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郯城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郯城縣
郯城縣在臨沂市的位置
郯城縣在臨沂市的位置
坐標:經度:東經118.3° 緯度:北緯34.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山東省臨沂市
政府駐地郯城街道
下級行政區
16
政府
 • 縣長於廣威
面積
 • 總計1,195.12 平方公里(461.44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
 • 總計88.52萬人
語言
 • 母語方言中原官話兗菏片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276100
電話區號539
車輛號牌魯Q
行政區劃代碼371322
本地生產總值(2023)¥411.2億
網站郯城縣政府網

taam4城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臨沂市所轄的一個,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地處魯蘇交界處,南鄰江蘇省邳州市、新沂市、東海縣,北接臨沂市臨沭縣、河東區、羅莊區、蘭陵縣。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郯城街道府前街11號。

歷史沿革[編輯]

郯城建置始於春秋時期的炎國,其建成於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公元前418年(周威烈王八年)郯國越國滅亡,納入越國統治。

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楚國攻滅越國,此地又歸楚。

秦朝,郯先後作為薛郡東海郡的治所。楚漢之際短暫稱為郯郡,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泰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是秦末增設十之一。

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治所。

王莽改制,東海郡改為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郯城縣建置更趨複雜。先是三國黃初年間,東海郡稱東海國。初,復稱東海郡,下轄郯縣。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朝,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年間,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隸下邳。

唐朝武德年間,施行州縣,郯縣隸泗州。貞觀年間,省入下邳,稱郯城鄉。從此「郯城」開始作為政區名。元和年間復置縣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屬河南道沂州

五代十國直至前期,未復縣,縣原治所稱郯城。元末,郯城縣復置。

明朝,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

清朝,1724年(雍正二年),劃歸直隸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

民國時期,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屬濟寧道。1925年,郯城縣隸屬琅琊道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春,日本軍佔領郯城。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馬頭鎮。1940年1月,又佔領郯城,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佔領。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建立,隸屬濱海專署。1943年,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8年11月8日,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改稱郯城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6月,復名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至今,隸屬山東省臨沂市。[1]

行政區劃[編輯]

1994年11月10日,撤銷楊集鄉、黃山鄉,設立楊集鎮、黃山鎮。

1995年12月18日,撤銷高峰頭鄉、廟山鄉,設立高峰頭鎮、廟山鎮。

1996年7月3日,撤銷港上鄉、沙墩鄉,設立港上鎮、沙墩鎮。

1997年6月4日,司家鄉更名為清泉鄉。

2000年,郯城縣轄11個鎮、11個鄉。12月29日,撤銷十里鄉、歸義鄉,將其併入郯城鎮;撤銷大尚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紅花鄉;撤銷清泉鄉,將其併入泉源鄉;撤銷高冊鄉,將其併入馬頭鎮。即郯城縣由11個鎮、11個鄉調整為11個鎮、6個鄉:郯城鎮(歸義鄉、十里鄉)、馬頭鎮(高冊鄉)、重坊鎮、李莊鎮、褚墩鎮、楊集鎮、高峰頭鎮、廟山鎮、黃山鎮、港上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紅花鄉(大尚莊鄉)、泉源鄉(清泉鄉)、歸昌鄉。(括號內的為被撤併的鄉鎮)

2011年3月,原轄褚墩鎮、黃山鎮劃歸臨沂市羅莊區管轄;8月,撤銷李莊鎮、沙墩鎮,合併成立新的李莊鎮;撤銷新村鄉,設立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2020年7月,經山東省政府批覆,現撤銷郯城縣花園鄉、泉源鄉,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花園鎮、泉源鎮,鎮政府駐原鄉政府駐地。

截至2023年,郯城縣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11個、1個,2個開發區[2]

郯城街道、​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楊集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紅花鎮、​勝利鎮、​花園鎮、​泉源鎮歸昌鄉,郯城經濟開發區和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

地理[編輯]

郯城縣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南部、郯蒼平原腹心地帶,沂河沭河穿境。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海拔最高184米,最低26米。[3]郯城縣地處郯廬斷裂帶中的沂沭斷裂帶,1668年7月25日曾經發生震級為Ms8.5的郯城大地震,造成約43,000至50,000人喪生[4]

因其特殊的地質,有着較好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主要有鐵礦金剛石重晶石螢石。金剛石為境內代表礦種之一。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發現的四顆特大金剛石中,有二顆出自郯城縣境內。[5]

郯城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9℃,平均降水量867.7mm。

人口[編輯]

截至2023年末,郯城縣常住人口104.1萬人,比去年增加1482人,城鎮人口35萬人,鄉村人口69.1萬人。[6]

交通[編輯]

205國道 310國道G2 京滬高速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膠新鐵路過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京滬高鐵二線正在修建中。

距離臨沂啟陽國際機場50公里,連雲港花果山機場80公里,徐州觀音國際機場110公里。

飲食[編輯]

沂蒙煎餅、吊爐朝牌、等特色小吃。

名人[編輯]

Category: 郯城人

參考文獻[編輯]

  1. ^ 郯城县历史沿革. 郯城縣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23年郯城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 ^ 郯城县地理环境. 郯城縣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國大陸)). 
  4. ^ 华夏东部的旷古奇灾--1668年中国山东省郯城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2007-11-05 [2018-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 
  5. ^ 郯城县自然资源. 郯城縣人民政府. 2021-06-29 (中文(中國大陸)). 
  6. ^ 郯城縣統計局. 2023年郯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郯城縣人民政府. 2024-06-12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