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伯克萊·考克斯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2月9日) |
安東尼·伯克萊·考克斯(英語:Anthony Berkeley Cox;1893年7月5日—1971年3月9日),英國小說家,曾以安東尼·伯克萊、法蘭西斯·艾爾斯等筆名發表過多部推理小說和心理懸疑小說,為推理小說開創了新的領域,其中的《毒巧克力命案》以多重解答聞名。
生平
[編輯]安東尼·伯克萊·考克斯生於哈特福郡的沃特福德,父親是醫生,伯克萊是家中的長子。他曾在歷史悠久的舍伯恩學校接受教育,後入倫敦大學學院學習古典文學。1912年8月間,伯克萊撰寫了一篇小說草稿,內容是以兩個年輕女性為主人公的日記體長篇。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是他現存最早的手稿。伯克萊最早發表的作品是1913年9月號《格蘭德雜誌》發表的十四行荒誕詩《致厄瓦德涅》[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伯克萊曾在英軍服役,毒氣戰給他帶來了終身的傷害。退役後做過多年記者,為《笨拙》和《幽默者》等雜誌撰稿[2],並着手整理出版佩勒姆·格倫維爾·伍德豪斯、柯南·道爾、威爾斯等著名作家的幽默速寫、戲仿作品、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1]。
伯克萊於1925年匿名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說《雷頓庭神秘事件》,其中業餘偵探羅傑·薛靈漢首次登場,隨後他以薛靈漢為主角創作了一系列偵探小說。1929年,伯克萊發表了《毒巧克力命案》,在這部具有多重解答的作品中,薛靈漢是推理的發起者,最後卻是毫不起眼的匹特威克給出了最終解答。1930年,伯克萊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福里曼·威利斯·克勞夫茲等著名推理小說作家一同創建了偵探俱樂部,G·K·切斯特頓任第一任主席,其宗旨是謀求推理作家間的和睦相處,恪守偵探小說的傳統。1931年偵探俱樂部的成員還以接龍形式創作了《漂浮的旗艦》[1]。
伯克萊的創作頗受愛德蒙·克萊里休·班特萊的影響[2]。1930年代初,他開始思考推理小說的創作方向,他寫到:「我個人相信,簡單純粹的犯罪解謎,完全依賴情節設計而不擅角色塑造、行文風格、甚至是幽默感的小說時日,已經落在審判者的手中。偵探小說已經來到一個階段,未來偵探或犯罪小說,吸引讀者興趣的心理層面,將超過數學成分。」[3]於是他開始另用法蘭西斯·艾爾斯為筆名創作心理懸疑小說,其中的《殺意》和《事實之前》頗受歡迎[2]。
1938年起,伯克萊以法蘭西斯·艾爾斯的筆名為John O'London's Weekly和《每日電訊報》撰寫書評。1939年伯克萊宣佈停止小說創作,一般認為有三個原因:早期軍旅生涯帶來的長期病痛;最後一部作品《至於女人》的糟糕表現;從富裕的父親那裏繼承的以不動產為主的一大筆遺產[1]。 1940年代,他為《星期日泰晤士報》撰稿,從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他為《曼徹斯特衛報》(後改名《衛報》)撰稿。伯克萊的小說《事實之前》被改編為電影《嫌疑》,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加里·格蘭特和瓊·芳登主演。他的《裁判有誤》則被改編成電影《命定的飛行》[2]
作品
[編輯]以?為筆名
[編輯]- 雷頓庭神秘事件(1925)
以雷頓庭神秘事件作者為筆名
[編輯]- 溫徹福德毒殺事件 (1926)
以安東尼·伯克萊為筆名
[編輯]- 研究爪印的教授(1926)
- 普列斯特里先生的問題(1927)
- 羅傑·薛靈漢和風向標神秘事件(1927)
- 絲襪謀殺(1928)
- 毒巧克力命案(1929)
- 皮卡迪利案件 (1929)
- 第二聲槍響(1930)
- 頂樓謀殺 (1931)
- 漂浮的旗艦 (1931) (偵探俱樂部會員們合著)
- 地下室謀殺 (1932)
- Jumping Jenny(1933)
- Panic Party (1934)
- 裁判有誤 (1937)
- Not to Be Taken(1937)
- 死於屋中 (1939)
- 羅傑·薛靈漢的故事 (1994)
以法蘭西斯·艾爾斯為筆名
[編輯]- 惡意(1931)
- 事實之前(1932)
- 拉登伯雷案件(1936)
- 法律之外 (1934)
- 黑暗旅行 (1935)
- 至於女人 (1939)
- It Takes Two to Make a Hero (1943)
以A. Monmouth Platts為筆名
[編輯]- 沒藥的消失(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