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26坦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26坦克
展示於基洛夫斯克的T-26坦克
類型輕型坦克
步兵坦克
服役期間1932年
使用方 蘇聯 中華民國
 羅馬尼亞
 土耳其 匈牙利
 保加利亞 芬蘭
 西班牙 克羅地亞
 敘利亞
生產歷史
製造數量約11000輛
基本規格
重量9.35噸
載員3人(車長、炮手、駕駛員)

裝甲砲塔15/15/15(正/側/後)(10°)
砲塔頂10mm
車身15/15/15(前/側/後)
主武器37毫米B-3坦克炮
45毫米20-K坦克炮
副武器7.62毫米DPM輕機槍
發動機T-26(90匹)
T-26F(130匹)
功率/重量T-26(9.62匹/噸)
T-26F(13.9匹/噸)
懸掛T-26或T-26M(彈簧懸掛)
速度36公里/小時(道路)、
16公里/小時(越野)

T-26坦克蘇聯第一種大規模生產和裝備部隊的坦克。它廣泛的被使用於1930年代的多次衝突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直到1960年代自芬蘭退役為止。

設計

[編輯]

底盤採用平衡式懸掛系統,每側的8個小直徑負重輪分為兩組,每組共用彈簧構成車架與車體連接。具有良好的行駛平穩性和良好的戰場通行性能。

90馬力8缸空冷汽油發動機。

橫向並列兩個單人7.62mm機槍塔

T-26T性能諸元[1]

[編輯]
  • 組員:2人
  • 重量:8.5 ton (推估值)
  • 長度:4.8 m
  • 寛度:3.41 m
  • 高度:1.83 m
  • 引擎:66.2 kW (90 hp) 4缸汽油引擎
  • 極速:30 km/h
  • 最大行程:175km

歷史

[編輯]
擄獲自蘇軍的芬蘭T-26
中華民國陸軍於抗日戰爭時使用的T-26坦克

蘇聯早期坦克,如T-18、T-19、T-20,由於發動機問題始終無法進入批量生產。1929年5月28日,蘇聯政府和維克斯公司簽訂協議,進口首批15輛維克斯六噸坦克(維克斯MK.E A型坦克),被稱為V-26。1930年,列寧格勒布爾什維克工廠參照這批坦克改進設計製造20輛TMM-1和TMM-2坦克。經過與T-19、T-20坦克過對比實驗,1931年2月13日,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採用TMM-2,正式命名為T-26輕型坦克,從1932年起由哈爾科夫機車車輛工廠和列寧格勒布爾什維克工廠同時投入生產。[2]

蘇聯一共生產超過11,000輛T-26坦克[3],遠超過同一時期其他國家生產的任何坦克。其衍生型大約有53種,包括火焰發射車、戰鬥工兵車、遙控坦克、自走炮與人員運輸車等;其中23種型號進入量產[4]

1930年代之中,T-26坦克在西班牙內戰諾門罕戰役冬季戰爭中均扮演極為吃重的角色。1941年6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蘇聯開始之際,它也是紅軍在巴巴羅薩作戰中所配備數量最多的坦克[5]。這型坦克雖然在二戰當時性能已經過時,但直到1945年八月風暴行動時仍可見到該型坦克的身影[6]

除了蘇聯使用以外,T-26坦克也外銷到其他國家,包括西班牙芬蘭中華民國土耳其等。另外包括芬蘭德國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也都曾使用過在戰場上擄獲的T-26坦克[7]。T-26的優點包括可靠性高與容易維護,且在1931年到1941年間它的設計不斷跟隨時代的演進而改良。1940年後,T-26系列即沒有再推出新發展的車款。

T-26在中國

[編輯]

1937年9月14日,軍令部次長楊傑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在莫斯科與蘇聯炮兵委員拔也夫、空軍委員拉寧談判,達成了購八十二輛戰車,外加指揮車、彈藥車及修理車五輛(二輕三重)等、戰車附件為總值百分之十。每戰車附炮彈一千五百發,共計炮彈十二萬三千發。機關槍子彈每架四萬五千發,共計三百六十九萬發。當晚楊傑、張沖便發出「寒電」回報況:「蔣委員長勛鑒:……(四):坦克車82輛及高射炮一營已商妥待運,請電請法方協助海運,乞將結果示知,以便轉告蘇方起運。……」1937年11月28日,兩艘運載首批援華軍事物資的蘇聯貨輪從塞瓦斯托波爾港啟航。1938年元旦到達法屬印度支那海防港。遭到法國當局扣留。直至1938年2月陸續運達昆明,從3月起逐步送到部隊。據蘇聯資料,首批總共6182噸物資中有82輛T-26坦克(每輛坦克配炮彈1500發,機槍彈45000發)及568箱T-26的備件,5輛T-26T裝甲修理車,30輛「共產國際」牽引車,10輛ZIS-6卡車,30輛摩托車,20門1931年型(3-K)76毫米高射炮和40000發炮彈,207箱高射控制儀部件,4台對空探照燈,2台對空聽音器,航空器材與步兵武器等。 第一筆蘇聯對華軍援合同於1938年3月3日才簽訂,先交貨後結賬不付款(蘇方提供信貸)。1938年3月29日楊傑自莫斯科呈蔣委員長報告在蘇接洽軍火細帳報告:

帳單甲中國政府以信用貸款所購各貨之價目(以美金計)
II裝甲坦克器材
甲、坦克車(T-26)——(附無線電裝置)八二輛 每輛二一、三〇二......合計一、七四六、七六四
乙、預備發動機、預備零件及修理車......三七四、〇七六

中國在抗日戰爭由蘇聯供應了82輛T-26B(1933年型)[8],是抗日戰爭時期所有蘇援裝備中唯一的坦克。另接收有不明數量的T-26B(1937年型),以及T-26A(有照片為證)[9]缺乏實證。

中華民國陸軍曾經向蘇聯訂購兩種型式的T-26坦克:T-26B 1933年後期型(砲塔為方型頂門蓋),以及T-26B 1937年型(有P40車長指揮塔裝有防空機槍,其蓋為圓型,砲手仍為方型蓋,另有部份在砲塔後側加裝機槍,注意左圖即是。)這些坦克在主炮的炮盾上方裝有兩個探照燈。這些坦克都有無線電通訊設備,在當時屬於相當先進的設計[10]。這批82台T-26是蘇聯於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生產的最新款式,是在T-26炮塔最終改為傾斜曲面樣式之前的最後一個批次。主要特徵包括:

  • 行動部分:全部負重輪都為新式,而非維克斯Mk.E相同的舊式;托帶輪的橡膠輪緣改為可拆卸式以便更換,誘導輪結構加強;
  • 車體:裝甲由鉚接改為焊接,車首中央的車大燈加裝可開閉的裝甲護罩,傳動系統檢修蓋增大,發動機護罩改進以加強防護
  • 炮塔:頂部環繞天線框,衝壓工藝的火炮防盾上裝一對夜戰探照燈,加裝炮塔後射機槍與塔頂高射機槍(部分在車長位置改裝凸出的圓形艙門和P-40高射槍架)
  • 內部:駕駛儀錶板和車喇叭採用新設計,發動機功率提升為95馬力,裝10-RK無線電台,車載工具和備件更新。

中方也稱其為「俄式9噸半戰車」。認為有缺點:

  • 4缸臥式汽油機在發動時,火花塞容易被機油堵塞,而該發動機以磁電機點火,容易發生故障
  • 坦克履帶很容易脫落,導致車輛妥善率差。
  • DT坦克機槍下車作戰不便的意見:曾指揮第五軍裝甲兵團的胡獻群對T-26評價為:「俄式9噸半戰車(T-26),火力旺盛,射擊操縱靈便,利乎戰鬥,……意式戰車(CV35)與俄式戰車之輕機槍,準星皆在戰車轉塔上,遇必要時拆槍下車戰鬥,則因無準星射擊困難,有改善之必要。」

與當時日軍較新的九五式輕型坦克相比,這批T-26的機動性稍遜,火力和車內外通訊遠勝;而與當時日軍最新銳的九七式中型坦克相比,這批T-26的機動性和裝甲厚度稍遜,穿甲能力和直射精確性更勝,車內通訊遠勝。

1938年1月15日軍政部下令,以裝甲兵團為骨幹擴編成立陸軍機械化第200師,直屬於軍政部,裝甲兵團團長杜聿明少將升任該師首任中將師長,留學德國的邱清泉少將任副師長,師參謀長為彭璧玉少將(1938年3月改為廖耀湘少將)。由機械化學校(教育長徐庭瑤)督訓。第200師是中國第一個裝甲師,也是世界上第四個裝甲師。

各國採購的坦克統一集中在湘潭雲橋湖第200師第1149團、第1150團駐地。1938年3月,首批40輛T-26與蘇聯顧問和教員到達湘潭,當時還有10輛T-26已到昆明,32輛尚在運送途中(在昆明滯留半年多)。蘇聯坦克兵顧問組長彼得·德米特里耶維奇·別洛夫少校,中文化名高尚夫。蘇軍顧問講授的是當時法軍機械化騎兵操典。第1149與第1150團,各編3個戰車營:

  • 第一營
    • 第一連連部有維克斯ECV35各一輛,第一排和第二排各有3輛維克斯Mk.E,第三排有5輛CV35;
    • 第二連情況同第一連;
    • 第三連裝備連部有T-26和CV35各一輛,第一排和第二排各有3輛維克斯T-26,第三排有5輛CV35;
  • 第二營裝備T-26和CV35,配置同第一營。
  • 第三營無坦克

1938年4月,第200師坦克部隊首次行動,開赴江西上高,與湯恩伯部第13軍團第85軍第4、第110師進行聯合演習,準備在贛北與參加保衛大武漢,與日軍決戰。演習結束後退回湖南醴陵待命。

徐州會戰結束後,國軍準備在豫東蘭封附近阻截其日軍進犯平漢鐵路保衛大武漢。1938年5月9日,第200師奉命編成突擊軍第一縱隊,由副師長邱清泉少將兼任該縱隊司令率隊參戰。駐湘潭的第1149團第二營第五連一個排的3輛T-26坦克、駐武昌的第1150團派出第一營第一連(7輛維克斯Mk.E和7輛CV35)和第二營第五連一個排(5輛CV35),共計22輛坦克。日軍土肥原賢二的第14師團退蘭封,被包圍在三義寨。為打破戰場膠着態勢,5月26日上午第十七軍團軍團長胡宗南調戰車排(排長王宗輝)3輛T-26坦克(「由外國援助,帶無線電台、小炮和重機槍,威力很大的新型坦克」)從郾城趕赴三義寨,配屬給第78師,師長李文派第463團第一營伴隨該坦克排,在炮兵掩護下由梁寨向劉莊攻擊,至9時連克劉莊、王莊、唐牛莊及大、小王莊,迫使部分日軍棄械潰逃。此時坦克應按原定計劃原路返回出發陣地,但該戰車排在重新集結後迷路,與步兵失去聯絡誤向黃莊日軍陣地行駛,,結果被日軍直射炮火全部擊毀。其中2輛T-26破壞嚴重,另一輛被擊中行動部分而車體完好,在日軍步兵將其包圍試圖奪取時,排長王宗輝在車中舉槍自戕。[11]後這3輛T-26均被日軍運回本土,1939年1月的靖國神社廣場上舉辦的戰利品展示會上公開展出。

T-26坦克抗戰初戰後,總結的經驗教訓是:[12]

「1、戰車炮威力效力均大,惟機槍常生故障。2、汽缸過熱,則不給油,因油未到化油器即行蒸發。3、每行二三小時,火星塞非清洗即不好用。」

1938年11月1日,在湖南湘潭以第200師為基幹編成直接隸屬於軍政部作為戰略預備隊的新編第十一軍,機械化學校教育長徐庭瑤中將兼任軍長,杜聿明中將任副軍長兼第200師師長,黃翔少將為軍參謀長。原屬第1149與第1150團的4個戰車營,合編為新11軍直屬裝甲兵團,轄4個戰車營和一所修理廠。新11軍成軍後即移駐廣西全州。1939年2月18日新11軍改番號為陸軍第五軍,其直屬裝甲兵團下轄4個戰車營,每個戰車營下轄3個戰車連,實有213個裝甲單位,蘇聯顧問記錄其中T-26有79輛(即除了前述蘭封損失3輛外,其餘都齊),CV35有88輛,維克斯14輛,雷諾10輛,裝甲車6輛。還應有16輛維克斯水陸坦克。1939年夏,天水行營主任和桂林行營主任各掌管兩個坦克營,1939年6月下半月約有100輛坦克在天水行營負責的第一、二、八、十戰區。

在國共內戰期間,1947年4月,戰車第二團裝備T-26戰車43台。有部分T-26坦克被摧毀或者是擄獲,最後剩下的坦克與其他裝甲車輛一起運到臺灣後除役[10]

衍生型

[編輯]
紅軍的T-26T裝甲牽引車

蘇聯曾經以T-26輕坦克的車體為基礎,推出一系列試驗性的輕型裝甲車,包括自走防空炮、彈藥車等等,而當中亦有輕型火炮牽引車,包括1934年至1936年生產,全裝甲的T-26T以及只有部分裝甲的T-26T2,但兩者產量都不大,前者有183輛,而後者更只有數輛。最後蘇軍改為大量生產T-20作為主力的輕型牽引車。但由T-26改造的牽引車在二戰中一直繼續使用,甚至參與了1945年的八月風暴行動


使用國

[編輯]
T-26是抗日戰爭時在中國戰場上國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並被編入第200師當中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 Appel, Erik; et al. Finland i krig 1939–1940 - första delen. Espoo, Finland: Schildts förlag Ab. 2001: 261. ISBN 951-50-1182-5 (瑞典語). 
  • Baryatinskiy, Mikhail. Legkiy tank T-26 (Light Tank T-26). Modelist-Konstruktor. Special Issue No. 2. Moscow: Modelist-Konstruktor. 2003: 64 (俄語).  Subscription index in the Rospechat Catalogue 73474.
  • Baryatinskiy, Mikhail. Light Tanks: T-27, T-38, BT, T-26, T-40, T-50, T-60, T-70. Hersham, Surrey: Ian Allen. 2006: 96. ISBN 0-7110-3163-0. 
  • Baryatinskiy, Mikhail. Sovetskie tanki v boyu. Ot T-26 do IS-2 (Soviet tanks in action. From T-26 to IS-2). Moscow: YAUZA, EKSMO. 2006: 352. ISBN 5-699-18740-5 (俄語). 
  • Candil, Antonio J. (1999). "Aid Mission to the Republicans Tested Doctrine and Equipment" in Armor, March 1, 1999. Fort Knox, KY: US Army Armor Center. ISSN 0004-2420.
  • Daley, Dr. John (1999). "Soviet and German Advisors Put Doctrine to the Test" in Armor, May 1, 1999. Fort Knox, KY: US Army Armor Center. ISSN 0004-2420.
  • Franco, Lucas M. (2006). "El Tanque de la Guerra Civil Española" in Historia de la Iberia Vieja (西班牙文), No. 13. ISSN 1699-7913.
  • Franco, Lucas Molina. Panzer I: El inicio de una saga. Madrid, Spain: AF Editores. 2005: 64. ISBN 84-96016-52-8 (西班牙語). 
  • García, José María; Lucas Molina Franco. La Brunete. Valladolid: Quiron Ediciones. 2005: 80. ISBN 84-96016-28-5 (西班牙語). 
  • García, José María; Lucas Molina Franco. Las Armas de la Guerra Civil Española. 28002 Madrid: La Esfera de los Libros. 2006: 613. ISBN 84-9734-475-8 (西班牙語). 
  • Glantz, David M. Stumbling Colossus. Lawrence, Kansas: Kansas Press. 1998: 374. ISBN 0-7006-0879-6. 
  • Glantz, David M.; Jonathan M. House.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Lawrence, Kansas: Kansas Press. 1995: 414. ISBN 0-7006-0899-0. 
  • House, Jonathan M. Toward Combined Arms Warfare: A Survey of 20th-Century Tactics, Doctrine, and Organization. Fort Leavenworth, Kansas 66027-6900: 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1984: 231. 
  • Hughes-Wilson, John (2006). "Snow and Slaughter at Suomussalmi" in Military History, January 1, 2006. ISSN 0889-7328.
  • Jorgensen, Christer; Chris Mann. Strategy and Tactics: Tank Warfare. Osceola, USA: MBI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176. ISBN 0-7603-1016-5. 
  • Kantakoski, Pekka. Punaiset panssarit - Puna-armeijan panssarijoukot 1918–1945 [Red tanks: the Red Army's armoured forces 1918–1945]. Hämeenlinna: Ilves-Paino Oy. 1998: 512. ISBN 951-98057-0-2 (芬蘭語). 
  • Kolomiets, Maxim. Tanki v Zimnei voine 1939–1940 (Tanks during the Winter War 1939–1940). Frontline Illustration No. 3. Moscow: Strategiya KM. 2001: 82. ISBN 978-5-699-20928-6 (俄語). 
  • Kolomiets, Maxim; Svirin Mikhail. Legkiy tank T-26. 1931–1941 (The Light Tank T-26. 1931–1941). Frontline Illustration No. 1. Moscow: Strategiya KM. 2003: 79. ISBN 5-901266-01-3 (俄語). 
  • Kolomiets, Maxim; Svirin Mikhail. T-26: mashiny na ego base (T-26: The Vehicles on its Base). Frontline Illustration No. 4. Moscow: Strategiya KM. 2003: 80. ISBN 5-901266-01-3 (俄語). 
  • Kolomiets, Maxim. T-26. Tyazhelaya sud'ba legkogo tanka (T-26. The Heavy Fate of the Light Tank). Moscow: Yauza, Strategiya KM, EKSMO. 2007: 128. ISBN 978-5-699-21871-4 (俄語). 
  • Macksey, Kenneth. Tanks: A History of the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0: 160. SBN 684-13651-1. 
  • Miller, David.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Tanks and Fighting Vehicles: From World War I to the Present Day. Zenith Press. June 30, 2000: 480. ISBN 0-7603-0892-6. 
  • Muikku, Esa; Jukka Purhonen. Suomalaiset Panssarivaunut 1918–1997 (The Finnish Armoured Vehicles 1918–1997). Jyväskylä: Apali. 1998: 208. ISBN 952-5026-09-4 (芬蘭語及英語). 
  • Raus, Erhard. Peter G. Tsouras , 編. Panzers on the Eastern Front: General Erhard Raus and his Panzer Divisions in Russia, 1941–1945.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Greenhill Books. 2002: 253. ISBN 0-7394-2644-3. 
  • Regenberg, Dr. Werner; Horst Scheibert. Captured Tanks Under the German Flag.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chiffer. 1990: 49. ISBN 0-88740-201-1. 
  • Rybalkin, Yuriy. Operatsiya "X". Sovetskaya voennaya pomoshch respublikanskoy Ispanii 1936–1939 (Operation X. The Soviet Military Aid to Republican Spain 1936–1939). Moscow: AIRO-XX. 2000: 149. ISBN 5-88735-067-9 (俄語). 
  • Solyankin, Alexander; Pavlov Ivan, Pavlov Mikhail, Zheltov Igor. Otechestvennye bronirovannye mashiny. XX vek. Tom 1: 1905–1941 (Native Armoured Vehicles. XX century. Vol. 1: 1905–1941). Moscow: Exprint. 2002: 344. ISBN 5-94038-030-1 (俄語). 
  • Svirin, Mikhail; Kolomiets Maxim. Legkiy tank T-26 (Light Tank T-26) ARMADA No. 20. Moscow: Exprint. 2000: 58. ISBN 5-94038-003-4 (俄語). 
  • Svirin, Mikhail. Bronya krepka. Istoriya Sovetskogo tanka 1919–1937 (The armour is strong. A history of Soviet tank 1919–1937). Moscow: Yauza, EKSMO. 2007: 384. ISBN 978-5-699-13809-8 (俄語). 
  • Weeks, John. Men Against Tanks: A History of Anti-Tank Warfare. New York,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son Charter. 1975: 189. 
  • Woodel, Rosemary C. (April 2003). Freezing in hell in Military History, Vol. 20 Issue 1. ISSN 0889-7328
  • Zaloga, Steven J., James Grandsen (1981). Soviet Heavy Tanks.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ISBN 0-85045-422-0.
  • Zaloga, Steven J., James Grandsen (1984). Soviet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ISBN 0-85368-606-8.
  • Zaloga, Steven J. "Soviet Tank Operations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 vol 12, no 3, September 1999.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avid Porter作,卡米柚子譯,《赤色風暴:蘇聯坦克部隊》,臺北,楓書坊,2010年,P.174。
  2. ^ Franco, El Tanque de la Guerra Civil Española, p. 74
  3. ^ Candil, p. 34
  4. ^ Svirin, Kolomiets (2000), p. 4
  5. ^ Baryatinskiy, pp. 34–35
  6. ^ Baryatinskiy (2003), pp. 44–57
  7. ^ Kolomiets (2007), p. 5
  8. ^ 烽火中國的裝甲兵1925~1949 王立本 ISBN 957-30497-5-9 164~165頁
  9. ^ 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1929-1945,滕昕雲,ISBN957-30497-6-7 73~77頁 122頁
  10. ^ 10.0 10.1 滕昕雲,抗戰時期國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畫史 1929~1945,軍事文粹,ISBN 9573049767
  11. ^ 《第十七軍團蘭封會戰戰鬥詳報》
  12. ^ 我國裝甲部隊之沿革與戰車史 (PDF). [2012-08-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