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文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主教
羅文炤
Bishop Gregory Luo Wen-zao
榮休天主教南京教區主教
聖秩
晉鐸於1654年7月4日晉鐸
晉牧於1685年4月8日晉牧
個人資料
出生1617年10月18日
大明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福安縣羅家巷村
逝世1691年2月27日
 大清江蘇布政使司南京
教派羅馬天主教會
職業天主教主教
曾任職位天主教南京教區主教
天主教南京代牧區代牧

羅文炤主教(英語:Bishop Gregory Luo Wen-zao,1617年10月18日—1691年2月27日,宗華我存[1]拉丁名為Gregorio Lopez福建省福安縣人。初天主教人物,道明會會士也是首位中國神父主教

生平

[編輯]

進教、晉鐸

[編輯]

萬曆丁巳年九月十九日,1617年10月18日於福建省福安縣羅家巷村出生,1633年道明會傳教士黎玉范神父(P.Juan B.Morales, OP)和方濟會利安當神父(Antonio de Santa Maria Caballero,OFM,1602-1669)到福安,當時羅文藻已是教會的望教者了。也就是約1633至1634期間,利安當神父給羅文藻付了洗。為了紀念其修會省名「聖額我略省」,便以「額我略」作了羅文藻的聖名。當時羅約18歲到24歲間。之後羅追隨利作傳道員,赴南京受阻,又返回福建。1636年隨利到台灣宣教,1637年6月20日與雅蘭達(P.Gaspar Alenda)和馬若望(P.Juan de San Marcos)兩神父從福建出發前往北京,在那裏湯若望有意策動他們到朝鮮傳教,但正逢當時北京教難,3人被押解回福安,還在寧德被扣留23天,最後被充軍到澳門。1639年中國各省發生教難,羅隨利安當轉往菲律賓馬尼拉。經歷過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的戰亂,1650年羅在馬尼拉加入道明會。後至1652年其間往返於中國和菲律賓協助教務,並在馬尼拉聖多瑪斯學院攻讀神學哲學。1654年5月29日至6月30日陸續領受了剪髮禮、四小品、五品和六品,並於同年7月4日由馬尼拉的鮑布來德主教祝聖為司鐸。翌年,返回福建老家。

教難、晉牧

[編輯]

1664年(清康熙三年)楊光先發動教難,翌年,全國數十位西洋傳教士受禁於廣州,只有羅文藻神父一人行動自由。因此1665年後3年間羅文藻獨撐掌起了全國的教務,行走於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山西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湖南四川諸省。授洗成年人約五千,功績卓著。由當時的安南、澳門、菲律賓等各地主教、神父上書教宗,推薦羅文藻為主教。1673年7月30日教廷傳信部開了次關於中國的特別會議,其內容就是決定關於羅文藻、額我略是否應當列為宗座代牧。同年10月2日又舉行另一次會議,最後的決議為請求教宗任命中國籍道明會士羅額我略為主教,委派其為直接屬於聖座的代牧。1674年1月4日教宗克勉十世委任羅文藻為南京代牧,兼掌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山西以及朝鮮半島的教務。並送去主教胸配十字架、主教權戒以示對羅神父之愛護。在委任之初,羅神父謙辭,以至於1677年初原定是該去暹羅接受祝聖的時候,卻寄推辭信給中國和暹羅主教托其轉呈教宗。但由於航路阻隔,上述主教們的回信始終無法到福安。但最終辭呈未獲得教廷的批准,但祝聖因受種種原因變得越來越艱難。1679年教宗諾森十一世再次表明聖座的旨意,此時羅神父已接受委任,但又因教宗的任命狀遲遲不到而再延誤。1685年方濟會的伊大任主教(Bernardinus della Chiesa)來華,同年的4月8日羅神父於廣州獲得祝聖。

晚年

[編輯]

羅主教於1688年8月1日在南京祝聖了3位中國籍司鐸,分別是吳漁山劉蘊德萬其淵皆為耶穌會士。1688年3月29日,羅馬教廷傳信部給羅主教指示,羅文炤可以自由選擇繼承權的代理主教,然而擁有這項權利卻並未使其選擇中國籍神父作繼任人,推舉了意大利籍的余宜閣神父(Juan Francisco de Leonissa,O.F.M)繼任。1690年教廷宣佈在北京、南京分別成立獨立的教區,羅文炤任南京教區主教。清康熙三十年辛未正月三十,1691年2月27日在江寧(今南京)逝世。

姓名和生日的考證

[編輯]

一直以來,羅主教以「羅文藻」的名字廣為人知,出生日期則有1610年、1611年、1615年、1616年和1617年五種說法。 根據學者宋黎明對「羅主教墓志銘的抄件」的研究,認為其真實姓名為羅文炤,準確的生日為1617年10月18日(明萬曆丁巳年九月十九日)[1]

紀念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