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森姆·泰勒·柯勒律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森姆·泰勒·柯勒律治
1795年
出生(1772-10-21)1772年10月21日
英國 英國德雲郡奧特里聖瑪麗
逝世1834年7月25日(1834歲—07—25)(61歲)
 英國美度石士高門 (今位於大倫敦
職業詩人、評論家、哲學家
母校劍橋大學耶穌學院
文學運動浪漫主義
配偶Sara Fricker
子女Sara Coleridge, Berkeley Coleridge, Derwent Coleridge, Hartley Coleridge

簽名

森姆·泰勒·柯勒律治(英語:Samuel Taylor Coleridge /ˈklərɪ/,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1]是一位英國詩人、文學評論家哲學家神學家,他與朋友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浪漫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和湖畔詩人的成員,成名作為《古舟子詠》《忽必烈汗》和《文學傳記》。他對威廉·莎士比亞的批判性著作極具影響力,還將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引入了英語世界。柯勒律治創造了許多現在很常用的文學術語,如「Suspension of disbelief」(懷疑暫停)[2]。他對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和美國超驗主義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柯勒律治成年後一直處於持續的焦慮和抑鬱中,可能患有躁鬱症[3]。他身體很不健康,因此接受了鴉片酊治療,這導致他鴉片成癮並終生吸食鴉片。

早年

[編輯]

柯勒律治於1772年10月21日出生在英格蘭德雲郡的奧特里聖瑪麗[4],父親約翰·柯勒律治(1718-1781)是當地聖瑪麗教堂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師,且是當地國王學校的校長[5]。約翰·柯勒律治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生了三個孩子。森姆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鮑登(1726-1809)所生十個孩子中最小的[6]。他的岳父可能是1726年德雲郡南莫爾頓市長約翰·鮑登(John Bowden)[7]。柯勒律治小時候「不喜歡孩子氣的運動」,而是喜歡閱讀[8]

約翰·柯勒律治於1781年去世後,8歲的森姆被送到了慈善學校基督公學,在那裏度過了童年。在那所學校,柯勒律治與同學查理斯·蘭姆成為朋友,研究過維吉爾威廉·立爾·鮑爾斯的作品[9]。在寫給湯馬士·普爾的信中,柯勒律治說他六歲時讀過《貝利撒留》《魯濱遜漂流記》《菲力普卡爾》 和《天方夜譚》。他的老師教導有方,他也很喜歡自己的老師[10]

1791年到1794年,柯勒律治就讀於劍橋大學耶穌學院[11]。1792年,他因一首抨擊奴隸貿易的頌歌獲得布朗金獎(Browne Gold Meda)[12]。1793年12月,他離開學院並使用假名「Silas Tomkyn Comberbache」加入了第15輕龍騎兵團[13],原因可能是欠債或他所愛的女孩瑪麗·雅芳斯拒絕了他。幾個月後,他的兄弟以「精神錯亂」為由安排他退伍,他被重新錄取到耶穌學院,儘管後來沒有獲得學位。

政治與婚姻

[編輯]
瑪麗·瑪蒂達·貝瑟姆繪的莎拉·柯勒律治像,1809
柯勒律治像
奧特里聖瑪麗聖瑪麗教堂紀念碑

劍橋和森麻實

[編輯]

在耶穌學院,柯勒律治接觸到了激進的政治和神學思想,包括與他合作創作戲劇《羅珀斯庇爾的垮台》的詩人羅拔·騷塞的思想。柯勒律治曾計劃和騷塞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荒野中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公社「Pantisocracy」,但沒有成功。1795年,兩人在布里斯托的聖瑪麗紅崖教堂與莎拉和艾迪斯·弗里克姐妹結婚[14]

1796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關於宗教和道德的各種主題的詩作》(Poems on Various Subjects, Religious and Moral)。此外,柯勒律治計劃創辦一本名為《守望者》(The Watchman)的雜誌,每八天印刷一次,以避免每周報稅[15]。它於1796年3月出版。,但旋即於當年5月停刊[16]

1797年和1798年期間,他住在森麻實郡下斯托伊的柯勒律治小屋,這是柯勒律治一生中成果最多的時期。除了《古舟子詠》之外,柯勒律治還創作了《忽必烈汗》《這椴樹涼亭——我的牢房》《午夜霜》和《夜鶯》 。

他和華茲華斯在1795年結識。1798年,柯勒律治和華茲華斯聯合出版了詩集《抒情歌謠集》,這是英國浪漫主義時代的起點。詩集中華茲華斯的詩更多,但最有名的是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

西米德蘭茲和北方

[編輯]

柯勒律治曾在史樂郡短暫工作過,他於1797年12月在什魯斯伯里高街的一所教堂中擔任當地一位論派牧師羅博士(Dr Rowe)的臨時代理人。他當時正在考慮從事傳道工作,並於1798年1月14日星期日在高街的教堂嘗試進行了佈道, 威廉·赫茲利特在會眾中,後來兩人結識,柯勒律治還去韋姆拜訪過赫茲利特和他的父親。不過,在佈道後的一兩天內,他收到了約書亞·韋奇活二世(Josiah Wedgwood II)的一封信,後者提出可以給他150英鎊的年金(約合今天的13,000英鎊)幫助他擺脫經濟困難[17] ,條件是他放棄教會職務。柯勒律治接受了,這讓希望和他成為鄰居的黑茲利特感到失望。[18]

1798年9月16日,柯勒律治和華茲華斯一家前往德國。柯勒律治很快開始自己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學城度過。1799年2月,他就讀於哥廷根大學,聽過約翰·腓特烈·布盧門巴赫約翰·葛腓烈·艾希霍恩的講座[19]。在此期間,他對德國哲學產生興趣,特別喜歡伊曼紐·康德先驗唯心論和批判哲學,以及18世紀劇作家戈特霍爾德·埃弗拉伊姆·萊辛文學批評。柯勒律治學過德語,回國後將德國古典詩人腓特烈·席勒的戲劇三部曲《華倫斯坦》翻譯成英文。

森姆·泰勒·柯勒律治的女兒薩拉·柯勒律治,1830年,李察·占士·萊恩繪

1799年,柯勒律治和華茲華斯一家住在達靈頓附近索克本的農場。柯勒律治在索克本寫下了《愛》。這首詩是約翰·濟慈《無情美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的直接靈感來源。[20]

1800年,他在湖區嘉菲克的格里塔莊園(Greta Hall)定居,靠近華茲華斯居住的格拉斯米爾。他長期(約18個月)在華茲華斯家過夜,但由於他對鴉片酊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經常做噩夢把孩子們吵醒,其實不是很受華茲華斯家歡迎。他還很挑食,這令做飯的多蘿西·華茲華斯感到沮喪[21]。他的婚姻問題、噩夢、疾病、鴉片癮和與華茲華斯的緊張關係以及對自己詩歌創作能力的缺乏信心導致他創作了《沮喪頌》(Dejection: An Ode),並加強哲學研究[22]

晚年

[編輯]
42歲的柯勒律治,華盛頓·奧爾斯頓繪

1804年,他前往西西里島馬耳他,在亞歷山大·鮑爾(Alexander Ball)手下擔任馬耳他代理公務秘書(Acting Public Secretary of Malta)。他住在阿塔德的聖安東宮,工作很順利,但最後還是辭職並於1806年返回英國。1807年到1808年,柯勒律治回到馬耳他,然後在西西里島和意大利旅行,希望離開英國潮濕的氣候可以改善他的健康,從而減少對鴉片的依賴。但托馬斯·德·昆西說就是這段時期,柯勒律治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吸毒者,以鴉片來刺激他失去的年輕人的活力和創造力。[23]

他每周使用多達兩夸脫的鴉片,生活因此逐漸崩潰:1808年他與妻子薩拉分居,1810年與華茲華斯吵架,1811年失去了部分年金。1814年,他開始由丹尼爾博士(Dr. Daniel)照顧起居,他的毒癮導致了嚴重的便秘,需要定期進行灌腸。[24]

1809年,柯勒律治第二次嘗試成為出版商,出版了名為《朋友》(The Friend)的期刊。這是一份周刊,由柯勒律治單槍匹馬地編寫、編輯和出版。鑑於柯勒律治缺乏管理和業務能力,該出版物可能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柯勒律治得到超過500份訂閱,其中超過兩打來自國會議員。但在1809年末,出版物因經濟問題而癱瘓,柯勒律治不得不找李察·夏普[25]、湯·普爾和其他一兩個富有的朋友貸款。《朋友》共發行了25期,對約翰·史超域·密爾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產生了影響。

柯勒律治的藍色牌匾,倫敦西肯辛頓

倫敦

[編輯]

1810年至1820年間,柯勒律治在倫敦和布里斯托舉辦了一系列關於莎士比亞的講座。

1814年8月,拜倫勳爵的出版商約翰·默里與柯勒律治接洽,商討翻譯歌德經典著作《浮士德》。柯勒律治當時也以對魔鬼學的研究出名,他接受了委託,但六個星期後放棄。儘管歌德自己相信他實際上已經在1820年代完成了這部作品的翻譯,但後世學者認為並非如此。2007年9月,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歌德作品的英文譯本——據稱就是柯勒律治失傳已久的傑作,引發了一場激烈的學術爭論。[26]

1814年至1816年間,柯勒律治住在渭州郡的卡恩,似乎能夠專注於他的工作並控制他的毒癮,起草《文學傳記》。他在教堂街(Church Street)上向當地外科醫生佩奇先生(Mr Page)租了房間,原址現在有一塊紀念他的藍色牌匾[27][28]

1816年4月,柯勒律治的毒癮越來越嚴重,他精神消沉,與家人疏遠,住在倫敦北部高門(海格特,Highgate)的醫生占士·吉爾曼家中[29]。占士·吉爾曼的治療起了一點成效,柯勒律治在海格特度過了他的餘生。

在這裏,柯勒律治完成了他的主要散文作品《文學傳記》 ,這本書由23章的自傳和各種主題的論文組成[30]。他還撰寫了一些在他去世後不久發表的文章,如《論信仰》 (Essay on Faith,1838) [31]和《一個求知靈魂的自白》 (Confessions of an Inquiring Spirit,1840)[32]。他的一些追隨者是牛津運動的核心人物,他的宗教著作深刻地塑造了19世紀中葉的英國國教[33]

柯勒律治完成了構成手稿集《Opus Maximum》的各種手稿,主要研究康德的辯證法[34]。這部作品在生前也沒有出版,直到2002年才首次出版。[35]

柯勒律治於1834年7月25日在高門去世,原因是心臟衰竭和一種未知的肺部疾病,可能與他吸食鴉片有關。柯勒律治在吉爾曼家度過了18年,吉爾曼家專門為他修了一個房間。[36]

倫敦高門聖米迦勒堂的柯勒律治墓

柯勒律治最初被埋葬在高門學校正門旁邊的舊高門禮拜堂(Old Highgate Chapel),但在1961年改葬高門的堂區教堂高門聖米迦勒堂(St. Michael's Parish Church)[37]。新建的教堂的門正對着柯勒律治的故居。[3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Coleridgean Morsels | Sundry | Coleridge Corner. inamidst.com. [30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2. ^ See J C McKusick '"Living Words":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and the Genesis of the OED', Modern Philology, 90.1 (1992), which notes that the OED first edition (1884–1928) cites Coleridge for 3,569 words, many of which he coins.
  3. ^ Jamison, Kay Redfield. Touched with Fire: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and the Artistic Temperament. Free Press (1994), 219–224.
  4. ^ Radley, 13
  5. ^ Unsworth, John, The Early Background of S.T. Coleridge, published in The Coleridge Bulletin, No 1, Summer 1988, pp 16–25 "Lecturer of Molland" was an office established and funded by a member of the Courtenay family, lords of the manor of Molland, and involved preaching sermons in Molland Church, possibly also in Knowstone Church adjoining
  6. ^ James Gillman (2008) The Lif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Bastion Books
  7. ^ Unsworth, John, The Early Background of S.T. Coleridge, published in The Coleridge Bulletin, No 1, Summer 1988, pp 16–25
  8. ^ Coleridge, Samuel Taylor, Joseph Noel Paton, Katharine Lee Bates.Coleridge's Ancient Mariner Ed Katharine Lee Bates. Shewell, & Sanborn (1889) p.2
  9. ^ Morley, Henry. Table Talk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and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Christabel, &c. New York: Routledge (1884) pp.i-iv
  10. ^ Coleridge, Samuel Taylor. Biographia Literaria. Princeton UP, 1985, p. 10.
  11. ^ Coleridge, Samuel Taylor (CLRG791ST). A Cambridge Alumni Databas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2. ^ Radley, 14
  13. ^ Holmes, 4
  14. ^ Chatterton. St Mary Redcliffe. [17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uly 2011). 
  15. ^ Bate, 24
  16. ^ Radley, 16
  17. ^ Measuring Worth – Purchase Power of the Pound. measuringworth.com.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18. ^ Dickins, Gordon. An Illustrated Literary Guide to Shropshire. Shropshire Libraries. 1987: 19. ISBN 0-903802-37-6. 
  19. ^ van Woudenberg, Maximiliaan. Coleridge and Cosmopolitan Intellectualism 1794–1804. The Legacy of Göttingen University. London: Routledge. 2018: 93–103. ISBN 9781472472380. 
  20. ^ The Conyers falchion (a broad, short medieval sword) is traditionally presented to incoming Bishops of Durham, as they ride across the bridge at Croft.
  21. ^ Waldegrave, Katie. The Poets' Daughters: Dora Wordsworth and Sara Coleridge. London: Windmill Books. 2013: 21. ISBN 978-0099537342. 
  22. ^ Waldegrave, Katie. The Poets' Daughters: Dora Wordsworth and Sara Coleridge. London. 2014: 21. ISBN 9780099537342. 
  23. ^ Hough, Barry; Davis, Howard. Coleridge's Laws: A Study of Coleridge in Malta. Open Books Publishers. 2010 [2022-03-30]. ISBN 97819069241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8). 
  24. ^ Holmes, Richard. Coleridge: Darker Reflections,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8, pp. 12–14 (quoting Coleridge "Notebooks" 2805). ISBN 9780007378821
  25. ^ For an appraisal of Sharp's role in Coleridge's career, see Knapman, D. (2004) Conversation Sharp: the Biography of a London Gentleman, Richard Sharp (1759–1835), in Letters, Prose and Verse. [Private Publication]. (Held by British Library)
  26. ^ The debate is being followed at a dedicated page on Faustus (1821) controversy. [2022-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
  27. ^ Stuff, Goo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blue plaque in Calne. blueplaqueplaces.co.uk.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1). 
  28. ^ Webmaster, Wiltshire Council. My Page. Wiltshire Council.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29. ^ Holmes (1998), p.429.
  30. ^ Coleridge, Samuel Taylor.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hurch and State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Each with Aids toward a Right Judgment on the Late Catholic Bill 1. London: Hurst, Chance & Co. 1830 [12 September 2014]. 
  31. ^ Readbookonline.net. readbookonline.net.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32. ^ Readbookonline.net. readbookonline.net. [4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33. ^ See Luke S. H. Wright,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and the Anglican Church (Notre Dame: Notre Dame University Press, 2010); and Stephen Prickett, Romanticism and Religion(Cambridge: CUP, 1976)
  34. ^ See Peter Cheyne, Coleridge's Contemplative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35. ^ Mary Anne Perkins and Nicholas Reid both argue that in September 1818 Coleridge resolved the problems he had earlier faced in his discussion of Schelling in the Biographia, and that the "Opus Maximum" accordingly sets out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post-Kantian position (Perkins, Coleridge's Philosophy, p.10, and Reid, Coleridge, Form and Symbol, pp.viii and 126).
  36. ^ Gillman, Alexander William. Search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Gillman Or Gilman Family: Including the Various Branches in England, Ireland, America and Belgium. E. Stock. 23 July 1895. searches into history alexander gillman. 
  37. ^ Camero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Highgate London. poetsgraves.co.uk. [11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38. ^ Kennedy, Maev.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remains rediscovered in wine cellar. The Guardian. 12 April 2018 [12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