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日期 | 1989年3月29日 |
地點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神殿禮堂 |
司儀 | 無 |
監製 | 阿倫·卡爾(Allan Carr) |
導演 | 傑夫·馬格里斯(Jeff Margolis) |
摘要 | |
最佳電影 | 《手足情未了》 |
獲獎最多 | 《手足情未了》和《夢城兔福星》(各4項) |
提名最多 | 《手足情未了》(8項) |
電視轉播 | |
電視台 | 美國廣播公司 |
持續時間 | 3小時19分鐘 |
收視率 | 4268萬 29.81%(尼爾森收視率) |
第6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是美國影藝學院旨在獎勵1988年最優秀電影的一場晚會,於太平洋時區1989年3月29日下午18點(北美東部時區晚上21點)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神殿禮堂舉行[1],共計頒發23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本次頒獎典禮沒有設置主持人,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1]。10天前的3月19日,女演員安吉·迪金森在比佛利山的比華利山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2]。
《手足情未了》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在內的四項大獎[3]。其他獲獎電影包括同樣獲獎四項的《夢城兔福星》,獲獎三項的《孽戀焚情》,以及獲獎一項的《被告》、《稀客》、《一條叫旺達的魚》、《丹尼斯·詹寧斯的任命》(The Appointments of Dennis Jennings)、《嘩鬼家族》、《火鳥重生》、《終點酒店:克勞斯·芭比的生活和時代》(Hôtel Termin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Klaus Barbie)、《荳田戰役》、《烈血暴潮》、《比利小英雄》、《小錫兵》、《打工女郎》和《你不必去死》(You Don't Have to Die)。頒獎典禮的電視直播在美國平均吸引了近4300萬觀眾收看。
獲獎和提名
[編輯]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1989年2月15日由學院主席理查德·卡恩和女演員安妮·阿徹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繆爾·戈爾德溫劇院公佈[4],《手足情未了》以8項提名領跑,《孽戀焚情》、《烈血暴潮》和《夢城兔福星》均以7項緊隨其後[5]。
獲獎名單在1989年3月29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佈[6]。獲男主角獎的德斯汀·荷夫曼成為歷史上第五位兩次獲得該獎項的男演員[7]。茱迪·科士打以《被告》獲頒最佳女主角,她也是史上第八位其主演電影僅入圍一項且獲獎的演員,前一次出現是1962年第34屆的索菲婭·羅蘭以《烽火母女淚》獲頒最佳女主角。薛歌妮·韋花也成為歷史上第五位在同一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兩項表演類獎項提名的演員[8]:83,不過她也成了這其中首位沒有獲得任何一個獎項的演員[9][8]:283。
獎項
[編輯]獲獎作品列在最上方一行且右側附有‡符號:[10]
最佳影片 | 導演 |
---|---|
男主角 | 女主角 |
男配角 | 女配角 |
原著劇本 | 原著改編 |
外語片 | 剪接 |
紀錄片 | 紀錄短片 |
| |
短片 | 動畫短片 |
|
|
原創配樂 | 原創歌曲 |
藝術指導 | 攝影 |
|
|
化妝 | 服裝設計 |
| |
音效 | 音效剪接 |
視覺效果 | |
奧斯卡榮譽獎
[編輯]特別成就獎
[編輯]提名與獲獎大戶
[編輯]
以下17部電影獲得了多項提名:
|
以下3部電影獲得了多項大獎:
|
頒獎和表演嘉賓
[編輯]以下人士出場頒發了獎項或表演節目:[14]
頒獎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姓名 | 角色 |
---|---|
查理·奧唐納 | 第6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廣播員 |
理查德·卡恩 | 致開幕詞歡迎各位來賓光臨頒獎典禮 |
湯姆·塞立克 | 引薦梅蘭尼·格里菲斯與當·莊遜上台頒獎 |
梅蘭尼·格里菲斯 當·莊遜 |
頒發女配角獎 |
珍·芳達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手足情未了》 |
金·諾瓦克 占士·史超域 |
頒發音效獎和音效剪接獎 |
羅拔·唐尼 斯碧爾·謝波德 |
頒發化妝獎 |
柏德烈·斯威茲 | 引出向1950年代歌舞片致敬的橋段 |
柏德烈·斯威茲 | 頒獎原創配樂獎 |
奧莉維亞·紐頓-約翰 | 引出當奴·修打蘭與基夫·修打蘭上台頒獎 |
當奴·修打蘭 基夫·修打蘭 |
向加拿大國家電影局頒發奧斯卡榮譽獎 |
安吉莉卡·休斯頓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烈血暴潮》 |
威廉·達福 吉恩·哈克曼 |
頒發藝術指導獎 |
波·德瑞克 達德利·摩爾 |
頒發服裝設計獎 |
比利·基斯度 | 引出電影踢踏舞和原創歌曲獎提名作品表演橋段 |
小薩米·戴維斯 格雷戈里·海因斯 |
頒發原創歌曲獎 |
甘蒂絲·褒瑾 傑奎琳·比塞特 傑克·瓦倫蒂 |
頒發外語片獎 |
芭芭拉·赫希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稀客》 |
米高·堅 辛·康納利 羅渣·摩亞 |
頒發男配角獎 |
博·布里奇斯 謝夫·布烈治 勞埃德·布里奇斯 |
頒發視覺效果獎 |
沃爾特·馬修 | 介紹露茜·波兒與卜·合上台頒獎 |
露茜·波兒 卜·合 |
引出現場表演曲目《我想拿奧斯卡獎》(I Wanna Be an Oscar Winner) |
吉娜·戴維斯 謝夫·高拔林 |
頒發紀錄短片獎 |
愛德華·占士·奧莫斯 馬克斯·馮·西多 |
頒發紀錄片獎 |
安妮·阿徹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孽戀焚情》 |
查爾斯·弗萊徹 羅賓·威廉斯 |
向理查德·威廉姆斯頒獎特別成就獎 |
狄美·摩亞 布斯·韋利士 |
頒發攝影獎 |
凱麗·費雪 馬丁·肖特 |
頒發短片獎和動畫短片獎 |
米高·德格拉斯 | 頒發男主角獎 |
艾麗·麥古奧 | 介紹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打工女郎》 |
費拉·福賽特 瑞安·奧尼爾 |
頒發剪接獎 |
安吉·迪金森 | 引出科技成果獎和戈登·E·索耶獎頒獎片段 |
理查德·德萊弗斯 艾米·歐文 |
頒發原著劇本獎 |
米雪·菲花 丹尼斯·奎爾 |
頒發原著改編獎 |
歌蒂·韓 卻·羅素 |
頒發導演獎 |
湯·告魯斯 德斯汀·荷夫曼 |
頒發女主角獎 |
雪兒 | 頒發最佳影片獎 |
表演嘉賓(按出場順序排列)
[編輯]姓名 | 角色 | 表演 |
---|---|---|
馬文·哈姆利奇 | 音樂編排 | 管弦樂 |
阿米·阿科德(Army Archerd) 艾琳·鮑曼(Eileen Bowman) 卡羅爾·布朗 賽德·查里斯 黛兒·伊萬斯 艾麗絲·費伊 梅夫·格里芬 多蘿西·拉莫爾 羅伯·勞 東尼·馬田 文森特·普萊斯 查爾斯·巴德·羅渣斯 羅伊·羅渣斯 莉莉·湯蓮 |
表演者 |
「I Only Have Eyes for You」 |
基斯·庫甘 柏德烈·丹斯 科里·費爾德曼 喬莉·費舍爾 特里西婭·雷·菲沙 塞維恩·格洛弗 卡麗·漢密爾頓 梅羅拉·哈丁 瑞奇·雷克 馬特·拉坦齊 查德·洛 特雷西·尼爾森 柏德烈·奧尼爾 科里·派克 小蒂龍·鮑爾 霍莉·羅賓遜·皮特 克利斯汀·史萊特 貝理雅·安德伍德 |
表演者 | 「I Wanna Be an Oscar Winner」 |
典禮資訊
[編輯]為了提升晚會的吸引力,獲得更高的電視收視率,美國影藝學院聘請了電影監製兼資深奧斯卡頒獎典禮管理人才協調員阿倫·卡爾來製作1989年的頒獎典禮[15][16]。在接受各種媒體採訪時,卡爾都表示能夠製作奧斯卡頒獎典禮,對於他來說是一件美夢成真的事[17]。本次頒獎典禮作了多項較大幅度的改動。如頒獎嘉賓在宣佈獲獎者時不再是像之前那樣說「而獲獎者是……」,而是改說「而獲奧斯卡獎的是……」[18]:11。頒獎嘉賓、表演嘉賓和獲獎者在後台聚集的綠色房間改造成了配有家具、照片、茶點和其他設施的豪華套房,被稱為「奧斯卡俱樂部」[19]。本屆晚會沒有設置主持人,卡爾選擇的頒獎嘉賓組合間經常存在聯繫,如直系血親,或是電影業的老同僚等[18]:5[20][21]。
另外還有多人參與了頒獎典禮的製作。傑夫·馬格里斯擔任電視直播的導演[22]。作詞和作曲家馬文·哈姆利奇獲聘擔任晚會的音樂總監[23]。喜劇演員兼作家布魯斯·維蘭奇成為電視直播節目的編劇,至此之後也一直擔任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電視直播編劇[24]。卡爾還請來了包括柏德烈·丹斯、科里·費爾德曼、瑞奇·雷克和貝理雅·安德伍德在內的多位年輕演員出場表演歌舞曲目《我想拿奧斯卡獎》[18]:8。此外卡爾還宣佈,與大部分頒獎晚會不同,本次獲原創歌曲獎提名的歌曲不會在現場進行表演[20]。
本屆頒獎典禮還是女演員兼喜劇演員露茜·波兒最後一次在公共場所露面,她與自己長期的搭檔兼老友卜·合一起出場時,全場嘉賓起立鼓掌向兩人致敬[25]。4月26日,頒獎典禮近一個月後,鮑爾因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逝世,享年77歲[26]。
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票房表現
[編輯]截止1989年2月15日提名公佈時,5部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電影在美國的票房收入一共為1億8853萬5837美元,平均每部3770萬7167美元[27]。其中《手足情未了》以9698萬3853美元的成績名列榜首[27],之後分別是收入4205萬7056美元的《打工女郎》,進賬2419萬6926美元的《稀客》,收入1861萬2751美元的《烈血暴潮》和進賬668萬5251美元的《孽戀焚情》[27]。
開場歌舞
[編輯]為了讓晚會展示出更多的內容,讓節目變得更有魅力,監製卡爾聘請劇作家史蒂夫·西爾弗(Steve Silver)和他長期的合作歌劇團「巴比倫沙灘攤子」一起製作一段開場歌舞[28]。這段節目包括一個精心設計的舞台表演,女演員艾琳·鮑曼打扮成迪士尼公司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的白雪公主,來到荷里活後被其魅力迷得神魂顛倒[28]。與「巴比倫沙灘攤子」的表演類似,這場開場歌舞的舞蹈演員同樣戴有精心製作的巨大帽子[28]。在另一個造型酷似椰樹林夜總會的段落中,老牌演員多麗絲·黛和賽德·查里斯處在突出位置,歌手兼電視監製梅夫·格里芬演唱自己1949年的暢銷歌曲「I've Got a Lovely Bunch of Coconuts」。鮑曼和男演員羅伯·勞演唱清水復興合唱團歌曲「Proud Mary」的改編版本,其中的歌詞改寫成以電影業為參考。但這段開場歌舞所獲得的評價很差[28]。
專業評價和公眾反應
[編輯]大部分媒體對本屆晚會的評價不佳。《洛杉磯時報》電視評論員霍華德·羅森伯格(Howard Rosenberg)感嘆:「美國廣播公司直播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氣悶得出奇。與上個月的格林美頒獎典禮相比實在是死氣沉沉。」[29]。《紐約時報》影評人珍妮特·馬斯林(Janet Maslin)嚴厲批評了開場歌舞,稱應該把這一段永久性地載入奧斯卡的丟人史冊。她還惋惜《我想拿奧斯卡獎》這首歌過於混亂,沒有激發出觀眾對荷里活未來的任何信心[30]。《綜藝》雜誌電視欄目編輯東尼·史葛批評第6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91個國家——並且還首次包括蘇聯在內——看來都是不值得觀看的電視節目。他還覺得群星演繹的開場曲段中,這些明星圍繞着一個巨大的奧斯卡金像嬉戲,仿佛這是一個金牛犢般[31]。
演藝界的部分專業人士對節目的評價褒貶不一。星探米高·奧維茨稱讚了監製卡爾已經把表演事業帶回電影事業領域。女演員珍妮弗·瓊斯給卡爾寫了封感謝信,內容為「你做到了。」[32]但是包括演員保羅·紐曼、格力哥利·柏和茱莉·安德絲以及導演比利·懷特與約瑟夫·L·曼凱維奇在內的17人簽署了一份公開信,嘲諷這次晚會令「無論是學院還是整個電影業都感到尷尬」[33]。
女演員鮑曼聲稱,自己在次日被迫簽署了一份禁言令,禁止她在今後13年的時間裏向媒體透露有關自己當晚表演的內容。她最終於2013年接受採訪時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形容這場表演看起來就像是「同性戀的成人儀式」[34]。
華特迪士尼公司向法庭起訴了美國影藝學院,指控對方未經許可使用了白雪公主的肖像[35],要求對「侵犯著作權、不正當競爭,以及商業信譽的損失」給予賠償[36]。學院主席理查德·卡恩立即向該公司道了歉,這起訴訟隨後予以了撤消[37]。
收視率和餘波
[編輯]雖然節目製作所獲評價不佳,但其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首播的時段還是平均吸引了4268萬觀眾收看,與去年的頒獎典禮相比提高了1%[38][39]。同時與前一屆晚會相比,本屆在尼爾森收視率上的成績也更好,吸引了29.8%的家庭觀看,收視率達50%[38],是繼第5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以來收視成績最好的一屆[36]。
美國影藝學院組建了一個頒獎典禮檢討委員會來評估和確定為什麼這次晚會直播無論是在媒體還是娛樂界的評價都這麼差[36]。該委員會之後認定,卡爾最大的失誤在於讓一個效果存疑的開場曲目持續了12分鐘之久。委員會主席,監製兼美國導演工會主席吉爾伯特·凱茨稱,如果這段曲目時間大幅縮短,那麼卡爾也不會受到這麼嚴苛的批評[36]。凱茨隨後獲聘成為了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監製[40]。
據演藝圈多位業內人士和記者表示,這場晚會帶來的批評和反彈導致卡爾再也沒有製作過電影或文藝晚會。他於1999年6月29日因肝癌併發症去世,終年62歲[28][3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Osborne, Robert. 80 Years of the Oscar: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Academy Award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Abbeville Publishing Group. 2008: 296. ISBN 0-7892-0992-6.
- ^ Past Scientific & Technical Awards Ceremonie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3-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 ^ Rickey, Carrie. The Oscars Dustin Hoffman And His Film, 'Rain Man,' Win The Top Awards Ads by Google.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1989-03-30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Williams, Jeannie. Michael's high-profile feast.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1989-02-16: 2D.
- ^ Cieply, Michael. 'Rain Man' Given 8 Oscar Nominations; Sigourney 2 : Hoffman Wins 6th Acting Nod.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9-02-16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Kehr, Dave. `Rain Man` The Big Winner, But Upsets Put Zip In Oscars.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1989-03-30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Rosen, Christopher. Daniel Day-Lewis Oscar: Best Actor At Academy Awards Announced. The Huffington Post (AOL). 2013-02-24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 ^ 8.0 8.1 Levy, Emanuel. All About Oscar: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Academy Award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8264-1452-4.
- ^ White, Penny. Avatar's Sigourney Weaver, Still Sexy at Sixty. Yahoo! Voices (Yahoo!). 2010-02-03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3).
- ^ The 61st Academy Awards (1983)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Solomon, Charles. Drawing Attention to Canada, Winning Oscars in the Proces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0-03-24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 ^ About the Governors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9).
- ^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Mull, Marrison. Calendar Goes to The Oscars : The Oscar Telecast : Live from the Shrine Auditorium, Wednesday, 6 P.M., ABC-TV (7, 3, 10, 42).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9-03-26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0).
- ^ Williams, Jeannie. Twiggy's happy ending. USA Today (Gannett Company). 1988-10-11: 2D.
- ^ Volland, John. TV & Video.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8-10-11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Culhane, John. For Oscar's Producer, the Key Is C.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89-03-26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18.0 18.1 18.2 Pond, Steve. The Big Show: High Times and Dirty Dealings Backstage at the Academy Award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Faber and Faber. 2005. ISBN 0-571-21193-3.
- ^ Uricchio, Marylynn. Awards show producer is putting posh on Osca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Crain Communications). 1989-03-29: 12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20.0 20.1 Siskel, Gene. One Man`s War Against The Dullest Night On Television.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1989-03-26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 ^ Romero, Frances. No Hosts - Top 10 Worst Awards-Show Hosts. Time (Time Warner). 2011-03-01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Credits. Jeff Margolis Productions.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Voland, John. Movie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8-10-27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Vary, Adam B. An Oscar Insider Tells All.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10-02-05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 ^ Coemdian Lucille Ball suffers a heart attack. The Spokesman-Review (Cowles Publishing Company). 1989-04-19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 ^ Flint, Peter B. Lucille Ball, Spirited Doyenne of TV Comedies, Dies at 77.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89-04-27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 ^ 27.0 27.1 27.2 1988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and Winner for Best Picture.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28.0 28.1 28.2 28.3 28.4 Pond, Steve. And the loser i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5-02-27 [2013-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4).
- ^ Rosenberg, Howard. Overcast for Allan Carr's Oscarcast.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9-03-30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 ^ Maslin, Janet. Review/Television; The Oscars as Home Entertainmen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89-03-31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 ^ Hofler, Robert. Party Animals : A Hollywood Tale of Sex, Drugs, and Rock 'n' Roll Starring the Fabulous Allan Car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Da Capo Press. 2010: 416. ISBN 0-306-81655-5. OCLC 779680732.
- ^ Champlin, Charles. Allan Carr: 'We Won the Town'.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9-04-04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Speers, W. Judge Orders James Brown's Autograph.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1989-04-29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Abramovitch, Seth. 'I Was Rob Lowe's Snow White': The Untold Story of Oscar's Nightmare Opening.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 ^ Easton, Nina. Disney Sues Over Use of Snow White at Oscar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89-03-31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36.0 36.1 36.2 36.3 36.4 Hofler, Robert. Snow Job. Los Angeles (Emmis Communications). 2010-03-01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Vaughan, Vicki. Disney Accepts Apology, Drops Academy Suit. Orlando Sentinel (Tribune Company). 1989-04-07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 ^ 38.0 38.1 Gorman, Bill. With No Blockbusters Up For Best Picture, Expect 'Academy Awards' Viewership To Fall; Ratings History + Your Guess For This Year (Poll). TV by the Numbers (Tribune Company). 2012-02-24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0).
- ^ Johnson, Greg. Call It the Glamour Bowl.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1999-03-18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 ^ Wiley, Mason; Bona, Damien. Inside Oscar: The Unofficial History of the Academy Awards 5. New York, United States: Ballantine Books. 1996: 768. ISBN 0-345-40053-4. OCLC 779680732.
外部連結
[編輯]- 官方網站
- 奧斯卡金像獎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在YouTube上的奧斯卡頻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國影藝學院視頻集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分析
- 1988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獎者和歷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1989年奧斯卡金像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其它資源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