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點音符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12月23日) |
在五線譜記譜法中,附點音符是符頭後接有附點的音符。音符、休止符都可以加附點。加有一個附點後音符的音長比其原來的音長增加了一半,即原音長的1.5倍。比如,一個附點二分音符的音長是三個四分音符的音長,一個附點八分音符的音長是0.75個四分音符的音長。
使用附點來加長音符的習慣可以追溯到10世紀。見紐姆記譜法。
長度
[編輯]附點可以不止一個,每次附的點所延長的時值是上一個點所延長的時值的一半,即一個附點將音長增至原來的1.5倍,兩個增至1.75倍,三個增至1.875倍 。附點數(n)與音長(an)的關係如下:
兩個以上附點的音符雖然比較少見,但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記法
[編輯]五線譜中,附點記在符頭右側。當音符位於五線譜的間上時,附點同樣位於該間。當音符位於線上時,則附點在線上一間。
但是,當同一行五線譜中有兩個聲部時,符幹朝上的音符附點在上一間;符幹朝下的音符附點在下一間:
示例
[編輯]這是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的弦樂四重奏Op. 74, No. 2中的兩個小節。第一個音符是雙附點音符:
三附點音符在巴洛克音樂和古典主義時期中較為罕見,但在理查德·瓦格納與安東·布魯克納的作品中有較多應用,特別是在銅管樂部分,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