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典範條目/2020年12月10日
外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軍於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出動B-29超級堡壘重型轟炸機11次空襲日本佔領的新加坡,並在附近水域佈雷,這一系列行動史稱轟炸新加坡。大部分空襲以島上海軍基地和船塢設施為目標,美軍轟炸機部署到其他戰場後,英國皇家空軍繼續在新加坡附近佈雷,直至1945年5月24日。日本留守新加坡的兵力不足,但還是能夠多次干擾美軍空襲並擊落少量轟炸機,同時還有幾次空襲因天氣欠佳導致未能有效打擊目標。新加坡重要的海軍基地和商用港口遭受重創,但針對附近島嶼儲油設施的襲擊成效不彰。布雷作業對日本在新加坡的航運影響很大,導致三艘船被毀,另有十艘受損,但還不足以決定戰局。盟軍空襲令新加坡平民士氣大振,將其視為解放的前兆。整體而言,盟軍轟炸新加坡導致的平民傷亡不多,但還是有部分工人在軍用設施遇襲期間喪生,另有一次空襲導致數百人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