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古拉·澤林斯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古拉·澤林斯基
出生1861年2月6日儒略曆1月25日]
俄羅斯帝國赫爾松省蒂拉斯波爾
逝世1953年7月31日(1953歲—07—31)(92歲)
蘇聯莫斯科
國籍俄羅斯/烏克蘭
母校新羅西斯克大學
知名於赫爾-烏爾哈-澤林斯基反應
獎項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1945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列寧勳章
勞動紅旗勳章 勞動紅旗勳章 — 1941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忘我勞動獎章 莫斯科建城八百周年獎章
斯大林獎 — 1942 斯大林獎 — 1946 斯大林獎 — 1948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有機化學
機構莫斯科國立大學
著名學生亞歷山大·涅斯梅亞諾夫
1923年

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維奇·澤林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Зелинский,1861年2月6日—1953年7月31日)是蘇聯化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他在烏克蘭的敖德薩大學接受教育,曾赴德國萊比錫大學和哥廷根大學留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發明了俄國第一個碳素防毒面具[1]

生平

[編輯]

1861年出生於赫爾松省蒂拉斯波爾。早年失去雙親,在外祖母的撫養下長大。他在敖德薩接受中學教育,最後考上了新羅西斯克帝國大學(敖德薩大學)自然科學系,1884年以一篇關於氨基酸的論文畢業[2]。1885年,他以公費生的資格被派往德國。兩年裏,他分別在萊比錫大學哥廷根大學跟隨約翰尼斯·威利森努斯維克托·梅耶教授做研究。期間,他開始了對噻吩系化合物同分異構物的研究[3]:78

回國後,他成為新羅西斯克大學非編制講師,主要講授普通化學課。1889年,他以一篇名為「在噻吩系中的同分異構問題」的論文,通過了副博士學位答辯。1891年,他以一篇名為「在一系列飽和碳氫化合物中的立體異構問題」的論文,獲得了全博士學位。1983年夏,他被邀請到莫斯科大學工作,擔任化學分析實驗室專任教授[3]:79

1911年,受進步革命運動的影響,他和一批教授抗議國民教育大臣的政策而集體辭職。他遷居聖彼得堡,在財政部中央實驗室工作,並在工業學院經濟系主持商品學教研室[3]:80

1917年二月革命後,他返回莫斯科,繼續研究。1929年當選蘇聯科學院院士。1929年至1938年擔任有機化學系主任,之後擔任石油化學系主任。1953年7月31日去世[4]。安葬於新聖女公墓

研究

[編輯]

1891年,澤林斯基被派往黑海進行水質考察,和從事微生物學研究的同事一起發現了微生物硫化氫發酵過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軍隊開始使用毒氣。澤林斯基開始在彼得格勒研究防毒面具。經過一連串的失敗,他放棄了只能吸收一種毒氣的「濕法防毒」方法,採用白樺樹木炭做實驗,製成改進版的防毒面具。這種面具可以吸收所有由呼吸器官吸入的易凝結毒氣[2]:371。它被俄羅斯和盟軍廣泛使用。

社會活動

[編輯]

1893年10月21日,澤林斯基加入了莫斯科自然實驗工作者協會,1896年擔任審查委員會委員,1932年至1935年擔任副主席,從1935年開始擔任主席[3]:78

紀念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ozhevnikov, A.B. Stalin's great science: the times and adventures of Soviet physicists illustrated, reprint.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10–11 [2009-04-28]. ISBN 978-1-86094-419-2. 
  2. ^ 2.0 2.1 伯·穆·伯爾金蓋依. 由任新民,張俊逸翻譯. 尼古拉·德米特里埃维奇·泽林斯基. 化學通報. 1953, (9): 368–373. 
  3. ^ 3.0 3.1 3.2 3.3 舒伊金. 由張國光等翻譯. 尼古拉·德米特里埃维奇·泽林斯基院士. 科學通報. 1953, (9): 77-86. 
  4. ^ 苏联著名化学家尼古拉·泽林斯基逝世. 人民日報. 1953年8月6日: 第4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