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縣
同安縣 | |
漢字 | 同安縣 |
---|---|
白話字 | Tâng-oaⁿ-koāiⁿ [1] |
台語羅馬字 | Tâng-uann-kuāinn [2] |
閩南拼音 | Dángnuā Guân |
同安縣,雅稱銀同。舊縣名。轄域包括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廈門市大部[3]、漳州市角美鎮東部[4]以及中華民國管轄的金門縣大部[5]。
縣名由來
[編輯]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時,東南沿海社會秩序仍不夠安定,故當時縣名多寓有「平安」之意,如南安、惠安等,而同安一地因古稱「大同」,境內有座梅山,古名「同山」,遂將「同」字與「安」字結合,設同安縣[6]。
而「銀同」之稱則來自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所建於大輪山下的同安城,該城東西長,南北窄,形似銀錠,遂名銀同;該城又有「銅魚城」之稱,其名來自城南東溪溪底有三塊因長年溪水浸染成古銅色的魚形巨石[6]。
歷史沿革
[編輯]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分建安郡地設晉安郡,同年又分晉安郡地置同安縣,但不久又裁撤併回晉安郡[6]。隋開皇九年(589年),天下廢郡,置南安縣,屬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區)。
閩州南安縣
[編輯]建安郡、建州之南安縣
[編輯]大業三年(607年),改閩州為建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區)。武德四年(621年),建州移治建安縣(治所在今建甌地區)。
豐州、泉州、武榮州之南安縣
[編輯]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州置豐州(治所在今泉州南安市豐州鎮),南安縣屬豐州。貞觀元年(627年),豐州撤銷,南安縣併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地區)。嗣聖元年(684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治所在今泉州南安市豐州鎮),尋即撤銷[7],南安縣還隸泉州。
武周聖曆二年(699年),復置武榮州,南安縣還隸武榮州。聖曆三年(700年),再廢武榮州,南安縣還隸泉州。同年,久視元年(700年),三置武榮州(治所在今泉州市鯉城區),南安縣還隸武榮州。
泉州南安縣
[編輯]景雲二年(711年),將州治在今福州市區的泉州更名為閩州,同時將武榮州更名為泉州,南安縣還隸泉州。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四鄉設置大同場,粗定後來的同安縣域[6]。
泉州同安縣
[編輯]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建閩國,將南安縣大同場升為同安縣,此後沿設[6]。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
泉州路同安縣
[編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澎湖列島正式設立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縣,使澎湖早於台灣本島400年納入中國版圖。[8]
泉州府同安縣
[編輯]明洪武元年(1368年),泉州路改為泉州府,同安屬之。清兵入関之後,曾屠城四日,同安縣軍民死難五萬多人。同安縣教諭陳鼎自縊殉國,其子陳永華因此投奔鄭成功並成為明鄭名將。
1776年,清廷從同安縣析置馬巷廳。
1912年,馬巷廳被撤,其地復歸同安縣管轄。
南路道同安縣
[編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廳,同安縣屬南路道[9]。
廈門道同安縣
[編輯]民國3年(1914年),南路道改名廈門道[9]。同年,金門、廈門兩地,自同安縣析出,設思明縣。民國4年(1915年)金門由思明縣析出獨立設縣,管轄大、小金門,大嶝、小嶝及周邊島嶼,是為金門縣[10]。
福建省同安縣
[編輯]民國14年(1925年),廢道,各縣直接隸屬福建省[9]。
泉海省同安縣
[編輯]民國22年12月11日,福建省劃分為4個省[11],同安縣屬泉海省。
興泉省同安縣
[編輯]行政督察區同安縣
[編輯]民國23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同安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同安)。民國24年1月,改隸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同安)[9]。民國32年(1943年),專署改駐永春。民國35年9月,專署改駐晉江[12]。
1949年9月19日,解放軍佔領同安縣[13]。之後,同安縣與原屬金門的大嶝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並改隸第五行政區(第五專區)。中華民國政府持續管轄金門縣除大嶝鄉外剩餘的大部分地區。
泉州專區同安縣
[編輯]1950年3月,第五專區改稱泉州專區[9]。
晉江專區同安縣
[編輯]1950年9月,泉州專區改稱晉江專區。1951年1月,由晉江縣析置縣級泉州市[12]。1953年11月,析出集美鄉歸廈門市設立集美鎮。1957年3月,灌口區的金山、錦宅兩鄉劃入龍溪縣。1957年4月18日,灌口區劃入廈門市[10]。
廈門市同安縣
[編輯]晉江專區同安縣
[編輯]1970年8月,再劃入晉江專區[9]。1971年3月,南安縣大嶝、小嶝、角嶼以及蓮河、霞浯等地劃歸同安縣[10]。
晉江地區同安縣
[編輯]1971年7月,晉江專區改稱晉江地區[12]。
廈門市同安縣
[編輯]廈門市同安區
[編輯]1997年5月,廢同安縣,改為廈門市同安區。2003年9月,同安區的馬巷鎮、新店鎮、新圩鎮等組成翔安區,是以昔日同安縣翔風里與民安里為核心而成的區[6]。
行政區劃
[編輯]宋朝時,同安縣有三鄉、三十里,後整合為三鄉、十一里,元朝依此改為四十四都,明洪武元年(1368年)增置「在坊里」而都不變。洪武二十年(1387年)徙大嶝、小嶝二都人民於內地散居。永樂元年(1403年)併為三十五都。成化六年(1470年)恢復大嶝、小嶝二都人民為三十七都[14],直到清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馬巷廳為止,同安縣的都里皆沿此置。
東界 坊 西界 |
鄉 | 里 | 都 | 轄下各村現今分佈地區 (2鄉12鎮35街道) | |
---|---|---|---|---|---|
東界 | 綏德鄉 | 翔風里 | 二十都 | 金門縣 | 金門縣烈嶼鄉 |
十九都 | 金門縣金城鎮、金寧鄉 | ||||
十八都 | 金門縣金寧鄉、金湖鎮、金沙鎮 | ||||
十七都 | 金門縣金沙鎮 | ||||
十六都 | 廈門市 | 翔安區大嶝街道 | |||
十五都 | 翔安區大嶝街道 | ||||
十四都 | 翔安區新店街道、金海街道 | ||||
十三都 | 翔安區鳳翔街道、新店街道 | ||||
十二都 | 翔安區民安街道、鳳翔街道、新店街道 | ||||
民安里 | 十一都 | 翔安區馬巷街道、民安街道、新店街道 | |||
十都 | 翔安區內厝鎮、香山街道 | ||||
九都 | 翔安區馬巷街道、內厝鎮 | ||||
八都 | 翔安區馬巷街道、內厝鎮 | ||||
同禾里 | 七都 | 翔安區新圩鎮 | |||
六都 | 翔安區新圩鎮 同安區五顯鎮 | ||||
五都 | 翔安區新圩鎮、民安街道 同安區洪塘鎮 | ||||
四都 | 同安區大同街道、五顯鎮、洪塘鎮 | ||||
永豐鄉 | 長興里 | 一二三都 | 翔安區新圩鎮 同安區五顯鎮 | ||
坊 | 在坊里 | 同安區大同街道、祥和街道、祥平街道 | |||
西界 | 從順里 | 一二都 | 同安區新民街道、祥和街道、祥平街道 | ||
三都 | 同安區西柯街道、新民街道、祥和街道 | ||||
四五都 | 同安區美林街道、新美街道 | ||||
感化里 | 六七八都 | 同安區汀溪鎮、蓮花鎮、祥平街道 | |||
歸德里 | 九十都 | 同安區蓮花鎮、新民街道、新美街道、祥平街道 | |||
明盛鄉 | 仁德里 | 十一都 | 同安區西柯街道 集美區後溪鎮、僑英街道、集美街道 | ||
十二都 | 集美區後溪鎮、僑英街道 | ||||
十三都 | 集美區後溪鎮 | ||||
安仁里 | 十四都 | 集美區杏林街道、杏濱街道 | |||
十五都 | 集美區灌口鎮、杏濱街道 海滄區東孚街道 | ||||
十六都 | 集美區灌口鎮、杏濱街道 | ||||
積善里 | 十七都 | 海滄區東孚街道 | |||
十八都 | 海滄區東孚街道、新陽街道 | ||||
十九都 | 漳州市 | 龍海區角美鎮 | |||
二十都 | 龍海區角美鎮 | ||||
綏德鄉 | 嘉禾里 | 二十一都 | 廈門市 | 湖里區江頭街道、金山街道 思明區中華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蓮前街道 | |
二十二都 | 湖里區江頭街道、禾山街道 思明區鼓浪嶼街道、廈港街道、濱海街道、蓮前街道 | ||||
二十三都 | 湖里區江頭街道、金山街道 思明區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篔簹街道、嘉蓮街道 | ||||
二十四都 | 湖里區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 |
職官
[編輯]清朝
[編輯]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上任時間 | 備註 |
---|---|---|---|---|
張效齡 | 遼東復州衛 | 貢生 | 順治三年 | |
謝觀 | 江南江寧府上元縣 | 順治六年第三甲進士 | 順治七年 | |
陳發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順治八年 | ||
于元琪 | 江南鎮江府金壇縣 | 拔貢 | 順治十年 | |
梅應魁 | 浙江嘉興府海鹽縣 | 順治十二年 | ||
王予望 | 陝西鞏昌府鞏昌衛 | 拔貢 | 順治十五年 | |
卞世珍 | 遼陽 | 貢生 | 順治十七年 | |
劉夢確 | 江西南昌府南昌縣 | 舉人 | 康熙二年 | |
鄧麟采 | 遼東 | 蔭生 | 康熙八年 | |
秦恪 | 直隸廣平府曲周縣 | 康熙九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十八年 | |
康玉 | 湖北安陸府潛江縣 | 監生 | 康熙十九年 | |
馮俞昌 | 湖北武昌府興國州 | 歲貢 | 康熙二十年 | |
楊芳聲 | 直隸宣化府萬全左衛 | 歲貢 | 康熙二十二年 | |
徐名覲 | 江南江寧府 | 監生 | 康熙二十四年 | |
李時熙 | 直隸保定府束鹿縣 | 貢生 | 康熙三十五年 | |
路松年 | 山東兗州府東平州汶上縣 | 貢生 | 康熙四十二年 | |
蔣沛 | 貴州貴陽府貴築縣 | 舉人 | 康熙四十四年 | |
陳國柱 | 湖北漢陽府漢陽縣 | 貢生 | 康熙四十六年 | |
和氏璽 | 直隸廣平府永年縣 | 康熙三十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四十九年 | |
朱奇珍 | 湖南長沙府長沙縣 | 舉人 | 康熙五十一年 | |
王世臣 | 鑲藍旗漢軍 | 監生 | 康熙五十二年 | |
劉興元 | 直隸保定府蠡縣 | 康熙四十二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五十五年 | |
周世培 | 直隸正定府冀州 | 康熙五十二年第三甲進士 | 雍正元年 | |
李蘭 | 正白旗漢軍 | 舉人 | 雍正三年 | |
程運青 | 江南松江府華亭縣 | 舉人 | 雍正五年 | |
吳永權 | 浙江嘉興府石門縣 | 舉人 | 雍正五年 | |
史正治 | 山西汾州府孝義縣 | 監生 | 雍正七年 | |
蔣廷重 | 貴州貴陽府貴築縣 | 舉人 | 雍正七年 | |
唐孝本 | 江南常州府武進縣 | 舉人 | 雍正九年 | |
胡格 | 湖北武昌府江夏縣 | 舉人 | 雍正十一年 | |
曹鑾 | 廣西桂林府全州 | 雍正五年第三甲進士 | 雍正十三年 | |
唐孝本 | — | — | 雍正十三年 | 再任 |
王植 | 山東青州府諸城縣 | 雍正五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三年 | |
周岱 | 鑲紅旗漢軍 | 監生 | 乾隆五年 | |
李芬 | 正藍旗漢軍[註 1] | 舉人 | 乾隆六年 | |
梁須楩 | 正白旗漢軍 | 監生、筆帖式 | 乾隆九年 | |
張荃 | 雲南昆明府 | 雍正八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九年 | |
周世紀 |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 乾隆四年第二甲進士 | 乾隆十二年 | |
吳翼祖 | 湖南長沙府湘陰縣 | 拔貢 | 乾隆十三年 | |
白永清 | 正藍旗漢軍 | 監生 | 乾隆十四年 | |
張元芝 | 江南和州含山縣 | 生員 | 乾隆十五年 | |
明新 | 正黃旗滿洲 | 舉人 | 乾隆十六年 | |
夏瑚 |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監生 | 乾隆十七年 | |
熊定猷 | 江西瑞州府高安縣 | 拔貢 | 乾隆十七年 | |
明新 | — | — | 乾隆十七年 | 再任 |
干從濂 | 江西南康府星子縣 | 乾隆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二十三年 | |
鄒召南 | 湖北漢陽府漢陽縣 | 乾隆二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二十四年 | |
李逢年 | 廣東嘉應州 | 舉人 | 乾隆二十八年 | |
徐熊占 | 江蘇常州府陽湖縣 | 監生 | 乾隆二十九年 | |
吳鏞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舉人 | 乾隆二十九年 | |
陳澐 | 浙江嘉興府石門縣 | 監生 | 乾隆三十一年 | |
沈德馨 | 安徽太平府蕪湖縣 | 舉人 | 乾隆三十一年 | |
王思賢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乾隆三十一年 | ||
吳鏞 | — | — | 乾隆三十二年 | 再任 |
鄭俊業 | 山東濟寧州 | 乾隆年間 | ||
黎大畹 | 湖南長沙府寧鄉縣 | 舉人 | 乾隆三十四年 | |
吳鏞 | — | — | 乾隆三十四年 | 三任 |
鄔維肅 | 優貢 | 乾隆三十四年 | ||
蔣元樞 | 江蘇蘇州府常熟縣 | 舉人 | 乾隆三十七年 | |
侯大成 | 陝西興安州 | 舉人 | 乾隆三十七年 | |
鄔維肅 | — | 乾隆三十八年 | 再任 | |
馬淮 | 山東武定府商河縣 | 舉人 | 乾隆三十九年 | |
鄔維肅 | — | 乾隆四十年 | 三任 | |
任震遠 | 江蘇常州府宜興縣 | 乾隆二十六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四十一年 | |
冷震金 | 江蘇江寧府上元縣 | 舉人 | 乾隆四十二年 | |
任震遠 | — | — | 乾隆四十二年 | 再任 |
王裕煇 | 廣西桂林府臨桂縣 | 舉人 | 乾隆四十四年 | |
張奕 | 江西臨江府清江縣 | 監生 | 乾隆四十五年 | |
劉嘉會 | 正黃旗漢軍 | 貢生 | 乾隆四十五年 | |
劉彤 | 山東萊州府掖縣 | 拔貢 | 乾隆四十七年 | |
李廷彩 | 湖北荊州府江陵縣 | 貢生 | 乾隆四十八年 | |
劉嘉會 | — | — | 乾隆四十八年 | 再任 |
劉詩 | 山東青州府諸城縣 | 乾隆四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四十八年 | |
方維憲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貢生 | 乾隆四十九年 | |
王兆和 | 陝西西安府三原縣 | 舉人 | 乾隆四十九年 | |
黃嘉訓 | 江西南昌府新建縣 | 舉人 | 乾隆五十年 | |
單瑞龍 |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 乾隆三十七年第二甲進士 | 乾隆五十一年 | |
恩古達 | 正藍旗蒙古 | 乾隆五十三年 | ||
邵四柟 |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 舉人 | 乾隆五十三年 | |
仇賦萍 | 山西平陽府曲沃縣 | 舉人 | 乾隆五十三年 | |
何茹連 | 浙江衢州府江山縣 | 拔貢 | 乾隆五十四年 | |
張學溥 | 直隸保定府清苑縣 | 吏員 | 乾隆五十五年 | |
楊賡鐸 | 直隸順天府固安縣 | 監生 | 乾隆五十五年 | |
蔣齊耀 | 江蘇常州府陽湖縣 | 監生 | 乾隆五十七年 | |
史恆岱 | 江蘇鎮江府溧陽縣 | 監生 | 乾隆五十七年 | |
李印川 | 河南開封府鄭州 | 監生 | 乾隆五十八年 | |
屠珂 |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 乾隆四十年第二甲進士 | 乾隆五十八年 | |
張曾漢 | 安徽 | 監生 | 乾隆五十八年 | |
史恆岱 | — | — | 乾隆五十八年 | 再任 |
程嘉襸 | 安徽徽州府績溪縣 | 監生 | 乾隆五十九年 | |
宋樹垣 | 直隸順天府宛平縣 | 監生 | 乾隆六十年 | |
郭遇 | 江蘇通州如皋縣 | 監生 | 乾隆六十年 | |
延青雲 | 山西澤州府陽城縣 | 貢生 | 乾隆六十年 | |
袁廷鰲 | 江西袁州府萬載縣 | 舉人[註 2] | 嘉慶元年 | |
劉永公 | 正黃旗漢軍 | 舉人 | 嘉慶元年 | |
方應恆 | 湖南岳州府巴陵縣 | 監生 | 嘉慶二年 | |
吳堂 |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 舉人 | 嘉慶二年 | |
張灝 | 浙江嘉興府嘉興縣 | 舉人 | 嘉慶四年 | |
李菶 | 湖北德安府雲夢縣 | 舉人 | 嘉慶五年 | |
孫樹南 | 河南許州 | 乾隆四十年第三甲進士 | 嘉慶十二年 | |
石鼎 | 安徽安慶府宿松縣 | 嘉慶四年第三甲進士 | 嘉慶十二年 | |
高耀曾 | 鑲黃旗漢軍 | 監生 | 嘉慶十八年 | |
何蘭汀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嘉慶七年第二甲進士 | 嘉慶十九年 | |
阮貽昆 | 江西南昌府新建縣 | 嘉慶十六年第三甲進士 | 嘉慶二十年 | |
林啟泰 | 浙江紹興府上虞縣 | 監生 | 嘉慶二十二年 | |
李振青 | 貴州興義府 | 監生 | 嘉慶二十五年 | |
許原清 | 江蘇松江府華亭縣 | 監生 | 道光三年 | |
顧潾 | 浙江嘉興府桐鄉縣 | 監生 | 道光七年 | |
丁文燾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監生 | 道光八年 | |
熊飛 | 江蘇江寧府江寧縣 | 監生 | 道光十二年 | |
褚登 | 江蘇常州府靖江縣 | 道光三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十七年 | |
盛朝輔 | 貴州思南府 | 道光十二年第三甲進士 | 道光二十一年 | |
楊承澤 | 貴州銅仁府 | 廩貢 | 道光二十四年 | |
張用糦 |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 副貢 | 道光二十六年 | [註 3] |
王增錞 | 河南歸德府永城縣 | 監生 | 道光年間 | [註 4] |
沈功枚 | 浙江湖州府歸安縣 | 監生 | 道光年間 | |
白冠玉 | 湖南岳州府華容縣 | 廩生 | 同治四年 | |
潘文鳳 | 安徽寧國府涇縣 | 附貢 | 同治年間 | |
劉敦華 | 山西太原府文水縣 | 舉人 | 光緒年間 | |
八十四 | 鑲紅旗蒙古 | 光緒年間 | ||
張元鼎 |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監生 | 光緒年間 | |
朱承烈 |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 光緒六年第三甲進士 | 光緒年間 | |
章國均 | 湖南辰州府沅陵縣 | 監生 | 光緒年間 | |
王金城 | 江蘇揚州府高郵州 | 監生 | 光緒年間 | |
李澤春 | 直隸天津府 | 拔貢 | 光緒年間 | |
寇宗華 | 貴州貴陽府修文縣 | 舉人 | 光緒年間 | |
王擴中 | 浙江嘉興府 | 舉人 | 光緒年間 | |
楊文榮 | 貴州 | 光緒年間 | ||
鈕承藩 | 浙江湖州府烏程縣 | 附貢 | 光緒年間 | |
寧雲漢 | 宣統元年 | |||
陳文緯 | 甘肅蘭州府皋蘭縣 | 監生 | 宣統三年 |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廈英大辭典》第475頁左半首字「同 tâng」字目之尾段: tâng-oaⁿ, the Hien city or district of Tung-an or Tung-ngan, in which district Amoy stands. 同安:同安縣城或同安縣,廈門所處之地、第238頁左半首字:「縣」koāiⁿ(漳 koān;泉 kṺiⁿ),杜嘉德 Douglas(1873, 1899:)
- ^ 「縣」:臺北、金門之偏泉腔 kuāin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 ^ 顏立水:同安沿革及其疆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金門縣政府屬下之金門日報
- ^ 同安縣積善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網易:角美的前世今生
- ^ 縣治沿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金門縣政府
- ^ 6.0 6.1 6.2 6.3 6.4 6.5 郭哲銘. 《浯鄉小事典》. 出版商所在地: 金門縣文化局. 2006-12-01: 15、18頁. ISBN 978-986-00-6631-9.
- ^ 〈南安掌故二則〉,《南安文史資料》,2016,林和勝
- ^ 歷史沿革. 澎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澎湖縣政府. [2021-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同安縣志》,2000,中華書局
- ^ 10.0 10.1 10.2 〈同安沿革及其疆域〉,《金門日報》,2007,顏立水
- ^ 11.0 11.1 《晉江市志》,1994,三聯書店
- ^ 12.0 12.1 12.2 《鯉城區志》,199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 吳拏雲. 黃冬虹 , 編. 70年前,解放的号角响彻泉州城. 泉州網. 2019-09-06 [2019-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 ^ 《康熙同安縣志》,2014,鳳凰出版社
- ^ 《同安縣地名志》,同安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 ^ 《重纂福建通志》,卷百一十,清道光九年(1829年),陳壽祺
- ^ 《同安縣志》,卷之十三,民國十七年(1928年),林學增、吳錫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