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鈳青
約翰·鈳青 | |
---|---|
音樂家 | |
暱稱 | "Trane" |
出生 | John William Coltrane 1926年9月23日 |
逝世 | 1967年7月17日 | (40歲)
職業 | 色士風手、 樂團領袖 |
音樂類型 | 爵士樂、硬咆勃、自由爵士樂 |
演奏樂器 | 色士風、長笛 |
活躍年代 | 1946–1967 |
唱片公司 | Prestige, Blue Note, Atlantic, Impulse!, Pablo |
網站 | johncoltrane.com |
相關團體 | Alice Coltrane, Miles Davis Quintet, Thelonious Monk, Pharoah Sanders, Eric Dolphy |
約翰·威廉·鈳青(英語:John William Coltrane,1926年9月23日—1967年7月17日)是一位美國黑人爵士色士風手、樂團領袖。鈳青被視為當代最重要的爵士色士風手之一,他在二十多年的音樂生涯中,產量甚多,共錄製了過百張唱片。他在早期生涯上積極開展硬咆勃音樂的音樂風格,開創性地運用調式並成為自由爵士樂的先驅。他以領團人的身分組織了至少50次錄音,並參與其他樂手的專輯錄音(包括邁爾士·戴維斯與塞隆尼斯·孟克)。
在他的個人經歷及音樂歷程中,鈳青逐漸拓展了靈性的象限,這在他不規則和雜亂的音樂風格中體現出來。他的第二任妻子愛麗絲•鈳青是鋼琴家,他們的兒子拉維·鈳青也是色士風手。鈳青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自由爵士樂手之一。他在死後接受過許多獎項及褒揚。在2007年鈳青被追授普立茲獎特別獎。
生平
[編輯]生涯早期及事業(1926–1954)
[編輯]1926年9月23日,鈳青出生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哈姆雷特(Hamlet, North Carolina),約翰·鈳青成長於海波因特,就讀William Penn High School (現為Penn-Griffin School for the Arts)。 從1938年12月開始,約翰·鈳青的姑姑、爺爺奶奶和父親都在幾個月內相繼過世,留下約翰·鈳青由母親撫養長大[1] 。在1943年6月,他搬到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他於1945年加入美國海軍,駐紮夏威夷期間,他開始於海軍爵士樂隊演奏。鈳青在1946年退伍,並和費城結他手和作曲家Dennis Sandole共同研究爵士理論。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鈳青都接受Dennis Sandole的指導。原本吹奏中音色士風的鈳青[2],在此期間開始在Eddie Vinson的樂隊演奏次中音色士風。鈳青後來將這段時期視為「大量聆聽的時期」,並說「雖然當時我並不了解許多樂手如Coleman Hawkins、Ben Webster及Tab Smith在四〇、五〇年代所做的事情,但我卻感到心潮澎湃」。[3]
邁爾斯·戴維斯及塞隆尼斯·孟克時期 (1955–1957)
[編輯]1955年的夏天鈳青在費城四處兼差,並同時與結他手Dennis Sandole一起研究音樂。當時他接到了小號手邁爾斯·戴維斯打來的電話。四十年代末已相當成功的邁爾斯·戴維斯,雖然之後為海洛英毒癮問題沉寂了一陣子,這次準備好再次復出組織五重奏樂團,邀請鈳青加入。而鈳青所加入的樂團就是人稱「第一個偉大的五重奏」(First Great Quintet),其中包括貝斯手Paul Chambers、鼓手Philly Joe Jones及鋼琴手Red Garland(和之後邁爾斯·戴維斯所領導的樂團的區別在於:之後由色士風樂手由Wayne Shorter取代約翰·鈳青)。樂團活躍的時間是從1955年10月至1957年4月,這段期間鈳青在邁爾斯·戴維斯所錄製的數張專集中展現了其不斷精進的演奏能力。「第一個偉大的五重奏」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就是《Cookin' 》、《Relaxin' 》、《Workin' 》和《Steamin' 》,這四張專輯在1956年於Prestige Records完成的兩次馬拉松式錄音之後發行。這個樂團於4月中解散,部分是因為鈳青的海洛英毒癮問題。
1957年後半年,鈳青加入了孟克所領導的四重奏樂團,並駐點在紐約知名的五點爵士俱樂部(Five Spot)。但因為合約間衝突的問題,在這段期間鈳青和這個樂團只有發表一張錄音室專輯。鈳青與孟克的樂團在1958年完成的私人錄音,要一直到了1993年才由Blue Note Records以 《Live at the Five Spot-Discovery!》發行。更重要的是,1957年十一月的一個現場表演錄音(由美國之聲錄製),一直不被人所知地存放在國會圖書館裏,一直要到2005年才被意外發現,重新以《Thelonious Monk Quartet with John Coltrane at Carnegie Hall》發行。
鈳青唯一一張在Blue Notes Records發行的專輯《Blue Train》,一直被視為是他在這段時期最傑出的作品。由鈳青領團,成員包括小號手Lee Morgan,貝斯手Paul Chambers及長號手Curtis Fuller。五首曲目中的四首是鈳青原創作曲,其中〈Moment's Notice〉及〈Lazy Bird〉成為爵士標準曲(Jazz Standard)。鈳青在以上兩手曲目中所採用的「替代和弦」(Chord substitution),正是「鈳青和弦進行」(Coltrane changes)的早期代表作品。
戴維斯及鈳青
[編輯]1958年一月鈳青重新加入邁爾士·戴維斯的樂團,在同年十月時,爵士樂評Ira Gitler創造「紙片聲」(sheets of sound)一詞去形容鈳青所發展出的音樂風格,意指鈳青為了在一個小節內盡可能地填入最多的內容,必須要將演奏速度加快,每分鐘上百個音符如瀑布奔流,以達到聲音質量「薄如紙片」。鈳青在戴維斯的樂團裏一直待到1960年的四月,合作的夥伴包括色士風手Cannonball Adderley、鋼琴手Red Garland、Bill Evans及Wynton Kelly,貝斯手Paul Chambers、鼓手Philly Joe Jones及Jimmy Cobb。這段期間鈳青加入了戴維斯《Milestones》與《Kind of Blue》的錄製,以及現場錄音《Miles & Monk at Newport》。
鈳青在這段期間也在Atlantic Records錄製了《Giant Steps》,整張專輯皆由鈳青作曲,而專輯同名曲目〈Giant Steps〉,在所有被廣泛演奏的爵士曲目中,被公認為具有最複雜、最困難的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Giant Steps》便是「鈳青和弦進行」中的經典代表。
樂器的選擇
[編輯]鈳青在中學期間轉而吹奏中音色士風之前,他在社區樂隊演奏單簧管和中音號。在1947年,他加入King Kolax樂隊時,鈳青又換成吹奏次中音色士風,此後他便以演奏此樂器聞名世界[4]。和柯曼·霍金斯或萊斯特·楊相比,鈳青偏好用次中音色士風演奏較高音的旋律,而此偏好被認為是源自於他早期在單簧管和中音號演奏的訓練。他對於次中音色士風的「聲音概念」(由演奏者的舌頭、喉嚨所操縱)的設定高於該樂器的一般範圍[5]。
在20世紀60年代初,在他和大西洋唱片合作時,他也越來越常演奏高音色士風,最具代表的專輯為My Favorite Things[4]。在他晚期生涯中,他嘗試在現場表演及錄音室內吹奏長笛(包括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Again!及Expression等專輯)。 據稱在1964年Eric Dolphy過世後,Dolphy的母親曾將他兒子的長笛和單簧管送給鈳青。[6] 1967年鈳青在家中因肝病去世。
影響
[編輯]約翰·鈳青在音樂方面的影響已橫跨不同的流派及音樂家。 鈳青在世時已展現其在爵士樂(不管是主流或前衛)上的巨大影響力,在他過世後其影響力仍不斷成長。1960年後,他是最具影響力的爵士色士風演奏者之一,並啟發了整整一代人的爵士音樂家。 1965年,他被選入Down Beat爵士樂名人堂。在1972年,其專輯A Love Supreme因為在日本銷售超過50萬張而被RIAA授與金牌獎。 1982年鈳青因為專輯Bye Bye Blackbird而在過世後被授予了格林美獎「最佳爵士獨奏表演」,並於1997年,鈳青被授予格林美獎終身成就獎[7]。鈳青在2009年入選了北卡羅萊納音樂名人堂(North Carolina Music Hall of Fame)[8]。
他的遺孀Alice Coltrane在經過幾十年的隱居生活後復出,在她2007年過世前短暫地收復她在公眾的形象。 鈳青的兒子Ravi Coltrane(以約翰·鈳青所景仰的印度西塔琴演奏家拉維·香卡之名命名),隨後追隨其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個當代著名的色士風演奏家。1999年約翰鈳青在費城的故居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 1964年至1967年鈳青過世前在紐約亨廷頓的故居,於2007年6月29日被列入國家史蹟名冊(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他在爵士樂中對於「多重音調系統」(multi-tonic systems)之革命性的運用被稱為「鈳青和弦進行」(Coltrane changes),而之後被廣泛運用於作曲及「再和聲化」(reharmonization)。在2002年,學者Molefi Kete Asante 將約翰鈳青列入其「100個最偉大的非裔美國人」的名單中[9]。
他在過世後所得的獎項及榮譽還包括被非洲東正教教會封為聖人Saint John William Coltrane。在2007年他因為其「精湛的即興表演、高超的音樂素養及在爵士樂發展歷史中的標誌性地位」被授與普立茲獎特別獎[10]。
專輯
[編輯]Prestige和Blue Note Records出品
[編輯]- Coltrane (首張 solo LP) (1957)
- Blue Train (1957)
- John Coltrane with the Red Garland Trio (1958)
- Soultrane (1958)
Atlantic Records出品
[編輯]- Giant Steps (第一張全由鈳青編曲的專輯) (1960)
- Coltrane Jazz (1961)
- My Favorite Things (1961)
- Olé Coltrane (演奏陣容包括Eric Dolphy,由鈳青和McCoy Tyner編曲) (1961)
Impulse! Records出品
[編輯]- Africa/Brass (1961)
- 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1962)
- Coltrane (1962)
- Ballads (1963)
- John Coltrane and Johnny Hartman (1963)
- Impressions (1963)
- Duke Ellington & John Coltrane (1964)
- Live at Birdland (1964)
- Crescent (1964)
- A Love Supreme (1965)
- The John Coltrane Quartet Plays (1965)
- Ascension (1966)
- New Thing at Newport (與Archie Shepp現場演奏錄音) (1966)
- Kulu Sé Mama (1966)
- Meditations (包括Pharoah Sanders和Rashied Ali的四重奏) (1966)
- Expression (生前由鈳青認可死後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其中包括一首鈳青的笛子演奏) (1967)
參考資料
[編輯]- ^ Porter, Lewis. John Coltrane: His Life and Music.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January 28, 2000: 15–17. ISBN 978-0-472-08643-6.
- ^ John Coltrane "Coltrane on Coltran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27. Down Beat, September 29, 1960
- ^ John Coltrane Biography. The John Coltrane Foundation. May 11, 2007 [June 29,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7月15日).
- ^ 4.0 4.1 Allmusic Biography.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1).
- ^ "Secret of John Coltrane's high notes reveal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ger Highfield, The Telegraph, Sunday June 12, 2011
- ^ Cole, Bill. John Coltrane. Page 158
- ^ 存档副本. [2015年12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2月6日).
- ^ 存档副本.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 Asante, Molefi Kete (2002). 100 Greatest African Americans: A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Amherst,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ISBN 978-1-57392-963-9.
- ^ 存档副本.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