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誘發地震
系列條目 |
地震 |
---|
孕震與監測 |
|
防震與減災 |
地震學研究 |
地震專題 地球科學主題 · 本年地震 |
水庫誘發地震(英語: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簡稱RIS),簡稱水庫地震,是指在原來沒有或很少發生地震的地方,由於建設水庫,因蓄水而引發的地震[1]。
研究歷史
[編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水庫誘發地震是1931年於希臘發生的馬拉松水庫地震。1929年10月,馬拉松水庫開始蓄水,在1931年水庫首次蓄滿時發震。但由於希臘是多地震國家,所以這次水庫誘發地震最早並未被引起注意。在7年之後,該水庫還發生了2次大於5級的地震[2]。20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多地發生了6級左右水庫誘發地震,這種類型的地震很快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與大型水庫有關地震現象」的工作小組,並在同年12月召開了小組第一次會議。1973年和1975年,英國皇家學會和加拿大分別召開了蓄水地震效應學術會議和國際誘發地震討論會。其中,後者討論會的大部分論文於1976年被編輯整合為《工程地質》。1976年,美國地質勘探局出版了水庫誘發地震公開報告。同年,H. K. Gupta和B. K. Rastogi聯合出版了《大壩與地震(Dams and Earthquakes)》,該書被學術界認為是水庫誘發地震研究中最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3]。
原因
[編輯]雖然水庫誘發地震是水庫誘發的,但水庫中的水只是外因,並不是水庫誘發地震發生的直接原因。地殼中存在的可能產生地震的條件才是內因。因此,並非所有水庫都會發生水庫誘發地震,只有本來就存在活動斷裂的地區才有可能在水庫的影響下誘發出地震。一般而言,只有水庫附近5公里範圍內才會發生水庫誘發地震,震央多在庫底和水庫邊緣。水庫誘發地震的震源深度較淺,一般只有5公里以內,同時以弱震、微震為主。水庫誘發地震往往發生在水庫蓄水後不長的時期內,一般不超過4年,甚至可以在蓄水後立即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水庫誘發地震和水庫庫容和庫深尚未發現有明顯的直接關係,只能推測出大多數水庫誘發地震發生在大庫容的水庫附近[2]。有證據表明,水庫誘發地震時常伴隨着前震活動[4]。另外,當庫區淹沒區岩溶發育時,水庫誘發地震發生的可能性將大大增高[3]。在2000年中國地震學會學術大會上,李安然等人提出水庫誘發地震的形成及其活動的時空強特徵與水庫區的誘發地震組合環境之間可能有一定的相關聯繫[5]。
統計
[編輯]根據Coates D. R.於1981年的統計,世界上高於10米且小於90米的大壩發生水庫誘發地震的有0.63%,高於90米且小於140米的大壩有10%,高於140米的大壩有21%[6][7]。在1995年召開的世界水庫誘發地震討論會上認為,截至當年全世界共發生了120例水庫誘發地震,其中以中國、美國和印度最多,分別為22例、18例和12例。其中,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為發生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的1967年柯伊納大壩地震,規模為6.3級[3]。
參考來源
[編輯]- ^ 魏子昌. 水库诱发地震. 黑龍江水利. 1989, 5: 14–15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中文(簡體)).
- ^ 2.0 2.1 朱詩鰲. 水库诱发地震历史观. 水電與新能源. 2010, 4: 74–78 [2018-07-24]. doi:10.3969/j.issn.1671-3354.2010.04.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中文(簡體)).
- ^ 3.0 3.1 3.2 3.3 易立新; 車用太; 王廣才.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華南地震. 2003, 23 (1): 28–37 [2018-07-24]. doi:10.3969/j.issn.1001-8662.2003.0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中文(簡體)).
- ^ 楊清源; 陳獻程. 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 地震地質. 1998, 3: 269–273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 (中文(簡體)).
- ^ 李安然; 張飛飛; 王清雲; 張秋文. 水库地震诱发环境. 中國地震學會第八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0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5) (中文(簡體)).
- ^ Coates D. R. Environmental Geology. 1981 (英語).
- ^ D. N. Patil; V. N. Bhosale; S. K. Guha; K. B. Powar. 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 in the vicinity of Lake Bhatsa, Maharashtra, India.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86-10, 44 (2): 73–81. doi:10.1016/0031-9201(86)90033-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