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爾·捷馬利
伊斯梅爾·捷馬利 Ismail Qemali | |
---|---|
阿爾巴尼亞第1任總理 | |
任期 1912年11月29日—1914年12月4日 | |
前任 | 無 |
繼任 | Fejzi Bej Alizoti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44年1月16日 奧斯曼帝國發羅拉(今 阿爾巴尼亞) |
逝世 | 1919年1月24日(75歲) 意大利王國佩魯賈 |
宗教信仰 | 伊斯蘭教 |
伊斯梅爾·捷馬利(阿爾巴尼亞語:Ismail Qemali;1844年1月16日—1919年1月24日),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1912年11月29日宣佈阿爾巴尼亞獨立,並出任阿爾巴尼亞獨立後的第一任國家元首,第一任總理和第一任外交部長。
生平
[編輯]捷馬利生於阿爾巴尼亞南部城市發羅拉一個貴族家庭,在家鄉接受了初等教育後,在約阿尼亞的高中就讀,1859年赴君士坦丁堡出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公務員,在米德哈特帕夏執政時期曾身居要職,曾管轄多個巴爾幹城市,這期間他參與了阿爾巴尼亞字母表標準化的工作,並成了一個文化協會。至到1877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罷免了Mid'hat Pasha出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哈里發,捷馬利被流放至安納托利亞西部的屈塔希亞。儘管後來捷馬利又被委任為管轄貝魯特的總督,但因哈米德二世不喜歡其改革派作風,捷馬利在土耳其的政治生涯非常不順利。1900年,捷馬利乘坐當時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遊艇到國外申請政治庇護,接下來的8年間捷馬利一致過着流亡生活,但這八年間,捷馬利一直在為宣傳土耳其憲法和為編纂阿爾尼亞律法進行着活動。
在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革命後,捷馬利在奧斯曼議會出任議員,與其他自由派政治家進行改革活動。在1908年政府鎮壓青年土耳其黨人的活動期間,曾短暫擔任過奧斯曼過每年大會主席,之後便一直致力於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運動。1911年6月23日,捷馬利在黑山的Gerče村與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會面,並共同簽署了《Gerce備忘錄》(因其封皮為紅色又稱作「紅皮書」),並向奧斯曼帝國及歐洲諸國表達了民族意願。
獨立
[編輯]1912年11月28日,捷馬利在其故鄉發羅拉,與Luigji Gurakuq舉起阿爾巴尼亞的旗幟宣佈獨立,並簽署了《獨立聲明》,標誌着奧斯曼帝國對阿爾巴尼亞長達500年統治的結束。來自阿爾巴尼亞全國各區的代表於1912年12月4日齊聚發羅拉,召開第四次發羅拉大會,宣佈組建政府,捷馬利出任總理。
1913年,阿爾巴尼亞內部親奧斯曼勢力將阿爾巴尼亞的皇冠授予奧斯曼帝國一位阿爾巴尼亞裔的部長,Izzat帕夏。Izzat帕夏指派另一位阿爾巴尼亞裔少將Beqir Grebenali為其在阿爾巴尼亞的代表,當時受捷馬利管理的阿爾巴尼亞地方政府處決了Beqir Grebenali少將,這樣的挑釁行為引起了簽訂《倫敦協議》六方的反對,捷馬利被迫離開阿爾巴尼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在巴黎的捷馬利與《每日郵報》的記者保持密切聯繫,不斷刊登自己撰寫的會議錄,而且他的傳記在他死後出版,也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後期唯一一位用英語寫傳記的官員,捷馬利的傳記也是當時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的見證。1918年,捷馬利到達意大利並想方設法支持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運動,但意大利政府要求其離境,不得已以訪客身份留在佩魯賈,最後死於心臟病突發。死後,捷馬利遺體被送回發羅拉按照Bektashi流派的儀式埋葬。
無 原因:宣佈獨立 |
阿爾巴尼亞元首 | 繼任: 維德王朝的威廉大公 |
阿爾巴尼亞總理 | 繼任: 圖爾哈尼 帕夏 珀爾梅蒂 | |
外交部長
{{s-after|Myfit Libohova} |