄,懸崖絕壁,河水湍急,交通極為不便。

1962 年 7 月 6 日,印軍廓爾喀聯隊 30 餘人佔領該處, 10 月初用直升飛機換防,由第一一四旅傑恃聯隊第五營第一連 60 人防守,以直升機空運補給,並在此處構築工事、地堡、營房,企圖長期佔領。據點工事以地堡為主,河北岸台地構築有 6 座,連指揮所設在河北岸,並有直升機升降場。河南岸台地構築有地堡 4 個,各地堡之間有斷續塹壕交通壕聯接,印軍生活戰鬥均在地堡內,進入戰鬥較快,南北陣地可以火力相互支援。

康前指按軍區作戰命令決心以第十團第三營拔除該據點。戰前組成加勒萬河谷拔點作戰指揮所(簡稱加指),以康指副司令員李雙盛、作戰處長劉躍忠、第十團副團長劉三芳組成,決心夜間包圍拂曉攻擊,由東、北、南三個方向突擊,中間(東)主攻,兩翼助攻,全殲速決。第三營以第七、第九連主攻北台陣地,由東向西攻擊,以第八連攻南台陣地,由南向北攻擊,第九連派 1 個排由北向南攻擊,配合主攻方向作戰。

20 日 7 時 30 分,解放軍各分隊利用夜暗進入陣地。8 時 25 分各種炮火開始急襲。8 時 34 分,各分隊發起衝擊,第七連第二排衝擊中遭炮火攔擊,前進受阻,第四班以手榴彈殲滅了地堡內印軍;第三排從左翼猛打猛衝,一舉突破前沿,以抵近射擊消滅塹壕內印軍;第一排直撲印軍連部地堡。第九連發起衝擊後,第三排順利地佔領了 1 座地堡,以火力掩護工兵組用爆破筒炸毀另1 地堡內印軍。由北側進攻的第九連第一排,隱蔽地迂迴至印軍地堡側後,以手榴彈殲滅了印軍。此時第七、第九連協力以輕重機槍、火箭筒、噴火器攻擊印軍連部,帳篷起火。第七連火箭筒手馬興華在射擊中面部燒傷、棉衣着火,仍穿着單衣在攝氏—30C 的嚴寒中繼續戰鬥。印軍向直升飛機場逃竄,第九連第三排和工兵排奮力攔截,全殲北台地印軍。進攻南台地的第八連發起攻擊後,第三排排長梁朝申負重傷,堅持指揮,以火力壓制印軍火力點,命突擊班繞至地堡側後攻擊,印軍驚慌失措,舉手投降。9 時零 4 分戰鬥結束,印軍無一漏網,殲印軍 60 人,其中斃 28 人,俘 32 人,繳獲 51 迫擊炮2 門、機槍 6 挺、長短槍 35 支、電台 2 部等。解放軍傷10人,亡1人。戰後,該營榮立集體三等功。

第八連配屬工兵連,於 20 日稍事整頓後立即行動,奔襲「加印 27 號」。他們沿着小山溝、踏着沒膝的積雪,向加南達坂山口急進。由溝底向上爬,地勢越來越高,氧氣越來越少,舉步艱難。直到 21 日拂曉前才趕到目的地。為防止印軍發現而外逃,便繞路迂迴插入側後,包圍了印軍據點。以工兵連擔任警戒打援,第二排擔任主攻,於 21 日 15 時發起攻擊,第二排首先突破印軍陣地,隨後全連沖入陣地,經兩小時激戰,全殲該點印軍,以輕傷 4 人的代價,擊斃印軍 9 人,俘 10 人,繳獲 51 迫擊炮 1 門、 90 火箭筒 2 具、輕機槍 4 挺、步槍 11 支、手槍 2 支、電台 2 部及全部彈藥與物資。收復了進入加勒萬河谷的咽喉要道。

該營主力於 20 日下午乘車北上,到達西大溝時天已黃昏。指揮員立即勘察地形。偵察敵情。西大溝溝深谷窄,兩側山高坡陡,印軍沿河谷一線展開。邊防部隊只能從前到後逐個攻擊,無法迂迴側後斷其退路,正面平推必須猛打猛衝,否則只能將印軍趕跑。該營立即組織戰鬥。印軍懼殲,放火燒掉帳篷物資向境外狂逃。解放軍尾迫不舍,至邊界印軍全部逃脫。西大溝遂被佔領。

22 日加指接康前指命令,立即派 1 加強連,南下溫泉,進入昌格隆格河谷邊界處拔掉「河印 28 號」據點,第三營第七連加強 120 迫炮連乘車南下,23 日午後,趕到指定地點時,該據點已被由溫泉哨卡派出分隊佔領。殲印軍5 人,其餘逃出邊界。至此,河尾灘防區印軍入侵佔領的 6 個據點被掃除,殲印軍 80 餘人[4]

班公湖戰鬥

[編輯]

班公湖兩岸由兩個防區負責,以湖中心為界,北岸為空喀山口防區,南岸為阿里防區。印軍第一一四旅廓爾喀聯隊第一營跨湖侵入佔地設卡,南岸設了 3 個,北岸兩個。空喀山口防區由步兵第二團第二、第三、第六連防守,由團長楊宗泉、參謀長王玉祥指揮。在天河防區拔點作戰勝利形勢的鼓舞下,該部主動請戰拔除該防區的 3 個據點(絕拉溝有傑特聯隊設的據點 1 處)。總參謀部 20 日 13 時指示:對空防區西里扎普之印軍,若我確有把握時,同意將該敵打掉,以有力打擊楚舒勒班公湖南岸的印軍。據此,空防區於 21日展開了拔點戰鬥。最終解放軍四戰四捷,佔領了班公湖大部[5]

總結

[編輯]

西線第一階段自衛反擊作戰,從 10 月 20 日開始至 29 日結束,歷時10天,殲滅印軍第一一四旅 4 個營的各一部,計 296 人,其中擊斃136人,俘虜160人,拔除據點 37 個,繳獲各種火炮 26 門、槍 292 支(挺)、彈藥及軍用生活物資一部。解放軍傷 93人,亡37人,耗各種炮彈 2807 發,子彈 47414發及其他物資等。為第二階段的作戰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條件。

雙方作戰序列

[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印度陸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是可忍,孰不可忍. 北京: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社. 1962年9月22日. 我國政府在21日向印度政府提出的最嚴重、最強烈的抗議中,要求印度方面立即停止進攻,立即從扯冬、擇繞橋等地撤出印軍,並且保留要求印度政府道歉和賠償的權利。如果印度政府不立即接受中國政府的要求,那麼,為了保護擇繞橋以西中國邊防部隊的安全,為了恢復他們同後方的聯絡,中國方面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防禦措施,如果印度部隊在中國部隊的防禦行動中仍然開槍射擊,則中國部隊必將堅決自衛,而印度方面在中國自衛火力下的任何傷亡,都必須由印度方面自己負完全的責任。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2. ^ 2.0 2.1 2.2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史編寫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PDF).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7-07-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9-10). 
  3. ^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寫組.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人民解放軍戰 1997:368-370
  4. ^ 田昭林著. 中國戰爭史 第4卷[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9.04. 第659頁
  5. ^ 房功利.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再辨析. 《 CNKI;WanFang 》 , 200

腳註

[編輯]
  1. ^ 另有5500餘人的後勤、運輸和醫療保障部隊
  2. ^ 陸軍第五十四軍副軍長調任
  3. ^ 為前新疆民族軍部隊,官兵多為少數民族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