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陸
外觀
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陸主要發生於12到16世紀。雖然早在公元8世紀的拉其普特王國時期,早期穆斯林已經部分進入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自德里蘇丹國成立後,伊斯蘭教開始向整個次大陸的大部分地區蔓延。在1204年,由巴赫蒂亞爾領導的穆斯林征服孟加拉,標誌着伊斯蘭教擴張至最東部。
在馬拉地帝國崛起以及隨後的英屬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之前,穆斯林蒙兀兒帝國能夠吞併或征服大多數印度教國王。但是,它從來沒有能夠征服喜馬拉雅山上坡的印度教王國,如今喜馬偕爾邦、北阿坎德邦、錫金、尼泊爾和不丹,以及印度的最南端,如特拉凡哥爾和阿薩姆地區的阿豪姆王國。
背景
[編輯]信仰轉變理論
[編輯]無論在學術和輿論方面關於伊斯蘭教如何來到印度次大陸均存有相當大的爭議,一般的學術觀點有以下幾種:[1]
- 大部分穆斯林是伊朗人和阿拉伯人移民的後裔。[2]
- 信仰轉變是由蘇菲派聖人及其所涉及真正內心的變化。[1]
- 信仰轉變來自於佛教徒和低種姓的群眾。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並被伊斯蘭教的平等性所誘惑。(見印度的種姓結構)。[2]
- 信仰轉變最初以暴力,威脅或其他對人的壓力,之後則是真正的內心變化。[1]
- 由於擴散和整合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形成最大的穆斯林文明和世界性政體主導的領域的社會文化進程。[2]
- 該信仰轉變發生在實用主義和非宗教贊助的原因,如在穆斯林統治精英階層之間的社會流動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